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大师千玄室的茶道思想
日本茶道源自中国。现在的日本茶道分为抹茶道与煎茶道两种,但茶道一词所指的是较早发展出来的抹茶道。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日本茶道大师千玄室的茶道思想,一起来看看。
日本茶道大师千玄室的茶道思想
茶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而是人与人、心与心之间交流的一个重要媒介。在日常生活中,人和人在互相交流时,要想在短时间里达到知心的程度,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通过彼此敬奉和饮用一碗茶,我给您点一碗茶,您来喝这碗茶,这要经过很多程序、动作,主客之间通过点茶、敬茶、喝茶等动作,所以是可以交流彼此的感情和心情的。
饮茶的习俗在古代是由中国传到日本的。但是,日本茶道与中国人的喝茶非常不同,日本讲究茶不是拿过来就可以随便喝的,它要有一定的规则程序,就像搞体育活动一样,也需要有个规则,并且必须遵照规则来进行这项喝茶活动。茶道的精神就是蕴含在这些看起来很烦琐的喝茶活动之中的。
如果单纯是为了解渴,茶道中很多烦琐的礼仪就没有意义了。其实,人通过做烦琐的事情,才会意识到自己有很多的烦恼,而通过复杂烦琐的点茶做法,就可以使人忘记这些心外的琐事,变得心平气和。你要知道,人要做到心平气和可不容易呢,比如,我们平时喝茶时,可能会一只手去拿起茶碗来喝,也可能双手端起茶碗来喝,但单手拿茶碗喝茶就不如双手端起茶碗来喝美观、安全,茶道就要求用双手端起茶碗来喝。茶道就是这样通过对一个个小的言谈举止的合理的规定,使茶道修行者逐渐成长为一个举止大方得体,心平气和的人的。
日本古代并没有茶树,也没有喝茶的习惯。茶叶直到唐宋时才从中国传到了日本,那个时候茶叶非常珍贵,所以茶道是贵族和武士才有的享受。在丰臣秀吉统治时代,茶道大师千利休化繁为简,去掉了人为的装饰,使茶道摆脱了物质束缚,还原了淡泊的面目。
在以后的年代里,千利休的弟子们对他的茶道理念加以继承和发展,使茶道成为一种生活化的艺术。日本的风俗、习惯、衣食住行、瓷器、漆器、绘画,甚至文学,全都蒙受了茶道的影响。它不但弥漫于贵族们高雅的楼阁,而且也渗入了平民的家家户户。甚至有了“没茶气”这样的俗语,意思是说某人对亦庄亦谐的趣味非常愚钝。
茶道“里千家”就是由茶道始祖千利休的小儿子继承发展而来的,历届日本首相每年元旦都有亲自赴京都接受里千家献茶的习惯,而在日本许多重大祭奠中,也都会安排里千家的献茶仪式。因此,在有些人眼中,里千家茶道留下了华丽的印象。
茶道讲求“和·敬·清·寂”这四个字,“和”即和平的和,要人做到和平相处;“敬”即要发自内心去尊重别人,不从内心尊重是不行的。“清”不仅是指环境的清洁,还包括净化心灵及发自净化了的心灵的言行;“寂”就是很沉着、很冷静,不因外界的变化而动摇的寂然不动的心境。在日本的战国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就特别需要这种精神,武士们卸下腰刀放在一边,大家促膝而坐,来品一碗茶,在草地上也可以,在一条榻榻米上也是可以的,无论任何时候都可以喝茶,千利休居士就是这样开始他的茶道的。茶道至今已传了四百多年,一直到现在。
日本茶道大师千玄室的介绍
鹏云斋千玄室大宗匠出生于1923年4月19日。1946年同志社大学法学部毕业后,在夏威夷大学学习。1964年接任千利休居士15代家元,作为里千家今日庵主继承宗室之名。2003年由直系长子继承家元,改名为千玄室。千玄室大宗匠以“一碗茶中出和平”为理念,在全世界谋求普及发展茶道文化并致力于世界和平,迄今出访了世界62个国家和地区,达到250多次。现任日本联合国友好大使、社团法人茶道里千家淡交会理事长、日本联合国协会会长、夏威夷大学历史系教授、莫斯科大学名誉教授等国内外100多个公职和要职。此外,千玄室大宗匠还被世界许多国家授予文化勋章和荣誉勋章,并成为世界诸多地方的名誉州民和市民。同时,千玄室大宗匠在世界众多的大学当中举办了日本文化和茶道讲座,被罗马大学等大学授予名誉学位。长期以来,千玄室大宗匠积极致力于中日文化友好交流事业,自1979年率团第一次访问我国以来,先后受到了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我国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为多位我国领导人献茶,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交流贡献奖、中日文化交流使者等荣誉称号。
日本的茶道追根溯源,是公元八百年前由日本僧侣荣西在中国宋朝学习禅宗归国时将茶籽带回日本后开始的。最初,茶只为僧侣作为草药所用,至16世纪,千利休确立了日本的茶道。茶道不仅代表着日本传统的综合性文化,“一碗茶中出和平”、“一碗茶中的友爱”已经成为茶道的真正内涵所在。
茶道“里千家”是日本茶道始祖千利休创立。 他归纳说,茶道的根本精神在于“和、敬、清、寂”四个字。茶道“里千家”自创立以来,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是日本最大的茶道流派,拥有全国性的茶道组织,其成员占日本茶道总人口的五分之三,据称有600万人。“里千家”在日本政界、财界、文化界以及社会名流中影响颇大。“里千家”致力于促进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和友好交流,派出了超出100多次的正式访华团,并在北京、天津、大连等地开设了办事处,在我校开设了茶道文化课,受到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