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来就是偷窥狂
偷窥是人类的劣根之一,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有精彩的演绎:
男主角王二和美女陈清扬“搞破鞋”,
被农场的革命群众和军代表批斗,并被要求写“交代材料”。
开始,王二写的交代材料很简单,
军代表把材料退回去,要求王二重写,要求写“细节”。
一来二去,王二就练就了写“性爱”片段的本领。
在那个精神生活单调枯燥的年代,
王二的“交代材料”无疑就是最佳的“文学名著”。
其实革命群众和军代表的内心无疑是低级趣味、肮脏的。
无独有偶,电影《芳华》也有类似的片段:
刘峰被告“耍流氓”后,
保卫科干部的“循循善诱”无疑也是一路货色:
他诱导刘峰把“摸”的细节交代出来,
好人刘峰奋起一拳。
两位军代表,时代的“佼佼者”,却有着猥琐的偷窥欲。
贰
也有人因为“偷窥”,而成为“社会学家”。
《纽约客》杂志刊登过一个故事,
1960年代,Gerald Foos 在丹佛郊区买下了一个汽车旅馆。
他在十多间客房的屋顶锯开长方形的空缺,装上假通风口。
25年来,他匍匐在倾斜的屋顶,记录着房内所见所闻。
他看到了他想看的——
乘着午休带着秘书来春宵一刻的商人;
跨州旅行的已婚夫妇;
未婚同居的情侣;
偷情和偷刷丈夫信用卡的绝望主妇;
还有同性恋;
甚至,到了70年代,他还观察到了群体性行为。
…………
Foos坦诚,开始他不过“为了满足我自己的窥私欲”。
不过,后来他就变成一个“社会学家”了。
他边看边记,比如他记录了:他们做了什么、说了什么、个性如何、年龄、体型、从哪儿来、性表现如何。
他甚至每年都要写一份“偷窥年度报告”,
1973年,他观察到的296起性行为中,195起来自白人异性恋,他总共观察到184次男性高潮,和33次女性高潮。
1974年,他记载了329次性行为。
他还把人们分了类: 12%的被观察对象性欲很强。62%的正常。22%的偏低。3%的人根本没有。
把偷窥搞得这么“学术味儿”,也算是奇葩。
叁
电影大师希区柯克说:“是人都爱偷窥,这是我们的天性”
看到曾经的同事过得精彩,
就会怀着复杂地心情,问:“现在在哪里干?工资是多少?”
生硬而迫不及待,
其实就是想窥探他人的现状,
从微信朋友圈到QQ签名,
像研究高考语文阅读题一般,
仔细地研究“朋友”们的一字一句,
好跟现在的自己比较。
所以,偷窥的根源除了好奇,还有就是“比较”。
一旦发现别人不如自己,
或者发现了别人的丑闻,
发现别人的缺陷,
自己就可以站在强者或者道德的高处,
去对别人评头道足。
这便是偷窥带来的快感。
肆
偷窥也会为我们带来无限的痛苦。
“高中的闺蜜嫁给了富二代。”
“村东边的王二小成了暴发户。”
“隔壁老王又买了洋房。”
“传达室的老头儿子考了清华。”
…………
这些身边的八卦,丰富了大多数人的社交话题,
也带来了很多内心的“愤愤不平”,
“为何我貌美如花,嫁不了富二代?”
“为何我那么聪明,发不了财?”
“为何我那么努力,还买不了房?”
“为什么我那个孩子,总是倒数?”
…………
你看,是不是很痛苦?
伍
偷窥是猥琐的。
年轻时,曾国藩是个好色之徒。
看到朋友的老婆,就喜欢偷窥别人。
看到别人几个漂亮姬妾,“目屡邪视”。
而且,偷窥之后,回到家后往往就心生淫念。
有一次,他听说同僚的小妾很漂亮,
想方设法去“窥探”,
后来百般哀求,去见同僚的小妾,
见到后,见到果然是绝世美人,
便当着别人的面,说了些轻佻的话。
可见,猥琐地偷窥,往往带来品德的滑坡。
不过,后来曾国藩写日记,
自责“真不是人,耻心丧尽,更问其他”。
陆
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里,
小主人公雷纳多初次见到小镇美少妇玛莲娜,
就被她的秀发、短裙、丝袜和高跟鞋吸引,
她的一举一动都引人瞩目、勾人遐想,
她的一颦一笑都叫男人心醉、女人羡妒。
玛莲娜,像个女神一般,征服了这个海滨的天堂乐园。
这也让年近13岁的雷纳多不由自主地开始了对玛莲娜的偷窥。
骑车穿梭小镇,搜寻玛莲娜的诱人丰姿;
爬到树上,偷窥玛莲娜的万种风情;
…………
然而,在偷窥中,他才发现自己是小孩,
与玛莲娜的差距是鸿沟,
更保护不了乱世中的她。
偷窥成了纯真的冒犯,
终成了为玛莲娜保全尊严的线索。
咪蒙说:“一个法治社会应该没有英雄,
没有圣人,没有完人。
圣人一死,世界终于正过来了。”
这个似乎有道理的观点,
为俗人心中的阴暗与丑陋找到了“理论依据”。
“古来圣贤多寂寞”,
在偷窥中,窥探到了别人的冰山一角,
却能够看清楚自己,
那么,也算是对自己有一个交代。
正如小雷纳多说的那样:
“我拼了命往前骑,好像要逃避似的,
逃避渴望、逃避纯真、逃离她。
岁月匆匆,我爱上过许多女人。
当她们紧紧拥抱我时,问我会不会记住她们。
我会说:‘是的,我会记着你。’
但唯一我从来没忘记的,
是一个从来没问过我的人:玛莲娜。”
逃避的是当时的一切猥琐行径,
而玛莲娜则是雷纳多看清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