高级建筑师职称论文范文

2017-05-27

中国建筑设计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对于建筑师的人才需求也在逐渐上升。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级建筑师职称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高级建筑师职称论文范文篇1

浅谈建筑的“残缺美”

摘要:与传统的“ 建筑美在于形象的完整”的理论相悖,为什么残破不堪的建筑形象仍会如此有魅力?本文以这个问题做为出发点,通过浅析建筑的“残缺”现象,提出建筑的“残缺美”的概念。目的是在人文背景下,在建筑美学中融入对建筑的“残缺”现象的审美思考,指出建筑美学对建筑的“残缺”现象应当进行关注,发掘人文背景下的建筑“残缺美”的价值和创作意义。

关键词:建筑美;建筑美学;建筑“残缺美”;人文

1引言

与传统的“建筑美在于形象的完整”的理论相悖,圆明园遗址(见图1)同保存完整的北京故宫(见图2)相比,虽只剩残垣断壁,却仍然吸引着无数的人的目光。为什么如此残破不堪的建筑形象仍会如此有魅力?本文以这个问题为做出发点,通过浅析建筑中的“残缺”现象,对一系列的建筑的“残缺”现象中具有的建筑“残缺美”的价值和意义做出评价和判断,提出在人文背景下有关于建筑美学的一些思考。

2建筑美的含义

建筑美,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建筑美是指单体的建筑美,涉及美的房屋,美的造型,美的装饰,旨在揭示单个建筑的造型美的规律和 艺术特征。广义建筑美则把建筑放到广阔的、特定的时空背景中去研究,它跨越单体,走向群体;跨越房屋自身,走向总体 环境;跨越建筑,走向城市;跨越某个具体的时间走向历史。它侧重于从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从建筑、街道、广场、区域乃至城市的、历史的宏观角度,去把握建筑美的特征,研究建筑美的问题。其本质在于它是城市的,又是建筑的;是群体的,又是个体的;是整体的,又是局部的;是动态的,又是静止的。

3建筑美学概述

3.1“益美”说

即有用就是美。“益美”之说是万美之源,体现了一个与实用、功利和效益相关联的建筑美学思想。最典型、最具权威性的代表是近一个世纪以来流行于世界各地的“功能主义”建筑美学思想。19世纪末,芬兰建筑师沙里文提出 “形式追随功能”,即建筑外在的形式美应当服从建筑内部功能的需要。在此基础上,赖特进一步从生物进化论的准则提出了“有机建筑”美论。20世纪20年代末,勒·柯布西埃的 机械美学思想把功能主义的建筑美学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他极力主张机械的实用性、精确性,并把它们“移植”到建筑中与建筑造型的艺术性结合起来,在法国的萨伏依别墅,马赛公寓案等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3.2“愉悦”说

美在形式,美在形象,美在形象的完整,和谐生动和鲜明,从而激起人的“愉悦性”美感。这种“愉悦性”要求,建筑的美在于其自身形象的优美,即从建筑审美客体的形体、结构、材料、色彩、装饰、质地、肌理等构图要素及其所构成的相互关系上,去寻找建筑美的原因。诸如建筑比例关系的协调,建筑各部分的和谐,建筑造型等,在古希腊的帕提隆神庙、文艺复兴的圣彼得大教堂等得以体现。因比例和谐而产生愉悦感的建筑美学思想,在新建筑中亦得到了广泛地 应用和 发展,比如勒·柯布西埃运用“黄金分割比”分析人体比例,得出“理想模度”,用以指导自己的建筑创作。

3.3“主观表现论”

持表现论者,强调美的蕴涵性,认为建筑物的美应能表达某种意义、思想、情感及外在的客观世界。如前所述,建筑因“功利关系”、“形式愉悦”而美,同时建筑还因“意蕴或情感表现”而美,比如希腊建筑的明晰美在于奴隶民主制的 社会繁荣。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建筑形式表现某种意义及观念,表现人的情感,表现一定的意境气氛等等。这类建筑表现偏于通过建筑的形式与空间去表情达意,即倾心于建筑美的主观表现。美国的罗伯特·文丘里认为,对建筑“意义”的表达应当胜于对建筑形式美的追求。比如,为了表现生活现实和历史 文化的“关联性”,就从古典建筑的柱式、山花、拱券等部件中提炼一些装饰符号,加以异化、分解、加工和重构等变形处理,融入现代建筑 语言系统,运用在建筑创作中。

