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热点:“三公消费”不只是消费问题

2017-03-14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会见采访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李克强说,本届政府内,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

财政部汇总,2010年中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的“三公”经费支出合计94.7亿元。其中,出国(境)经费17.73亿元,车辆购置及运行费61.69亿元,公务接待费15.28亿元.从中央单位“三公”消费的比例来看,最多的是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占到总开支的65%。

【考点链接】

从经济生活角度:财政的收入和支出;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

从政治生活角度:政府职能、对人民负责原则;民主监督;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体系和机制;建设阳光政府。

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联系的普遍性;发展的观点;矛盾的普遍性;价值观;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

从文化生活角度:思想道德建设;落后文化的影响。

【模拟训练】

1.2012年3月29日《南方周末》报道,2012年3月19日,一场“三公”政拨款开支的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经费、公务接待费经费公开的财政改革,在四川省雷厉施行。此举

①.是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 ②.将严格规范政府行政执法行为

③.是对市民知情权与监督权的尊重 ④.增强了立法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四川省发改委在解释公车费用时,精确到了2011年采买两辆公车的具体金额,小车1辆18万,商务车1辆39万。最大化的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其意义在于

A.保障了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管理权和监督权

B.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C.能使人民群众直接参与政府决策行使国家权力

D.有利于人民群众了解和监督政府

3.学者俞可平说:“天大地大,民意最大”。任何改革都必须以民意为依托,民意的支持是改革的最大动力。不论是“三公”消费的公开,还是改革路径的选择;不论是政府决策的制定,还是顶层制度的设计,都需要民意的高效参与。之所以重视民意根本原因是

A.有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人民是权利主体和义务的主体

C.有利于扩大公民利益诉求的渠道 D.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依上题材料,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体现了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③.意识对客观事物有能动作用

④.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5.2012年3月26日,国务院召开廉政工作会议,温家宝出席并指出,今年要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继续实行零增长,禁止用公款购买香烟、高档酒和礼品。第二天,贵州茅台下跌6.37%,一天蒸发掉142亿元市值;29日,沪深股市一开盘,贵州茅台的股价再度低开。这表明

A.政府行使了经济调节职能

B.股票价格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

C.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D.商品的价格是由政府决定的

6.导致茅台等高端白酒价格下跌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价值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价格不能无限上涨

②.白酒消费进入淡季,市场消费需求相应减少是降价的重要原因

③.供销商大量囤货,游资囤积和商家炒作,价格被不断推高

④.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降价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②④.

7.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会见采访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李克强说,本届政府内,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控制“三公”经费,降低行政成本的经济意义在于

A.增加财政收入

B.减少财政支出

C.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D.防治腐败,建设廉洁政府

8.要解决中国“三公”消费中的奢侈浪费和腐败问题,必须把“三公”消费真正置于阳光下,对政府而言应该

①推行“阳光工程”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②推行“阳光工程”建设法治政府

③推行“阳光工程”增强政府的群众意识

④推行“阳光工程”一切事情都由群众直接参与和决定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解决“三公”消费,可以通过人大、政协、审计、司法、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等途径多管齐下,以上属于行政监督体系中的外部监督的国家机关是

A.人大和政协

B.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C.人大与审计

D.人大与司法

10.清代朱柏庐在《治家格言》中说得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清除畸形“三公消费”,就必须祛除官场上不健康的生态,阳光行政,让“官场生态”回归健康,从文化生活角度政府工作人员必须

A.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B.提高科学文化修养 C.发

展文化产业 D.培育文明风尚

11.为贯彻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精神,某县委组织干部进行了学习。下面是他们发言的摘录:

甲说:“三公”消费就是个消费问题,各朝代都有,再说消费也能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没有什么不好,你看治理“三公”消费刚开始茅台酒就掉价了,股市也走低了吧!

乙说:我认为:“三公”消费不只是消费问题,它是腐败的温床,“三公”消费也助长了浪费和奢侈之风,破坏社会风气。

丙说:对“三公”消费的管理,首先要从制度上进一步完善,解决制度上存在的“漏洞”。“上级不好监督、同级不愿监督、下级不敢监督、外部不让监督”存在着“盲点”。

丁说:解决“三公”消费要用法律来约束,面对严厉的惩治手段都会有所思、有所虑。

戊说:对“三公”消费的管理,要置于阳光之下,即“倒逼养廉”,其价值在于对民意的“敬畏”。

(1)结合戊的观点说明“倒逼养廉”的政治学含义?并说明政府为什么要“敬畏民意”?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结合乙的观点评析甲观点。

(3)综合丙、丁观点从政治生活角度简要说明解决“三公”问题的理由。

参考答案:

1.B 2.D 3.D 4.B 5.B 6.A 7.B 8.C 9.D 10.A

11.(1)第一问:“倒逼养廉”就是将权力置于公众的监督下。实施“阳光工程”,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建立一个廉洁的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第二问: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②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以为人民服务工作宗旨,权力应该依法行使,公开透明,接受人民的监督。

(2) ①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先后相继的历史联系,“三公”消费存在有其历史原因。

②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三公”消费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

③矛盾具有普遍性,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甲看到“三公”消费拉动经济的一面;没有看到“三公”消费浪费资源和滋生腐败一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三公”消费产生的危害远远大于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三公”消费本质是用公权谋私利。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保证正常的“三公”支出,又要解决“三公”消费中浪费以及腐败问题。

(3)①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两者缺一不可。防止“盲区”。加强法制对权力的监督,完善法律和制度。解决法律和制度上的“漏洞”。

②要建立健全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它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

③深入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和公开办事制度,实施“阳光工程”,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