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念过往
人说,当一个人开始很少关注空间时,那么他就开始关注生活了。我不是那种有瘾的
人,上网往往是为了某人。
记得高考完就把自己扔到了网络的世界里。逃避高考失利以及现实带来的压力。QQ号是
莫名其妙被申请的,名字也是别人给起的,好像叫“秋天枫叶”,说俗不俗,说雅也不太
雅。有了网名的那一刻,我激动的像个3岁的孩子,用姨夫的电脑在那倒腾半天,敲击键盘
还有点吃力。之后就记得开始加网友了,程序不太会,还是一个小表弟教的,当时看他那得
意自豪的劲,我就有点小崩溃。
我承认我是个苦逼的孩子,高中三年复读一年进网吧的次数五个手指都能数过来。也不
是没机会进,只是讨厌网吧的那种环境,乌烟瘴气的。而且潜意识里认为网吧里的人都是那
种地痞流氓级的,头发整得跟鸡窝似的,还染的五颜六色的,嘴里再叼根烟,那根本就是如
假包换的流氓先生。其实也是怕的,毕竟是女生。
记得第一次进网吧是在高二,跟着一个特爱玩的女生。说来好笑,我看病她非向老师申
请陪护,我当时对她那叫一个感激涕零,心想“不愧是好姐妹,时间那么紧,还陪我去看
病”。后来发展的就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好了。完成任务后还有几个小时的时间,她通过软磨
硬泡把我拉进了那个小网吧。我不会上网,只让她开了一台机器。只见她熟练的完成各种程
序,然后递给了我个耳机,微笑着说“亲爱的,那你听歌好了。”我拉了张小椅子,安静的
坐在她身边,好奇的看着她在干什么。她打开了聊天框,自豪的告诉我那些都是干什么的,
还要给我演示。“在么”,“在”,“你猜我是谁”,“哦,你是a”“不对,再猜”,“哈哈,
知道了,你是c”……如此反复进行了一系列的无聊猜测,最终也木有进入正题。我当时特别
想不通,她是不是钱多烧着了,拿着钱跑这里对着电脑屏犯傻。不再看她们的聊天内容,我
既看不懂,也不理解,觉着既无聊也无趣。
直到登上QQ号,我才发现自己out很久了。不晓得这算不算是寄托,像是a婶每周末去
教堂做礼拜,晚上按时祷告一样简单,只是给灵魂一个去处。妈也信过耶稣,每次看到她祷
告我都慎得慌。头顶白色长条布,双手合并,摇头晃脑的,还念念有词,而且是你完全听不
懂的那种,这些和我看到的鬼故事里的女鬼附身没啥区别。可我知道她们的信仰是神圣的,
家里没什么人,为了排遣内心孤寂,给自己灵魂一个去处无可厚非。现在想想那时我的灵魂
去处,无非是给堕落找了个很不错的借口。自己用最讨厌的方式排遣着内心孤寂,无疑是最
可悲的。
高考结束,很多人都用各种方式发泄高中的压抑生活。记得一好姐们很豪迈的就把头发
给剃成秃顶了,剃完当天她就给我大吐辛酸史,告诉我说,这是她“蓄谋已久”的杰作。我
哭笑不得,二不叽叽的给她说“我陪你吧,咱俩去当尼姑。”后来想想,饭可以乱吃,话是
不能乱说的。我的那么一句承诺,虽然没被剃秃顶,可是在七夕那天陪她逛了一天的庙院。
想想挺可笑,七夕本来是情人节。我们似乎要看破红尘似的去追寻佛祖踪迹了,我想我们俩
脑袋不是进水就是被门挤了。还好,她凡心未泯,不然我就罪过大了。
我承认我没有她那么勇敢也是没有那番勇气。但凡做一些小轰动的事,要保证自己和爸
妈的心脏好的不得了。我不敢去试探老爸心脏的抗打击能力,这么说来我还是挺孝顺的。很
清楚也明白很多话说了不一定会去做,做了的又不一定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