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眼里的道德观是怎样的?

2016-10-19 | 日记本:《心理》

孩子眼里的道德观是怎样的?

“不!我才不给他玩我的玩具!”埃尼大喊。当三岁的埃尼努力要伸手抱住147块积木时,他一边这样大喊大叫,听得出语气中的绝望。他强烈地维护着自己:“我需要这些玩具!”要求埃尼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玩具,严重地冒犯了他对公平的认识——他的是非观。

埃尼的行为是否表明他是个淘气、自私的孩子呢?他是不是被惯坏了呢?不一定。其实,这只是儿童的道德观萌芽阶段的正常思想和行为罢了。

学龄前阶段正是宝宝进入道德观世界的时期。儿童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是有发展过程的,正如他们要逐步发展阅读和数学能力一样。因此,父母应当关注宝宝的道德观发展过程,并及时给宝宝设计实践练习的机会,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观。

帮助宝宝区分道德与行为规则

道德问题涉及到正义、公平、权利等等概念,习惯则不然,它们通常只是一些普遍同意的规则,不带有道德判断的性质。比如:进入教室应当脱帽啊、不要翘起椅子腿啊、玩游戏的时候限制人数啊等等都只是行为规则,不含道德因素。孩童从3岁起就应当能够分辨规则和道德。

心理学家建议老师和父母在处理宝宝的犯规行为时,应及时教导宝宝区分道德和规则。如果宝宝违反了惯例性的规则,只需要告诉他那是犯规行为,不要继续做就好了——千万不要说教。反之,假如违规行为涉及道德问题,父母就应当与宝宝谈谈,帮助他明白他的行为对于他人的权利、公平等方面可能造成的影响。必须帮助宝宝改正错的、选择正确的行为。

学龄前儿童道德观的三个特点

·儿童对是非的判断总是黑白分明、非好即坏

Piaget博士把学龄前儿童道德形成期称为“强制道德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对是非的判断总是黑白分明、非好即坏的。而且在宝宝的眼里,好的永远是好的,坏的永远是坏的,没有讨论的余地,也不存在两者之间的灰色地带。人也分为“好人”和“坏人”——好孩子永远都是好孩子,坏孩子也永远都是坏孩子。

·“是否会招致惩罚”是儿童判断对与错的标准

最常见的、儿童判断某个行为正确与否的标准是看这个行为是否会招致惩罚。比如,抢走弟弟的玩具汽车是错误的,因为那样做就必须坐在“禁止游戏椅”上受罚。在宝宝心目中,即使没有人监视,惩罚也是必然的,这是因为处于“强制道德阶段”的儿童相信审判总会到来。出于这种心理,有的宝宝会认为自己跌跤擦破了膝盖乃是因为她撒了谎。宝宝们认为,正义终将实现,一切坏的行为都有代价,而好的行为会获得奖励。

·坚守规则,但是为个人利益会放弃规则

处于“强制道德阶段”的儿童坚信规则是神圣不移的,即使只是游戏规则,也必须坚守。但是,假如规则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他们会认为,为个人利益放弃规则是正确公正的行为。这种情况被专家称为“相对的享乐主义”。

本文开头引用的案例中,埃尼大喊:“我不能跟他分享积木,我需要它!”的时候,就是这种心态的行为表现。不过,假如别的孩子也这样霸占积木,埃尼同样会恼火。相对的享乐主义的态度使孩子抢别人的玩具而不觉得自己有错,只因为“我想要它。”所以孩子并不是坏孩子,也不是道德有问题。这只是道德观发展的阶段表现罢了。

专家建议:

学龄前儿童在强制道德下逐渐形成理性的道德观,父母和教师都应当留意给宝宝机会让他们自己处理道德问题,辨别是非善恶,并协助引导他们培养正确的思路。这一时期主要应当培养的道德观念包括公平、正义、权利和关怀等。必须了解,儿童有时候表现自私是有原因的。只有了解宝宝,才能准确发现帮助他们培养正确道德观的时机。

帮助宝宝发展道德观的九种方法

1、处理问题方式有讲究

在处理违纪问题时,先分清违纪行为属于道德范畴还是社会惯例范畴,并因此而采取不同的对策。如果设计道德问题,应当确保和宝宝进行充分的谈话,并让宝宝明白为什么说他的行为是错的。要引导宝宝理解,他人各自有不同的观点和需要。还要教会宝宝如何改正错误行为。在这里,讲道理比惩罚更重要。与其命令孩子道歉,不如让宝宝自己诚心诚意地说出“对不起”。

