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日记——冬季青海之行

2013-04-20 | 日记本:《个人日记》

2013年1月23日 星期四 晴

青海在我的心中既圣洁又神秘,早在典籍和传媒中粗略了解她的地理地貌气温气候,但是百闻不如一见,快到下午一点了,我们一行人终于从巴渝丘陵地区来到了西宁2000多米的高地。

在火车快到西宁车站之前,我们便密切关注着车窗两边的风景,连绵起伏的高山直逼青天,天蓝得很清澈,很纯粹。现在正值冬季加上海拔高,这里的景色别有一番风味,山体被稀疏的浅草和低矮的丛林修饰,甚至有大部分山体赤裸着肌肤,悲壮而萧条,除了针叶林和少数苟延残喘的常绿植物外,两边的树一排排全是赤条条的,煞是壮观。耐寒耐旱的杨树纵然掉光了叶子也身材挺拔,像士兵卫队,除此之外的树木活生生的一副营养不良的可怜相,掉光叶子的树如枯木一般,寂寞的枝桠间有点点放眼了然的鸟巢聊以自慰。车窗外是大晴天,阳光恩泽万物,天空清新可爱,一切显得清新明朗,车厢里放着暖气,给人以暖春的错觉,不过山间和地上的石子儿确实铺着皑皑白雪,雪很浅薄,冰却结了厚厚一层,河塘湖溪基本断流,由于海拔高晴天多,日照长,雪不易承接,但是昼夜温差大,冰却容易凝结,虽然阳光给人以暖洋洋的感觉,但是从车窗里面平面上可以划出水痕,由此推断,车窗外还是有点冷的。

这不刚下车,一股寒气便迎面扑来,不吹风还好,有日照,一吹风还是能感到丝丝寒意。早就听说过青海有极端天气,有零下20余度的记录,然而初涉宝地,觉得天气寒而不冷,穿衣情况和重庆差不多,白天没关系,夜晚和清晨温度较低,但大多在室内御寒也没问题。大多数人家家里都有暖气或热炕。

视野相当开阔,一目千里,真是旅游采风的好去处。迎接我们的人是当地人,也就是我们班上的李同学和他的妹妹,我们转乘公交,接着再转乘短途巴士便来到了互助县,我们在旅馆安顿好,便到街头搜罗美食,下午我品尝了洋芋津津,没想到简单的土豆粉有如此多的花样烹饪,既经济又实惠,我们还吃过酿皮和擀面皮,感受低调的奢华。晚上在董氏炕羊肉,放心地吃着不会掺假的地道羊肉和烤大饼,味道好极了,活脱脱神仙般享受。就着馍馍,喝着熬茶便是简单而惬意的享受。

口福之余,要饱眼福,建筑物普遍是暖色调,在心理暗示中会减少寒意。互助的行道树是没有叶子的,出了些许低矮而落寞的松柏,行道树普遍被截肢,或许是为了减少蒸腾或营养流失。桥下河流结了冰,部分有缓流,天然的冰上游乐场。因为当地人力求说普通话,所以我们在语言交流中基本无障碍,正逢正月,火树银花不夜天,各种有创意的彩灯装点着整个街市,灿烂着整个夜晚。

2013年1月24日 星期五 晴

昨晚在异地住了一宿,电热毯通宵达旦地工作,适宜的温度抵御住了夜间的严寒,睡好了精神也不错,刚想喝水,没曾想到昨晚放在窗户边的矿泉水水已经被冻住并和玻璃粘连在一起,我没有睡懒觉的习惯,室内也休想禁锢不安的灵魂,于是独自外出闲逛。

没想到太阳已经出来了,清晨的空气略微有一点凝重,但冰冷而清新,使人头脑清醒。不过温馨提示要注意口耳鼻的保护,以免寒气侵袭。来往的行人有的戴着护耳,有的戴着口罩,我和大多数人一样不设防,什么也没有戴,呵出来的水汽袅袅升腾。

