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创业故事汇
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农村创业故事汇。
农村创业故事汇1:80后退伍军人偏僻山村创业养虾 年收入500万
张正全家在沙坪坝,在周围朋友眼中,他是“富二代”,父母做了30多年海产品生意,优越的生活条件让张正全这辈子哪怕不工作,也会衣食无忧,朋友们常开玩笑叫他“张公子”。
2003年,父亲张佐明将高中毕业的张正全送进了部队,退伍后不久,张正全突然对父亲说想在重庆自己搞个海虾养殖场。虽然儿子的想法让张佐明既惊讶,又欣慰,但他并不放心:“他没吃过苦,我担心他干不好。”
较了几个月的劲,张正全终于说服了父母,专程到福建考察学习了海虾淡养技术。2011年,父母帮他投入了近1000万元,在合川区太和镇沙金村建成了重庆傲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张正全流转了260亩土地,平整后建起了20多口虾池。又从沿海空运来基围虾苗和海水,再就地逐渐淡化饲养。目前在重庆市,用这种技术养虾的,只有两家。张正全正是看中了这一产业的市场前景。
张正全说,是3年部队生活改变了他:“我不能一辈子啃老,自己的未来得靠自己双手打拼。”
就这样,张正全一个人来到偏僻的沙金村,租了一间民房,开始了和以往完全不同的生活。每天,他都和聘请的农民工一起,顶着严寒酷暑在工地上忙活着,有时一天只能休息两三个小时。两年下来,张正全白皙的皮肤变得黝黑,人也瘦了一大圈。
才到太和时,张正全很不习惯,这里没有闹市的灯红酒绿,没有舒适的家。对他来说,更难捱的是寂寞。“以前晚上常常和朋友一起出去喝酒唱歌,可现在这里,晚上只能一个人躺在床上对着天花板发呆。还好,现在慢慢适应了。”张正全说他不怕吃苦,就怕老是下雨。
虾场位于涪江边上,张正全当初选择这里,就是看中了涪江优质的水源,可正是这条涪江,让他连续两年遭遇了巨大损失。
去年7月和前不久的暴雨让涪江水位上涨,漫进了虾池,虾和大闸蟹跑了很多:“每次损失都在20万元以上。”张正全说,他打算拉网,或将虾池堤坝抬高加固,否则年年都会因此遭遇损失。
对张正全来说,下雨还会出现一个问题。“虾场到太和场镇并不远,可有一段约1公里长的陡坡土路,一下雨,运虾车根本出不去。”令他欣慰的是,目前当地政府正在考虑硬化这段路。
张正全请了十多个当地农民工,虾场闲时,还将他们介绍到其父位于渝北三亚湾海鲜市场的餐馆帮忙。
“张老板人好,随和,一天80—100元的工资,从不拖欠。而且我们每天只工作8小时,超出时间,还另算加班费。”附近农民周纯友说,虾场建起后,他和好几个村民都不再外出打工,到这里挣钱来了。
目前,张正全的虾场每年可产两季,每季虾饲养约3个月就可上市,年产量60多吨,年收入500万元。
“销路不愁,价格也可以,每斤都在35元以上,只是这些虾池一年总有约半年时间闲着。”张正全说如果盖上大棚,安装锅炉加热,冬季也可养虾,就可实现一年3季。但这需要更庞大的资金,张正全不好意思再向父母伸手:“等自己挣了钱,再扩大规模、改善设施吧。还得将父母为我提供的本钱还上。”
“部队生活让我明白了,好生活要凭自己的双手去开创。这两年养虾经历让我了解了农村、明白了挣钱的不易,这或许是我这两年最大的收获吧!”张正全说。
农村创业故事汇2:沂蒙村民上海卖煎饼年收入20万 住别墅开豪车
平邑县郑城镇油篓村这个看似平静萧瑟的深山农村,却和魔都上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村民李兴普称:“村里很多在上海买房子的,有十几户。”
2015年上海的平均房价为32555元每平米,一栋90平米的房子总价约为300万元;人均年收入约为47711元,在全国所有省市中名列第一。然而,贴着“有钱任性”标签的上海,人均年收入却只有平邑县油篓村的三分之一。
油篓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湖,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油篓村才有了第一条通往外界的柏油路,路面宽度甚至容不下两辆汽车同时会车。这个既没有工厂、矿产,又不具备任何地理优势的深山农村,是如何在短短20年的时间里,做到“收入超越上海”的呢?答案就是:沂蒙煎饼。