2、给孩子机会自己面对道德冲突

比如在设计自由游戏时间表时,留下大段的空白时间,让宝宝自己面对冲突、解决问题。

3、就一些道德选择进行讨论

挑选一些含有道德选择的故事,跟宝宝一起读或讲给他们听,中间讨论一下故事角色的不同立场和观点。留意故事中人犯错的故事,教宝宝了解人不会永远是“好人”,也不会总是“坏人”。

4、鼓励宝宝改变规则

在孩子们玩喜欢的游戏时,鼓励孩子们尝试改变一下规则,换个玩法。要领是:只要全体参加者一致同意,就可以任意变更游戏规则。

5、在指定家庭规则时邀请宝宝参加决策

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帮助宝宝思考如何是对全家人有利的安排。但是决定惩罚方式时不要让宝宝参与。宝宝的想像力超卓,通常会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设想,于事无补。

6、鼓励宝宝表演戏剧小品,或练习角色扮演

戏剧小品和角色扮演能帮助孩子站在他人立场、替人着想,也有助于孩子进行思考,形成独立的看法。

7、开发积极、正向的概念

利用故事和成组的玩偶,在游戏中讨论某个角色的动机和目的。例如在金发姑娘和小熊的故事中(西方有一个经典的童话故事,说的是一个名叫“金头发”的小女孩有一天迷路了,走到一间三只小熊住的木屋里。小女孩肚子饿了,就喝了桌上的麦片,其中一碗太烫、一碗太冷、一碗倒是刚刚好)。金发姑娘有没有弄坏小熊的椅子啊?为什么椅子坏了?小熊会有什么感觉?金发姑娘怎样做才会让小熊好过一些?

8、称赞宝宝良好的行为

见到宝宝有帮助或有利于群体中的其他个体的行为,要及时称赞,作出合理的评论。假如宝宝把集体利益置于自身需要之上,应当称赞和鼓励他。对宝宝友好、公正和帮助他人的行为都要予以肯定。

9、利用现实中道德选择的机会教育宝宝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选择机会、或学校、幼儿园中的真实情景讨论道德问题。不要以为寓言和格言能教育孩子道德问题,寓言和格言都太抽象了,幼儿难以充分理解其现实的含义。

贴心提示:男孩和女孩在道德选择方面有差异

Carol Gilligan博士在她的研究中发现,男性比女性更重视道德标准。她的研究结果显示:在面临道德选择时,女性一般较少注重正义等观念性问题,而更重视关心、爱护、维护关系乃至愿意自我牺牲。Gilligan博士的结论在儿童的自由游戏中也体现出来:如果男孩面临关于公平与否的问题,他们通常会争执到底或者索性带着自己的玩具回家;但是假如女孩面临同样的问题,她们通常会互相妥协,达成折衷的解决方案。即使不能达成妥协,她们也不会散伙不玩,最多是换一种游戏。

孩子眼里的道德观

虽然孩子们知道打人、说谎和偷窃都是毛病的行动,但是有时他们依然会情不自禁、或在情急之下做出这样的行动。这是为何?你该怎么办?

4岁的婷婷在旁人眼中总是一个很乖巧的女孩。而在她家里的一次生日集会上,却产生了一件大家没有想到的事。妈妈回想说:“我把刚买回来的生日蛋糕放在餐桌上就去准备饭菜了。客人还没有来,我就发现蛋糕上的奶油少了1小块儿。这时候,婷婷告诉我:‘妈妈,我刚才去客厅看书了,小熊跑过来碰它了。’小熊是我家1只小猫的名字,确切有偷嘴的毛病。所以我就相信我女儿所说的话了。”

但是,一小时过后,婷婷走到我身旁,有点犹豫也有点胆怯地告诉我小熊没有碰蛋糕,她承认是自己偷吃了一口。然后问我:‘妈妈,你会生我的气吗?’虽然我当时其实不生气,但是她却由于这点小事而说谎确切出乎我的意料。“你的孩子是不是也有一样令你料想不到的行为,而且这些行动恰恰是完全违背你平时的教诲的。就像有的动画片里描绘的那样,左侧1只天使,右侧一个恶魔,是它们时刻在控制著小主人公的行动。

