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川行纪

2013-03-01 | 日记本:《个人日记》

西川行纪

从平川县城到西川只需四十多分钟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县城内的景物便与我们失之交臂了。去西川只能是通过坐城区里的班车。因为西川是个较方便地带,车子便很多地能让你选择。停车的地方是美丽的蔚汾河畔,桥下是半干涸半流动的水。早晨的时刻,从南山上俯瞰,流水笼罩在一片迷蒙的烟雾里。山上青青的碧草,嫩嫩的春光倾下来,反照在它的草面上,显得一派盎然。上午九点后,烟雾散去。此时的小县城变得活力清新,舒适而温馨。车子从晋绥革命纪念馆缓缓而来,过了三岔口时,车子已驶入了通向西川的路。这一路上,山环水抱,枣林丛丛。时值晋西小春天气,正是枣树发芽之际,车子路过枣林时,芬芳的气流随空气输送过来,馥郁的气味,深深地陶醉着我们。不远处奔腾的黄河水穿陕晋二省而过,这是我们吕梁兴县处嘴甜最可口的水。听着黄河水温顺的声响,不到片刻,车子又走了很多。路旁稀稀疏疏地散落着些村子,高低不平般垒在道旁的凹凸处。但每个村子里走栽种着很多树,柳荫里,人们谈天说地,夸乎奇谈地度过平平静静的每一日。车子的速度提了起来,我靠车窗的朋友突然激动细语地骂了起来,他缓缓地双手推着车上的玻璃,嘴里神经质地自骂自娱。我看的有点不习惯,便伸出轻靠在裤兜里的手,向着他伸去,示意他不要再说脏话。他抬起本不耐烦的头,冲我笑了笑,然后把头靠向窗去。车窗外流过的景象,足已让我们沉醉其中。我独自欣赏着路上风景,顺便看了看车里的乘客。他们的哗声也沉寂了下来,车里顿时静了下来。透过帘缝望去,西川的田埂密密麻麻地重叠起来。宛若雨后初绽的牵牛花,路中央的通道已经挤满了被迫停止的车子。这时,乘客仿佛从远古的时代回到现代一般,惊奇地嘟囔了起来。朋友也从热睡中苏醒,双目呆若木鸡,四肢僵化般,哎呦了几声。目不转睛地随众人的眼线流过去,“啊!路上有车爆胎了,肯定是超速行驶,朋友喜悲不定地边打呵欠边说:”。我没有应声,只是觉得这是正常事吗?有什么好奇呢?开班车的师傅熄灭了火,嘴里喷出的烟有股极浓的呛味。他从车窗内把头探出去,好像是释放这一路上闷心的情绪。此刻,日近中天,车里热了起来。即使是车上的窗子全都敞开着,但还是觉得有些许热。“哎呀!这么这么倒霉了,偏偏我…车里有人这样说:”。离车子的十几米远,人是越集越多了,我望向人群,从嘈嘈杂杂的声音里听得几分意思。爆胎的车主给众人递着烟,恭恭敬敬地表示歉意,并从随身的口袋里拿出火来给他们一个个接上。这种事是去西川道上常有之事,众人也都明白,所以大家使出劲,帮忙的帮忙,拖车的拖车。近十分钟后,道路通畅如初。我们到达西川时,已是晌午,比以往整整多用了一个小时。我和朋友下车时,脚已经变得麻木难动了,勉强地支撑着身体靠在一家邮局门口,松散了一阵筋骨,才向天古崖进军而去。碰巧的是途中遇到了贵人了,他是本天古崖人,由他做我们的向导,很快我们便来到了慕名已久的天古崖。我们到来时,黄昏中的天古崖依然恬静而庄重。夕照下的天古崖浑然如古朴幽深的寺院,深藏着它卓越的风姿。这是一个水库及村落的组合体,两畔是柴扉人家,中央便是流动的岚漪河水,站在村顶俯看,碧水深流,这样的村庄的确是够美的。使人陶醉都会让人忘乎所以。朋友终于消减了车途中的疲惫,他也看着两岸新芽初放的树丛,欣喜般从小路跑去。我想,他是累的坏了,让青山绿水洗礼一下,可能会好些。我随着向导大叔向他家里走去。黄昏降落了,村子里星星点点的灯火燃了起来,映在天古崖水库中,好似经久不息的守护神,保佑着这座山下平平淡淡的每一个人…… 《崖边月色,依照人心》

更多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