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2017-03-03

普通高校在运营中运用市场营销理论,对于自身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专市场营销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专市场营销毕业论文篇一

从我国市场营销的误区看营销的本源和回归

大专市场营销毕业论文内容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步入市场经济,市场营销也开始了新的时代。三十多年风雨,我国营销思维从借鉴到创新,营销队伍从无到有,营销方式从平面到立体,市场营销从萌芽已经进入成熟,我国市场也进入了一个“营销时代”。反思三十多年营销史,营销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壮大;同时,在这个营销繁荣的时代,消费者对产品的怀疑度却越来越高,“被营销”现象越来越严重。

一、我国市场营销的误区

在这个营销的时代,营销已经无处不在、无所不在,企业对营销越来越重视,连政府也开始了国家营销。但我国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误区,成为了我国企业发展的阻碍。

(一)重技巧轻理论

我国拥有人数众多的营销人员队伍,纵观营销员手中拿的和书店里摆放的营销书籍,发现多是介绍营销技巧性的书籍;营销培训也是介绍如何锻炼口才、如何分析消费者的心理弱点、利用各种手法让消费者购买。我们可能知道营销的4P、4S、4C理论,知道绿色营销、服务营销、网络营销等营销模式,但在营销中可能从来没有人去认真思考消费者真正的需要和营销的真正目的。

(二)重竞争轻合作

360与腾讯之争、价格战等让我们看到了“商场如战场”。“战争”带来的是什么?是两败俱伤,是资源的浪费,是企业的同质化。很多企业每年投入大量的营销费用,销量增长较快,可是利润率却越来越低,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反而丧失了。纵观我国的家电、IT、汽车等行业,多年的竞争,成就了一大批知名国内营销团队和行业的发展,但核心技术却越受制于国外。

(三)重概念轻实质

现在是一个创新的时代,云计算、3D、互联、钛光、负离子……。一个好的营销点子和新概念,能够挽救一个企业甚至行业。企业从这些新概念中实现了产品的升级换代和利润的提高,消费者为这些新概念付出了更多的金钱,但消费者获得了多少真正的实用价值?

(四)重利润轻责任

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营销费用的增长速度远高于销售额的增长。为了获取最大的利润,企业只有降低生产成本。双汇的“瘦肉精”、三鹿的“三聚氰胺”相继出现就不足为奇了。营销人员为了完成自己的业绩,不管是什么产品,都要营销出去。所以,我们的消费安全感越来越低,一不小心就陷入了营销陷阱之中。

(五)重促销轻品质

全方位的广告、无处不在的推销人员、各种吸引眼球的娱乐营销策划形成了我们营销时代的主要特征;提高关注度和知名度成为企业营销的主要目的;创建品牌成为企业营销的重要工作。我国很多企业都要求营销策划团队在短时期创建自己的品牌,甚至成为名牌,其目的是在短期内增加销量,并获得品牌溢价。而实际上真正的名牌是通过长期市场积累,与消费群体形成理念的共识而形成的,品牌给消费者的应是长期的品质保障。因此,虽然通过促销、品牌建设成就了一批企业,如原来的秦池、步步高,现在的哈药、娃哈哈等,但是很多企业甚至知名企业的“质量门”、“安全门”等事件却层出不穷。

(六)重短期轻长期

“山寨”现象让我们看到了营销的力量。现在因模块化、集成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带来生产技术门槛越来越低,技术、生产不是关键,营销成为“山寨”企业的生存根本。大浪淘沙,只看到一批批“山寨”企业“城头更换大王旗”,成为“游击队”,却没有成长为“正规军”式的大型、创新型领先企业。所以,光靠营销只能满足企业短期利润的获取,不可能支撑企业的长远发展。

目前,企业营销误区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各企业还是以保证企业生存,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其实,这应是小型企业在市场经济初期所采用的。我国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经济阶段,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市场容量不断扩大、消费需求更为多样化和个性化、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如果我们还是采用原有的以追逐企业自身利润为主的粗放式营销,将阻碍我国经济的转型,我国的企业只能做大不可能做强。所以,现在我们要转变营销观念,从经济的实质去寻找营销的本源,思考什么是真正的营销,从而实现营销更好的为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服务。

