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情 www.xhdw.net

2012-06-05 | 日记本:《个人日记》

小时候一直在农村长大,到后来考上了大学,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城市,才开始慢慢熟悉城市快节奏的生活。

大学四年过得很快,每天都很闲,有时候闲得你都不知道该如何打发时间。除了上课,大都分时间都是在百无聊赖中度过。没有了目标,没有了动力,也没有了方向,没有了老师的敦促声,没有了忙不完的作业,一度是高中所渴望的生活,却变成了迷茫和蹉跎。睡觉和消遣成了每天的必修课,上课只是为了应付老师点名,而心里想的总是如何打发接下来的时间。只有到了期末的时候,才感觉时间过得好快,才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有学到。就这样,四年的青春年华就在迷茫中消逝了。直到离开的那一天才终于明白一句话“有人说大学是知识的殿堂,也有人说大学是堕落天堂”。

离开了大学,才发现要在一个喧嚣浮华的城市里找到自己的立足地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开始频繁忙碌在各种招聘会上,往不同的公司投简历,应对面试者各种叼钻古怪的问题。突然发现自己真的荒废了大学四年,专业知识没有成为自己的强项,其他领域更是一窍不通。心里开始着急了,家里的父母焦急的眼神,生活费用的入不敷出,房东频频的敦促声,理想的工作离自己越来越远,这一系列的困扰不得不让自己屈服。开始不再挑剔工作环境,不再要求高月薪,不再担心工作辛苦。渐渐的,理想和抱负化为泡影,更多的是为生活的无可奈何。就好像自己爬到了一个悬崖绝壁的半中间,前进是危险,后退是深渊。不知该如何是好,只知道生存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

投入到社会的大染缸里,发现自己不得不在这些五颜六色中斡旋。久而久之,自己也被染色了。以前那种淳朴而又简单的思维不在适用。每天在一起的人可能不是朋友,只是两个人因寂寞而走到一起的两个陌路人。真心对别人好,不一定有回报。遇到不开心的事,不要期待有人来安慰你,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冷漠的。不要放松对别人的警惕,下一秒鹿死谁手还未可知。这些就如同进化论里面的法则一样,适者生存。慢慢的,自己也少了一份稚气,多了一份芥蒂之心。这些都是在社会中生存的法则,当你能够游刃有余的玩弄这些规则,你才能居于不败之地。

快节奏的生活让我越来越熟悉,却又显得越来越陌生。发现自己真的变了,变得老于世故,变得虚伪,变得反复无常。对每个人都是一张笑呵呵的脸,有的是迎合上司,有的是出于礼貌。自己都忘了什么是真正的笑脸。真正的朋友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是酒桌上的朋友。每个人都是笑呵呵的样子,但是每个人都是各怀鬼胎。自己的性格也变了,可以在各种交际场合滔滔不绝的讲话,但是在私下却很安静,甚至懒得讲话。可以对上级大献殷勤,对身边的家人却越来越冷漠了。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了。很多时候累了,却不能停下来,一旦停下来就会被前进的车轮压得粉碎。雨打在脸上,感觉到的是透心的凉意。这种生活已经偏离理想生活的轨道很远很远了。

一天晚上,带着醉意回到家里,家里是死一样的寂静。我甚至怀疑自己是否走错了回家的路。打开灯,坐在长长的沙发上,想休憩一会儿,可清醒的意识得使自己都感到恐惧。回想起了很多刚才发生的事,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自己拼命的在酒桌上灌酒;为了迎合上司,不得不露出谄媚的笑脸。当喝得自己都吐了的时候,还要忍着,拼命的挤出笑脸。我这是为了什么?越想越觉得心酸。突然不知道是一股什么冲动然我站起来,发疯似的把屋里的所有的东西都掀翻了。甚至把多年来积攒的各类奖状,荣誉都摔在了地上。

突然夜深人静的时候,一切嘈杂声都被夜色覆盖的时候,我想起了小时候的田园生活,那是多么怡然自得。清晨听不到车水马龙的喧嚣声,听到的是花开鸟鸣声。不用在忙碌中醒来,在睡眼朦胧中工作,在疲惫中回到家里,在困乏中睡去。不用在意自己的外表是不是无可挑剔。不用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不用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拼命伪装。不用为了迎合别人而拼命的苦笑。一切的生活都是那么顺其自然,那么安心舒适。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家人可以在微弱的烛光下分享并不丰盛的晚餐,享受家庭的温暖。一家人可以在不避风雨的屋檐下一起看着唯一的黑白电视,享受生活的一点色彩。没有压力,没有一颗浮躁的心。

有一次在疲惫不堪中,我坐上了回家的车,回到了魂牵梦萦的家乡。迎面的风带着泥土的清香轻拂脸庞,顿时感觉身心舒畅,那不再是浑浊的空气令人作呕。道路两旁的树是多么苍劲翠绿,不再是灰尘笼罩下有气无力的样子。一望无际的田野让人心胸一下开阔了不少,自己不再因高楼大厦下而显得渺小,不在有密集的建筑物挡住我的视野。水田里几只鸭子轻快的游来游去。潺潺的溪水撞击着鹅卵石,发出清脆的声响。我的家乡,我的亲人,我回来了,带着疲惫,带着欣喜。

早已厌倦了漂泊,多么想过一种平静而安定的生活。在陌生的城市里打拼够了,不想再忍受寂寞和忙碌的操控。我要回到农村过我没有的生活,过我平淡而又真实的生活。

http://www.xhdw.net

更多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