3、4岁的孩子正处于道德观初步构成的阶段。这个时候是父母使用各种方法帮助孩子打下坚实基础、建立正确道德观的大好时机。

3、4岁的孩子好像也是在被天使和恶魔交替控制著。一方面,他们对是不是遵照了规则、待遇是不是公平这些事情非常在乎,而且认为好人一定克服坏人。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在玩游戏的时候却会耍赖,也会顺手牵羊、拿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或者动手打他的朋友。

其实这是由于这个年龄的孩子正处于道德观初步构成的阶段。在明确的是非观念构成之前,他们常常会混淆正确与毛病的概念。

简单地说,道德观的构成,就是指孩子有能力把父母言传身教的准则自我吸收和消化了。当孩子的道德观正处于构成阶段的时候,他需要动用他日趋增长的智力、交往能力和感知能力来吸收和消化父母的教诲。这个时候是父母使用各种方法帮助孩子打下坚实基础、建立正确道德观的大好时机。

最重要的是,父母要让孩子明白为何有一些行动是毛病的,同时也可以让孩子通过换位思考的方法对毛病行动有更深入的印象和理解。

在孩子们能够靠正确的道德观引导自己行动之前,他们还是要依赖于父母和老师的不断提醒,还需要父母和老师经常在他们耳边告诫什么是正确的行动。在3、4岁孩子的眼里,权威的力量是无穷的。也就是说,如果父母说这是对的或那是错的,那末他们的想法就是”好吧,肯定就是这样了“。

不过,父母应当知道,你的孩子接受你的说教其实不仅仅是由于他把你看做权威,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他爱你,他想和你一样。

孩子们的道德观是与成人完全不同的。

孩子们评判是非对错的标准有时与成年人完全不一样。所以,父母们需要关注3、4岁孩子的特性,才能理解他们的行动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第一、 孩子们开始靠自我的判断而构成自己的道德观了。他们把事情简单地看成不是黑的就是白的,想法直接并具体化。比如说,他们常常认为结果比动机更重要。

一名瑞士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测试:先给孩子们讲述一个关于2个小孩的故事,然后问他们两个孩子当中谁的行动更不好。故事大致的情节是这样:一个孩子为了给妈妈一个欣喜,就主动帮妈妈把洗干净的器皿放进厨柜里,结果摔碎了4个杯子。

另外一个孩子呢,为了爬到高处,拿妈妈不让他吃的那些糖果,一不小心把一个杯子碰在地上,摔碎了。测试的结果是,孩子们把注意力都放在摔碎杯子的数量上,而不是那两个孩子的动机上。所以,他们大都认为摔碎4个杯子的那个孩子做得更差,恰恰与成年人看重动机的观点完全相反。

第二、3、4岁的孩子自我创造出这样一个”理论“:由于是他们想要的,所以是正确的。生活中,父母总是能够看到,自己的孩子玩游戏的时候非常喜欢赢,为了能赢常常把游戏规则抛在脑后。由于他们的思惟方式是”我想赢,所以我为了赢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

一样,3、4岁的孩子还常常深信”我头脑里想到的就是真实的“。这就是孩子们拿走不属于他东西的缘由了。当他想要那个不属于他的东西的时候,那种渴望的强烈足以使他认为这就是他的了,所以拿走它也没什么不对的地方,反而顺理成章。

第三、即使3、4岁的孩子知道自己违背了某些准则,他们也不会乖乖承认的,多数孩子会为了表明自己是个好孩子而说谎。

最近牛津大学的学者们做了一项研究:要求3岁的孩子们在研究员离开的时候不能触摸放在那儿的玩具。结果发现有一半的孩子触摸了那个玩具,其中80%的孩子还否认他们碰过玩具。由此看见,孩子们也畏惧自己的不良行为被父母捉个正著。

第四、有时候,挫败感也是孩子们不良行为的罪魁祸首。当孩子有挫败感的时候,他们很有可能已忘记所有的规矩和准则了。即使多数孩子知道打人、偷窃或违背父母的教导是不对的,但他们还是不能控制自己内心本能的冲动,做出一些错事来。

当他在晚餐前不能抵制住薯片的诱惑的时候,当他妒忌朋友的新玩具的时候,或当失败给他带来愤怒的时候,他常常在行动之前根本就不经过大脑思考了,所有的行为准则已经完全不存在了。只有事后回想起他行动举止的时候,他才可能意想到自己所犯的毛病。

