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师上课应如何提问
导语: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问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一个好的问题胜过十个随意的提问,如果想要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对课文的认识,同时提高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就必须妥善设计编排课堂提问,其基本原则包括:问题宜精不宜粗、宜深不宜浅、宜少不宜滥等。只有妥善地设置提问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索,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
初中语文教师上课应如何提问
一、精心设计问题
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问题的设计非常重要。怎么精心设计问题呢?除了学习他人的经验,掌握一些方式方法及规律外,最重要的是自己要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多思考,这样才能设计处合理有序的问题。叶圣陶先生说过:我尝谓为教者只须多动脑筋,经常为当前之学生设想,必能自致善法,予学生以切实之助益。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遵循以下原则。
1.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
正如射箭要瞄准,设置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这样就能看准方向,教学任务也能基本落实。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抓难点,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比较干脆利落。
2.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将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例如我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中对景物的描写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尽管只此一句,但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观。假如只是单纯地语句翻译理解,一则学生不容易准确地把握,二则无法体会其意境。于是我采用了增删法来理解:(1)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行吗?(2)在原句后增上“远处蝉鸣鹊啼,近处蛙声阵阵”,你以为合适吗?这样一来,学生马上从问(1)明确了原句中比喻的妙处:把月光比作碧水,把竹柏影比作藻荇,从问(2)体会到了作者从中营造了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这个问题的解决就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作品的内容与主题,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问题的提出要有曲折性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用“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所谓的“曲问”,就是改变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在阅读教学中,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没问题”,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此时教师就需提出出人意料的问题,使教学平中见奇。
4.问题的提出要有创新性
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延伸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提问繁杂细碎,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问设计得不周,实质上是课堂教学改革没有力度的表现。树立改革提问设计的意识,就应该提到“创新”的高度上来认识。
二、合理适时提问
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我们要根据所教的内容,在需要设计问题的地方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问题要只有通过一定的思考才能得出答案。那么哪些地方可以设计问题呢?应该在所学的重难点那儿。叶圣陶说的“至关重要的若干点”,就是文中的关键处、疑难处、含蓄处、精妙处。尤其是精妙之处,是学生学习兴趣所在,要在精妙之处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佳境,体会兴味,爱上学习。还是以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为例,我就文章的第二节描写月色的句子设计了问题;还有在文章的最后一节,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设计了问题,抓住了关键处、含蓄处、精妙处,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特别是学习苏轼文章的兴趣。课后有几个学生还找来苏轼其他文章中写月色的句子去深入学习。由此可见在至关重要的地方设计问题的作用之大、之妙。
在课堂上,还要善于抓住时机,相机行事,从而巧妙地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要教学的课堂内容上来。
三、恰当处理学生的回答
恰当地处理学生的回答,也是体现课堂提问有效性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1.学生的回答,特别是正确的回答,甚至有创新的回答,是学生思维智慧的火花,老师正确而又恰当地处理,对学生,特别是不常回答问题的学生来说,那是莫大的鼓励,对于他们以后的学习乃至今后的工作生活,作用都是不可估量的。一句恰如其分的评价,会激发思维,会激发自信;一次又一次的肯定和赞许,特别对那些不是太自信的学生,或对学习兴趣不大的学生,都有可能成为一次人生转折的拐点。
2.恰当地处理学生的回答,还要有耐心,对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要注意引导,要注意鼓励,要注意到问题要有启发性。没有启而不发的学生,只有缺乏启发性的提问,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相机改进提问,从而使学生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辩,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的境界。
3.对于不同的意见的回答,要能恰当地引导学生讨论探究,比如:《七根火柴》的主人公是谁?是无名战士,还是卢进勇?我肯定其中的一个答案:无名战士。至于为什么,我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其中的内容,让学生的思维沿着正确的方向探究下去。在学生回答后,教师一定要进行明确的小结,因为全面正确的小结往往对学生的思维是一个新的启发。
四、拓展延伸课堂提问
课时有尽而课堂无穷,提问有穷而思考无限,拓展提问是好的课堂提问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可以就教材的内容、主题、结构或写法进行拓展提问,也可以就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体会进行延伸提问,目的是获得拓展语文课堂的时空,并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总之,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每个老师非常关心和必须解决的问题。课堂本是精彩的课堂,课堂提问的方式应该灵活多样、不拘一格,更不应该简单呆板、一成不变。它或者问而不答,造成悬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步步紧逼、层层追问,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或者于不经意处发出奇问,以激活学生思维;或者在无疑处质疑问难,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在教学过程中,究竟该采取什么样的提问方式,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可强求一致,但老师要牢牢把握住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