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帮孩子建立自我认同感

2016-10-20 | 日记本:《心理》

怎样提高儿童的自我认同感

一种精神生活对于我们的心智而言就像是一条通向房屋的开放式长廊,它是独立于我们物质生活结构之外的一个空间。我们可以在这个空间里跟自己进行愉快的对话,触摸到真实的自我,我们可以在这个与喧嚣的尘世相隔绝的空间里尽情地思考问题,让思想与智慧驰骋起来,我们可以重新认识自我,更好地理解自我价值。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时进入这个空间,亦可以随时离开。希望阳光能普照这个空间,使其成为我们能够澄清自我价值和坚定人生信念之地。

拥有了丰富的精神生活就意味着我们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独特性,变得更加懂得欣赏 自己和尊重别人,更加爱心洋溢;而且,丰富的精神生活还让我们善于面对真实的自我,懂得不断修正自我,在犯了错误的时候可以寻到另一个方向重新开始。丰富的精神生活还有许多其他的意义。

婴儿在照镜子时,只看到镜子里有另一个婴儿,而不知道镜子里的婴儿是谁。为了了解孩子从何时开始有了自我意识,研究者做了许多相关的实验。研究者就“重现”理论作了阐释:“如果在孩子的鼻子上用胭脂涂一个红点,然后让他去照镜子,那么你会看到不同年龄的孩子会有不同的表现。不到一岁的孩子根本不会注意到鼻子上的红点,但是超过一岁的孩子就会不断地去触摸镜子里的鼻子,这就体现了孩子自我识别的技能。’由此开始,孩子的自我理解能力也逐渐发展起来。在孩子意识到自己的生理特征之后,要逐渐形成并意识到自己的精神世界还必须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发展进程中有三个重要的里程碑。

如何帮助儿童提升自我认同感?

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被认同的感觉,是内在对自我的认可,体现为:自信、自爱、自尊。

但大多数人无法产生自我认同,尤其国人更喜欢通过建功立业、披装戴甲,包装外在来获取别人对自我的认同,若不顺其意,那么就会找万般理由总结对方的错误。

自我价值感低的人,无论是言行还是做事,都离不开一件事:就是要获得别人对自己的认同,证实自己才是真理。

那么儿童的自我价值感,来自于哪里呢?

在孩提时代,它来自父母的接纳、肯定、承认、欣赏、鼓励等方面。

提到这些,有父母会说,我经常肯定和认可我的孩子呀。我想,在现今这个时代,父母一定会注意到这些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但在一些具体的事件中,父母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一个孩子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心结,他认为一切的不顺与不好的心情都是由某个伙伴造成的,认为对方不能通过改变来适应自己,并且他认为自己是很讨厌这个伙伴的,所以非常小的事情都会让这个孩子在内心将恐惧和担忧放大,并把怨气投射到对方身上。

我们知道:当我们讨厌一个人的时候,我们是不愿意与他靠近的。但在过去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个孩子经常和这个伙伴有摩擦、有碰撞,一次又一次,他都认为自己的不幸来自对方。

他会寻求各种方法,当他无法去面对的时候,会寻求借助他人的力量去“制服”对方。

这里面有一个内在的声音:就是你得听我的才行,你要认同我。

心理学上把控制分为外显控制与隐性控制。

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外显控制

比如:我们要求孩子必须要怎么做,否则威胁他、恐吓他、呵斥他。

隐性的控制许多人是不自知的,给孩子讲道理、进行讲解、分析,过多给予建设性意见,超理智的父母喜欢这样做。

隐性控制的语言是:我认为,我觉得...你也是这样想的对吗?你看这个多好,对吧......,总之通过各种说的方式让儿童认可自己的想法,给儿童传递一种道德观念,忽视儿童的心理感受与自我感觉。隐性的控制有时连自己都是不能觉察到的,所以我们很少会认为那是控制,但它会在儿童的行为中体现出来,这就是隐性控制的实体化。

上述中的孩子是想要控制对方,从对方身上获得一种对自我的认同感,他对伙伴的态度是又爱又恨,因为他有要和伙伴产生交往关系的愿望,同时内心又恐惧对方不认可自己、不赞同自己,他无法得知自己的潜意识到底在表达什么,因为许多大人也搞不清楚。

我们都知道,生命作为一个个体存在,每个生命都是独特的,没有谁要去服从谁,而是大家都要站在一个清晰的界限面前,去适应这个世界的自然法则--我可以有我的想法,你可以有你的想法,这两个可以共同被允许,就像这个世界每个人长得都不一样,即使双胞胎也有着区别,而正是因为不同,这个世界才完整。

