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教我一首歌阅读题答案
母亲的一生,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无私地付出。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母亲教我一首歌》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学习。
《母亲教我一首歌》阅读原文:
①言传与身教似乎是两首听不够的歌谣。在我的记忆里,父亲言传的方式是拿别人的事明理,母亲身教的方式是用自己的行为感化。两首歌的歌词一对唱,听起来言传的声音更响亮,其实心里都敬佩身教的力量。
②母亲目不识丁,形象也不算美丽。不知为什么,她经常唤起我深深的敬意和最真诚的仰望;母亲不会循循诱导,只欣赏事实,只相信勤劳这首生命的赞歌。她给我的印象是不停地干活,凡是自己能干的从不求人。(a)忙忙碌碌一生简朴,即使在物质非常丰富的今天,她宁可舍掉金钱,也不浪费食物。小气的她经常惹我怪怨,她不解释,用沉默代表一种坚信。如今,暗暗回味才知道是自己的轻浮。
③母亲最常用的一句口头禅,惯吃惯喝不惯懒惰。
④(b)我发现她经常暗自流泪,一旦有人来访,马上会擦干眼泪,用笑容回敬对方,生怕自己的心事传染给别人。但影响我的是沉稳,不急躁,不亢不卑,用一双永不消闲的手在暗中传递一种力量。我们也在收敛自己的行为模仿一种高尚,我们也在规劝别人提醒自己,可我们很难无视自己的存在,想尽办法体现一种能力,生怕别人忽视。这种有意表现与默默的习惯一对比,脆弱与坚韧不辩而知。
⑤她眼中的优秀子孙,不是天生聪明坐享其成,而是勤劳勇敢不怕流汗。她永远深信勤能补拙的常理。这些似乎我们都知道,为啥我们眼中的灿烂一种是财富一种是智慧,唯独要隐去勤劳善良这幅貌不惊人的风景?也许动与静,行与想永远要包裹人间的真伪,混淆天妒英才与我不逢时的无奈。当我们的人生感慨用血泪清洗时,不能不回望母亲那双从不疲倦的手还在耕作,那样从容,那样自信,像一种无声的希望在祈祷。
⑥她用勤劳养育了一群子孙,用简朴与低调谱成世界上最美的歌谣。
⑦她没有念过一天书,这不是她的错,没听到她有过任何的怨言,然而她把父母的遗像恭恭敬敬摆在案前,经常燃香敬供。看似举手之劳有点滑稽,细细一品,原来是感恩的情敬畏的魂留恋还在燃烧的生命。当一群子孙围绕着她称颂她的功绩时,她的笑容最美最甜,像个孩子,不知把那份激动分享给谁更满意。(c)然而苍老的皱纹里,还在卷曲所有儿女的心事,疲倦的双手还在修改动听的歌词。
⑧母亲的一生,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无私地付出。我们为她做过什么?只有汗颜,愧疚与无尽的悔恨。她不为金钱贪心,不为贫穷自卑,凭自己的能力改变自己。给我留下三间草屋和一生勤俭持家的习惯,可是我不敢说她不富有,不敢说她不高尚。她的身教远远胜过书本里的豪言。
⑨这首歌也许唱了几百代,也许我们都在唱。可是勤劳这首永恒的歌词好像正在隐退,被一种优越的辐射覆盖。对此,谁能平静于心?我终于理解母亲的一片苦心,勤劳这首一直传承的歌谣,是用血和泪凝聚成的财富,听懂它,就能享用一生荫及子孙,改写自己的人生,展现自己的魅力。
《母亲教我一首歌》阅读题目:
1.作者说“母亲教我一首歌”,请你阅读全文,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这首歌的主旋律。(3分)
2.文中第②段说“母亲目不识丁”,第⑦段说“她没有念过一天书”,这两处都强调了母亲没有文化,它们各有什么作用?(2分)
3.请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4分)
⑴母亲最常用的一句口头禅,惯吃惯喝不惯懒惰。
⑵可是勤劳这首永恒的歌词好像正在隐退,被一种优越的辐射覆盖。
4.文中三个划线的句子,都形象的表现了母亲的特点,请你选择一句作简要点评。(2分)
5.请联系上文,你认为文中的“我”和“母亲”两个人,谁更幸福?请你当一当他的代理发言人,以第一人称说说这种“幸福”的感受。(50字左右)(3分)
《母亲教我一首歌》阅读答案:
1.勤劳
2.第②段说“母亲目不识丁”,是与下文母亲给我的影响形成对比,突出母亲品德的高尚;第⑦段说“她没有念过一天书”,是为了突出“她把父母的遗像
恭恭敬敬摆在案前,经常燃香敬供”,以此表现母亲的感恩情怀。
3.⑴写出了母亲那种朴素的教育孩子的准则,对于吃的喝的,是有什么给什么,尽量满足孩子,但是决不允许孩子懒惰。 ⑵写出了当今社会,人们渐渐遗忘了勤劳,越来越多的追求各种物质享受。
4.(a)语言朴素却含有深情,“舍弃金钱”和“不浪费食物”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母亲简朴的特点和对事物的珍视。 (b)母亲在人前人后的快速转变,真实的再现了一个纯朴的中国妇女的形象,有苦有泪自己吞咽,绝不牵累他人,这是多么善良,多么坚强。 (c)语言生动形象,“皱纹”卷曲儿女的心事,“双手”修改“歌词”,表现了年迈的母亲依然为儿女操心,依然不放弃劳动。
5.示例1:我更幸福:仅有一个富裕的家庭而缺少母爱并不幸福,而我家境虽然普通但有一个勤劳、善解人意、为人师表的母亲而倍感幸福。 示例2:母亲更幸福:母亲一直以勤劳、俭朴、善良、坚强为幸福,因此她也一直生活在幸福之中,更有自己非常懂事、理解母爱、学业有成的孩子,做母亲的一定是最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