凌晨一点,躁动了一整天的上海,刚刚开始安静下来;与此同时,来自平邑县郑城镇油篓村的李兴文一家六口,准时起床、为煎饼摊开张做着例行准备。这是李兴文到上海摊煎饼的第22个年头,每天凌晨3点,李兴文和老伴都会准时出现在地铁9号线出口,烧旺炉子、支好摊位,等待第一位顾客的到来。凌晨4点,第一批顾客出现了,李兴文将他们称为“夜间上班族”。随着太阳的升起,第二批顾客“上班族”准时出现。李兴文的摊位靠近地铁出口和公交站牌,看中的正是“上班族”这个客户群体。
方圆5公里之内,和李兴文有关的煎饼摊就有四个:往北20米,是李兴文女婿的煎饼摊;往西800米,是李兴文妹夫的摊位;3公里之外的红松路上,李兴文的儿子经营的也是煎饼摊……实际上,整个上海市区90%的煎饼摊,都来自平邑县郑城镇油篓村。
一个普通煎饼的售价为4块钱,每加一个鸡蛋或一份蔬菜,增加一块钱。做一个简单的算术题:按照每个煎饼卖5块钱、成本1块钱计算,李兴文一家三个摊位每天至少卖出600个煎饼,每月净利润为72000元,一年净利润为864000元。除去三个煎饼摊、每月1万元的租金,每年净收入约为75万元,每个摊位平均年收入25万元。这样的收入水平,且不说千里之外的平邑县,即使放在“全国平均收入最高”的上海,也不遑多让。
1998年,油篓村的李荣士第一次将沂蒙煎饼带到了上海滩,没成想竟改变了全村人的命运:李兴文一家六口全都搬到了上海,儿子李德福在上海结婚买房、安家立业;98年从煎饼摊起家的李明,如今已经是拥有多家餐饮企业、投资公司的亿万富豪。
不过,通过煎饼挖到人生“第一桶金”的李明,却不鼓励现在的年轻人,再去重复摊煎饼的致富路。作为富商投资公司董事长,李明觉得,比起发家致富挣大钱来说,观念与思想的开化,才是煎饼闯荡上海滩带来的最大收获。“父辈从事这个职业,值得继承和发扬;但我还是希望下一代有新的发展,通过这个基础却开创一片好的事业……”
农村创业故事汇3:夫妻卖房回乡创业种地 年收入79万元
梅万付是芜湖县花桥镇花桥村人。1999年从淮南联大毕业后,先后在浙江的几家企业打工,他从业务员做起,很快升为区域经理、销售总监、公司副总。2005年结婚后,虽然夫妻俩的薪水颇高,在温州还买了房,但考虑到在外面只是替别人打工,况且老人只有他一个儿子,在妻子的建议下,2007年两人决定回乡创业。
他们卖掉了温州的房子,再从亲戚朋友同学那里借来一些资金,走上了创业之路。2007年底,他成了天津一家兽药的安徽总代理,并常住宣城拓展市场。由于营销得力,2007年至2010年这三年间,他们的信誉度越来越高,知名度越来越大,销售额也逐年增加,3年内,他所代理的产品就在本地市场占有率上升到了前三甲。到了2010年,夫妻俩的年收入达到了五六十万元。
一次偶然的机会,妻子马荣花在学驾驶期间,巧遇芜湖县农委副主任,获悉芜湖县发展蔬菜基地,政府扶持菜篮子工程,以及芜湖县正在实施土地流转,夫妻俩经过考察后,萌生了回乡种植蔬菜的想法。
2010年,芜湖县出台了土地流转政策。花桥镇一直以来都是以农业为主导,镇里多年来一直想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这条路上给农民增收创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可是苦于没有资金没有投资者,农村产业化发展之路走得并不平坦。夫妻俩先在本村周围流转了154亩土地,加上购买农资、投资基础设施,第一年就投入了70万元。
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迈出农门后到了城市里工作,积蓄已有几十万元,生意做得好好的,为何非要受苦去种地呢?对于梅万付夫妻俩的行为,父亲梅旺寿十分不理解:“你种地,还能种得过我吗?我种了一辈子的地,好不容易把你培养出去了,现在又回来做老本行了。”
梅旺寿自然有他的道理,到2010年时他已种了40多年的地,也没有发财,而且种地是一项非常苦的活,儿子儿媳妇何苦要干这个呢?那段时间,梅旺寿都成了村里人笑话的对象,一向爱出去串门的他,一连好多天都不出门。村民们也不理解,嘲笑梅万付流转了这么多土地,马上要成“地主”啦。就连妻子的娘家人,也是专门从河北过来,找到他们,反对他们干这个。
但梅万付夫妻俩清楚,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大势所趋,科学种植肯定能有收获。夫妻俩觉得,有国家农业政策的支持、地方政府的扶持,加上他们的努力和科学种田,一定能闯出一条路来;只有把地种好了,种出个样来,才能打消父亲和乡邻们的疑虑。