3.4 “客观表现论”

“客观表现论”起始于现代建筑运动初期,在工业化社会中具有更加广泛的影响。其主旨在于表现客观外在的现实世界,如表现自然的旺盛生命力,表现时代和未来,表现力、运动和时间,甚至表现建筑自身的功能、材料和结构,表现飞速发展的现代技术,比如德国的表现主义的建筑、美国的功能主义建筑等。它们侧重表现客观对象,而不是表现主观自我。今日的某些“高技派”建筑作品,像法国的巴黎篷皮杜文化艺术中心,暴露结构、设备,着力表现建筑功能和现代科技。总的来说,建筑美的“客观表现论”比较符合建筑的固有物质本性。

4 建筑的“残缺美”

4.1 建筑的“残缺”现象分析

残缺即不完整,残缺不全,不整齐、不规则、缺陷、破旧等,涉及图像的形状轮廓、肌理质感等物理性质,与完整相对应。小如一片残缺的树叶,大如中国的长城、圆明园等。从广义的建筑美分析,建筑的“残缺”现象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建筑遗址:圆明园、古希腊神庙等。这类“残缺”的建筑,既失去了实用价值,也没有形象上的完整和客观或者主观“表现”。但是它们具有时间上很长的延续性。这种延续性使历史 文化通过建筑留下了真实的记录。比较古希腊帕特农神庙(见图3)和废弃的办公楼(见图4)。两个建筑的残缺形象都有残缺的特征,但是后者却没有残缺美的审美体验。因为,尽管两者都有过去,但是过去并不一定就是历史。不被人们接受和认同的过去不能称为历史,因而也是没有历史价值的。所以,这一类的建筑“残缺”现象,是对历史的记载,是记忆的延续。因而,这种建筑的“残缺美”,更令人难忘,发人深思。

第二类是人为地使建筑的形式、形象“残缺”。建筑的“残缺”形象获得视觉上的冲击。譬如《异形建筑》中的实例:“管风琴废墟”(见图5),是被刻意敲碎却没有被完全拆除的工厂的水泥管柱。书中写到:“建筑及对于废墟的眷念,多半是由于其未完成的美感。事实上,不论是意大利庞贝城,亦或是北京圆明园,都是因为其残缺的、破败的未完成景象而引人注目。那种废墟荒凉的气氛原本就带有一种凄美的情调,再加上空间虚实变化的未完成之美,更增加整个废墟的可看性。”这种建筑的“残缺”现象,属于建筑创作的一种手段,为了获得建筑“残缺美”的审美体验。

第三类:建筑的形式、形象并不“残缺”,但是建筑反映了当今建筑创作的精神、内涵的“残缺”,比如夹缝中的老房子(见图6)。建筑师通过“老房子”表达现代都市建筑对古老小区建筑的破坏的控诉,反映现代建筑精神、内涵的“残缺”。这种建筑的“残缺”现象,反映了现代建筑美学对于人文思考的“残缺”。无论是“益美”说、“愉悦”说这类强调形式美的建筑美学,或者是客观、主观“表现论”以表达建筑自身以及建筑师思想的建筑美学,都缺少对人文的关怀和表达。

第四类:建筑自身以及建筑师精神、内涵上的“残缺”。这类建筑,在当今中国可谓是大行其道(见图7、8)。这种建筑“残缺”现象,表面上是弘扬某种精神、传统文化,但实际上既没有形式上的美,更没有建筑自身以及建筑师精神、内涵,可以说是无论从形式还是内涵上都完全的“残缺”的建筑。

4.2 建筑的“残缺”现象的审美

由建筑美学概述得出在现代建筑之前,建筑美学的主流观点是:建筑是 艺术的一种形式,建筑美学基本上等同于形式美学。在近现代建筑之后,尽管建筑美学在形式美学的范畴有所突破,对建筑自身以及建筑师的精神、内涵的表达有了更多的关注,但是依然着重于形式的表现,缺少人文关怀。

然而从建筑美的含义,可得知建筑美并不只是建筑表面的附加成分、是装饰性的,而是建筑本身的、人文的。建筑的形式美,不是建筑美学的全部。建筑从成为一种艺术起,就是一种 经济、技术、宗教、 心理、文化及诸种艺术交汇的 社会产物。建筑的价值包括使用价值和精神价值。精神价值包括两个方面,对建筑的审美体验和对建筑的某种思想的投注。建筑既可以表述建筑自身,同时可以表述历史文化。建筑美是建筑全部意义的感性表述。建筑的精神价值决定了建筑可以超越形式。

