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怎样把握自己对孩子的期望

2016-11-26 | 日记本:《心理》

家长怎样把握自己对孩子的期望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是所有父母的希望。在家庭生活中,家长无一例外地都会对孩子的将来有所考虑和期望,甚至为孩子的未来作一定的规划。期望孩子的成绩能够出众,将来能够上大学,有所成就的有之;期望孩子体格健壮,将其培养成体育健儿,将来能够破世界记录,拿世界冠军的有之;期望孩子有经营头脑,将来可以挣大钱的有之;期望孩子能够快快乐乐、平平安安度过一生的有之……总而言之,天下所有的父母都会希望孩子有能力,有本事,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好好地生活,一定要比父辈们生活得更好。多数情况下,父母的殷殷期望会化作孩子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动力;而有的时候,父母过高的期望会给孩子造成沉重的压力和负担。

由于几千年文化传统的积淀,“望子成龙”、“盼女成风”已成为家长们的普遍心态。然而现实总会与人们的期望有很大的差距。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是有一定讲究的,要把握好对孩子的期望。

(1)对孩子的期望可以是多方位的,不要只着眼于孩子的智能与成绩。以孩子智能的高低和学业成绩的好坏作为衡量孩子是否成功、将来是否有前途的重要标准是现代社会的流行病。事实上,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是有许多评价标准的。

(2)期望应符合孩子的能力与爱好。家长往往从自己的好恶、自我期望出发形成对孩子的期望,为孩子描绘未来的宏图。更有甚者,有些家长会出现对孩子期望的攀比心埋。如此,家长的期望往往就会脱离孩子的实际能力,甚至完全不切合孩子的实际,也往往会事与愿违。

爱迪生小的时候曾经被老师称为最“笨”的学生,但是爱迪生的妈妈却不以为然,相反,妈妈认为老师当面骂学生“笨”恰恰说明了老师自己很无能。她把爱迪生接回家,依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对爱迪生进行各方面的教育,在教育爱迪生的过程中,妈妈总是千方百计地鼓励爱迪生做各种各样的实验,在实验中让其感受真理和科学的魅力。爱迪生后来能够成为世界闻名的大发明家与其母亲的教育和恰当地应用期望效应密不可分。

父母的期望应当与子女的实际情况相适应,所以家长在对孩子有所。期望之时,不妨从长期的生活中总结出孩子的智能特点、兴趣爱好及个性特征。其实这个时候,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分析,给予孩子充分的发言权,让孩子自己说出自己的愿望,父母也可以从旁边帮孩子分析优势在哪里,不足之处又有哪些。成绩并不能代表孩子的实际能力,任何成功不仅仅需要相应的智力水平和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相当水准的其他非智力因素。

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父母要以孩子的自身特性为参照,不要以其他孩子的特长为出发点来期望自己的孩子,更不要以周围人的喜好和期望做参照。

(3)适度表达,激发孩子的斗志。父母要将期望转变为现实,期望,不仅仅是让孩子知道,不是放在嘴边上说说就可以的,要让孩子把父母的期望转化为发展自身的内在动力。

如今的孩子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又多是独生子女。所以,他们生来就被置于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享受着成人给予的关爱。孩子生存在这样的环境里,就会无意识地养成被动的习惯,习惯于父母给予,习惯于等待父母的信息和指令。如此一来,孩子真正源自于内心的需求与动机则显得相当缺乏,长久如此,孩子就会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同样,如果父母一味喋喋不休地表达自己的期望,孩子只能被动地接受父母的愿望,被动地去做自己的事情。事实上,孩子可能会陷入两种极端,一是孩子人云亦云地盲曰听从却没有实质性的斗志;二是对什么都很无所谓,父母期望孩子这样,可孩子偏要那样,与父母反其道而行之,形成“你越是要我这样,我越是要那样”的强烈逆反心理。孩子第一次听父母讲理想的话,可能会斗志勃发,而第十次孩子可能已经听不进去了。在一个适宜的时间与场合与孩子一起探讨学业,启发孩子的人生理想,这样的效果要远远胜过一日十次的重复。

父母应该留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包括日常的生活料理,减少对孩子的包办,多让孩子自己判断、选择,并教育孩子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因为孩子终究要学会过自己的生活,承担各种各样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外因要通过内因来起作用”,教育孩子也是这个道理。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不要太高

