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时节话养生

2017-03-16

“分”在中国人的字典里是一个矛盾的字眼,既有离别与失去的孤寂,也有完美的共享与均衡。在中医看来,秋分一直被视为自然界阴阳变化、交替、过渡的分水岭。所以,我们要注意身体,养生保健。

早睡早起:春困秋乏,一些神经较脆弱的人夜间休息得不好,因此白天容易精神恍惚,此时要保证足够的睡眠,建议成年人每天保证7小时的睡眠时间。晚上要注意早睡一小时养阴、防燥、提高抵抗力。早上,睡醒后不必立刻起床,可先赖床5至10分钟再起,使全身得到舒展,利于阳气旺盛、气血运行。

调整心情:病可由心生。秋风落叶,万物凋零,常使人触景生情。人们潜意识中的“伤秋”之意也会相对增加,情绪低落会影响肠胃功能、加重心脏负担,使抗病能力下降。为此,保持愉快心情是秋季养生的基础。要学会调节心情,积极参加一些有益且自己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最为重要。

秋凉宜冻:秋天昼夜温差较大,应随时增减衣服,以防止秋凉感冒。但为了提高人体的御寒能力,呼吸道抵抗力较弱而易患气管炎的朋友请适当进行“秋冻”,少穿些衣服,以保证机体从夏热顺利地与秋凉“接轨”,以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力与抗寒能力。

饮食清润:因秋属肺金,酸味收敛补肺,辛味发散泻肺,饮食以清润、温润为主要。尽量少食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甘润的果蔬。根据各人体质可选用甘寒滋润之品,如百合、银耳、淮山、秋梨、藕、柿子、芝麻等,以润肺生津、养阴清燥。

除了情绪和饮食调养,平时按压足三里和人迎穴,通过调理脾胃生津润肺,达到滋润皮肤的作用。还可以制作一些汤羹类食品,来辅助身体抵御“秋燥”。

秋分时节话养生

秋分时节节气食谱养生

油酱毛蟹

油酱毛蟹[配料]河蟹500克(海蟹亦可),姜、葱、醋、酱油、白糖、干面粉、味精、黄酒、淀粉、食油各适量。

[做法]将蟹清洗干净,斩去尖爪,蟹肚朝上齐正中斩成两半,挖去蟹鳃,蟹肚被斩剖处摸上干面粉。将锅烧热,放油滑锅烧至五成熟,将蟹(摸面粉的一面朝下)入锅煎炸,待蟹呈黄色后,翻身再炸,使蟹四面受热均匀,至蟹壳发红时,加入葱姜末、黄酒、醋、酱油、白糖、清水、烧八分钟左右至蟹肉全部熟透后,收浓汤汁,入味精,再用水淀粉勾芡,淋上少量明油出锅即可。

[功效]益阴补髓,清热散瘀。

海米炝竹笋

[配料]竹笋400克,海米25克,料酒、盐、味精、高汤、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竹笋洗净,用刀背拍松,切成4厘米长段,再切成一字条,放入沸水锅中焯去涩味,捞出过凉水。将油入锅烧至四成热,投入竹笋稍炸,捞出淋干油。锅内留少量底油,把竹笋、高汤、盐略烧,入味后出锅;再将炒锅放油,烧至五成热,下海米烹入料酒,高汤少许,加味精,将竹笋倒入锅中翻炒均匀装盘即可。

[功效] 清热消痰,祛风托毒。

甘蔗粥

[配料]甘蔗汁800毫升,高粱米200克。

[做法] 甘蔗洗净榨汁,高粱米淘洗干净,将甘蔗汁与高粱米通入锅中,再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成薄粥即可。

[功效] 补脾消食,清热生津。

秋分时节防霜措施

①适时早种,错开晚秋霜冻;

②选用早熟高产品种;

③浇水,因为干土比湿土散热快;

④熏烟,可在小范围内形成保温云层,减轻冻害;

⑤锄地,“锄头有火”,可提高地温;

⑥施腐植酸钠或磷肥,使作物提前成熟。试验证明:施于山药、玉米、糜谷,可提前成熟5-7天;

⑦最根本是植树造林,它可调节气温,彻底改变环境。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