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创新思维的特点

2017-03-17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混沌创新思维的特点,欢迎大家参考和学习。

通过对复杂性系统的认知,混沌—创新思维的特点可以概括为耗散性、耦合性、边界性与自相矛盾性。这也是复杂性系统所具有的主要特点,作为领导者必须认识复杂性系统的这些特点,才能建立领导者混沌—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

普里高津已经证实:只有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系统才具有可变性,才能成为耗散系统。耗散系统从环境中吸收能量和信息,并且在系统内部进行消散,导致系统趋于分化。但是系统还是具有一种不规则形式的结构,通过自组织过程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耗散系统实质上也是一种自相矛盾的系统:形式上的对称性和一致性不断地消失,然而却依然存在着一种结构。

其是一个在整体上暂时表现出稳定结构的不断发展的相互作用过程。稳定性能够弱化和局限系统的变化,促使系统维持现状不变;破坏性使系统远离平衡态的行为却会破坏系统的稳定性,使系统趋于变化。企业组织的影子系统极具破坏性,因而也极具变革性与创新性。影子系统的文化变革常常挑战传统习惯,变革稳定平衡的旧秩序,于是创新性便会在维持与变革、守旧与创造的矛盾斗争中产生。

金观涛在其所着的《整体性哲学》中分析功能耦合系统的作用时认为,组织系统越复杂越高级,功能耦合网层次就越多越复杂。由所有子系统组成的整体是将各子系统耦合起来,有组织的整体便是子系统的功能耦合网。功能耦合系统的发现与建立对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功能耦合系统存在于自然界系统与社会系统,这是客观存在。而通过对功能耦合系统的分析,便可发现组织中创新出现的几率与位置,既可预测质的飞跃的机会,也可确定创新性的空间地带。这实际上与奇怪吸引子所处的混沌边界,与自组织的自我更新,与影子系统的破坏性张力区域是一致的。

混沌思维方法的关键是对紧张对立的矛盾状态的科学而准确地确定。紧张对立的矛盾状态(有限不稳定)是一个同时既稳定又不稳定的对立统一的创新性空间,这就是混沌思维的边界性。由合法系统与影子系统、稳定平衡吸引子与不稳定吸引子、组织化与自组织、整体性与层次性构成的耗散结构系统与功能耦合系统的复杂自适应系统,具有创新性空间的混沌边界。而紧张对立的矛盾状态则是创造性空间生成的惟一前提条件。

具体实现上的不稳定性。奇怪吸引子所处的这一混沌边界是惟一一种能够产生新奇事物和出现无穷变化的系统状态。

下面小编再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创新思维的三个阶段,欢迎大家继续阅读下去。

创新思维形成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存储准备阶段。这一阶段就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围绕问题收集信息,并试图使之概括化和系统化,使问题和信息在脑细胞及神经网络中留下印记。人脑的信息存储和积累是诱发创新思维的先决条件,存储愈多,诱发愈多,任何一项创造发明都需要一个准备过程,只是时间长短不一而已。

2.思想加工阶段。在围绕问题进行积极的思索时,人脑会不断地对神经网络中的递质、突触、受体进行能量积累,为产生新的信息而动作。这一阶段人脑能总体上根据各种感觉、知觉、表象提供的信息,认识事物的本质,使大脑神经网络的综合、创造力有超前力量和自觉性。在准备之后,一种研究的进行或一个问题的解决,难以一蹴而就,往往需经过探究尝试。故这一阶段也常常叫做探索解决问题的潜伏期、孕育阶段。

3.顿悟阶段。人脑有意无意地突然出现某些新的形象、新的思想,使一些长久未能解决的问题在突然之间得以解决。进入这一阶段,问题的解决一下子变得豁然开朗。创造主体突然间被特定情景下的某一特定启发唤醒,创新意识猛然被发现,以前的困扰顿时一一化解,问题顺利解决。这一阶段是创新思维的重要阶段,被称为“直觉的跃进”、 “思想上的光芒”。这一阶段客观上是由于重要信息的启示、艰苦不懈的思索;主观上是由于孕育阶段内,研究者未全身心投入去思考,从而使无意识思维处于积极活动状态,不象专注思索时思维按照特定方向运行,这时思维范围扩大,思想信息相互联系并相互影响,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