流转了土地后,夫妻俩一头扎进了大棚里,种上了无籽西瓜苗等。2011年2月,栽下去的西瓜苗长期不见长,当地百姓断定这些西瓜苗肯定不行了,建议把这些西瓜苗拔了。但是梅万付没有放弃,通过上网查资料、向专家请教、到种植无籽西瓜技术成熟的公司实地考察,发现自己是技术上不过关,错误施肥,导致黄苗期过长,采取勤浇水、少浇水、不定期适量施肥的办法,让西瓜苗成活了过来,而且还是高产。为了让更多的人分享他收获的喜悦,梅万付开着自己的运货卡车,到处笑眯眯地给乡亲们送西瓜。
种了一辈子地的村民们没有想到,两位大学生种西瓜,竟然还要“整枝”、“打头”,一棵西瓜秧上,正常可以结七八个西瓜,但梅万付只留两个藤子,一个藤子负责供应养分,另一个藤子负责只长一个西瓜。对此,别说村民了,就是父亲也很不理解。按照村民的传统做法,恨不得西瓜秧上长很多藤子,能长20多个西瓜才好呢。因此,当梅万付让工人们整枝、打头时,工人们不理解更舍不得。“实际上,长10个瓜,还没有我一个瓜大;瓜大后,价格也就上去了”,梅万付说。事实胜于雄辩,当大家看到一棵瓜秧只长一个又大又甜价格又高的大西瓜时,大家对梅万付夫妻俩才佩服起来。
村民们种冬瓜,都是让冬瓜睡躺在地上;梅万付种冬瓜,却是让冬瓜吊着长。原来,冬瓜平时贴在地上,贴地的一面有“伤疤”,而且口感差;梅万付在大棚里竖起了架子,让冬瓜吊着长,冬瓜四周很均匀,外观好、口感好,而且个头也不差,吊着的冬瓜要比躺着的冬瓜每斤要贵0.2元呢。而且,吊着长的冬瓜,节省了空间,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村民们一亩地能出七八千斤的冬瓜,最多能出1.2万斤;而梅万付的一亩地,要出1.6万斤左右的冬瓜。
目前,梅万付夫妻俩已经流转了538亩土地,其中大棚地有220亩,2014年共产蔬菜478万斤,年产值630多万元,扣除各项费用后,去年纯收入79万元。
梅万付负责企业管理和营销,妻子是河北农业大学毕业,负责田间技术,夫妻俩珠联璧合,用事实说话,让村民们刮目相看。同样是种西瓜,村民们一亩地产4000-5000斤,价格低、质量不好;但梅万付一亩地却产7500-9000斤,而且口感好、价格高。
除了提高产量外,梅万付还善于打“时间差”。以花菜为例,他们种植的有机花菜,今年上市时间为3月28日至4月15日,这时市场上没有货、价格高,每斤卖到3.2元;而村民们的花菜,要到4月20日后才上市,这时市场上供应充分,价格也掉到了1.3元/斤。通过科学技术,梅万付让花菜提前上市20天,就赚了个盆满钵满,光这一茬花菜一亩地的收入就是1.5万元——要知道,一亩地一年可以种两茬花菜和一茬茄子呢,照此推算,他这一亩地年收入至少要3万元。
同样是一亩地,普通农民一年种水稻、小麦共两茬,每亩毛收入约为2600-2700元;而梅万付种大棚蔬菜,平均亩产值为1.65万元/亩,至少是村民们的五六倍,这也让种地50年的父亲不得不佩服起来。
由于梅万付大棚里产出的豇豆、西瓜等蔬菜水果,不管产量还是品质都是一流的,当地老百姓都没见过,而且这些产品不止能卖个好价钱,还不愁销路呢,于是很多百姓开始主动向他请教科学种植的技术,他也不嫌麻烦,一遍一遍地教,他成了当地农业产业化项目带头人。
2013年5月,他成立了芜湖县能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当地31家农户开展蔬菜种植业,给他们提供种子选育、生长管理及产品销售一条龙服务,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之路。2014年,这些农户的收入都比2013年翻了一番。很多农户看到了发财致富的新路子,不仅开展露天蔬菜种植,而且准备和他一样开始投资兴建钢管大棚。在他的带动下,参加合作社的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
2014年,梅万付的公司固定资产已过千万,同时公司也被评为“芜湖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在,他的蔬菜主要销往芜湖长江市场园、合肥周谷堆市场、南京众彩批发市场以及芜湖县的批发市场,他还在芜湖县设立了蔬菜直营店,并供应芜湖多个高校、企业的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