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
大学生安全工作是高校创建平安工作的重要一环,是高校稳定建设发展的大前提和大保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范文一:试论大学生安全教育
论文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安全意识
论文摘要:文章从高校保卫工作实践的角度,分析了对大学生开展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就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体系、形式和内容提出了对策。
近年来,高校校园安全和大学生安全问题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已纳入社会主义法制轨道。1996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安全教育管理若干规定》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此外,在《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学生行动准则(试行)》、《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普通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中,也都明确了高校在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中的权利和义务。这从法律层面将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依法治校确定为高校的法定义务,推动了高校各级组织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管理工作。
然而,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尚存缺失,大学生的安全状况、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等现状不容乐观。
安全状况方面,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高校建设步伐的加快,高校对外交流机会增多,办校规模和招生人数扩大,高校及其周边治安状况日趋复杂,各类刑事、治安案件时有发生,不安全因素增多。据统计,2001年全国58所高校共发生刑事、治安案件11725起,平均每校202起,发案率占管辖人数的3.45‰,占师生员工总人数的4.87‰;立案5736起,立案率49%(2002年10月在浙江召开的全国特大规模高校保卫工作会议)。以我校为例,2000年至2005年,校园区共发生刑事案件共45起,其中有13起涉及学生生命财产安全,占全部发案总数的约30%。
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方面,有调查显示:52%的大学生曾在寝室违章使用电器、71%的大学生不知道如何使用灭火器、43%的大学生对安全防范怀有侥幸心理;80%的受调查人员的消防观念仅仅局限于火警电话119或发生火灾后等待消防队员的扑救,对于消防监督、火灾隐患整改、火场逃生和疏散以及如何加强消防工作感到茫然;63%的受调查人员对消防防范工作认识不清或持无所谓的态度。
上述局面的形成因素较多,客观方面:第一,高校与国际接轨,校园实行开放式管理,校外人员进出校园流量猛增;第二,高校后勤社会化,校内外聘人员、临时工增多,进校经商的校外人员增多;第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娱乐和消遣方式呈多样化,校园及其周边的娱乐场所迅速增多,但配套的规范管理还不到位,各类娱乐场所成为治安事件和事故的多发场所;第四,高考制度改革后,大学生的年龄差距增大,其生理与心理差异很大,在应试教育和独生子女两大背景下,大多数当代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普遍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基本常识,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较差,遇到挫折或失败时,易走极端,导致事故发生。
主观方面表现为高校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中缺位,具体表现为:部分高校管理层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认识不足,安全教育在高校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程度得不到体现;安全教育在高校各部门中权责划分不明晰,二级学院认为安全教育是保卫部门的工作,而保卫部门或是认为安全教育是学院和教育部门的责任,或是因“无权管辖”而兴叹;现有安全教育无体系可言,没有规范的教材,没有固定的课时和相应的学分,没有专职教师从事安全教育,因此,多数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流于形式,“任务来了一阵风,任务走了都轻松”;安全教育经费不足,安全教育与其他课程相同,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而现实中,鲜有高校能够将安全教育作为一个常规项目给予足够的经费支持,导致不少好的安全教育活动无法开展,或不能满足年轻受众的需求。
那么,究竟什么是大学生安全教育,这项工作应当包含哪些内容,又该如何开展?
作者认为,“安全教育”就是教育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受教育者在突发状态下,具备应急、应变能力、安全防范、防卫能力以及法制观念、健康心理状态和抵御违法犯罪能力的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应对社会发展形势,确保校园乃至社会稳定的需要;是完善高等教育体系,提升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需要;也是各高校进一步加强管理,降低安全管理成本的需要。理想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应当具备如下特点: 第一,安全教育主体权责明确。高校保卫部门,有特有的人力资源和对本校及周边安全环境熟悉的优势,应当成为高校中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责任单位。同时,高校内部各相关部门,如学生管理、教育、后勤保障等部门,应当根据各自的职能和特点,共同做好配合工作,最终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第二,安全教育系统化、常规化。大学生的安全素质,包括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与政治素质、法律意识等一样,是大学生自我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被列入大学生基础课程中,并配给适当的学分。同时,教育管理部门,应当尽量为安全教育课程安排固定的课时和教师。通过上述措施,建立起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避免形式主义。