我和孩子妈妈在沟通的时候,我问她,以往是如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

她回想,然后告诉我过去的确遇见事情时,会帮助孩子分析许多,提供一些自己认为有效的办法。

我告诉她,孩子内在需要认同感,需要她的认可。

儿童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家庭中,妈妈绝对是儿童生命中重要的角色,孩子需要来自妈妈的认可与承认。

这一点也证实了我的推测:那个孩子提到过用各种办法都不能解决和对方的问题。

孩子的表述是清晰的,之所以许多办法都解决不了和对方的矛盾,是因为这些办法都来自于别人的大脑,而不是自己经验后的思考。

我们经常就会这样,用别人给的一个办法去解决一个问题,第一次或许可以,但是却无法用这个办法去解决所有的问题。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就在于,它永远是别人的,永远不能代替自己的感觉和经验。

许多大人,身为父母的大人,特别喜欢做孩子的拯救者或上帝的形象,他们觉得可以帮助孩子解决一切,因为是父母,所以要给孩子想办法,给孩子讲道理,帮助孩子渡过难关,拨开迷雾,让孩子过得更自由、快乐。但往往,被这样爱护的孩子,更容易处在煎熬的难关中。

台湾作家龙应台这样说到:“”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回想到我们的教育,有多少父母出于害怕与恐惧,不想让孩子重走过去的路,而不断给孩子灌输自己的潜意识,想要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却看不到孩子的真正存在。

我们的孩子要获得自我价值感,那么就必须先从父母这里获得认同,我们所谓的分析、道理、解释、前车之鉴在儿童那里都会被视为“不被认同”,所以儿童事事都要争取自己的利益,站在自己的角度,只考虑自己的感受。因为他在感受上不曾被认可,在体验上又不曾亲自经历,所以他理所当然的自己要为自己考虑。

提升儿童的自我价值感,是不是我们要认同儿童的一切?

我们要认同的是儿童的感受与情绪,而非支持儿童“非理智”的做法,认真听孩子抱怨、发泄情绪,等待他产生清晰的思考。

我们需要适当的为儿童建立界线,认可儿童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顺从儿童,我们必须要恰当地鼓励儿童学会面对自己的恐惧,但对于那些自身安全感缺乏的大人,需要先渡过自己这一关。

儿童并不喜欢听你说太多,他们更喜欢看你如何去做。

我们爱孩子,但我们也要喜欢自己,也就是自爱。如果我们常常违背自己的心,忽视自己的感受,把孩子放在一个极具中心的位置,完全以孩子为主,那么我们就容易造就孩子完全自我中心的性格,这对儿童是十分不益的。

当我们自己确定的时候,我们的拒绝为孩子带来的不是长久的痛苦,而是界限的开始,孩子会越来越看清自己,越来越看清自己作为个体的重要,否则他会认为自己的重要都是来自于别人同意自己,及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中学生自我认同感如何培养

中学生常常迷茫,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这是因为自我认同感的缺失。自我认同感的培养对中学生的人格形成有重要意义。

中学生自我认同感如何培养

*此图片来自网络,若侵犯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开始走进心理咨询室。他们常常疑惑:“我是谁”、“我该怎么做”,他们出现的很多心理问题是与不健康的自我认同相联系的。最常见的如嫉妒、神经质、偏激、狭隘、自卑和暴躁等,这些不良人格使中学生不能很好地根据环境的要求改变自己,不能积极作用于环境并改造环境,并由此产生各种情绪上的困扰,妨碍他们有效的学习和交往。

中学生自我认同偏差的表现

(1)自我图式混乱——表现为渴望知道“我是谁”。自我认同不当的学生往往缺乏对自我的加工能力,或是错误地加工,觉得自己被群体所淹没,于是他们努力想使自己独立出来,追求个性的发展。有时他们会弄巧成拙,由此带来的是内心的迷茫。

(2)角色混乱——“我在哪里?”表现为发现自己和过去不一样了,找不到过去的我,想给自己定位,但又不知道该定在哪里。他们羡慕成功者,又排斥身边成功的人。他们不断地尝试更换自己的角色,每次寻找新角色时总是很兴奋,但失望后又觉得累极了。

(3)自我挫败——“我怎么了?”表现为对自己不理解不满意,类似于成长的烦恼。同时对现实极为不满,对自己的行为无法控制和预测,经常会懊恼后悔。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偏低、消极,尤其是在一些不顺心的事情发生后,有时甚至是很小的事情,也会使他们自信心严重受挫。

