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模仿不好的行为怎么办

2016-10-17 | 日记本:《心理》

孩子模仿不好的行为怎么办

每个小孩都会有一股“模仿瘾”,这也是他们心中的梦。因为他们的好奇、他们的天真,使得他们在选择模仿对象时,铤而走险!对于小孩这种非正常的“模仿瘾”,作为父母的,应该怎么办呢?模仿对于小孩而言,是一种天性行为,要完全阻止小孩的模仿行为,是不可能的。要解决小孩的这种非正常的“模仿瘾”,作为父母的就应该及时对小孩进行安全教育,并且正确引导小孩的模仿行为。

案例:小女孩模仿“小燕子”上吊自杀假戏成真

女孩小芳自小聪明活泼,平时喜欢看电视,特别喜欢某热播剧里的“小燕子”。当小芳看到剧中“小燕子”上吊自杀但不会死亡的镜头后,便跟身边的玩伴经常嚷着要学“小燕子”上吊。

在2011年11月20日下午,小芳和小朋友们一起在被告经营的工厂外墙玩耍,大家叠起一堆砖头,用绳子连接在厂房外墙窗户的防盗网上,把绳子打成结,玩起了“上吊游戏”。结果玩耍中小芳被绳子绞住脖子,动弹不得。小芳的父母闻声赶来,把她解救下来,马上送到镇卫生院抢救,可惜已经回天乏术。

分析:孩子天性好奇,对一些电视和游戏中的动作和情景往往产生兴趣,甚至会盲目模仿。但是幼儿由于心理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低,往往不能分辨出哪些值得模仿,哪些不能模仿,所以家长应该提高警惕,避免孩子的不良模仿。

父母该怎样谨防孩子的不良模仿

一、 教宝宝模仿要有选择性,而不是盲目性

幼儿的模仿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常常是为了玩一玩。由于他们年纪小,辨别是非能力弱,所以他们的模仿没有明确的道德标准,不是专门模仿好的行为,也不是专门模仿坏的行为,而是从兴趣出发,对什么有兴趣就模仿什么,对什么感到新奇好玩就模仿什么。这样模仿久了,就潜移默化受到好或坏的熏陶,变成道德行为习惯。有时还会像小明那样,迷上了非正常人类,而上演亡命模仿秀!

所以对幼儿模仿的引导,首先要积极引导小孩克服模仿中的盲目性。要引导他们明确认识模仿什么,追求什么,使他们明白什么是好的,值得模仿,什么是不好的不应该去模仿。什么能模仿,什么又是不能模仿的。

对他们的玩耍,要经常留心观察,对一些不健康的模仿行为要及时纠正和制止,并告诉他们不能模仿的原因和道理。对模仿不良行为的小孩要及时加强教育,讲清不良行为所带来的危害,让他们未形成习惯时就及时改正。

二、引导宝宝模仿“英雄”更佳

抓住幼儿模仿性强这一特点。父母可以把孩子从无意识的模仿引导到有意识的模仿,引导他们学习先进英雄人物。

需要注意的是,引导孩子们模仿的英雄人物一定要是正常人,尽量避免影视剧中的幻想人物。随着孩子接触面和知识面的增广,他们的模仿行为已由低年级时模仿父母、老师身边的人等,逐步发展到喜欢模仿电视、电影、文学作品中他们崇拜的先进人物。

父母就要积极引导他们多读先进人物、英雄人物的书籍,经常组织他们看讴歌先进英雄人物、革命前辈或在革命战争年代他们的同龄人,这些革命前辈和英雄人物从小就关心祖国,意志坚强、机智勇敢、勤学苦练、助人为乐等优秀的行为品质,对幼儿必然产生极大的影响力,成为他们模仿的最好楷模。

三、引导宝宝模仿可先为宝宝讲解

由于幼儿年纪小,感性模仿较强,理性模仿较弱。一般多模仿对象的外部特征的行为动作,而并未认识这些行为动作的精神实质,并未注意学习对象的本质的东西。

这样的模仿对他们道德品质的形成,并未有产生明确的积极的教育意义和影响,仅仅只具有一些外表的模仿作用。

所以,引导孩子模仿榜样的内在本质特点,可以先给宝宝讲解模仿任务的内涵等,促使幼儿模仿行为从感性模仿积极向理性模仿转变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做才能使幼儿的模仿行为具有明确而积极的道德教育意义,才能使模仿教育收到最根本的效果。而家长们也应当具备当宝宝产生不安感时,消除宝宝不安的对策。

孩子喜欢模仿不好的行为怎么办

爱模仿是儿童心理特点之一。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发现,他们常常倾心于对某些反面典型的模仿,这在心理学上称为模仿偏向。

出现模仿偏向的原因与他们的心理特征有关。首先,反面典型的语言、动作、姿态等都显得另类,易于调动儿童模仿的意向;其次,儿童好动好玩游戏,借助反面典型的一举一动达到互逗互乐的目的。再次,儿童社会经验贫乏,认识水平低,分辨能力差。

发现这类模仿行为,一方面,要及时教育和引导儿童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认识反面典型的语言、动作是不好的。另一方面,要善于引导,要反对模仿反面的东西,而不能反对他们模仿。模仿也是一种初级的必要的学习方式。应把儿童模仿方向引导到积极的方面,从而在模仿中提高他观察事物的能力和学习技能。另外要鼓励他模仿正面的榜样。

孩子出现不良行为,家长该如何应对

孩子从出生到学会讲话,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孩子咿呀学语的时候,便开始学会讲脏话了,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不良行为,是需要引起父母重视的。当孩子出现这种行为的时候,父母该如何做呢?下面一起来看一下。