建筑的“残缺”现象中包含着超越形式的建筑“残缺”美。不规则的形状、斑驳的痕迹、古旧的有着人文痕迹的艺术遗产等,都有着残缺的美这样一种审美体验。圆明园、古罗马帕特农神庙等,这类“残缺”的建筑因为它们的结构“残缺”,它们已经没有使用价值;因为它们形象的“残缺”,它们并不是愉悦的审美。又或者是管风琴废墟、夹缝中的老房子,反映或者包含了建筑自身以及建筑师的精神、内涵的建筑作品,它们因为遗留保存下来或者人为的创作而造成形式上的“残缺”,给人以震撼、难忘、使人回味、思考,因而产生了建筑“残缺美”的审美体验。建筑的“残缺美”是建筑美的一种,建筑的“残缺美”是属于历史的、城市的、动态的建筑美。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残缺”的建筑就有建筑的“残缺美”。譬如上述的第四类建筑的“残缺”现象,非但不美,反而丑陋。

5小结

“残缺美”作为建筑美的一种特例,向我们展示的不仅仅是形式感。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建筑的“残缺美”既是记载历史的一种特殊建筑形式,也可以是体现艺术家的创造性和个性风格的创作手段:借残缺称美、显美,表达建筑自身以及建筑师的情感和思想。

参考文献:

[1]罗杰·斯克鲁顿著,刘先觉译.建筑美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2] 李清志.异形建筑. 三联出版社,2006年12月.

[3]余希平.论残缺美.中国陶瓷,2007年9月第1期第43卷第9期.

[4]李辰琦,张伶伶.论工业建筑设计中的情感补偿—人文背景下的工业建筑美学思考.建筑学报 2005年第12期.

[5]吴强.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美学释义.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12卷第2期.

高级建筑师职称论文范文篇2

论中国建筑之意匠

摘要:通过一个学期对中国建筑史的学习,基本了解了中国各代建筑的特点和发展。对比西方建筑和东洋建筑,中国建筑历史的悠久是他们不可比拟的。但是他们的建筑的历史延续性是我们更应该着眼的。本文通过浅述中式建筑的三个精神特点来谈它的发展,博大精深的中式建筑在现代该怎么延续古代的辉煌……

关键词:中式建筑人本主义氛围和谐

人类历史上的一些很基本的技术正是从这块土地上生长起来的,只要深入发掘,还可能找到更有价值的东西。

——李约瑟

死生是相对的,不知生,焉知死,反之亦然。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建筑史,因为无古不成今。

中国有五千年的悠长历史,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历史文化从未中断的存在。中式建筑从《易经》记载的“上古巢居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发展成现在人们心中固有的中式建筑的形象。不论是大屋顶、木结构、中国红的皇家建筑,还是小青瓦马头白墙的江南小品,经历了数以千年的进化,中式建筑让人惊叹的形体和结构,已经成为了中国在世界上的一种文化地位的体现。

然而,中国古式建筑的发展止步于清代,现代建筑又很快遭受外国建筑风格的入侵。近代外国设计师有发起一次中式建筑复兴的热潮,也随之崛起产生了中国固有形式——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平面按功能要求设计,外观以大屋顶、斗拱等表现的建筑形式,造就了一批现代主义和古典主义结合的产物。大出檐和斗拱似乎成了中国建筑装饰艺术的代表,随处可见。对这些我虽然不能全盘否定,期间也确实诞生了许多的好作品,但是那形式上的相似我相信并不是最好的。