好的指点方法是让孩子建立正确的道德观的关键。

不管怎样,孩子做了错事之后,父母教导他的方法最为关键,可以直接影响到孩子将来是否会重蹈覆辙。父母最好首先重申对他行动的要求,然后向他解释清楚他的行动所造成的后果。假设你的孩子踢人了,你就要告知他:”踢人的行动是我绝对不能允许的。踢你的朋友,会使他受伤的,会很疼。“另外,父母还可以想办法唤起孩子的公平意识和对他人的怜悯之心,通过这个办法来教导他。如果孩子强行抢走了小朋友手中的小卡车,就告知他:”你的朋友非常伤心。由于该轮到他玩了,你却把它拿走了。“父母的这番话能够使孩子意想到他的行动对其他人有什么样的影响。

固然,如果父母能够事前提示孩子应当注意他的哪些行动,对孩子来讲,就更容易做到了。比如,在你带著孩子到幽雅的餐厅用餐之前,你最好先提醒他,在室内说话的声音应该放低一些,既不会打搅别人,自己也能听得见。到了餐厅,即便孩子偶尔忘记了,一个简单的提示,他也能马上改正过来了。

孩子做了错事需要父母及时指出和教导,那孩子做了好事呢?父母可不要忘记表扬哟。一旦孩子表现良好,比如对人友善,做事正直、乐于与他人分享等等,父母就要及时指出和夸奖。即使孩子做了错事,如果他事后勇于承认了,父母也应当先谢谢他向你说了实话,然后再向他讲明为何这样的行动是错的。

对父母来讲,最重要的就是时刻不要忘了言传身教,不能放过生活中的每个机会对孩子进行教诲。当你带著孩子在超市买完东西结帐的时候,收银员无意中多找给你钱了。

一旦你发现,不管多少,都应当让孩子亲眼看见你把钱退还回去了。由于孩子更重视父母所做的,而不是他们所说的。父母简单的一个动作,在孩子的脑海里却印象深入。所以,生活中的耳闻目睹,比任何说教都更有效。或许下次你还没有意想到,孩子反而会提示你什么样的行动是正确的了。

童童(男孩,5岁)正在用插塑玩具搭汽车。一个小同伴拿了放在他眼前的玩具,童童立即冲上去砸了同伴搭好的坦克,还踢了同伴1脚。老师制止了童童的攻击性行为,告知他”打人是不对的“。童童抬起头无辜地说:”我知道打人不对,可是我爸爸说,他人欺侮我的时候我就应当打他,而且电视里的解放军叔叔也要打坏人啊。“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

1、童童对”能不能打人“产生了困惑;

2、童童的攻击性行为说明”打人是不对的“这1道德信条对童童来讲已淡化了,他觉得只要有一点理由就可打人。那末,童童为何会产生道德困惑呢?

首先,童童不知道一般环境和特殊环境中应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即他不知道一般意义上的坏人概念和他的同伴随多大的区分,因此产生了毛病的判断。

其次,成人之间道德认识的差异:老师给童童的道德信条是”不能打人“,而父亲给童童的道德信条是”人家欺侮你,你就打他“,即在某些时候许可童童打人。二者观念不一,使童童产生困惑而想法从别处寻求答案。

最后由于受年龄限制不能正确分析事情,因此做出毛病选择。

作为家长,在孩子遇到此类困惑时,应引导他们找到正确的方向。那末,在具体操作上家长该怎样做呢?

1.、别怕孩子困惑,让孩子多选择。让孩子学著区分”好“与”坏“,但最后的选择应当让他们自己来做。不要怕他们遇到困惑,困惑越多,孩子可以选择道德准则的机会越多,所形成的道德认识也就越全面和深入。我们应当让孩子在自己动脑选择的进程中逐步成长。

2、告知孩子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从孩子很小开始就应当让他们接触良好的道德规范。虽然许多道德规范依然没法让孩子理解,但没关系,教他们分辨最基本的对错,给他们正确的道德规范。先让他们知道什么该做,甚么不该做,以后再渐渐地理解。事实上,人在成长进程中许多的道德规范都是先做后懂的。

3、在孩子做出对道德信条的选择后,及时给予评价。如果孩子的选择符合社会的道德准则,那末家长应给予表扬和鼓励。反之,则应及时地提示孩子纠正。必要时给予一定惩罚与警戒,绝不可放任。

