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管教顽皮的孩子

2016-11-26 | 日记本:《心理》

父母如何管教顽皮的孩子

管教孩子的事情让很多父母束手无策,孩子不听话,父母大部分会选择大喊大叫命令,这样孩子就会变听话吗?还是会更加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

孩子们顽皮是很正常的,你一定也不希望孩子过早地成熟,像个成年人一样彬彬有礼。但有时他们把握不了分寸,比如他 揪小朋友的头发取乐或将你急需的东西藏起来看你火烧火燎而暗自得意。再理智的妈妈也难免有怒火上冲的时候,一味地惩罚不是办法,管教需要恰当的方式,想想 看,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

像大多数的父母一样,我们都希望自己的管教,可以使孩子下次再做同样的事情的时候,会觉得这样做不对因而不去做。甚至更奢望,他因为知道拽人家的头 发是不对的而乖乖听话,而并不是因为他心里惧怕再惹妈妈发怒而不去做。但大多数时候,今天我们制止了他的不好行为,似乎对明天还要阻止他做出更坏的举动没 有什么帮助。孩子到底何时才能学乖一点儿?

育儿专家指出:孩子可以学会听话、懂事,但这个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我们要教给他们。这需要我们做到未雨绸缪、坚持不懈,并随时都保持头脑冷 静。下面所讲的这六个秘诀非常有效。虽然,它不能防止一个淘气的孩子偶尔犯错,但它可以帮助你运用爱心和耐心,将那个调皮捣蛋、惹事生非的小孩从这样的麻 烦角色中转换过来。

1、说到做到

育儿专家指出:如果从1到10代表正确管教儿童的原则的重要程度,(数字越高表明越重要),那说到做到、言行一致就可以用12来表示了!

为什么要这样做?

说到做不到,言行不一致会把孩子变成投机主义者。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能逃避惩罚,他们试图竭尽所能的做到这一点。 但当他们知道你会怎样做,或犯了错会发生什么时,他们就可以预测他们选择那种行为的后果,这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

如何做到这一点?

“说到做到”中最关键的部分是不要心软,不要在“只此一次”面前让步。总结出你认为最重要的规矩和无论何时他们破坏这些规矩都会出现的后果。然后,将这些统统告诉你的孩子。

对许多父母来讲,控制自己不去批评孩子是很难的,因此,说话之前请三思,你运用的语气和措词的不同,效果差别会很大。像说:“我爱你,但是你的行为我不能接受。”这种话初听会觉得很硬,但过会儿,孩子就很自然地明白你的意思了。

在另一些情况下,把你所期望的作为要求他们必须做到的解释给他们听。假如,你要带他们逛超市,告诉他们不要乱动和拿商品,并警告如果违反了的后果是什么。

说到做到要求你从头到尾贯彻到底,无须大声威胁。

2、不要小看孩子

大声喊出孩子的名字或下一个定论(像“你真是粗心大意”)是两个最无效的方法。这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所以,尽量吝啬你对孩子行为的批评。

为什么要这样做?

育儿专家指出:孩子并不因为你惩罚了他,他就会从对自己不好的感觉中解脱出来。这样的感觉也许会过去,但反复的批语(“为什么你总对别人这样不友好”)也许会产生消极的感觉使其挥之不去。

如何做到这一点?

这暗示着你相信你的孩子,他有能力做得更好。最终,也就促进了孩子做出更好的行为。自尊来源于正确的行为。孩子的潜意识里会这样想:“如果我做了正确的事,我会自我感觉很好。如果通过做这种正确的事我就能得到很好的感觉的话,下次我还想再这样做。”

3、带着赞赏去教育孩子

管教的正确含义是“教”(读一声)。如果你只是通过惩罚来管教孩子的话,你会失去大量的给予孩子正确引导的机会。例如当孩子拿起玩具,你通过像奖励她一小块点心这种具体的方式提醒她,你希望她怎样做,效果反而会更好。

为什么要这样做?

也许你很难相信,但却要反复这样想:他想做个好孩子。但他也渴望受到别人的注意,如只有当他把玩具扔向小朋友的时候,才能引起你的注意……,我想你是可以明白我的意思。当他把一件事做得很棒时,多给些鼓励和赞许,这会激励孩子下次做的更出色。

如果有其他人对孩子的良好行为大加赞赏,建议父母应将这些表扬转达给孩子们,这会让他感到骄傲,并且这些表扬会比父母对他们的赞许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的印象更深刻。

如何做到这一点?

