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艺术作文300字
身边的艺术
说话,谁都会,有的人说个没完没了,有的说得很“简陋”。就拿这说话没完没了的人说,没什么坏处,他不内向,胆大,和陌生人谈得来,这很好,不过不要没有分寸地罗嗦。
在公用电话亭,拿起电话,不管是什么话都要说,好像嘴漏了个洞。这种习惯很不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之上,让很多人不方便,一点也不果断,说得像长篇大论。本来两三分解决的事,用了两三个小时。当然,这只是个玩笑,但还真有这样的人,希望他们可以改掉这个毛病,和那说话“简陋”的人学学。
太“简陋”了,还不行。为什么?这说话也是一门艺术,现在是“白话文时期”,不能像文言文那样“简陋”。我估计,这样的人大部分都是冷冰冰的,待人比较冷漠,不太爱说话,不和陌生人交流。所以,太“简陋”不行,应该适当,把废话去掉就行了。
身边的艺术
在生活中,艺术无处不在,它可以是一首歌、一幅画,也可以是一件不起眼的小工艺品,但我最爱泥塑。
小时候,在家里,奶奶经常捏泥塑,没事就叫我去看她捏泥塑,那时候,我喜欢上了捏泥塑,天天跟着奶奶学。
奶奶也很高兴,终于有人跟她捏泥塑。奶奶把材料准备好,开工了。首先,把要捏的东西样子在心里想好,然后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捏起了泥塑。
我在心里想好小猫的样子,手跟着心里描述,捏了起来,不一会儿,捏好了,我拿给奶奶看,奶奶看了,笑得大牙都快掉下来了,我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奶奶说:“这是什么?”我说:“小猫呀!”“像吗?”奶奶说。我仔细看了一会儿,才发现一点都不像,而像一堆没啥变化的泥。
奶奶给了我几处指点,并在我的“小猫”上动手脚,一会儿,一只栩栩如生的小猫出现在我的眼前。
从这件事后,我每天都抽时间跟奶奶学捏泥塑。日子一天天过去,我捏得愈来愈像,虽然中间有几次失败,想放弃,但在奶奶的鼓励下,我坚持了下来。
艺术,是一种美,是泥塑带我走进艺术的百花园,感受艺术的魅力,美的陶醉。
身边的艺术
如果我提到窗户,你肯定会说,这太无聊了,谁都知道。可是,你对窗上的艺术又知道多少呢?
今天早上,一件奇特的事出现在了我们家的窗户上。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精美艺术,大自然的杰作——窗花。她不但奇特还很美丽,千姿百态。最普遍的应该是“松塔”了。这是一棵水晶松,一条条花纹都很细致、轻柔。伸出手一摸,呀!凉丝丝的,还有一些突出的线条,即便是盲人,也能感受到窗花的美。她有虚有实、有厚有薄、有大有小,像一片水晶松林,蒙蒙胧胧、隐隐约约,给人一种意境高远,独处深林的感觉。当然,窗花不止如此。还有更奇特、更完美、更艺术的窗花。
那就是人造窗花。窗花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种,她源于百姓的日常生活,深藏于民间,扎根于民间,所以她不仅是剪纸文化中的精华,还是民间艺术的珍品,同时又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的手法将吉祥事物、美好愿望描写的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的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我喜欢窗花,但我更爱给我带来欢乐的冬天!
身边的艺术
我们的身边有许多艺术如杂技、绘画、小品、戏剧等等。在这么多的艺术里我喜欢杂技。
我喜欢杂技是因为小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去看了一场杂技表演,节目开始了他们先放出来一对狮子,那些狮子在舞台上给人们表演起跳火圈,走钢丝。人们在下面激烈的喊着。
接下来上场的是一只小猴子,它活泼机灵的在舞台上做出一些使人笑掉大牙的动作,观众们传来了一阵阵笑声,只见那只猴子又在舞台上跳了一段不知名的舞蹈好像再秀自己的本领,让观众们称赞他。
表演最后出现了一只鹦鹉,只见观众手里拿着一张张钱,鹦鹉见了就回来叼钱,调回来后给自己的主人,这真是一只了不起的鹦鹉。
你是否喜欢杂技呢?你是不是和我一样也喜欢在即表演,喜欢这儿的动物呢?所以艺术往往起于我们的身边,我喜欢杂技,喜欢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