4、成人的道德观念应当一致并以身作则。家长要常与老师联系,积极配合老师,共同担当起培养孩子的责任。对遇到道德困惑的孩子进行适当引导,可以帮助孩子逐步建立起正确的道德体系,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孩子道德观的构成离不开父母日常生活中的点点作为。所以要想给孩子建立一个正确的道德观,就必须从日常生活中做好榜样。

如何给小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

1.最重要的是家长的言传身教,孩子的行为很多都是父母那的反映。家长的品行端正,耳濡目染出来的孩子肯定是端正的。

2.正向的鼓励要好于管教。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要让孩子对他做的事情感到有成就感,这样能有利于培养他的自信。

3.要用于管教,及时管教。对于孩子不好的行为要及时纠正。纠正绝对不是带着情绪去打骂孩子。而是给他定规矩,讲究原则,让他知道什么不该做,做了有什么后果。管教他不是为他不犯错误,而是让他知道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孩子眼里的道德观是什么样的

一旦你发现,无论多少,都应该让孩子亲眼看见你把钱退还回去了。因为孩子更注重父母所做的,而不是他们所说的。父母简单的一个动作,在孩子的脑海里却印象深刻。所以,生活中的耳濡目染,比任何说教都更有效。也许下次你还没有意识到,孩子反而会提醒你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了。

虽然孩子们知道打人、说谎和偷窃都是错误的行为,但是有时他们仍然会情不自禁、或者在情急之下做出这样的行为。这是为什么?你该怎么办?

4岁的婷婷在旁人眼中总是一个很乖巧的女孩。而在她家里的一次生日聚会上,却发生了一件大家没有想到的事。妈妈回忆说:“我把刚买回来的生日蛋糕放在餐桌上就去准备饭菜了。客人还没有来,我就发现蛋糕上的奶油少了一小块儿。这时候,婷婷告诉我:‘妈妈,我刚才去客厅看书了,小熊跑过来碰它了。’小熊是我家一只小猫的名字,确实有偷嘴的毛病。所以我就相信我女儿所说的话了。”

但是,一小时过后,婷婷走到我身边,有点犹豫也有点胆怯地告诉我小熊没有碰蛋糕,她承认是自己偷吃了一口。然后问我:‘妈妈,你会生我的气吗?’虽然我当时并不生气,但是她却因为这点小事而说谎确实出乎我的意料。”

你的孩子是不是也有同样令你料想不到的行为,而且这些行为恰恰是完全违背你平时的教诲的。就像有的动画片里描绘的那样,左边一只天使,右边一个恶魔,是它们时刻在控制着小主人公的行为。

3、4岁的孩子正处于道德观初步形成的阶段。这个时候是父母使用各种方法帮助孩子打下坚实基础、树立正确道德观的大好时机。

3、4岁的孩子好像也是在被天使和恶魔交替控制着。一方面,他们对是否遵守了规则、待遇是否公平这些事情非常在意,而且认为好人必定战胜坏人。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在玩游戏的时候却会耍赖,也会顺手牵羊、拿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或者动手打他的朋友。

其实这是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正处于道德观初步形成的阶段。在明确的是非观念形成之前,他们常常会混淆正确与错误的概念。

简单地说,道德观的形成,就是指孩子有能力把父母言传身教的准则自我吸收和消化了。当孩子的道德观正处于形成阶段的时候,他需要动用他日益增长的智力、交往能力和感知能力来吸收和消化父母的教诲。这个时候是父母使用各种方法帮助孩子打下坚实基础、树立正确道德观的大好时机。

最重要的是,父母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有一些行为是错误的,同时也可以让孩子通过换位思考的方法对错误行为有更深刻的印象和理解。

在孩子们能够靠正确的道德观引导自己行为之前,他们还是要依赖于父母和老师的不断提醒,还需要父母和老师时常在他们耳边告诫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在3、4岁孩子的眼里,权威的力量是无穷的。也就是说,如果父母说这是对的或者那是错的,那么他们的想法就是“好吧,肯定就是这样了”。

不过,父母应该知道,你的孩子接受你的说教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把你看作权威,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爱你,他想和你一样。

孩子们的道德观是与成人完全不同的。

孩子们评判是非对错的标准有时与成年人完全不一样。所以,父母们需要关注3、4岁孩子的特性,才能理解他们的行为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第一、 孩子们开始靠自我的判断而形成自己的道德观了。他们把事情简单地看成不是黑的就是白的,想法直接并具体化。比如说,他们常常认为结果比动机更重要。