冷处理法:

冷处理法又称为消退法。是指某一行为反复出现时,若这个行为得不到强化,这种行为的发生率就会降低。通过消退程序即停止强化,可以使某种反应的频率降低,消除孩子已建立的不良行为。

不打孩子,也不和孩子说道理,假装没听见,对孩子不理不问。慢慢地,他觉得没趣自然就不说了。或者不理睬他,走开,保持沉默或继续做你手中的事情,通过以上方式让孩子感到,说脏话并不能引起大人的注意,说脏话并不好玩,这样他才会自动减少说脏话的次数。

这里需要提醒你注意的是:当孩子说脏话时,你千万不要大发雷霆,表现出异常愤怒的样子,或重复孩子的脏话,这样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只会强化这种不良行为。

模仿疗法:

模仿疗法又称为示范法,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学习和获得良好行为,减少和消除不良行为的一种矫正方法。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改变个体自己的行为是相当有效的,其主要类型有:影视、录像、读物模仿法、现场模仿法、参与模仿法等。比如“编个故事让宝宝自己体会”就是一个典型的读物模仿法。

在故事中让孩子最喜欢的东西拟人化,让孩子体会到被人骂是件非常不舒服的事情,同时,在故事中要给孩子一些好的建议,比如在他生气的时候可以找人倾诉或者和喜爱的玩具说一说等等,而不能用骂人的方式。总之,你可以运用多种策略去帮助孩子模仿学习正确的良好的行为,最终也能让他改掉骂人的不良行为。

行为疗法:

这是通过纠正不合理的思想活动或信念来改变儿童行为的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深入到内部思想的改造上。这种方法的种类很多,心理学家贝克的认知疗法强调儿童对自己行为的认识,注重通过直接干预和重建等手段来改变儿童的认知,从而改变儿童的行为。

了解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良行为,帮助他认识到骂人是一种不好的行为,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自我意识尚未分化出主体与客体。所以,当你问他:“骂人,好不好?”他一般会答你:“不好!”这是因为在他的自我意识中,骂人说脏话是别人做的,不包括他自己。他说这些脏话,只是在模仿,觉得好玩而已。

因此,你不要从道德品质的角度去衡量这件事,而应教导并积极暗示孩子:这种行为是不对的。虽然这时他的自我意识不完善,但如果他也认同“骂人是不好的行为”,那么,我们就能进一步说服和教育他,下一次没准他就会很大方地指出或承认错误了。对孩子的各种良好表现,一定要给予适当的反馈与强化,如能改掉毛病,或者表现出一点点良好的迹象时就及时表扬他,使他彻底地去掉骂人的坏行为。

孩子模仿能力很强,一些不良习惯都是从父母身上学到的,要想改掉孩子的坏习惯,父母首先应该做到以身作则,同时注重培养孩子好的品质,好的行为习惯,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基础。

五招教你应对孩子的不良行为

某天,你突然听到孩子说了脏话,作为家长的你肯定不敢相信那刺耳的词语,会是从孩子的嘴里说出的。其实你并不用过度惊讶,由于受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加上孩子有喜欢模仿的天性,所以在学习语言过程中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面对孩子的这种不良行为,家长可以采取下面几个方法:

第一招:冷处理法

冷处理法又称为消退法,是指某一行为反复出现时,若这个行为得不到强化,这种行为的发生率就会降低。

具体措施是当孩子说脏话时,不打孩子,也不和孩子说道理,假装没听见,对他不理不问。慢慢地,孩子觉得没趣自然就不说了。这里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千万不要大发雷霆,表现出异常愤怒的样子,或重复孩子的脏话,这样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只会强化这种不良行为。

第二招:认知行为疗法

这种方法的种类很多,心理学家贝克的认知疗法强调儿童对自己行为的认识,注重通过直接干预和重建等手段来改变儿童的认知,从而改变儿童的行为。

基本步骤如下:

第一步:了解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良行为,帮助他认识到说脏话是一种不好的行为。

第二步:幼儿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尚未分化出主体与客体。所以,当你问他:“骂人好不好?”他一般会回答:“不好!”这是因为在他的自我意识中,说脏话是别人做的,不包括他自己。他说这些脏话,只是在模仿,觉得好玩而已。因此,你不要从道德品质的角度去衡量这件事,而应教导并积极暗示孩子:这种行为是不对的。

第三步:对孩子的各种良好表现,一定要给予适当的反馈与强化,如能改掉毛病,或者表现出一点点良好的迹象时就及时表扬他,使他彻底改正说脏话的坏行为。

第三招:模仿疗法

模仿疗法又称为示范法,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学习和获得良好行为,减少和消除不良行为的一种矫正方法。

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改变个体行为是相当有效的,其主要类型有:影视模仿法、录像模仿法、读物模仿法、现场模仿法、参与模仿法等。家长可以编故事让孩子自己体会,这是典型的读物模仿法。编故事的同时,在故事中给孩子一些好的建议,比如在他生气的时候可以找人倾诉或者和喜爱的玩具说话等,而不能用说脏话的方式。总之,家长可以运用多种策略去帮助孩子模仿学习良好的行为,最终让他改掉不良行为。

第四招:适当惩罚法

如果孩子长大了一点,比如到五六岁,仍有这种不良行为,就可以给他适当的惩罚,促使他反省自己的行为。

第五招:环境隔离法

你不妨仔细想想:孩子为什么说脏话?如果追因溯源之后,发现他是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那么就该采取环境隔离法,让他远离不良环境,不让他跟一些说脏话的孩子一起玩。

更多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