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传承七夕传统文化
如何传承七夕传统文化
又是一年七月七,天上牛郎会织女,地下情侣过七夕。七夕节不知不觉热了起来,不少人希望将此打造成中国的爱情节,与此相关的文化节、旅游项目也开始走上台面。
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
不可否认,日益兴旺的七夕节,寄予了少男少女的美好情怀,掺杂了要借机赚一把的商家热捧,但是,更应该看到的是,七夕节热度高涨的折射出的传统文化生命力。浸透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七夕文化,深深扎根于华夏大地,随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传扬,七夕文化走热是必然的。
这要从牛郎织女故事和七夕节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点来分析、认识。
一、 牛郎织女故事和七夕节 蕴含的文化内涵。
1、牛郎织女的传说,是几千年农耕文化时期劳动人民理想和感情的反映,折射出人们对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的向往,对男耕女织的家庭生活理想的追求。七夕文化中的乞巧、祈福活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勇于创造,不断追求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精神。正因为深深植根于社会的土壤中,所以由民间口口相传,数千年经久不衰。
2、由此引申出的乞巧节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折射出的是妇女地位问题。集中反映出劳动妇女勤劳朴素的品质和奋发向上的精神,传承发扬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反映出劳动妇女的理想和追求,希冀通过提高自己心灵手巧(针织)的本领为争得自己幸福生活和美满家庭而奠定基础。
3、对造成牛郎织女天各一方的爱情悲剧的封建礼教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制度的谴责和批判,批判的矛头直指以天庭和王母娘娘为代表的封建礼教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卫道士。
4、对坚贞爱情的歌颂。不论是口头民间传说,还是文人诗词歌赋,都对牛郎织女的爱情寄予极大的同情和赞誉,这是一种值得推崇的忠贞不渝的婚爱观,体现了人们对理想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在农耕社会中,家庭不但是一个基本的生产生活单元,而且是社会构成的细胞,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种“长相望,不相弃,送上一份承诺,恪守一份责任”的爱情观,体现的是一种强烈的责任心,不同于西方文化中渗透着更多的浪漫色彩的爱情观。这对今天人们的婚姻观、爱情观也有重要的现实观照意义。弘扬牛郎织女传说中倡导的坚贞婚姻爱情观,在当前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牛郎织女传说在河北广泛传扬的社会文化基础
牛郎织女的传说在河北广泛传扬,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表现出三个特点:
一是地域广大,从冀南到燕北,从山区到平原,可以说覆盖了全河北。
二是时间经久,历经数千年而不衰。
三是形式多样,有不同版本的民间口头传说,由口头传说而演变成民间节日:七夕节、乞巧节。
之所以有如此生命力,究其原因,是河北大地有适合的土壤。
首先,河北平原是华夏农业文化发源地。早在旧石器时期向新石器时期向新石器时期过渡的一两万年前,在太行山前的平原地区,就有人类定居,开始了由蒙昧时期向文明的过渡,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在邯郸磁山和石家庄南杨庄新时期早期文化遗址考古发现,在这一带,至晚在七千多年前,就产生了成熟的农业文化。
其次,河北平原是华夏纺织业的发源地。在南杨庄遗址出土的陶蚕蛹和纺织器具,说明早在五六千年前,这一带就开始了蚕桑丝织业,一直延续不息。
农耕和蚕桑丝织业,为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提供了现实的土壤。
再次,燕赵传统文化对牛郎织女传说故事的诞生和传播起了催生和发酵作用。燕赵文化精神的许多方面,都能在传说中有所体现,如燕赵文化蕴含的勤劳智慧、自强不息精神,贯穿着守诺言、重信义、崇尚礼义的品质,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信念,撑起了牛郎织女传说故事的精神内核。
三、如何进一步传承七夕传统文化
1 、找到传统和现实的契合点。 要使七夕传统文化代代传承,就要找到传统和现实的契合点,注重节庆的文化内涵,避免低俗和过度的商业化淹没文化内涵,既不要让传统文化在急功近利的开发和喧嚣中迷失本性,又要不断创新,使传统文化和现代观念的文化元素相融合,彰显当前的现实意义。如,对树立正确的家庭观、爱情观的引导作用。七夕习俗体现出的文化精神,凝结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文化精神既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大多数人民所接受领会,又是一个民族的生命之所在。七夕习俗,体现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朴素情感,也给我国的民间节日增添了丰富多样的色彩。如果让乞巧活动进一步适应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将会产生更大的积极作用。
2 、构筑平台
(1) 举办相关的文化节。 通过彰显地方习俗和文化特色的七夕、乞巧文化节,成为七夕文化更广泛传播的平台。
( 2 )旅游开发 。整合资源,把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有机统一起来,用文化做支撑,做足开发文化内涵的文章,力避急功近利和浅、俗;
( 3 )综合性的整体传播 。利用各种传播途径,多形式、多渠道宣传七夕文化价值,特别是打造融入河北文化元素的影视作品;
3、重视七夕传统文化研究队伍的建设。 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要有研究和传承的队伍,要靠每个文化人的文化责任、文化自觉、文化智慧和文化担当。为此,要重视队伍的建设,整合力量,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