第三,安全教育应手段丰富,能够吸引年轻学生。由于安全本身的内涵与外延极广,安全教育所涵盖的内容也应相对全面,以使受教育者掌握尽可能多的安全知识,从而实现教育目的。同时,由于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安全教育手段应当丰富多彩,利用前沿的教学手段和技术,以保证受教育者参与的积极性。在我校的保卫工作实践中,我们尝试开展了贴近学生的主题征文、知识竞赛和座谈活动,均收到了良好效果。
如前所述,大学生安全教育所涵盖的内容相当广泛,涉及国家安全、治安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心理安全等诸多方面,归纳起来,笔者认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应包含以下方面内容:
第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保护大学生远离危险的思想保障。当代青年学生成长于新旧体制转换的伟大变革中,在社会秩序多样、价值观念多元化因素影响下,其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的确立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艰难。尤其是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未成型,尚未适应社会生活,这导致他们的思想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一旦遇到诱惑,就可能出现违法违纪行为。所以,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应着力解决其思想上对“理论”、“理想”、“政治”的轻蔑和错位,帮助大学生把握好人生的“航船”,学会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学会与他人正确相处。
第二,法制教育。良好的法律意识,为大学生形成安全意识、正确地选择自我保护手段和防范法律风险提供有力支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法制进程也在加快进行。浩繁的法律条文,正在无声却有力的调整着我们的生产生活。通过选择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开展教育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法律意识,从而为大学生正确地保护和约束自我创造条件。从实践看,除已被列入高等教育基础课程的《法学概论》及其中包含的民、刑相关法律知识外,大学生安全教育还应包括《国家安全法》、《治安处罚法》、《交通安全法》、《消防法》等相关法律知识。
第三,安全防范技能教育。过硬的安全防范技能,是大学生抵御各种危险的最终屏障。对于大学生防范各种危险来说,仅具有安全意识仍显不足。安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在突发状态下,具备应急、应变能力、安全防范、防卫能力以及法制观念、健康心理状态和抵御违法犯罪能力。”上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过程。教育者可采用案例教学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在不同“危险状况”下,如何进行正确操作,采取及时措施,防范危险。此外应着力通过训练,使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卫技能,以防范可能发生的暴力危险,最大可能地降低危害。
总之,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是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共同课题,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思考,才能探索出一条与我国高等教育实际相适应的道路,才能真正地使广大学生成为保卫工作的受益者,才能真正将高校的中心精力解放并投入到日常的教学和科研中去。
【参考文献】
[1]刘勇.如何做好高校安全教育[J].科技资讯,2008,(6).
[2]黄进.关于高校安全教育的几个问题[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07.
[3]马凤宝.浅析高校安全教育的现状和对策[J].高校后勤研究,2007,(6)
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范文二:浅析关于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安全 教育
论文摘要:每年,世界各地频繁发生大学生因安全事故伤亡事件,这是每一所大学都不愿意看到的残酷现实。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呼吁各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
一、2008年大学生伤亡事件综述
据2008年全国大学生安全意识调查(该调查历时两年,遍布全国22个省市的部分高校),分别有24%和21.7%的接受调查学生很注重人身和财产安全,但对防火、交通、卫生等方面安全具备较强意识的学生均不足10%。
2008年全国共发生大学生伤亡事件126起,其中,事故灾难类18起,涉及学生26人(19人死亡,7人受伤)。社会安全类45起,涉及学生47人(36人死亡,11人受伤)。交通事故10起(12死6伤),溺水2起(2死),意外受伤2起(1死1伤),火灾4起(4死),,突发疾病15起(15死),故意伤害7起(2死7伤)
2008年上海高校共发生4起火灾事故,其中一起系宿舍违章使用电器引发火灾事故,造成4名女生意外坠亡。其他3起起火原因分别为实验室器材爆燃、图书馆使用电器不当、餐厅油锅油沫外溢起火,均未造成人员伤亡。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宿舍楼发生火灾,4名女大学生跳楼身亡。经初步调查,当日早晨6时10分许,该宿舍楼602女生寝室失火。过火面积20平方米左右。因房内烟火过大,4名学生分别从阳台跳下逃生。经现场120急救人员鉴别,4人均当场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 24%大学生不知被困废墟时的急救措施。“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很多大学生为地震灾区献爱心甚至亲赴四川做志愿者,然而,大学生地震应急措施和安全逃生知识依然不足。问卷调查显示,只有77.3%的同学知道“发生地震,而自己恰在屋内时”应躲在坚固的床与桌下,而78.2%的同学不知道躲在暖气旁、厕所内也是一个正确选择。此外,约49.1%的同学认为,“如果发生地震,被困于废墟中”应自行搬动掩埋自己的碎石瓦砾以求自救。殊不知,身体被掩埋的状况下极易出现骨折,而骨折后身体切忌活动以防受到二次伤害;