清晨中与美好景色邂逅是怎样的妙不可言?我观赏着沿途的风景,街上车水马龙,听着路边摊上的聒噪,时代已经阻止不了互助大步向前。

大多数店铺门前都挂着厚实的棉被来防寒保暖,大一点的超市里面都有暖气。我出来还有一个目的是为了淘宝,我买了一些日用品,还买了一盘土族歌谣光碟和一本地图册,以便了解一点当地的知识。

这边的土特产比较珍稀,冬虫夏草,绵羊肉,牦牛肉,还有各种茶品,听说青海湖里有无鳞的小黄鱼,吃过的朋友都一致认为肉质细密嫩香,让人听着都垂涎欲滴,真是神奇。不过为了生态,国家已经有相关条例限捕或禁捕。

礼仪风俗方面,土族结婚时,作为女方会为男方献出事先早已做好的盘绣,线条细密,色泽鲜艳,真实赏心悦目。

土族的饮食禁忌我早有耳闻,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班上有一哥们儿,同时也是我们研究组的成员,他就是当地人,平时没少跟我们说有关他家乡的故事,狗肉,马肉,驴肉都是饮食大忌。狗是草原牧民财产守护神,在特殊环境下,马可以作为代步工具,驴可以用来磨面。

这边有喇嘛寺,清真寺,火车快进站之前我便感受到浓郁的异域风情,有的寺庙依山体而建,规模甚是宏大,蔚为壮观,不用担心山体滑坡,因为这边独特的气候所决定,大多时候,天气晴好,强烈的紫外线吻出了一个个高原红。

需要强调的是夜间不要随便外出,天寒地冻之外,谨防人事复杂而惹祸上身,为不出现高原反应而事先做足准备。

下午我们一干人马转移到李家,一到李家,他老爸就邀请我上炕吃酒,香醇的青稞酒我一连喝了三盘共六杯,这可是待客高级礼仪,我真是受宠若惊,但也坐怀不乱,或许我的脸皮还算厚吧,我和叔叔聊得很是投机,除了土语,他也会普通话,真是热情好客之家,除了我们这个研究组的人,还有李同学的姨夫,小叔及其家属,一个大家庭非常和谐融洽,他们家很和气,对客人十分慷慨,原本逢年过节才杀的一只猪,因为我们的到来,早已做好了卤大肉,这边养猪不待长膘就杀了,所以肉质紧实,切成大块吃,充充满粗犷豪迈之情,家里墙体装饰装潢别致优雅,房间不大,却别有洞天,他家是平房,由于地广人稀,这种建筑风格比较普遍。

他妈会做盘绣,她从一个盒子里拿出盘绣给我们讲解。做一套竟然需要花上约三年光景,这是土族姑娘就婚前的必修课,盘修是成套连接成带,是新娘子的嫁衣的装饰腰带,是点睛之笔,集腋成裘便为的是浪漫的幸福时刻,所以特别用心。一套盘绣只属于一个新娘,生命短暂却成就了永恒的意义。

盘绣色彩艳丽,中央图案有的是两条鱼,有的是三条鱼,可以看成是一个太阳,围绕鱼儿一周的是星星,最外沿的像花瓣,整体就像是一朵牡丹,可不要一下子就联想到富贵之类的,其实盘绣传达的是一种清新自然的工艺美,而不是人们赋予世俗意义的意韵美。

