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葱岁月

2012-11-06 | 日记本:《个人日记》

很快,离开熟悉的热土已经2个多月了,褪去了青涩,迎来了黑涩。时间很长以至于没能看到未来的路,时间又是那么的短,短的肉眼已看不到回去的路。是忙,没能闲出片刻来记录只言片语;是闲,装不出很忙的样子以至静不下来沉淀那过往。

人说心亡则忙,庸庸碌碌而无为,劳碌不休似机械,已然忘记自己,忘了自己在干什么,忘了自己为什么而做?有时我分不清这是否是先哲们所说的“天人合一,至高境界”,或许归结于“成道成魔只在一念之间”。可是又有逸豫亡身之说,是啊,玩物者丧志,徒乐者忘蜀,太安逸太轻松太享受的生活状态容易让我们惰性滋长蔓延,腐化你的思想,消磨你的意志,侵蚀你的心灵,紧接着会有一串串的悲剧上演,你会变得无力,生命变得苍白,可这是不又是先哲说的“无为大为”呢,凌乱了,又回到原点——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惶惶然而大悟:自圆其说,说佛就是佛,一坨屎也是佛!离开家已经三个月零两天的光景,回校重温学生的时光,无所事事流浪的日子,送朋别友的时刻,踏上南行云南之路,匆匆过客又到重庆之途,一切熟悉又陌生,陌生到熟悉,不外乎“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来到梁平,在短暂的旅途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又开始认识领导,对这一切既兴奋又担心,诚如新婚的夫妇,既觉得新鲜、兴奋又担心牵绊、乏味。很快跟同事们便其乐融融,有了交流,有了互促,有了全新的生活!

显然,和尚离不开庙,钵也离不开和尚,测量组,很正常却略显失望。我们还是筹备组,就意味着没开工,时间不赶,活儿不多,也意味着工资少,可以多休息,多玩。人总是这样的:没活的时候天天哭丧着叫喊“早点开工,多学东西,关键多拿工资”,熬着熬着,终于要开工了,心里却又空落落的“开工就得忙了,没时间上网,没空看电影了”,总也逃脱不了钱先生说的“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或许我们更喜欢吃着碗里的,手抓着锅里的,眼睛还看着别人嘴里的。其实何必,不就那么回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顺其自然就好了!

有人喜欢拿半杯的水来看心态——“只有半杯了”悲观主义者,“还有半杯呢”乐观者,显然这没啥意义,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哪能单凭一句话判断,不难想起前些日子,上海检验是否有精神病的通常的判断,可笑,可气,可怜,可耻。我们在跟人相处不也这样,不能片面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做的一件事而就判断怎么怎么样,你是否设身处地地去想?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很多人,很多事,正因为多的原因,就不免跟风而失去思考,鲁迅曾说:世上本无路,有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很对,但也并不是所有情况都适用,其实,下雨天泥巴路,走的人多了路就滑了,甚至就没有了路。生活中也是,总跟别人走,难免不迷路。要理解思路才是出路。

人简单,事情也变得简单,生活就跟着简单,工作踏踏实实做,生活三分浪漫七分现实过,人内方外圆活,如是而尔

更多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