(4)焦虑程度高——“我该怎么办?”他们会经常焦虑和忧郁,甚至会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困惑,似乎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但又不知道忙了些什么,缺少成就感。这个时期最常见的就是考试焦虑。

影响中学生自我认同感形成的因素

1.性别角色的影响

中学生第二性征的出现,意味着他们的性机能开始成熟,性意识开始觉醒。他们开始对自己的身体特征感到好奇和关注,同时产生不安、害羞的心理。表面上他们在异性面前羞涩,拘禁而淡漠,暗地里又十分关心自己在异性心目中的印象。常用一些特别的行为来引人注目,如:特别爱“美”,爱出风头,甚至以吵闹或恶作剧来吸引人注意。总之,中学生微妙的心理变化和心理闭锁性与其较浅的阅历和幼稚行为交织在一起,使他们出现了充满矛盾的多样化表现。

2.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父母是中学生自我认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物。研究发现:民主型的父母由于鼓励青少年参与家庭决策,从而促进了子女自我认同感的发展;专制型的父母由于对青少年的行为控制过严,不给他们机会表达意见,从而促成了子女自我认同早闭;纵容型的父母对青少年的指导极少,并且让他们自行其是,结果促成了自我认同的扩散。还有研究发现:在教育子女时使用解释、接受、同情等行为的父母会促进青少年自我认同感的发展,而使用武断及贬低等限制性行为的父母在青少年自我认同感的发展上则起到消极作用。

3.同辈群体的影响

同辈群体对青少年自我认同的重要影响在于:在同辈群体中,彼此之间可以敞开思想,自由地探讨一些问题,如:生死观、恋爱观以及人体生理器官等。中学生认为这些问题十分神秘,但对于朋友用不着保密。因此,在同辈群体中,中学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价值标准。这些标准可能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相符合,也可能不符合,甚至背道而驰。他们在接纳吸收同伴行为处事方式的同时改造自己的行为处事方式,并形成相应的自我认同感,追求被同伴接纳和欣赏。

4.社会文化的影响

中学生的成长和对社会的认知,很大一部分要从社会文化中获得。社会文化是一种覆盖面很广的人际交流载体,对一种文化共同的兴趣、不同的争议都是增进人们之间相互沟通与交流的良好机会,中学生就是在对社会文化的困惑与理解、反感与喜爱、接受与拒绝中加强与其他个体的碰撞,从而促使自己社会化进程的完成。社会文化作为一种生存的外在环境,对中学生产生的不仅是覆盖式的外部影响,而且是占领式的内部催化,中学生对自我认同的深化,正是在社会文化的熏染下发生着结构调整、元素整合、优化定型的巨大改观。社会文化可以把青少年塑造成富有知识、乐于进取、认真负责的一代,也可以把青少年塑造成玩世不恭、过度消费、缺乏理想的一代。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自我认同感

1.有效利用环境因素

首先,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培养中学生自我认同感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自我认同感发展的过程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起着重要作用。父母对孩子采取接纳、鼓励的态度并且做出榜样示范,可以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对自我进行肯定的评价。另外,父母对孩子的爱对于他们情感上的安全是必要的,而情感安全则有助于孩子自我认同的健康发展。那些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家庭,可以培养出健康、有所作为、乐观向上的孩子,他们会踏着父母的足迹,走上正直、自制、和乐于助人的生活道路。

其次,学校环境,尤其是教师的教育方式与中学生的自我认同感的培养有密切的关系。我们知道,个体社会化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观察性的学习和模仿。除了父母之外,教师也是学生直接模仿学习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

再次,同伴对中学生健康自我认同感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个体发展到了青春期,更喜欢和同伴交往。在这时期,如果与优秀的人交往,就会从中吸取营养,使自己得到长足的发展,把同伴的各种积极的价值观和信念融人到自我概念中,形成健康的自我认同感;相反地,如果交友不慎,则自身也必定受到不良影响。中国有句古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这一时期对同伴的选择尤为重要。

另外,电影、电视、报纸、杂志、小说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当代中学生的影响也很大。无论是父母还是教师,都有责任密切注意中学生对这些传播媒介的选择,要主动向他们推荐一些反映积极健康价值观的优秀课外读物、影视节目等,为他们提供直观、生动的示范,这有助于他们通过观察、模仿,获得健康的自我认同感。