2013年1月25日 星期六 晴

昨晚我们一组人马都在我的同学家住了一晚,今天准备外出爬山。爬天门寺真是一次美好的经历。

我们六人一行从李家为起点,走到对面山麓,这里有副食店,特别之处在于店里也顺便卖一点果蔬,这是一种特定情况下的正常现象,果蔬多是从外地运过来的,因此价格会比较贵,不过考虑到我们南方人吃不惯北方的面食,昨天早上便煮了米饭,李的妹妹真是心灵手巧,她用青青的香菜和红红的枣子,熬了一锅的稀饭,也许连她自己也没有吃过这样的稀饭吧。连开关按钮也用小花巾装饰起来,细节中暗含细心。路上我们讨论了神奇的舍利,目睹拥有厚毛皮的绵羊,活泼的山羊,寄托好运的玛尼石堆,野鸡野兔老鼠的毛和洞穴,光秃秃的杨树林,光秃秃的上,白色的积雪和冰块,阳光总是温柔地体恤高寒地区,晴天是非常多的,这几天都有迷人的阳光,能量虽然几乎化不了冰雪,但是也其热量在温暖身子的同时足以温暖人心。

到了一定高度,山路变得平坦,有十几家房屋聚集在一起,但垂直距离有点高,一砖一瓦的运送与组接都令人感叹,勤劳创造神奇。

再走了一阵子,我们达到一定高度,又要向山下行进,山谷中地势平坦,建筑密集,我们经过一个当地小学,讨论墙上的口号式标语,又来到一个商店中买点水,兑换零钞,因为我们已经来到了互助藏传佛教,显宗和密宗修行地了,离天门寺也只有三公里之余了,我们可以适当地添一点香油钱,人有三急,我便找到路旁的一个厕所,解决后,我的感觉是,冷。厕所里的秽物已经混着冰,凝结成塔,还冒着逼人的寒气。

之后,我们在李的朋友家小憩,他朋友是他小时候一起修行,一块长大的,感情很好,虽然一个是显宗,一个是密宗,不过,正是因为思想不同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和而不同。

然后我们便继续向目的地进发,他的朋友加入我们我们走了很久了,已过午时,体力能量消耗不少,我发现山间有洞穴,好奇心给我能量,想攀上去一睹究竟,于是我们三个大老爷们儿,比赛看谁最先占领高地,我们上去了,洞里什么也没有,不过留下焚烧过的遗迹,的确有人来过,我觉得还不过瘾,便向更高出攀去,叫他们在原地等我,我发现山上分布的是低矮的带刺的灌木丛,末梢已经被山羊咀嚼啃磨,山上的牧羊人行走的路径清晰可辨,感叹整坐山都是属于他们的,自然而然想到“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我登上的是山的阳面,阳光普照,几乎没有积雪,不过阳光充足在冬日里,并不都是好事,阳坡水分严重缺失,不利于木本植物的生长,矮小少是最大特点,不过却容易看到山的本貌,苍黑的山峦和蓝得纯粹天空吻出柔和的线条。既然已经爬上山来,便暂时抛弃蜿蜒的谷地公路,我觉得我是属于山的,两千米高地,我的气息仍然平和,我爱大山,它有挺拔的身姿,浑厚的内涵。我在山间自由穿梭,我在上面走,大声呼喝,你们快走吧,我就在上面走。后来觉得一个人太孤立,便下到公路上,和他们一起前行,公路有大部分都被冰雪覆盖,两旁有树木,左边是阳坡,树叶掉光了,右边是阴坡,有耐寒耐旱的针叶林,当然也杂有掉光叶子的其它树木,树下都有冰雪覆盖,但左少右多,公路大致两分阴阳,以公路为界,两边有不同的风景。我们偶尔在冰上滑行嬉戏,饶有趣味。

快到天门寺山麓了,大家感到有点疲惫,仰望山顶,都有点泄气了,甚至有两个女同学已经出现高原反应。不过心有不甘,便让她们在原地休息,我们继续向山上爬,欺骗式自我激励,到目的地有好吃好喝的。

千辛万苦终于到达目的地,风景确实不错,人文景观弥补了冬日的凋敝景象,有舍利塔,寺庙,刻有六字真言的崖壁,写满经文的经幡,拂尘,酥油灯,菩萨等,最有意义的刻度是3370米。