二、市场营销的本源

营销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去获取最大利润吗?首先我们要了解我们研究经济、办企业是为了什么。人的欲望和需求是无穷的,而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如何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无限的需求,这就是我们研究经济的目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通过企业生产,使用最小的资源,生产出最多的能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即生产效率的最大化。营销是为经济服务、为企业和社会发展服务,从而营销的真正目的也就是要通过营销,以最小的代价,使消费者获得能满足自身需要的产品,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即实现“有效营销”,这就是营销的本源。所以,真正的市场营销应该具有如下特征。

(一)营销的有效性

要实现消费者、企业、社会三者有效性的结合。第一,消费者的有效是通过营销消费者获得的是真正体现自身需求价值的产品,即物有所值;第二,企业的有效是通过营销企业能获得正常利润,能实现企业的长远期发展;第三,社会的有效是在营销过程中使用的资源是最小的,有利于社会的未来发展。

(二)营销的责任性

企业和营销人员在营销过程中要以自己对消费者和社会所承担的责任为核心。营销人员不是单纯的企业产品推销者,应是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现在市场营销是以为企业创造最大的利润为核心,而正确的营销应以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和为社会资源的最有效利用为核心。营销人员应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并促使企业通过研发和生产来满足这种需求。营销人员不应是利润的创造者,而应是价值的维护者。

(三)营销的公正性

通过建立公平、公开的营销方式,实现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相互信任。信任是营销的基石,如果企业真正能为消费者着想,获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就可不需要太多的宣传广告。可以说,现在的营销是以促销为主要手段,就是缺乏信任的表现。消费者信任的形成,需要实现营销的公平和公开。营销的公平是要以消费者的价值为中心,专业消费者和非专业消费者一个样,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到处存在“价格陷阱”;营销的公开是以消费者利益为中心,实现明明白白消费,而不是像现在市场一样,油是地沟油、胶囊是皮革,消费者是处在黑幕中。营销构建的应是一个消费者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

三、实现营销回归的路径

消费者的需求和 社会的 发展进步需要营销的回归,但在目前完全以逐利为核心的市场 环境下,短期性行为的快速营销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营销是整个社会运行的一个组成部分,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所以仅依靠企业和营销人员的自律来实现营销的回归是不现实的。营销的回归应以顶层的正确营销理念为核心,企业盈利模式转变为中心,专业化的营销队伍建设为重心,通过营销实现消费者、营销人员、企业、社会的共赢。

(一)培养和研究正确的营销理念

只有正确的营销理念,才有正确的营销行为,所以树立正确的营销理念是营销回归的核心。目前在各大专院校营销专业和对各企业营销人员的培养中,都是以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快速营销为手段,以促销为重心,所以是以技巧营销为主。正确的营销应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以消费者价值为重心,以信任营销为主,构建以获取企业合理利润、保证企业长远发展、实现有效营销的营销体系。其实,在企业的 实践中,一个真正好的产品不是靠宣传出来的,而是长期的使用和信任积累出来的。

目前我国对营销的研究主要是借鉴国外的营销理论。国外的营销理论是以规范的市场营销环境为基础,而我国目前是处于市场 经济初级阶段,所以就出现了有些外资企业在本国不可能出现的损害消费者的营销行为。现在我国的营销应首先研究如何构建规范的市场营销环境和建立正确的营销理念,只有顶层的营销构建好了,才会有企业正确的营销行为。

(二)构建以技术为核心的企业盈利模式

目前很多企业销售收入增加了,但处于微利状态。从财务角度,营销的成本是计入销售费用。我国很多企业的盈利模式是以营销为核心,通过增加营销费用,来增加销售收入。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大幅度提高价格是不可能,所以营销的目的是为了增加销量,但因销售费用增长较快,在企业财务报表上出现了利润增长率是低于销售增长率的。甚至有的企业为了获取利润,在不能减少营销费用的情况下,只有减低生产成本。这样造成我国企业处于一种营销会死,但不营销会死的得更快的怪圈,从而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阻碍。