当孩子呱呱落地,父母首先必须在心理上作好“接受”的准备。所谓“接受”,就是发现和承认孩子的先天特征,特别是气质特点。许多人认为孩子是可塑的,其实,孩子的可塑性只是在一定层面上存在。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孩子,都有各不相同的先天特征。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通常可分为“容易(抚养)的”、“慢慢活跃起来的”和“难带的”三大类,而且,这些气质特点可能与父母的性格特征无多大关系。所以,要带好孩子,第一步还得先摸透孩子的“脾气”。对此,父母应该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不管孩子是随和易带的,敏感多事的,抑或是令人大伤脑筋的,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必须是主动接受,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摸索养育孩子的最佳方法。

然而事实上,我们的父母并非如此。他们几乎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设计”孩子的未来,还美其名曰是为孩子着想。

杰西卡10岁,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他的父母为他设立了非常高的标准,希望他能够在各方面都非常优秀、出色。除了在学校里正常的学习和活动外,家长还给他设立了许多课余的活动:拉小提琴、练体操,以及地区的其它儿童活动。父母要求他在所有活动中都成为拔尖的人物。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地区活动中,杰西卡都被认为是难得的优秀的孩子,但是在他的生活中,却有一些令家长无可奈何的习惯。比如:他对别人的评价非常敏感,略有微词,便情绪低落,而且在行为上,经常有神经质的表现。他不像其它同龄孩子那样尽兴的说笑和玩闹,似乎很受压抑。

在这个事例中,父母可以说对杰西卡是非常残酷的,因为他们对他设立了太高的期望,这种期望实际上破坏了他的正常发展。而杰西卡从小就培养了一种强烈的愿望,要用自己最好的行动来使父母高兴。在他的理解中,只有他达到了父母的要求,他在父母的眼睛中才有地位,才变得重要。他不敢公开地向父母抗争,但是他晚上经常做噩梦,却表现出他内心的反抗,表现他内里不情愿做这一切的种种矛盾。在父母的高要求下,他失去了一个儿童所应该享受的天真和无忧无虑的生活,而父母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他作为一个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杰西卡并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一个人所应该得到的尊严,如果这种高压政策就这样持续下去,将会给杰西卡的生活带来不可避免的灾难。

现在,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和名牌大学,成为许多家长督促孩子读书的指导思想。在某些家长看来,孩子只有考进重点中学,才有希望进入名牌大学。而只有考进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才会有光辉灿烂的前途。反之,就没出息,没前途。所以孩子能否考进重点中学.就成为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关链。于是.在孩子进入小学时就出现这样一种反常现象:家长宁可舍近求远,每天接送孩子,也要想办法拉关系、走后门进所谓的重点小学。在平时,有意无意以“用功学习.考上重点中学”、“不好好学习,将来考不上大学就没工作”之类的话来吓唬孩子。这些督促孩子努力学习的方法.使孩子从小就挤入这样一条狭窄的艰难之路: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名牌大学、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如果超过了计会需要和孩子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就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性格、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及身心健康。在高期望值的驱使下,家长评价孩子好坏的标准会严重失衡,认为学习好就是好孩子.就什么都好。在这种心态驱使下,孩子只要学习好,要什么给什么,极端娇宠。并且,盲目给孩子加“小灶”,认为玩就是浪按时间。因而给孩子出很多题,远远超过了孩子的承受能力,不利于接子的健康成长。例如,菜地有个五年级的小男孩,平时功课是很不错的。但在家长局期望值驱使下,心理压力过大、总认为自己不行。他们考不上重点小学,终日惶惶不安,极度紧张,后来竟悬梁内尽了。造成这种悲剧的根源是家长,当然最后吞食这个恶果的也是家长。

必须承认,由于人的生活和受教育条件不同,以及孩子生理、心理的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因而人们的主观努力也表现为有阳性。若家长不承认客观条件的差异性,不承认主观能动的有限性,而是一味地苛求孩子,对孩子的进步和身心健康都将是有害的、出此,家长在确定对孩子的期望值时,一定要考虑自己孩子的实际水平,决不要和别人的该子随意攀比。如果期望值高于孩子的实际水平,不但会给孩子造成沉重的精神与学习负担,让他们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厌倦学习生活.而且还会剥夺孩子本应有的生活乐趣;使他们长期处于超负荷生活状态,影响其身心发育,损害健康。如果期望值过低、也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和进步。出此。家长成根据老师的建议,必要时征求心理事家的意见,并合理接受孩子的要求,实事求是地确定恰当的期望值。

很多情况下,父母的期望可以化作孩子奋发向上的动力。而有时,过高的期望会成为孩子肩上沉重的压力。对孩子的期望要把握好“度”。那么,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把握对孩子的期望呢?