2013年1月26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早上,我们吃了早饭,便告别李家,乘客车到互助中转,在李家折腾了两天,打扰了不少,我们带着美好的记忆,与李家告辞,李送我们到路口,目送我们的客车绝尘。青海有很多特产或特色,诸如酿皮、洋芋津津、擀面皮、手抓面、青稞酒、湟鱼、青海牦牛肉干等,我们从平安折回到互助街区,准备在这里落脚,玩一玩,吃点美食,再购一点特产,我们在中国青稞酒之源,分别购了几斤特酿青稞散酒,我们从早上9点多钟,活生生排队排到临近中午,不同规格的散酒前都有一条长龙似的队伍,就得水泄不通,充分说明大家对青稞酒的热忱程度。几天下来,我目睹了高原红群体,有一首歌仿佛在此时荡漾开来“高原红,美丽的高原红……”

晚上我们又来到互助的四合苑宾馆。在休息期间,我徜徉在美丽的回忆中,前几日还一起在中国土族摄影留念呢,还在冰雪世界嬉戏玩耍,我们到过土族盘绣的聚集地,走过满是盘绣浮雕的广场,我们走马观花地欣赏到了美丽的风景,这一切仿佛发生在昨天,记忆是那么清新,另外我对那一天早上来李家的几位“高人”感到十分迷惑,他们抬着布满经幡的轿子在李家院子里走来走去,李还把自家的酥油灯点燃,看过舍利塔附近有经幡,却平生第一次看见“高人”抬着布满经幡的轿子行法,最神秘的是,我不知道那轿子里究竟为何物!

我买了一袋两份酿皮,起初决定带回家乡让朋友尝尝,基于它的味道太诱惑人了,晚上也小的时候,就被我扫光了,滋味回味无穷。

晚上疲倦了,冲了一个澡,在享受沐浴的快乐之时,突然水变凉了,我的个乖乖,冷得我够呛,我只好速战速决,之后还瑟瑟发抖,差点没感冒,这些都是小事啦,不过我很气愤的是服务人员那不耐烦的表情和恶劣的服务态度,不知道是这边的特色还是怎么的,屋子里居然没有纸巾等基本用品,而且马桶和水龙头有很大程度的损坏,很多痕迹明显是旧的,而且下水道不知怎么回事,居然出现倒灌现象,服务人员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我们斥责一通,组中一成员出来调节,居然是“枪打出头鸟”。

不过我们不会久留,我们可以忍,在异地他乡要低调做人,与人为善,这是最生动的课程。

2013年1月27日 星期一 西宁西站 晴

今天早上,我们收拾好行李,整装待发,下一目的地,西宁西站,我们打算在那里找一个住宿,四处观光一下然后才谋归途。

我们来到一个公交车停靠点,这里的人可真不少,我刚刚看见一辆公交车喘着粗气打我的眼皮子底下缓慢地驶过,真欠抽。人多事杂,良莠并存,浑水摸鱼之人,罪恶之心潜生暗长,一只黑手伸向了我的裤兜,我穿的是一条黑色运动裤,幸亏荷包是有拉链的,要不然早就成就了小偷的喜悦,这小偷也太明目张胆了,我吼了一声,“干什么?”,小偷的手像触了电一样,一下子缩了回去,然后悻悻地以最快速度消失在人群当中。

我对组员说,你们看见小偷没?她们居然面面相觑,表示没有,我瞬间石化,不过我温馨强调了一下安全问题,让她们都机警一点。终于等到了我们那号车,车上早已经挤满了人,等我上车后,真正体会到了拥挤,挤得我前胸贴后背,总有那么些人,不知道是没有骨头还是真的挤得站不住脚,就爱往别人身上靠,真让人难受,加上太阳也早已经问津大地,汗水也在这双重条件下渗了出来。