从盈利角度看,营销的目标应是减少企业的营销成本。按照营销的4P理论(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有了符合消费者的产品、合理的价格、快捷的渠道,可大幅度减少促销费用。企业营销队伍的主要 工作不是促销,而是市场和消费者研究,为产品的研发、价格制定、渠道构建提供决策依据。构建以技术和产品为核心的企业盈利模式,是走出营销怪圈,保证企业长远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加强营销法规和制度的建设

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一个主要表现是法律不建全,很多营销方式无法可依、有法不依。如有些食品添加剂虽然有害但不是法律明文禁止的。在逐利时代,完全靠企业和营销人员自律是不可能的。营销立法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公开、公平、公正、安全的营销环境,明确企业、营销人员、消费者、政府的权利和责任。

营销立法不是单纯的如消费者保护法、直销法等专门规范某类营销行为的法规,而是包括构建社会营销法律环境的整个法律体系和执法体系。目前我国营销立法还存在非系统性、立法不全、更新不快、国家责任不明、消费者弱势等问题。

(四)利用现代化 网络建立开放性的信息平台

信息透明才能实现明白消费和实现信任营销。我国现在出现了一些网络营销平台,但还是处于分割化、粗放式状态,容易出现营销误区,如淘宝网员工的内幕交易问题。应利用现代化的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立企业、消费者、政府全员参与的开发性平台。通过开发性平台,减少营销的中间环节和费用,实现营销的公平和公开化、监控的实时化。

大专市场营销毕业论文篇二

体验营销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大专市场营销毕业论文摘要

摘 要:市场营销是一门注重实践性的学科,教学中不仅要强调基本原理的传授,更强调提供情境平台培养操作能力。体验营销正是指创造和提供一种情境诱发用户通过看、听、用等手段,充分刺激和调动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等感性和理性因素,促使用户认知、喜欢和使用的一种营销方式。本文在分析营销教学和学生的特征的基础上,运用体验营销的相关理论和策略,提出营销课程体验式教学的策略建议,以期帮助提高教学质量。

大专市场营销毕业论文内容

关键字:市场营销教学;体验营销;学生特征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1)06-148-03

一、体验营销与营销教学

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教学作为一种无形程度较高的服务,其生产和消费,即课堂的教与学是同步实现的一个过程,其效果依赖于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双方的知识与经验,依赖于教学现场的配合参与度、情感体验和知识感悟,对于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的当代大学生尤其如此。

同时,市场营销是实践性较强的活动,它不但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理论素质,更要求学生用理论指导实践,对实际问题有快速的判断和分析力,并能给出相应的对策,这都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通过实训或模拟训练来实现,从而使得学生在进入企业参加实际工作时能够形成良好、快速的对接。

而体验正是指通过亲身经历,在实践中去认识事物,体验到的东西使得我们感到真实,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并会激发我们对未来的预期。体验营销也正是通过以服务为平台,创造和提供一种情境诱发用户通过看、听、用等手段,充分刺激和调动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等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从而促使用户认知、喜欢和使用的一种营销方式。

可见体验营销与营销教学有着内在的契合,因而尝试将体验营销的一些理念和方法应用于营销教学,以期能够帮助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参与性与自主性,丰富其学习体验,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体验营销的含义及影响因素进行讨论,结合营销教学和学生的特征分析,提出一些营销课程体验式教学的策略建议。

二、体验营销相关理论

美国的营销学家施密特(Schmitt,1999) [1]提出了体验营销的概念。他认为体验是个体对某些刺激回应的个别事件,包含整体的生活本质,通常是由事件的直接观察或是参与所造成。体验源自发生的事件与当时心理状态互动而形成,因此没有两个体验是完全一样的。

邵一明(2002)认为体验是个体对某些刺激产生回应的个别化感受,是人们内在的个性化的东西。体验通常不是自发的而是诱发的。范秀成和李建州(2006)将体验定义为一种个体主观的内心活动,是消费者基于已有知识或经验,对现场亲身经历所做出的感觉和评价,涉及情感、认知、思考、行为等一系列心理反应。

很多的学者认为顾客体验效果取决于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之间的互动影响。例如PineⅡand Gilmore(1998) [2]认为任何一种体验都是个人的心智状态与事件之间互动作用的结果。美国学者施密特(Smitt,1999)提出的顾客体验包括感觉体验、情感体验、思考体验、行动体验、关联体验这五个维度来进行顾客体验测量。运用不同的营销策略,为顾客创造不同的体验形式。营销人员应该在战略上努力创造全面统一的顾客体验,同时包括感觉、情感、思考、行动和关联体验。

