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必修三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
文言文复习,不同的考生,不同的基础,不同的学习习惯,复习效果都会很不一样,因此老师的引导很重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必修三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欢迎参考!
教学课题 必修三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 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2. 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教学重点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虚词等文言知识。
课时安排 七课时 授课时间
教 学 过 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修改、备注
第一课时
指 南 录 后 序
【重点梳理】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具,通“俱”。作副词,全,都。)
(2)层见错出(见,通“现”。)
2.古今异义
(1)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古义:没有依托 今义:单调,没有意义
(2)初至北营,抗辞慷慨
古义:十分激烈 今义:大方
(3)为巡船所物色
古义:搜寻 今义:寻找需要的人才或东西
(4)以至于永嘉
古义:到达 今义:表示退一步的副词
(5)几彷徨死
古义:走投无路 今义:犹豫不定,不知往哪里好
3.一词多义
(1)间 得间奔真州(jiàn,名词,机会)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jiàn,动词,夹杂)
(2)靡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动词,倒下)
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副词,无,不。靡及,达不到)
(3)如 如扬州,过瓜洲杨子桥(动词,往.......去,到.......去)
4.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北虽貌敬(表面上)/则直前诟虏帅失信(上前)/予分当引决(按名分)/草行露宿(在野草间,在露天里)/日与北骑相出没(每天)
(2)名词作动词。 道海安、如皋(取道)
二、文言虚词
1.而
(1)连词,表承接。 归而求国之策/死而死矣
(2)连词,表转折。 而不在使者之目/而幸生也何所为
2.以
(1)连词,表承接,相当于“当”。 然而隐忍以行
(2)连词,表目的,来。 挟匕首以备不测
(3)连词,因为。 几以捕系死
(4)介词,用。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5)介词,凭。 以资政殿学士行
(6)介词,凭借。 将以有为也
3.则
(1)连词,表承接,就。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2)连词,表转折,却。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三、文言句式
1.省略句
(1)初至北营,(我)抗辞慷慨,(元军)上下颇惊动
(2)(我)但欲求死,不复顾(个人)利害
(3)(我)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
(4)(我)坐桂公塘土围中,(元人)骑数千过其门,(我)几落贼手死
2.被动句
(1)予羁縻不得还(被扣留)
(2)无日而非可死(被杀死)
(3)几以不纳死(被接受,准许出入)
3.倒装句
(1)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为何,宾语前置)
(2)君亲其谓予何(何谓予,宾语前置)
【课堂演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 往……去
B.道海安、如皋 取道
C.为巡船所物色 盘查
D.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单调,没有意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以资政殿学士行
将以有为也
B.归而求国之策
死而死矣
C.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D.北虽貌敬,实则愤怒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2)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3)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4)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
答案:1.D(没有依托) 2.C(句中停顿,助词/……的人) 3.略
第二课时
五人墓碑记
【重点梳理】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通“只”,不过,仅仅;通“又”)
(2)独五人之曒曒,何也(通“皎皎”,光明显耀的样子)
(3)敛赀财以送其行(通“资”)
(4)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通“搢”,插)
(5)亦曷故哉(通“何”,疑问代词)
2.古今异义
(1)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古义:“至”动词,“于”介词;“至于”是“到”的意思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古义:党羽 今义:指与公家相对的个人
(3)吴之民方痛心焉
古义:痛于心,痛恨 今义:极端伤心
(4)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古义:考察,查究 今义:压住
(5)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古义: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 今义:金子
(6)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古义:非同寻常 今义:程度副词,十分,极
(7)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古义:比较 今义:看
(8)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古义:头颅,借指性命 今义:借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
3.一词多义
(1)发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动词,拿出)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动词,激发)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动词,发动)
发其志士之悲哉(动词,抒发)
而又有剪发杜门(名词,头发)
(2)行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名词,品行)
其辱人贱行(名词,行为)
行之敛赀财以送其行(动词,走)
(3)固 轻重固何如哉(副词,本来,引申为“究竟”、“到底”)
斯固百世之遇也(副词,实在,真是)
(4)使 公之逮所由使也(动词,主使)
人皆得以隶使之(动词,使唤)
(5)徒 慷慨得志之徒(名词,一类的人)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形容词,空)
(6)按 缇骑按剑而前(动词,用手压或握)
按诛五人(动词,考查,查究)
(7)得 慷慨得志之徒(动词,实现)
人皆得以隶使之(动词,能够)
4.词类活用
(1) 名词作动词。 去今之墓而葬焉(修墓)/ 其疾病而死(患疾病)/ 缇骑按剑而前(走上前)/ 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抚慰)/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用盒子装)/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作记)
(2) 名词作状语。 人皆得以隶使之(当作仆役)
(3) 动词使动用法。 众不能堪,抶而仆之(使……倒地)/ 安能屈豪杰之流(使……屈身)
(4) 动词作名词。 不敢复有株治(株连治罪的事情)
(5) 形容词作名词。 不能容于远近(远近的百姓)
二、文言虚词
1.而
(1) 连词,表承接。 去今之墓而葬焉死而湮没不足道者/ 抶而仆之/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2) 连词,表修饰。 其疾病而死/则噪而相逐
2.以
(1) 连词,表目的。 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亦以明死生之大
(2) 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3) 连词,表修饰。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
(4) 介词,表凭借。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5) 介词,用。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6) 介词,因为。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3.焉
(1) 兼词。 激于义而死焉(于之,在这件事上)
(2) 代词。 去今之墓而葬焉(代五义士)
(3) 语气词。 吴之民方痛心焉(无实义)
4.之
(1) 助词,的。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2)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3)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4) 动词,去,往。 佯狂不知所之者
(5) 代词。 人皆得以隶使之(指代他们)/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指代石碑)
5.其
(1) 代词,作定语成分。 以旌其所为(指代五义士)/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代自己)
(2) 代词,作主语成分。 敛赀财以送其行(代周顺昌)
(3) 指示代词,那。 发其志士之悲哉/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6.于
(1) 介词,表被动。 激于义而死焉/不能容于远近
(2) 介词,向。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3) 介词,在。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7.为
(1) 动词。 以旌其所为(做)/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作为)
(2) 判断动词,是。 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3) 介词,替,给。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8.当
(1) 介词,在……时候。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然五人之当刑也
(2) 动词。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掌管,主持)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用判断动词“为”表示判断)
(2)即今之倮然在墓者也(用“也”表示判断)
(3)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用否定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4)斯固百世之遇也(用副词“固”表示判断)
2.被动句
(1)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被”表被动)
(2)公之逮所由使也(意念被动句,“逮”其实是“被逮”)
(3)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于”表被动)
3.省略句
(1)断头置(于)城上,颜色不少变(省介词“于”)
(2)问:“谁为(之)哀者?”(省介词宾语“之”)
(3)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头)卒与尸合(省主语“头”)
(4)亦以(之)明死生之大(省介词宾语“之”)
4.倒装句
(1)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于当道请,介词结构后置)
(2)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于其墓之门立石,介词结构后置)
(3)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于社稷有重,介词结构后置)
(4)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大之四海,定语后置)
(5)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者(能不易其志者之缙绅,定语后置)
(6)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捕遍于天下之钩党,宾语前置)
【课堂演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B.吴之民方痛心焉
C.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D.安能屈豪杰之流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激于义而死焉
去今之墓而葬焉
B.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私人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C.发其志士之悲哉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D.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
然五人之当刑也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2)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3)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4)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答案:1.B(痛于心,痛恨) 2.A(兼词,于之,在这件事上/代词,代五义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