中国建筑那么多年发展出来的绝不是只有外观,它所包含的精神层面的意义应该更被人们重视和理解。

一、人本主义

全世界的建筑者都越来越欣赏中国式的有节制的人本主义,各种方法的水平方向上相关的较小空间的重复比获

取巨大宽广空间合适得多。

——李允鉌《华夏意匠》

中国历史上少有神本主义,物本主义的出现,而常有人本主义。中式人本主义不同于欧洲文艺复兴时的外国人本主义喜欢拿人体比例作为设计依据。中式建筑不高大,铺开面却很广,平面上追求小而丰富的空间变化,特别是中国园林对于空间趣味的探索到达了极致。我们所熟知的留园就是玩味空间的高手,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虚实相间,各种形式的空间几乎都能在留园中找到。这就体现了中式的人本主义。外国建筑给人的感觉很开阔,什么都一览无遗,就如同外国开放的个性。而中式建筑很矜持。步移景异,柳暗花明又一村是中式建筑给人最强的感受。建筑随时给人不同的感官,就是一种人本主义。内敛相对于开放并不是不好的,相反,更有意境。就建筑学来说,这种中国特有的谦虚内敛的品质就应该通过现代中国建筑师的设计来传承。把建筑做得具有人的性格,这也是人本的所在。

现在建筑多提倡以人为本,它与让人们更好的使用建筑有关,更与让人们更好的体验建筑有关。所以通过研究过去的建筑的内涵,才能启发建筑人本主义的进化。

二、氛围营造

上古时代崇尚天,人们对于未知的茫茫苍穹感到敬畏。古代研究星宿,研究天象,为建筑物该建在哪里找到了充分的理由。然而现在这种理由少了,被更多的理由取代。但是却少有跪在天坛可以感受宇宙万物,默默聆听天语的那种氛围存在了。

行走于武则天陵的神道上,会让人产生对逝去皇帝的崇敬与心悸。神道依山势而上,坡度虽缓,爬起来却很是让人疲惫,道路两旁高大石像再加以烘托,一种让人窒息的肃穆氛围就产生了。近代南京中山陵对古代陵墓的形式进行了模仿,石牌坊、神道、宽大台阶和建筑主体,掩映在两旁暗绿色的松柏中,显得十分庄严。虽在建筑主体上有异于传统的改造,但是那种氛围完好保存,精神意义更胜于物质意义。

好的建筑,就是应该站在其中就能感受到它带来的感情倾向。在园林中可以感受出园林的轻巧可爱,让人心情舒畅,在故宫太和殿前可以感受到一股雄伟庄重,让人为之臣服。氛围,并不是中式所独有,但是中式建筑无疑是无人能出其右的,应被我们所沿用。

三、和谐

学习建筑史经常提及天人合一和物我一体。中式建筑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筑要融入自然之景,使人与自然可以产生对话。古代建筑修建要择址,为什么避暑山庄要修建在承德,那是因为那边风景独好。然而风景优美,如果建筑产生在其中而破坏了它那不是可惜。所以,建筑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和谐,得益于双方,自然不必受到破坏,人也可以享受自然的美。我们总羡慕外国有流水别墅,不曾想我们有那么多的经典。去武夷山走一趟,任何一座建筑无非都像是从山中长出来一样。中式建筑的特点在于此,和谐,是一种精神态度,也是一种十分值得建筑师借鉴的状态。现在讲的和谐不止是狭隘的拘束于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而是应该放大到建筑与建筑,建筑与城市。时代变迁得太快,这种态度和状态是应该保持的。

四、结语

外国人在设计上海金融中心的时候,受到中国密檐式塔的启发,情不自禁地说:中国人有那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不会用呢。在中国古代就有因为建筑只是一门经验学科,没有书籍记载,而使桁架、大跨度拱结构的雏形——叉手和拱券,长期停滞在它们的最初形态上的遗憾。在现代我们应该着眼于为数不多的建筑遗迹和文献来延续中国建筑的命脉。不要让遗憾重演。

确实,中国建筑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时期。一方面,新的功能要求,新的技术,新的材料层出不穷。要使中式建筑在这样快的发展潮流中从重新生长出来并不容易。另一方面,现在学生大多学习的是西式的建筑方式和风格。要在对中式和西式风格都了解的基础上才能产生新的思潮,产生这样的人才也不易。可是这并不代表不可能。

已经有人能做到知死知生。死生包含的意思并不只是古代与现代建筑而已,而是一种传承和进化。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齐康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很多作品都在人本主义,氛围和和谐方面到达并超越了以往的建筑。不再是对西方一味模仿的方盒子,也不是没有灵魂的混凝土。为何它们能有灵魂,因为设计师了解了过去,了解了“死”,了解了传承的含义。它们是中式建筑的“生”之所在,必为我们所借鉴。

参考文献:

[1]《华夏意匠》李允鉌.

[2]《中国建筑史》潘谷西.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