三、营销课程与学生特征的分析

1、营销课程的特征分析

(1)首先,从教学内容来看,相比其他学科,营销学具有更强的经验性特点,即其着眼点是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研究市场,其概念、原理和方法主要来自于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其知识框架的搭建与应用主要依赖于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的感悟、积累和内化,在思维方式上偏重于思辨,甚至得益于直觉和悟性,有时还受个人心理与情感因素的支配。

(2)其次,从教学目的来看,营销专业的教学不仅是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的传授,更重要是着眼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包括对现实情境和数据的分析能力、对市场的认识和判断能力,对决策深度的把握能力。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创新力、应变力、沟通能力等。一个成功的企业、一个合适的策略是能动地适应于市场环境的,而营销环境的复杂动态性,使得不可能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和策略,营销的原理和法则具有更大的权变性[3],也因而要求营销者能够以所学的营销理论框架和原理为方向,思辨能力为路径,结合实际,运用合适的方法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提供有效的策略建议。

因此,从教学内容和目的来看,营销专业的教学中更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或构建真实或准真实的情境平台,将理论知识演化成直观内容,融入操作训练,让学生从“做中学”和从“体验中感悟”,来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培养分析和思辨能力,积累自己的直观体验。

2、本科学生的特征分析

(1)处于转型期:不论心理还是学习习惯都处于一个转型期

学习习惯上,多数的学生学习的方式还沿袭着中学时候的习惯,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创新性、思辨能力和权变能力相对不足。从心理成长阶段来看,处于一个自主意识不断增强的转型期,内心希望交流,求知欲强,敏感,意识中有着对新的生活和学习方式的期待。但是对未来、对专业认知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团队合作意识与沟通能力弱。因此以合适的、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其改善旧的习惯、建立新的习惯是可能的。

(2)思想活跃,动手能力强,个体化需求差异较大

当今的大学生成长于一个资讯丰富、变迁快速的社会环境下,且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年龄阶段,思想活跃,对自我的认知和动手实践的欲望都很高,实现个性自我需求强,从而学生个体需求的差异大。他们会依照自己的需求、价值观和原有知识结构去调整、吸收和同化新的知识,成为他们自己独有的知识和技能,成为一种定制化意义上的产品。

可见,学生在教学中扮演的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接收者,更扮演合作生产者的角色,承担着大量的工作。教学中如果忽略了对学生的了解,缺少了学生的全身心投入,教学质量将会大打折扣。

四、营销课程中体验式教学的策略建议

从营销课程的特性和当代学生的特征来看,学生的参与、互动都是必要的,因此,结合他们的特征,下面从体验概念的核心要素及其策略模块对营销课程尝试体验式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1、体验的主体

体验是一种共同创造的过程,在服务体验的共同创造中,包含了三个参与角色,服务提供者、接受服务的顾客和现场其他顾客(从服务的角度),在教学中,即为老师、学生个体和课堂上的学生整体,他们之间会互相影响教学的最终效果。

大学生是一个处于转型期的群体,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共同参与,辅以合适的案例、情境进行引导。在讲授或讨论后需要进行归纳总结,通过把现实情境、问题和学生的分析和策略联系起来评析,形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知识体系,使学生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一般原则和概括性认识,便于学生对基本原理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概括性认识的获得程度和原理的理解程度取决于学生参与活动的经历以及对模拟实践的讨论深度。同时,在引导和反馈中,肯定其优点,提出改进之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感、被重视感。

2、体验的行为原理:“刺激——反应”

体验是个体对某些刺激的反应,是观察和参与的结果感知,也即体验是一个个人化的主观心理感受,需要外部的刺激和内部的心理反应同时存在。处于同一阶段的学生有着相似的成长环境、心理特征,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有较大的共性,同时群体的影响也会使得同一个班级的群体在教学反应上往往表现出较大的相似性。