一位瑞士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测试:先给孩子们讲述一个关于2个小孩的故事,然后问他们两个孩子当中谁的行为更不好。故事大致的情节是这样:一个孩子为了给妈妈一个惊喜,就主动帮妈妈把洗干净的器皿放进厨柜里,结果摔碎了4个杯子。

另外一个孩子呢,为了爬到高处,拿妈妈不让他吃的那些糖果,一不小心把一个杯子碰在地上,摔碎了。测试的结果是,孩子们把注意力都放在摔碎杯子的数量上,而不是那两个孩子的动机上。所以,他们大都认为摔碎4个杯子的那个孩子做得更差,恰恰与成年人看重动机的观点完全相反。

第二、3、4岁的孩子自我创造出这样一个“理论”:因为是他们想要的,所以是正确的。生活中,父母总是能够看到,自己的孩子玩游戏的时候非常喜欢赢,为了能赢常常把游戏规则抛在脑后。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是“我想赢,所以我为了赢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

同样,3、4岁的孩子还常常坚信“我脑子里想到的就是真实的”。这就是孩子们拿走不属于他东西的原因了。当他想要那个不属于他的东西的时候,那种渴望的强烈足以使他认为这就是他的了,所以拿走它也没什么不对的地方,反而顺理成章。

第三、即便3、4岁的孩子知道自己违反了某些准则,他们也不会乖乖承认的,多数孩子会为了表明自己是个好孩子而说谎。

最近牛津大学的学者们做了一项研究:要求3岁的孩子们在研究员离开的时候不能触摸放在那儿的玩具。结果发现有一半的孩子触摸了那个玩具,其中80%的孩子还否认他们碰过玩具。由此看见,孩子们也害怕自己的不良行为被父母捉个正着。

第四、有时候,挫败感也是孩子们不良行为的罪魁祸首。当孩子有挫败感的时候,他们很有可能已经忘记所有的规矩和准则了。即使多数孩子知道打人、偷窃或者违背父母的教导是不对的,但他们还是不能控制自己内心本能的冲动,做出一些错事来。

当他在晚饭前不能抵制住薯片的诱惑的时候,当他嫉妒朋友的新玩具的时候,或者当失败给他带来愤怒的时候,他往往在行动之前根本就不经过大脑思考了,所有的行为准则已经完全不存在了。只有事后回想起他行为举止的时候,他才可能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

好的指导方法是让孩子建立正确的道德观的关键。

无论怎样,孩子做了错事之后,父母教导他的方法最为关键,可以直接影响到孩子将来是否会重蹈覆辙。父母最好首先重申对他行为的要求,然后向他解释清楚他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假如你的孩子踢人了,你就要告诉他:“踢人的行为是我绝对不能允许的。踢你的朋友,会使他受伤的,会很疼。”

另外,父母还可以想办法唤起孩子的公平意识和对他人的怜悯之心,通过这个办法来教导他。如果孩子强行抢走了小朋友手中的小卡车,就告诉他:“你的朋友非常伤心。因为该轮到他玩了,你却把它拿走了。”父母的这番话能够使孩子意识到他的行为对其他人有什么样的影响。

当然,如果父母能够事先提醒孩子应该注意他的哪些行为,对孩子来说,就更容易做到了。比如,在你带着孩子到幽雅的餐厅用餐之前,你最好先提醒他,在室内说话的声音应该放低一些,既不会打搅别人,自己也能听得见。到了餐厅,即便孩子偶尔忘记了,一个简单的提醒,他也能马上改正过来了。

孩子做了错事需要父母及时指出和教导,那孩子做了好事呢?父母可不要忘记表扬哟。一旦孩子表现良好,比如对人友善,做事正直、乐于与他人分享等等,父母就要及时指出和夸奖。即便孩子做了错事,如果他事后勇于承认了,父母也应该先谢谢他向你说了实话,然后再向他讲明为什么这样的行为是错的。

对父母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时刻不要忘了言传身教,不能放过生活中的每一个机会对孩子进行教诲。当你带着孩子在超市买完东西结帐的时候,收银员无意中多找给你钱了。

一旦你发现,无论多少,都应该让孩子亲眼看见你把钱退还回去了。因为孩子更注重父母所做的,而不是他们所说的。父母简单的一个动作,在孩子的脑海里却印象深刻。所以,生活中的耳濡目染,比任何说教都更有效。也许下次你还没有意识到,孩子反而会提醒你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了。

更多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