第一、拓宽期望面,不要只局限于智能与学业。

以智能高低、学业成绩好坏作为衡量孩子是否有出息的标准,是现代社会的流行病。但事实上,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有许多评价标准。

在罗马,有个小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不那么理想,成天郁郁寡欢。一次,父亲把他带到一座教堂高高的塔顶上。“往下瞧瞧吧,亲爱的孩子。”父母指着像蜘蛛网般的街道说,“通向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一样。假如你发现这条路达不到目的地,就走另一条路试试!”多么聪明的父亲!他以一种恰当的方式,表达了对孩子取得成功的期望。

第二,期望应符合孩子的能力水平与志向爱好。

从自己的好恶出发,形成对孩子的期望,替孩子设计一个未来的宏图,是一些家长乐此不疲的做法。甚至对孩子期望的高低也会出现攀比心理。但现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切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往往事与愿违。家长在对孩子有所期望时,先不妨评估一下孩子的智能、兴趣、个性特点。父母所期望的是不是孩子所感兴趣的,孩子的个性是否适宜于父母的期望。

作父母的要切记,要以孩子自身作为参照,从他的特点出发,而不要以他人甚至自己作为期望的参照或出发点。

第三、表达适度,激发动机。

要使期望成为现实,得让孩子把父母的期望化为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如今的孩子,大都生来就享受着众多成人给予的关爱。在这样的生存空间里,孩子不知不觉地养成了一种被动的习性,习惯于等待外来的指令和安排,而真正源于内心的需求与动机则显得相当缺乏,从而导致主动性与创造性水平低下。有时处理不好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这样的期望,能对孩子产生作用吗?

爱孩子光有态度显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需要方法。在具体的育人过程中,切不能只图眼前而忽略了孩子今后发展所需要的素质能力。

要记住,当我们在孩子身上寄予很高的期望,同时不断地向他们指出不足之处时,我们实际上在使他们失去勇气,降低他们的自信心水准,而在将来的教育中,却要不断地试图提高他们的自信心;相反,如果我们时刻注意到他们每一点点的进步,并及时指出,加以鼓励,我们会使他们充满了活力,并且产生要多做一点的欲望。

父母要把握好对孩子的期望

期望孩子的成绩能够出众,将来能够上大学,有所成就的有之;期望孩子体格健壮,将其培养成体育健儿,将来能够破世界记录,拿世界冠军的有之;期望孩子有经营头脑,将来可以挣大钱的有之;期望孩子能够快快乐乐、平平安安度过一生的有之……总而言之,天下所有的父母都会希望孩子有能力,有本事,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好好地生活,一定要比父辈们生活得更好。多数情况下,父母的殷殷期望会化作孩子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动力;而有的时候,父母过高的期望会给孩子造成沉重的压力和负担。

由于几千年文化传统的积淀,“望子成龙”、“盼女成风”已成为家长们的普遍心态。然而现实总会与人们的期望有很大的差距。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是有一定讲究的,要把握好对孩子的期望。

(1)对孩子的期望可以是多方位的,不要只着眼于孩子的智能与成绩。以孩子智能的高低和学业成绩的好坏作为衡量孩子是否成功、将来是否有前途的重要标准是现代社会的流行病。事实上,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是有许多评价标准的。

(2)期望应符合孩子的能力与爱好。家长往往从自己的好恶、自我期望出发形成对孩子的期望,为孩子描绘未来的宏图。更有甚者,有些家长会出现对孩子期望的攀比心埋。如此,家长的期望往往就会脱离孩子的实际能力,甚至完全不切合孩子的实际,也往往会事与愿违。

爱迪生小的时候曾经被老师称为最“笨”的学生,但是爱迪生的妈妈却不以为然,相反,妈妈认为老师当面骂学生“笨”恰恰说明了老师自己很无能。她把爱迪生接回家,依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对爱迪生进行各方面的教育,在教育爱迪生的过程中,妈妈总是千方百计地鼓励爱迪生做各种各样的实验,在实验中让其感受真理和科学的魅力。爱迪生后来能够成为世界闻名的大发明家与其母亲的教育和恰当地应用期望效应密不可分。