我在车上环顾四周,突然我的目光扫到一个职业装扮的年轻女士,我浏览了一下她的脸颊,居然白得那么清新,像南方人,但她一开口说话,马上就瓦解了我的想法,她真是“与众不同”,没有高原留下的“红”,看样子是保养得当,或者是办公室的办公人员。

好不容易到了其中一个站点,等到有一个座位,我刚想坐下,看见旁边一个抱着小孩的妇女,眼睛像猎人一样,我便瞬间被秒杀了,一下子从座位上弹了起来,我想还是把座位留给有需要的人吧。

公交车经过西宁中心广场的时候,我发现这里虽然也是满目凋敝,但看到了商业化的气息,这里是青海的经济心脏吧。这将为后来我们折回购物埋下伏笔。

2013年1月28日 星期二 晴

我们在西宁西站附近找了一个旅行社暂时安顿,这里的条件毋庸置疑是非常差的,我此时还真怀念,互助的四合苑宾馆。人总是这样,把自己放置在坏的环境当中去体验,才知道生活的美好。

先用挑剔的眼光把此处的居住信息扫描在头脑中,没有换用拖鞋,没有独立卫生间,没有专门的热水提供,热水是用水瓶在锅炉里承接的,没有盆子或者桶洗脚,房间里的空气令人窒息,窗户斜对面三米开外有一个简陋的公厕,用一块布幔子遮挡隐私,我想打开窗户换换气,又恐怕别人说我是偷窥狂人,况且这里真的没法换气,一来厕所的臭气源源不断,二来烧锅炉的煤气烟囱也设置在我的窗外,开窗过久不被熏死就被毒死。于是我把窗户关严实,并把窗帘拉上,看多了动画片《名侦探柯南》,联想到了密室杀人案,仔细一想,这里俨然就是一个密室,昨晚睡得一点也不踏实。

今天白天我就把房间的门打开,引进过道里珍希的不太清新的空气。

住宿附近有一条河,我们打算过去走走转转,河水部分结冰部分融化,能听见河流缓缓流淌的声音,有的地方落差相对比较大,能听见水流哗哗流淌,真是美妙极了!走在河堤的枯草上,能听见清脆的声音,只见脚下的粉尘直上,枯草早已经化为粉末,天气干燥可见一斑。

虽然阳光暖暖直下,但是气温不会太高,看见清冽的水流,真想掬一捧解渴,手一放在水中,我的心顿时凉了半截,伤不起呀。

另外有一个小燕塘,结着厚厚的冰,看见有很多人在上面嬉戏游玩,不论男女老少脸上都挂着光彩,喜气洋洋,其乐融融,乐此不疲。有的在冰上行走,战战兢兢;有的在冰上滑行,英姿飒爽;有的坐在冰上,谈天说地。我们也想在冰上玩耍,南方是很难看见下雪的,更不用说是厚厚的冰层了,虽然在当地人眼中是小清新,在我们南方人眼中却是大风景。

我还有心拍下一段视频,是小组成员的冰上秀。在冰上玩的感觉真是太快乐了!

后来我们还去了西宁中心广场,这里高楼林立,中心广场一周形成经济圈子,环带相连,还有不少副广场,真是娱乐休闲购物旅游的好去处,这里有著名的王府井百货商场,有特产专区的水井巷,有大气的体育场,还有一条河流,现在以冰的形态纵横于此。

河床上面的桥是一大看点,完全用的是钢铁构架而成,设计新颖,独具匠心,像一张弓,又像彩虹。

女人最大的乐趣是上街购物,男人最大的痛苦就是帮忙拎商品,可见女人的快乐往往是建立在男人的痛苦之上,谁叫我们组阴阳不调,为了发挥绅士风度,咬咬牙提着一只大篮子,让她们放商品,她们也不跟我客气,免费劳动力,不用白不用,一会儿功夫,篮子里满满当当,有掉落的趋势,我买了一套吉祥八宝,一条白玉手链,一条蓝色装饰项链,一些熏肉香肠,几盒泡面,为回家坐火车就餐做准备。