你不必因为孩子说个“请”字就大加赞许,但是表扬他的时候应该更具体些,不要只是泛泛地说:“做得好。”而应该说:“今天你的衣服很整洁、干净,非常好。”这样,孩子就会知道什么样的行为你会表扬他,以及原因是什么。

表扬就是表扬,避免在表扬中添加任何附加的话,说出类似:“你把房间收拾得很整洁,为什么你不能每天都做到呢?”这种貌似表扬实为批语的话没有什么好处。

小编总结:父母的“高嗓门”很多时候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而不能起到管教孩子的作用。所以在管教孩子方面,家长不妨给多一点耐心,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

如何管教顽皮的孩子

顽皮的孩子总会让家长焦头烂额,面对顽皮的孩子,家长该做什么呢?不管你是喋喋不休地说服还是大喊大叫地命令,孩子全然不理。有没有想过,你该换一种教育方式?

孩子们顽皮是很正常的,爱玩爱动是小孩子幼儿阶段的天性,你一定也不希望孩子过早地成熟,像个成年人一样彬彬有礼。但有时他们把握不了分寸,比如他揪小朋友的头发取乐或将你急需的东西藏起来看你火烧火燎而暗自得意。再理智的妈妈也难免有怒火上冲的时候,一味地惩罚不是办法,管教需要恰当的方式。

五秘招管教顽皮的孩子

大多数的父母一样,都希望自己的管教,可以使孩子下次不再做类似的事情,可以更乖点。甚至奢望,孩子会知道因为你不高兴了,所以他不该去做。但大多数时候,今天我们制止了他的不好行为,似乎对他明天做出更坏的举动没有什么帮助。

怎么样才可以让孩子乖一点呢?学之源育儿专家建议:孩子可以学会听话、懂事,但这个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这需要我们做到未雨绸缪、坚持不懈,并随时都保持头脑冷静。下面所讲的这五个秘诀非常有效。虽然,它不能防止一个淘气的孩子偶尔犯错,但它可以帮助你运用爱心和耐心,将那个调皮捣蛋、惹事生非的小孩从这样的麻烦角色中转换过来。

(1)适度惩罚:既可以是严肃批评,也可以让他回自己房间去闭门思过,也可以禁止他玩某个玩具游戏。非不得已时也可打骂一下,但不能太狠。目的是要他知道你是认真的。

(2)态度坚决:规定要做的事不许讨价还价。不要威胁或警告太多,更不要威胁不实在或难以理解无法做到的警告,一定要言出必行,孩子才能从中学习和守信。

(3)与孩子共同制订行为规范计划:一经订立,就坚决贯彻。执行好时要及时给予勉励,没有很好执行的要批评,甚至惩罚。

(4)要尽量避免使用“坏孩子”这个名词:你只是要让他知道你不同意他的行为,并说明原因,而不是你不喜欢他。

(5)孩子有进步时要予以奖励:奖励可以是物质的,如他喜欢的玩具、乐器、故事书,也可以是精神的。但奖品一定要在目的达成后才赠予,以示奖励。

孩子很顽皮,该如何管教?

不管你生活在哪个时代,相信每个家长的童年,总有那么一个阶段是无拘无束的。爱玩爱动是小孩子幼儿阶段的天性,凡事都喜欢问一问,看一看,摸一摸。那么,如何对待顽皮好动的孩子呢?

全国网上家长学校家庭教育专家张其博老师表示,作为家长,要想让孩子听话,一是要教育得科学;二是要有耐心,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是要夫妻共同管教孩子。

孩子顽皮,好说好动,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甚至不能说是缺点,还是优点。所以,对于孩子的顽皮和不听话,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绝不能一概而论。在管教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下几点:

态度温和

对于孩子出现的任何让父母不喜欢、不满意的地方,做家长的决不能态度生硬地指出或挖苦讽刺的批评。否则,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或是入耳不入脑、入脑不入心,效果会大打折扣。

适度肯定

顽皮的孩子,总是有不少好的地方,做家长的就应该适度地予以表扬。并在表扬和肯定的同时,指出孩子需要改正的地方。

家长参与

孩子的顽皮是在“动”的状态之中表现出来的,往往又是在单个活动中显露顽皮的特性。那么,这时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参与孩子的活动和游戏。同时要适时地指出“应该怎样玩得更好!”

重在赢“心”

如果家长在孩子的心目中没有了信任,那么你对孩子的说教,等于白说;你对孩子的费心,等于瞎操心;你对孩子的好意,会被孩子以为统统是歹意。所以家长要和孩子“交朋友”,赢得孩子的信任,赢得孩子的心。

宝宝调皮好事 家长如何管教?