父母的期望应当与子女的实际情况相适应,所以家长在对孩子有所。期望之时,不妨从长期的生活中总结出孩子的智能特点、兴趣爱好及个性特征。其实这个时候,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分析,给予孩子充分的发言权,让孩子自己说出自己的愿望,父母也可以从旁边帮孩子分析优势在哪里,不足之处又有哪些。成绩并不能代表孩子的实际能力,任何成功不仅仅需要相应的智力水平和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相当水准的其他非智力因素。

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父母要以孩子的自身特性为参照,不要以其他孩子的特长为出发点来期望自己的孩子,更不要以周围人的喜好和期望做参照。

(3)适度表达,激发孩子的斗志。父母要将期望转变为现实,期望,不仅仅是让孩子知道,不是放在嘴边上说说就可以的,要让孩子把父母的期望转化为发展自身的内在动力。

如今的孩子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又多是独生子女。所以,他们生来就被置于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享受着成人给予的关爱。孩子生存在这样的环境里,就会无意识地养成被动的习惯,习惯于父母给予,习惯于等待父母的信息和指令。如此一来,孩子真正源自于内心的需求与动机则显得相当缺乏,长久如此,孩子就会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同样,如果父母一味喋喋不休地表达自己的期望,孩子只能被动地接受父母的愿望,被动地去做自己的事情。事实上,孩子可能会陷入两种极端,一是孩子人云亦云地盲曰听从却没有实质性的斗志;二是对什么都很无所谓,父母期望孩子这样,可孩子偏要那样,与父母反其道而行之,形成“你越是要我这样,我越是要那样”的强烈逆反心理。孩子第一次听父母讲理想的话,可能会斗志勃发,而第十次孩子可能已经听不进去了。在一个适宜的时间与场合与孩子一起探讨学业,启发孩子的人生理想,这样的效果要远远胜过一日十次的重复。

父母应该留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包括日常的生活料理,减少对孩子的包办,多让孩子自己判断、选择,并教育孩子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因为孩子终究要学会过自己的生活,承担各种各样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外因要通过内因来起作用”,教育孩子也是这个道理。

家长对养育孩子应抱有怎样的期望

父母对孩子充满期待的时候,对养育孩子的任务也有自己的理解和预期。家长对自己的合理期望有利于家长树立教养孩子的信心,体验为人父母的快乐。不切实际的期望则容易引起家长因达不到目标而产生的挫折感、焦虑感或负疚感。当家长审视自己的内心指标时,需要提醒自己:

  1.爱孩子不等于就能教育好孩子

  许多家长认为只要自己爱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就能教育好孩子。但是,爱的给予与接受是双方面的。爱必须转化为孩子可接受的形式,转化为恰当的抚育与教导,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在婴儿时期,爱的表达在定时的穿衣、洗澡、喂饭中传递。幼儿蹒跚学步、摸爬滚打的时期,爱包含在父母鼓励的眼神和保护的双手之中。学龄儿童逐步适应外部世界的时期,爱是父母的谆谆教导和言行一致的榜样。青少年需要学习自己决策和选择的时候,爱则化作信任和允许。所以,仅有爱心是不够的。要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爱,理解你的苦心,父母要学会在儿童不同的成长时期与孩子交流的方式和技巧。

  2.父母与孩子都不可能完美,问题无法避免

  许多父母以为自己付出足够的爱、时间、精力去关心孩子,并注意学习用恰当的方式教育孩子,一切都会比较顺利,孩子会一直很快乐。实际上,科学研究证明,平均每个孩子在任何一个时期都会出现几个行为方面的问题。一项跟踪调查显示,每个孩子每年有5~6个问题。另一项调查发现几千个9、10、11岁的孩子,平均每人有3~4个问题。这些问题并不一定很严重或持续,但反映出即便是很平稳的成长过程,孩子也会经历一些压力。所以,家长应该有思想准备,你可能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但是,不必紧张,这是普遍的现象。也不必因为孩子一时的不快乐而内疚,因为有些事情是你无法控制的。再说,孩子不可能永远不受挫折,总是帮助孩子避开痛苦是不明智的。孩子要经受考验才能长大。

  家长也不要指望自己永远冷静理智、温文尔雅,养育孩子的过程对家长忍耐力、心理调节能力的考验是巨大的,负面情绪的产生常见而自然,只要不让情绪失控,就不必心存内疚。再好的育儿指南也不可能帮你对付所有问题,书上提供的方案也不一定适用你的具体情况,你只能掌握原则,自己尝试着寻找最好的对策。你很可能犯错,但这不可怕,只是你需要勇气承认,否则很难得到长进。

