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论文

2017-06-03

目前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方面存在着投资责任重心下移、教育经费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权制是解决现存问题的关键所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论文篇一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

[作者简介]张丽媛(1979-),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中国政法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经济法。

[摘要]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比,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方面存在着投资责任重心下移、教育经费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权制是解决现存问题的关键所在。为此,应尽快建立《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法》,加强对经费的使用监督,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开辟新税种作为教育经费的泉源,引入政府采购制度,建立多渠道筹措义务教育经费制度。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政府采购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搞好农村义务教育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大幅度增长,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普九”和“两基”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中央决策的落实,还需从实际出发,以便针对现实问题,提出可行的对策。笔者即尝试对此作一探讨。

一、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

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比,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投资责任重心下移

从过去十几年的实践来看,现行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存在两个严重问题:一是各级政府之间义务教育投资的分担比例不明确不具体,没有量化,义务教育经费没有及时足额拨付到位,究竟是哪级政府的责任,应追究谁的责任,由谁来追究责任不明确,谁也说不清楚。在过去十多年里,我们把义务教育投资责任更多地交给了县、乡两级政府。县级财政,特别是以农业为主的县,一般都没有足额的财政收入来源,很多县的财政收入即使全部拿来用作义务教育经费都还不够。

(二)教育经费管理制度不健全

现在的政府义务教育拨款过程基本上只有少数决策者和直接经办人知道,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没有有效监督,就易滋生贪污腐败和助长不正之风。在现行体制下,义务教育经费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种种漏洞,滥用、挪用、贪污义务教育经费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教育经费支出结构的不合理

在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中,由于人员的严重超编以及增资的原因,造成人员经费膨胀,直接影响公用经费比例下降。教育经费支出结构的不合理,加剧了教育经费供需之间的矛盾。

(四)政府采购预算制度不健全

许多农村中小学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实行严格的部门预算等财政管理方式,采购行为与预算管理相脱节,使得政府采购随意性大,缺乏计划性,政府也缺乏对中小学采购行为的控制。

二、构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具体举措

构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是搞好农村义务教育的关键,就中国目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尽快建立《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法》

对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要加强立法,在制度方面给予法律保障。要尽快建立《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法》及与之匹配的监督体制,确立农村教育投入占各级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完善、规范并落实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等等。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逐级转移支付制度并确保落实的有利时机,关键是必须确立各级政府对农村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的基本依据。[1]需要以立法的形式,将各级政府对农村教育投入的比例确定下来。其实,许多发达国家都是以法律形式对各级政府的教育投资比例作出较硬性规定的,如美国法律规定,教育投入州政府占40%以上,州以下政府占50%以上;又如德国法律现定,教育投入中联邦政府占10%左右,州政府应占65%以上,州以下政府占20%以上。[2]这种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近年来有相当多的专家学者发出呼吁,要求国家以法律形式将各级政府的义务教育责任予以量化,最好是采用百分比形式,对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的义务教育投入比例作出具体规定,确保义务教育稳定的经费来源。

(二)加强对义务教育经费拨款及使用过程的监督

首先,各级政府要增强义务教育拨款的透明度,进―步完善教育资金管理制度。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将义务教育拨款的有关详细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开,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特别是接受广大教师和学生家长的监督。其次,要加强对义务教育经费使用过程的监督。学校要严格按照规定范围和标准使用经费,定期公布收支情况,对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行为实行个人追究责任制。要采取法律手段将长期占用的教育资金强行收回,确保教育资金的保值增值,不断提高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三)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合理调整教育事业布局

1.财政和教育部门要大力整合教育资金,保证重点投入,提高教育公平性,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体系。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汲取国外教育转移支付模式如“均一拨款”、“基础拨款”、“保证性税基拨款”等的合理成份,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总量。特别是要强化村级小学和乡镇一般初中的建设,逐步改善办学条件,缩小校际差异。

2,强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加快农村中小学教师定编、定员、定岗的步伐。结合生源需求,合理调剂学校之间的教师余缺,要尽可能压缩人员经费支出,把减下来的人员经费用来增加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彻底做到减员增效,合理分流部分不称职的教师,使新的师范院校毕业生能及时补充到学校。

3.合理调整学校办学规模。村级小学布点过多,规模太小,制约着村级小学的发展,也不利于教师水平的提高。因此,要进行学校布局调整,确保学校和班级都有一定规模。争取农民的支持,采取适当建立部分寄宿学校、开通班车等办法,解决布局调整后上学远的困难。针对生源结构的变化和布点分散的现状,及时整合调整,避免重复建设。同时,还必须进一步加快学校布局调整的步伐,设立“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专项基金”和“农村寄宿制中学建设资金”,以应对农村义务教育出现的新问题。

(四)开辟新税种作为教育经费的来源,加大义务教育的扶持力度

农村税费改革后,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均被取消,中央、省在考虑转移支付时必须加大对贫困山区的扶持力度,按照规范、透明和实事求是的原则设立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基金,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义务教育资金的投人问题,缩小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达到城乡协调

发展。另外,从世界范围看,教育经费主要靠政府拨款,而多数国家的政府拨款主要依靠税收。中国一直没有开征专门的教育税。笔者认为,应尽快开征新的教育税种,对高收入个人和高消费行为开征教育税,通过提高个人所得税和存款利息税的税率来增加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开征针对义务教育的捐赠的遗产税,或者在遗产税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义务教育。 [3]

(五)义务教育投入要多元化,形成多渠道筹措义务教育经费制度

在目前各级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仅仅依靠政府投入,是难以满足巨大的农村义务教育需求的。因此,各级政府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制订―些优惠政策,鼓励私人、企业、外资等一切社会力量通过多种形式与政府共同解决穷国办大教育的问题。某些私立学校的成功办学经验说明,允许和鼓励私立学校的发展,不仅能减轻财政负担,而且还通过有效地运用市场竞争机制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此外,还可通过发行教育彩票筹集教育经费。借鉴国外的做法,美国有12个州规定彩票的全部收入用于教育,密执安州的基础教育经费来源构成中,彩票收入占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份研究报告表明,随着收入水平逐年提高,到2010年中国人均彩票支出可望达到收入的0.48%,潜在的人均彩票支出将达到61元,中国彩票发行的潜在规模将达到846亿元。这说明中国的彩票市场的潜力极大,用于教育投资的潜力也很大。同时,大力鼓励提倡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对义务教育的捐赠,捐赠是教育经费的一种补充来源。

(六)引入政府采购制度给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以制度支持

中国《政府采购法》规定,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义务教育领域的采购行为,都具有资金来源公共性、非营利性、公开性和政策性等基本特征。将义务教育纳入政府采购制度的覆盖范围,无疑会对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4]义务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公共事业,可由政府来设立义务教育基金维持并加以发展。用纳税人的钱举办的公立教育必须是均衡的、无差别的、全民公益性的,这是国际惯例。事实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省份在推行免费义务教育了。社会要发展,教育是关键。中国要想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必须切实搞好农村义务教育,不断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聂劲松,彭天文,陈竖.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调研报告[J],当代教育论坛,2005,(5).

[2]张光政.构建一个合理、规范、高效的义务教育体制――为义务教育法的修改提几点立法建议[J].求索,2005,(1).

[3]谭娟娟.税费改革后的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趋势[J].江西教育管理版,2005,(12).

[4]丁华.政府采购制度在义务教育领域的应用与拓展[J].业界观察,2006,(1).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