在宝宝的幼儿时期,妈妈们当然是喜欢听话的乖宝宝,讨厌调皮好事的宝宝,那么对于调皮好事的宝宝,家长要如何管教呢?对于调皮捣蛋的宝宝家长怎样把握好度,怎样在不伤害宝宝自尊的情况下管教好她们呢?下面让小编帮您提提建议吧!

家长怎样对孩子“说不”?

经验证明,“淘气”的男孩子往往比“老实”的女孩子更有创造力。其原因就是淘气的孩子接触面广,大脑受的刺激多,激活了孩子的智能。因此,给孩子一点“不听话度”对提高孩子的创造力是有好处的。

我们中国的老传统是喜欢老实的孩子。父母总希望孩子规规矩矩,百依百顺,孩子稍一调皮就不能容忍,往往是管得过死,限制过多,把孩子的创造性给 扼杀了。其实调皮、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创造力发展的幼芽,只要不出大格,不要限制太多。什么都看着大人的眼色行事,唯唯诺诺,将来注定是个没出息的孩子。

为什么创造力高的孩子讨人厌?

据美国旺尼苏达大学教育心理学主任托伦斯研究,创造力高的儿童多数具有三个让人讨厌的特点:

1、顽皮、淘气、荒唐和放荡不羁;

2、所作所为时逾常规;宝宝教育

3、处事不固执,较幽默,但难免带有嬉戏态度。

创造力、听话,如何兼备?

第一,我们要求孩子行为上要基本听话,整天打架、骂人、不听话不行,但思维上可以不太听话,可以有自己的想法。

第二,孩子小时,以听话为主,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大了应给一点“不听话度”,甚至行为上也可以有自己的做法。

美国总统尼克松写了一本书《领袖们》,他说,中国的教育制度可以为群众提供很好的教育,但却失去了中国的达尔文和爱因斯坦。因为中国的教育制度 过分强调每个人要样样都好,样样搞统一,从小把他们训练得十分驯服,不允许有独立见解,更不允许有爱因斯坦称的“离经叛道”,这样只能培养出守业型人才。 父母要真心热爱创造型孩子,就不要对孩子求全责备,不要用传统的观点把孩子训成“小老头”。

美国科学家福克曼说:“固执与执着两者之间的区别非常微妙,如果你的想法成功了,每个人都说你非常执着、坚持不懈;如果你没有成功,人们就说你固执、顽固不化。”西方人认为应该允许孩子“固执”,因为那里面可能有执着,应该允许孩子“不听话”,因为那里面可能有创造。

“蓝太阳”的寓意

国外有一个孩子,父母让他画太阳,他画了一个蓝太阳。问他:“你怎么把太阳画成蓝色的?”孩子说:“我画的是海里的太阳。”父母说:“好极了,你太有想象力了。”

有一位幼儿教育专家到国外看到一个幼儿用蓝色笔画了一个“大苹果”,老师走过来说:“嗯,画得好!”而且爱抚地摸了摸孩子的头,孩子高兴极了。 这时中国专家问教师:“他用蓝色画苹果,你怎么不纠正?”那个教师说:“我为什么要纠正呢?也许他以后真的能培养出蓝色的苹果呢。”

外国家长这样容忍孩子“不听话”是有道理的,它可以保护孩子的想象力,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允许孩子“不听话”指的主要是思维上的“不听话”,孩 子们看到的世界是独特的,他们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如果我们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对他们粗暴地干涉,就会扼杀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孩子一点“不听话度”就 是对他们创造思维、创造欲望的保护。

“管而不死、活而不乱”乃最高境界

创造人格中“敢”字很重要,敢想、敢说,敢做才有创造,给孩子一点“不听话度”就是不同意见,敢于实践,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家长应该接受“听话是优点,太听话是缺点”的观点,对孩子的教育要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创造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如果把孩子捆得死死的,一点自由支配的时间都没有,他们怎么去进行创造?家长应该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淘气”,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去遐想、去活动、去创造。

家长生活中如何正确管教孩子

家长对于生活中如何正确管教孩子一定很苦恼吧?现在就来看看管教孩子的小妙招吧。

通过孩子的这些表现,判断父母是否管教过严

1.孩子太乖巧、太安静或孩子不敢表达负面情绪。

2.孩子对于很轻微的批评都会表现出极度敏感。

3.孩子不会用出轨行为来探测你的底线。

4.孩子没有幽默感或快乐感。

5.孩子经常表现出烦躁和不安。

6.孩子在吃饭、睡觉或如厕等其他方面表现出有压力,比如孩子可能会表现出从前婴幼儿时期的行为特征。

7.一个进攻性比较强的孩子,有可能会学你的行为,对他的兄弟姐妹、同伴或宠物泄愤。

如果孩子有3项以上的表现,或者只有一两项,但经常出现,而且表现非常明显,家长就要反省自己的管教方式了。

正确地管教孩子,可以这样做

根据孩子成长发育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管教手段。对于婴幼儿,要试图转移他,进行别的活动。对于一个两岁以上的孩子,管教必须配合解释(但不是借口)他“犯错误”的原因,试图找到孩子进攻性行为的原因,给他机会了解或理解自己的行为。

