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册语文《伐檀》教案

2017-02-27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 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下册语文《伐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下册语文《伐檀》教案

第一课时

一、引入:

有一个成语,叫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知大家是否熟悉,它的意思是借助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后来用以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错误的朋友。这个成语出自哪儿呢?它出自《诗经·小雅·鹤鸣》。

下面我们就来复习一下有关《诗经》的知识。

二、新课:

(一)复习《诗经》:

1、《诗经》的概况:

《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前十一世纪)到春秋中叶(前六世纪)五百年间所产生的诗歌共三百零五首。汉代以前称为“诗”或“诗三百”(《墨子》: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论语》: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不学诗,无以言),到了汉代,董仲舒提倡“独尊儒术”,“诗”被尊奉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诗经》是“五经”之首。

谁知道古代的“四书五经”指什么?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易经》《礼记》《春秋》。

2、《诗经》的内容:

《诗经》的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类。

(1)风:又叫“国风”,是周代各地的民歌,共十五国,160首。“风”诗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诗经》中的精华。

(2)雅:“雅”诗是贵族阶级的作品,分为大雅和小雅,共105首。基本上是周王朝的史诗,其中有些讽喻性作品,揭露了当时的社会黑暗,对我们了解当时历史,有一定的认识价值。

(3)颂:“颂”诗都是贵族阶级在宗庙祭祀活动中所用的乐歌。(类似于现代的宗教中的赞美诗:主啊,伟大的主啊,聪明的主啊,圣洁的主啊,至高无上的主啊,你咋这么有能耐啊,给我点钱花吧,阿门!)“颂”诗由“周颂”“鲁颂”“商颂”三部分组成,共40首,对我们了解当时人们的宗教思想和风俗礼仪,有一定认识价值。

3、《诗经》的特点:

(1)《诗经》的常用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①赋:朱熹曰:“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也。”这是一种直接叙事,反复铺陈的艺术手法(也就是直接说,反复说)。比如,说一个人长得对不住观众,用赋的笔法,你可以说:你丑,你真丑,你很丑,你非常丑,特别丑,丑极了,丑死了,丑得要命,你怎么这么丑啊,你这个丑八怪!

②比:朱熹曰:“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这是一种通过打比方的方式来进行

叙事描写的艺术手法。如你还是说一个人长得丑,若用“比”的手法来说,就比较委婉:“你这个人长得有特点,就跟猪八戒他二姨妈似的。”

③兴:朱熹曰:“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这是一种通过先描写其它事物来引出描写对象的表现手法。这里先描写的事物往往与描写对象没什么必然联系,但一般大都有渲染气氛的作用。如“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天上下雨地上流,两口子打架不记仇”。

六义:《诗经》的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

六艺:《诗》《书》《易》《礼》《乐》《春秋》。

(2)《诗经》的语言形式主要是四言诗。

《诗经》里的诗歌,大多数都是四字一句,隔句押韵,如《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种通篇四字一句的纯四言诗,句式和谐,韵律流畅,读来琅琅上口,富有一种整齐美。

(3)《诗经》在结构上大多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手法。

叠字、叠词、叠句是《诗经》中大量采用的手法,许多诗歌各章各段之间一般往往只有几个关键字不同,其余字句都完全相同,这种手法,是《诗经》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如《周南·苤苡》:

采采芣莒,薄言采之。

采采芣莒,薄言有之。

采采芣莒,薄言掇之。

采采芣莒,薄言捋之。

采采芣莒,薄言拮之。

采采芣莒,薄言撷之。

全诗十二句,48个字,每两句只更换一个字。

这种手法的好处有二:

①这种反复咏唱,既可以突出事物特征,表达细腻的思想感情,又可以形成一种回环复沓的旋律,有一唱三叹之妙。

②便于传唱、记忆。一首诗无论有多少节,你只要记住第一节,再记住其它节中几个关键字,整首诗就可轻松搞定。

4、《诗经》的影响:

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影响是极其深刻而广泛长久的。

在文学史方面,《诗经》所开创的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后代许多文学家如杜甫、白居易、陆游等都深受其影响。《诗经》的赋比兴手法对古代诗文创作的影响更为深远,许多诗人散文家在创作的时候都大量采用这种手法,即使当代的一些诗歌,也大量运用这些手法,如李季的《王贵和李香香》就大量地使用了兴的手法,贺敬之的《回延安》也运用了许多比兴手法。

在文化史方面,《诗经》是古代求学之人学习文化的必修课,《论语》上说“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说不学习《诗经》,就没有办法说话,可见《诗经》对古代文化的影响是多么的深刻。

(二)复习《伐檀》:

1.师背。

2.生背。

(三)解释加提问,积累语言知识。

(四)仔细阅读“课文简析”。

三、小结:

学诗重在诵读。

四、作业:

默写全诗。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