因此,教师在进行体验式教学时,可以用大众化定制的方式提供教学内容。一方面以教学计划为纲,以讲授方式为主,讲解基础概念、构建知识框架;另一方面,合适的目标设定、激励以及适度的竞争,对于自我实现需求较高的大学生而言是比较有效的外部引导和激励方式。但不同的年级,甚至同一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特征都可能差别很大,教师需要在课前通过其他课程老师及辅导员等多种途径了解学生,针对不同年级、班级的学生设定合适的方式和目标,并结合不同的课程性质、内容辅以不同互动方式进行,比如案例分析、情境模拟、小组策划等,让学生能够在参与中调动自己的心、口、手,这样才真正能够让外部的事件刺激到内部的心理而产生体验。

3、体验产生的基础:消费者已有经验和知识

体验是基于消费者已有经验和知识的诱发过程。一方面,体验是可以诱发的,需要由老师给予这种外部的刺激和诱因。另一方面,已有知识经验往往是外在刺激与内在心理链接的桥梁。在信息量庞大的环境中,人们对外部信息的接收和反应往往是选择性的注意、选择性的理解和选择性的记忆。而选择的过滤器就是人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大学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并在某种程度上建立了自己的价值观,对于新现象、新知识的吸收过程往往是与原有知识结构相互同化甚至重建新知识结构的过程。因此,互动体验的内容应结合学生的已有的知识以及他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却未注意的现象,能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主体意识,产生“为什么自己过去没有注意到”的探索欲望,或者“我能够动手改变”的期待感。比如校园中的一些实例或日常生活中常见企业、品牌现象等,由小见大,由身边的案例去讨论,会使印象更加深刻、感性认识更真切。

4、体验实施的策略:感觉、情感、思维、行为、关联

参与度能够影响体验感的强弱、记忆的强弱,结合前面体验因素,从感觉、思维、行为等方面逐层递进地制定教学方案,以符合人认识事物的规律来创造、建立和逐步增强学生的课程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参与度和深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感觉和情感策略

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和搜集日常生活中和营销相关的要素,价格、包装、广告等等,进行比较,或者让学生选择特定行业与品牌,观察和整理生活中这些品牌的存在和特征,如母品牌下子品牌的数量、关系,品牌的诉求及对应的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公关活动等,使得学生发现营销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产生兴趣,对市场也有直观的感知。同时培养他们日常观察的习惯,从已有的现象和策略中去观察、总结和学习。

(2)思考策略

引导学生整理和分析由直接感官获得的信息,以问题的方式来引起他们的思考和好奇心,比如,为什么需要用不同的品牌组合方式?产品类别相同策略却不同?包装、广告、公关等一系列活动中的关系及差异?等,进而讨论市场的区隔、定位等策略、战略层面的内容。

(3) 行为策略

在生活中的观察、实地调研已经增加学生的参与性,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运用其理论知识和实践认知进行小组策划,或者现实案例的分析建议等强化他们所学所悟,(下转第153页)(上接第149页)进一步提高其参与和体验感,并因个人特质和知识积累的不同构建各自的知识结构,形成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4)关联策略

贯穿于教学整个过程。既有来自于知识学习和参与本身,得到了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锻炼;也有来自于情感的需求满足,在和同学、老师的互动、学习、合作中获得一种联系和认可,在社交、自尊和自我实现的层面,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

因此,在将体验式教学应用于营销教学中,应该考虑到主体的特征、参与者的构成和影响关系这几个方面,即注意到每个策略模块中可能存在的参与者及他们之间的双向影响、他们已有知识经验,以及适合的刺激形式和产生的心理反应。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强化师生之间的沟通对话,以多种形式激励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表达能力、思辨和判断力,也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大专市场营销毕业论文文献

[1] Schmitt B.H.: Experiential Marketing [J]. 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 1999(15):53-67.

[2] B. Jesoph PineⅡ and James H. Gilmore: Welcome to the Experience Econom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July-August):97-105.

[3] 黄嘉涛.市场营销专业互动式教学探讨:情景教学的观点[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12):156-157.

有关大专市场营销毕业论文推荐:

1.关于市场营销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2.市场营销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3.市场营销专业专科毕业论文

4.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5.关于市场营销的毕业论文精选

6.有关市场营销毕业论文大全

7.关于市场营销的毕业论文范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