2.利用强化原理引导正确归因

中学生由于常常关心“别人是否喜欢和接受自己”、“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什么样的”等问题,而关注自己行为处事的方式。如果有时自己的一句话、一个动作或某种行为获得了身边人的好感,这句话、这个动作或行为就有可能被内化,这是一种自我归因。由于有了自我归因,那些被他人肯定的做法才有持久性。归因理论认为,若把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不够这一稳定的内部因素,则这种失败无助于促使行为的坚持;若把失败归因于不努力等不稳定的内部因素,则可能激发其加倍努力进取的决心。同理,在培养中学生健康的自我认同感方面,应着力使中学生关注自身内在的不稳定因素(如努力),而不宜过多看重内在稳定因素(如能力)。因此,适当的归因将在自我激励的过程中,由于思想品质的进步、各种任务的竞争、外来的奖励和自我责任心的实现中得到加强,所获得的积极自我认同感就越强。

3.培养移情能力

移情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的情感互相作用。当一个人感受到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移情即为他人的情绪情感而引起的与之相一致的情绪、情感反应。移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识别和感受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二是能在更高的意义上接受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并将自己置身于他人的处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而产生相应的情绪、情感。在自我认同感形成的过程中培养移情能力,就是要引导中学生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反思自我,认识自身人格中的优点与不足,培养其内在的自我调解能力,从而获得比较全面的自我认同感。青少年若能深刻体会他人的情绪、情感,当他们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便会回忆以往的体验,重新整合自我认同的内容,抑制自己的消极行为,作出积极反应。

4.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中学生提高预防危机的能力,学会自我教育,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调节。教师可教给学生怎样为将来潜在的问题情境作好准备,怎样发现问题,估计不足,处理问题,学会如何避免自我挫折的办法,从而避免一些生活中令人烦恼的情绪问题等等。学校要充分依托行政机构和学生团体提高中学生自觉塑造自我的意识,对一些已经出现自我认同危机的学生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帮助,必要时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问题开展心理咨询,对一些认知偏差的学生可以采用认知疗法、自我指导法、团体训练、合理理性疗法等进行帮助。自我认识和认同离不开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应该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承认中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在形成过程中的层次性和不平衡性,尊重他们的个性及体现个性特征的价值观念,从而有针对性指导他们克服一些消极的认知,鼓励他们发展健康的精神世界。

怎样帮孩子建立自我认同感

孩子对自己认同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心理状态和对自己发展的要求,

。心理健康如同身体健康一样重要。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当今家庭、学校和社会一个亟待关注的重要课题。适当的表扬对于孩子自尊、自信和自我认同感的建立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而且考试过分紧张,

老师感觉小敏的情绪不太好,所以就找到她谈心。当老师把小敏最近的表现以及她的想法和感觉告诉小敏爸爸时,小敏爸爸吃了一惊。他一直认为对孩子要求一定要严格,如果从小不严格,长大后就会没有规矩。

学习也是如此,小学的基础没打好会影响今后的更好发展。

小敏爸爸的想法并没有错,规则确实需要从小建立,学习习惯也需要从小养成,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认同和肯定,孩子更是如此,

家长的表扬和鼓励对于孩子来说,无疑是极好的推动力。当孩子的良好行为被肯定时,他们就会倾向于再次表现这些行为。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说“好孩子都是被夸出来的”。家长的赞扬会使孩子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喜爱、认同和接纳,这不但有利于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还会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当然,这并不是说要忽视孩子的不足,过度赞扬同样可能导致孩子的行为问题。所谓“赏罚分明”,孩子做的好的地方就应该肯定,做得不足的地方需要家长指出并帮助孩子改进。

在上述事例中,小敏爸爸的初衷显然是好的,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被孩子理解。从小养成规矩和习惯的确重要,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需要的也许并不是简单说教,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分析和认识自己的行为与外界的评价

,这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过程。

所谓自我认同,即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它并非与生俱来,需要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形成。成长期自我认同感的形成与外界反馈存在密切联系,因为此时孩子的理性思维能力和对事物客观评判的能力尚未充分发展,他们对自己行为判断的重要标准就是他人的评价,尤其是最亲近的人的评价,比如父母。经常得到父母肯定的孩子会感觉自己是有价值的,被喜爱的,反之,如果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只有批评,那么他就会认为自己是不好的,没有能力的,不被喜欢的,进而导致自卑、怯懦、退缩等心理行为问题。因此,适当的表扬对于孩子自尊、自信和自我认同感的建立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事实证明

,自我认同程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所以,帮助孩子做到自我认同,应成为教育过程中格外注意的方面。

生活即教育,一个人的成长与其生活环境是密切相关的。除家庭外,社会、学校、班集体,都是学生每天接触的环境,都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

更多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