管教必须适合孩子的性情。一个敏感的孩子如果受到惩罚会无比绝望,但对于一个积极开朗的孩子,惩罚可能又会是一个合适的方法。

当孩子与其他孩子在一起时,试着不要干预。当着其他孩子的面避免保护或惩罚自己的孩子。当你把自己卷在孩子之间的争斗中,在这种状态下,至少你的孩子有一半行为是冲着你来的。

给孩子做行为示范。通过给孩子举例来帮助他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或学会在不同情况下用不同的方式处理问题。直接的、严格的但是充满爱的方法是一种最好的示范手段。

有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短暂的禁闭,结束之后拥抱孩子并且给他解释为什么这样很有必要。

体罚会给孩子传递错误信息,让孩子觉得你也失去了控制并且表现出进攻性。体罚不仅不尊重孩子,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也不会起任何作用。

当一种管教手段不管用的时候,停下来重新评估自己使用的方法——你的反应是不是太频繁?太无效?孩子的进攻性行为是在告诉你他很焦虑、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或他很需要你的爱吗?

在管教过后要抱抱孩子,让孩子感到你的爱。做到这一点很难,但是很重要。你抱着孩子的时候需要告诉他你很抱歉,告诉他学会控制自己行为的过程很艰难。他必须知道你很关心他。

孩子调皮顽劣,父母到底怎么管教?

父母常常在想:“说得到轻松,可是孩子多顽皮,甚至顽劣。他们不好好学习,还有一堆坏习惯,甚至有不良嗜好,不打也不骂怎么办呀?总不能不管吧。”管!一定要管!问题的核心不是管不管,而是怎么管。

父母打孩子,看似有一大堆道理。但事实上,是父母既不了解孩子的天性和成长规律,又缺乏教养技巧。如果说,真有什么人该打,这个人绝不是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特别是处在婴幼儿时期的孩子,他们许多所谓的“错误”,根本不是错误。一是父母由于缺乏足够知识,误将孩子的天性、本能当作“错误”。二是父母不能正确地看待孩子,一味用成人标准衡量孩子,产生了误解。

在教养孩子方面,父母往往情绪化,随心所欲,想到哪做到哪,缺乏预见性、计划性和系统性,也缺乏理性。

为此,我们必须多学习,了解孩子的成长,,学会正确看待孩子,学会巧妙运用方法引导他们更好地成长。这方面,需要为人父母多花心思。

在这里,必须提醒广大父母,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要懂得“磨刀不误砍柴工”,努力实现教育的“系统性”、“预见性”,达到“事半功倍”。

不要怕麻烦。什么都不学、什么都不想,就什么都做不好。如果我们不能引导孩子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等孩子养成了一堆坏习惯,甚至误入歧途才惊讶、惶恐,那时麻烦就大了。

父母缺乏科学的教养知识和方法,是孩子产生问题的根源。许多父母对孩子该管的没管,不该管的乱管,致使孩子的好习惯没有得到培养,坏习惯没有及时更正,各种能力也没有得到很好地培养。道德建设的缺乏,人格教育的缺失,致使一些孩子误人歧途。

当我们面对孩子的问题时,首先要做的不是责难孩子,而应自我反省“我们到底都做了什么?”

反省,不是为了责难过去,而是为了总结教训,更好地面对现在和将来。反省,为的是以一种客观、公正、理性的心态,去看待孩子的问题,这是帮助孩子走出困境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对于孩子种种问题的解决方法,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毕竟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原则还是有的:

(1)防患于未然,事先预防远胜过事后治疗。

(2)对事不对人,就事论事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切忌人身攻击,更不可人身伤害。

(3)弄清事情真相,找到问题症结,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切不可病急乱投医。

(4)不可急于求成,只要找准了问题症结,用对了方法,我们就必须要求自己有耐心。

我们要做的,一是循序渐进地施教,即使再好的方法,浅尝辄止也是无效的;二是给孩子时间去领悟、去改正、去适应。因为,无论是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还是让孩子重拾自信,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都需要一个过程。

更多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