差不多了,准备回旅社,组员中有两个人意犹未尽,还想多留一会儿,便和我们暂别,我和组长先撤。时间真的有点匆忙,我在中心广场走马观花似的,无尽景致,颇有遗憾,况且我有一同学就在附近,我无暇去他家玩耍,不过我感觉自己很充实。

2013年1月29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是应该和这个地方说再见的时候了,不知道怎的,我对这片土地怀着某种感情,和流连忘返确实不一样的感觉。昨晚以为不能早起赶火车,结果今天早上起来得比任一组员还早,我们的火车9:20才开呢,现在时间为7:26尚早,所以决定去吃早餐,在最后时刻,我要好好品尝一点异地的牛肉面,那味道就是纯正,这边的牛肉是真材实料的,而且汤味非常浓,让人食欲大开,不能停下筷子,吃了一碗,想着下一碗,不用担心不法商人用猪肉与牛肉精混搭而成的牛肉来糊弄人,损害大家的利益和健康,说实在的,这边的环境比较恶劣,因为干冷,听同学说,即使在夏季也不算很热,偶尔风沙来袭,城市清洁度就会严重下降,居住条件便也会变得恶劣,不过,这边的民风不算差,而且我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更近,我想这块宝地会越来越好,成为一颗璀璨明珠。

都说火车站附近的餐饮很贵,但我却发现这家餐馆菜单价格合情合理,此外是夫妻联手经营,夫妻二人性格随和,从热情的服务和真诚的态度当中,让你感叹味美情更美,真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让人一点压力也没有!

火车站附近也有川菜馆和渝菜馆,我是巴渝人,看见这异地的充满乡音气息的馆子,感到十分情切,然而我还是选择了当地的食物,因为“三千弱水,取一瓢饮”,吃不尽的当地美食引人入胜,让我大快朵颐。

整理好行李,我们来到西宁西站候车厅,里面黑压压全是人,我听见广播里用了三种语言播音,一种是普通话,一种是英语,还有一种是地方方言,感觉十分有趣。

上车了,车外面的山还是青灰一片。车子一路驰骋,我的思绪也一路飘飞。车上有当地人外出务工,旅游,学习的。赤褐色的面颊是经历过风吹日晒后,坚强意志的真实写照。适逢一朴实憨厚农人模样的长者,手中提着一个白色塑料壶,里面一定装着好酒,我闻到了一股清香,沁人心脾。他以酒会友,拿着酒具,逢人便相邀痛饮,这可是他自个儿酿的浑酒,比我在互助打的青稞散酒更为香烈。如此请客不计成本,真是豪爽慷慨之人,让我对这座城市更加倾心。

火车上也不乏,爱占便宜的小商小贩,有一个肥胖的妇女没有车票,活生生地挤在我的旁边,手中提着一大包烧腊,听她说是麻辣牛肉,十元一斤,我心里咯噔一下,这肯定不是牛肉,那有这么便宜的牛肉?要么是快过期的,要么是假牛肉,我周围的人都这么认为,原本想大发一笔的,没想到都没有人买她的,特价销售的诡计,没想到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最看不惯的是火车上那些空口说大话的人,口才真的不错,但是说话没有前后逻辑,要么自相矛盾,要么诡辩其谈,我们车厢中有一年轻男一子,不甘寂寞,便侃侃而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说的是天花乱坠,鸡飞狗跳,还伴着手舞足蹈,像一名出色的推销员,又像有才的表演家,不过在我看来他就是一个跳梁小丑罢了,或许是我妒忌他的才华吧。

到了青海,没到青海湖,没有到荒漠地区骑马滑沙,这只有留给想象来补全,从几十丈的高处滑沙而下,肯定既刺激又有趣,飞也似的,策马奔腾,尽显英雄本色。

总的来说,青海给我的感觉还不错,还是蛮令人向往的,有机会我定会“故地重游”

更多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