  3.父母和孩子的需求同样重要

  有些家长准备着永远将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也不委屈孩子。的确,孩子需要得到一些特殊照顾,尤其是在他们年幼的时候。但随着孩子的长大,许多被认为是孩子所“需”的东西实际上是孩子想“要”的。如果家长一味满足孩子的要求,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而且,家长会渐渐产生不满甚至怨恨,因为自己付出太多而被孩子认为理所当然。所以,面对孩子的要求,首先应该分清是“需”还是“要”,是孩子生活、学习不能缺少的东西,还是出于虚荣或是其他原因提出的要求。其次必须考虑这些要求是否过多地超出了你所能付出的能力。有位专家曾说过:“家长可以对孩子好一些,但不要好太多。”

  家长有权利追求自己的完美人生。养育孩子是成年生活中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人生价值的一种重要体现。但如果它成了你生活意义的全部,你的人生就会缺少许多其他精彩体验,它可能影响你在社会其他领域的贡献,减弱你的自我价值的充分实现。人的发展是持续一生的,因此家长自身的成长与进步也是不可忽略的。当你将所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在同一件事情上,你就失去了许多发现自己潜能的机会,无形中阻碍了自己的完善和发展。另外,如果你的一切理想就是培养孩子,使之成为你成功的惟一方式,你对孩子和自己的期望就很有可能超出现实的范畴,同时你对孩子的依赖增强,这显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所以,为孩子完全放弃自己的追求,无论对孩子还是家长都暗藏着一些不利因素。当然,如果你经过透彻地思考,依据自己的价值观选择以养育孩子作为自己的人生事业,就另当别论了。但仍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不利因素,并确信有把握控制这些因素的影响。

  4.客观看待自己的成长经历

  有些家长希望自己避免采用自己父母教育自己的方式对待孩子。尤其是那些童年不愉快或和父母摩擦较多的家长,更是强烈希望自己不要重蹈覆辙,犯自己父母所犯的错误。发誓让自己的孩子少一些管束,多一些自由;发誓让自己的孩子多一些关心和陪伴;发誓与自己的孩子多一些平等的对话和交流。这些期望可以激励我们寻求更好的方法养育孩子,但注意不要矫枉过正。要理智、客观地看待父母教育自己的方式;承认并借鉴那些对自己的成长有利的做法。

家长如何把握对孩子的期望

1、善于鼓励孩子的进步

要求尽善尽美的父母,通常是期望太多,批评太多,总是挑毛病。当父母在孩子身上寄予很高的期望,同时又不断地指出孩子的不足之处时,实际上是在使孩子失去勇气,在降低孩子的自信心水准,这些父母往往忽略了孩子较小的、积极的行为,这就很容易犯苛求和越权的错误,而漠视孩子的权利,这与孩子的成长是不相适应的。相反,如果父母时刻注意到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并及时加以鼓励,就会使孩子充满活力,并且产生要多做一点的欲望。这应当引起父母的足够重视。

2、激发孩子的动机

如果父母要使期望成为现实,就必须让孩子把期望化为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如今的孩子,大都生来就享受着众多成人给予的关爱。在这样的生存空间里,孩子不知不觉地养成了一种被动的习性,习惯于等待外来的指令和安排,而真正源于内心的需求与动机则显得相当缺乏,从而导致主动性与创造性水平低下。有时处理不好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这样的期望,能对孩子产生作用吗?

3、设立积极恰当的期待

作为父母,给孩子提要求是必要的,因为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差,需要有人帮他树立目标并促其前进。但是,这种要求和期望应该现实一些,如果孩子的基础较差,父母就不要定过高的目标。如果孩子觉得自己和这个目标差距太大就会丧失信心,产生自卑。日久天长,对孩子的一生都会有严重的不良影响。一般而言,给孩子树立一个“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目标是最合适的。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对孩子提出恰当的期待和要求,这更容易产生良好的“期待效应”。

相信天下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所以,父母要有平和的心态,适当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给孩子减少压力,根据实际情况和孩子一起制订合适的奋斗目标。应该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因为我是菊花,所以请别让我在夏天开放;因为我是白杨,所以请别指望从我身上摘下松子。”

更多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