* 27.63%的同学?对校园安全关注度不够。现在的大学生多是80后、90后,对于人身、财产安全等方面的防备意识比较薄弱。27.63%的同学对校园安全关注度不够,约24.55%的同学表示没有随手关宿舍门窗的习惯。在调查中,有18.32%的学生选择经常在23:30(学校规定的宿舍关闭时间)后回宿舍。宿舍楼内形同虚设的门禁,被大学生们打入“冷宫”的“出入宿舍楼请您自觉刷卡”提示牌,都说明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很弱。
* 低年级同学?关注消防安全的仅有18.8%,从统计结果看,低年级同学(大一、大二学生)只有18.8%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消防安全,76.6%的大一学生、75%的大二学生会偶尔关注;比较而言,约25%的大三学生、28.6%的大四学生很关注消防安全。不到半数的同学有“在宿舍拉闸限电前拔掉所有电源的习惯”。当问及“房间发生火灾你会怎么办”时,19.1%的学生认为应迅速打开房门外逃,12%的同学选择收拾贵重物品一同冲出。
* 近四成大学生不遵守交通规则,据官方数字统计,仅2005年-2007年10月,发生在北京高校校园内外较为严重的交通事故就高达35起,涉及多达24所高校。调查显示:当走出校园穿越十字路口时,67.2%的同学选择“严格遵守红绿灯,按规则停行”,29.09%的同学选择“跟随人流,人走我走,人停我停”,3.64%的同学则“我的地盘我做主,一切看心情”。
调查中,53.9%的大学生表示不会使用灭火器,71.0%的大学生没有接受过安全自救知识培训。
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教授张锐指出,如果得到充分的培训,学生们遇到突发事件是可以避免伤亡的,四川地震中一所中学的校长能在1分多钟内组织全校师生安全撤离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四川省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从2005年开始,每学期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的演习。每个班的疏散路线都是固定的,学校早已规划好。两个班疏散时合用一个楼梯,每班必须排成单行。每个班级疏散到操场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每次各班级都站在自己的地方,不会错。教室里面一般是9列8行,前4行从前门撤离,后4行从后门撤离,每列走哪条通道,娃娃们早已被事先教育好。孩子们事先还被告知的有,在2楼、3楼教室里的学生要跑得快些,以免堵塞逃生通道;在4楼、5楼的学生要跑得慢些,否则会在楼道中造成人流积压。学校紧急疏散时,他让人记时,不比速度,只讲评各班级存在的问题。他对老师的站位都有要求。老师不是上完课甩手就走,而是在适当的时候要站在适当的位置,他认为适当的时候是:下课后、课间操、午饭晚饭,放晚自习和紧急疏散时——都是教学楼中人流量最大的时候;他认为适当的位置是:各层的楼梯拐弯处。老师之所以被要求站在那里的原因是,拐弯处最容易摔,孩子如果在这里摔了,老师毕竟是成人,力气大些,可以一把把孩子从人流中抓住提起来,不至于让别人踩到娃娃。每周二都是学校规定的安全教育时间,让老师专门讲交通安全和饮食卫生等。他管得严,集体开会时,他不允许学生拖着自己的椅子走,要求大家必须平端椅子——因为拖着的椅子会绊倒人,后面的学生看不到前面倒的人,还会往前涌,所有的踩踏都是这样出现的。
地震发生时,叶志平不在学校。但学生们正是按着平时学校要求、他们也练熟了的方式疏散的。地震波一来,老师喊:所有人趴在桌子下!学生们立即趴下去。老师们把教室的前后门都打开。震波一过,学生们立即冲出了教室,那天唯一不合学校要求的是,几个男生护送着怀孕的老师同时下了楼。?
由于平时的多次演习,地震发生后,全校师生,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
张锐在北大开设了一门《安全教育与自卫防身》课,“我每学期带6个班,教给学生各种危机的应对方法,并练习一些自卫、自救的动作。有时还在学校里办一些安全自救知识的讲座。”张锐说,“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应该纳入教育部的‘阳光体育’课题中,实践演习很重要。”
77.5%的大学生赞成高校开设安全自救课程,82.9%的人认为应当进行突发事件的应对演习。
三、全国各高校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在加强
全国各高校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正在逐渐加强,并有些已经付诸行动。
早在2005年,北京各高校已经设置了适合学生的安全教育体系。清华大学将安全教育纳入军训课程,设置16学时的“实验室安全学”研究生学位课程。首经贸大学开设有一门累计24学时、计1学分的安全教育选修课。
南开大学2008年初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一门公共选修课“大学生安全教育”,以专业知识和典型事例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内容包括社会安全、校园生活安全、个人修养等方面。除了介绍交通、消防、食品、卫生安全常识,教给学生防盗、防意外伤害的技能外,还涉及防诈骗、防性骚扰以及社交安全、网络安全等容易被学生忽略的方面。南开大学教务处处长沈亚平介绍,开设这一课程旨在使大学生安全教育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进而达到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防范能力的目的,同时也为今后大学生走向社会,成为一名正直守法公民打下基础。
四、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建议
鉴于大学生目前的安全教育情况,有必要在大学课程里加入安全方面的内容,涉及火灾、水灾、中毒、扭伤、出血等各个方面,并且学校增加安全教育方面的实训投资,购置相关的器材或模拟设备,让大学生能在校期间进行强化学习,购置相关的影像资料,并且让医院或相关的专业人员到学校举办讲座,让大学生们了解更多关心安全方面的知识以及应急措施。
【参考文献】
[1]安全意识调查,北京日报 2009-3-25
[2]大学生安全教育大纲 解放网-新闻晨报,2008年12月17日
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1.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
2.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精选范文
3.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论文
4.有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课论文
5.关于大学安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