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6冬季书单之一(2015.12——2016.02)
1、12月1日 《远足》 亨利.戴维.梭罗 江苏人民出版社
短评:
外面的世界处处吵闹着一哄而上的偏执,狂热下掩埋着的是真实人生的巨大虚无。偏偏在这个时候,窜出了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你瞧他那副一本正经的狡猾样子,真是上天入地却又不知死活的造反派!
然后你就知道了,本分的树木和土地连着,本分的人和本性连着,本分的美德和自然连着。
整日狂奔着的家伙们,如果不小心把根给丢了,记得去康科德找回来。
15.12.1
2、12月2日3日 《断舍离》 山下英子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短评:
物品要用才有价值——是为断;
物品在此时、当下,应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是为舍;
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是为离。
早上好,日益膨胀的物质欲望!
15.12.4
3、12月3日 《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 张德芬 湖南文艺出版社
短评:
真事,无婚主义者们听说曾经一起玩过来的家伙结婚了,还是会心动的。
这就是本能。
德芬的书,故事1分,灵修9分。解除+发愿+感恩+接受=心想事成。
无人喝彩时,自己用心关照就是。准备好了,就向宇宙许愿吧。
然后,我们本能地心想事成。
15.12.4
4、12月3日4日5日6日 《大开眼界》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中信出版社
短评:
阅读过的马尔科姆的第一本书,就事论事,胜在叙事能力,不过也差不多只剩下叙事能力了,可惜没能像他的书名那样让人“大开眼界”。推荐:王牌推销员、西红柿酱之谜、真实的发色、百万默里。
15.12.6
5、12月6日 《芒果街上的小屋》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 译林出版社
短评:
有一个女孩。
她会变废为宝,她会招蜂引蝶。她会哭,会笑,会跑,会胡闹。她有小心机,也有小聪明,她有脸红后的失望,也有地表下的尊严。
她的世界只比她的个头大一点点,她的梦想是离开红屋芒果街。
于是,世界再也没有芒果街;可是,世界处处都是芒果街。
我们都变成大人,我们都变回孩子。
15.12.6
6、12月6日7日 《带一本书去巴黎》 林达 三联书屋
短评:
城堡或监狱,没有一座城是容易的;君主或平民,没有一个人是容易的。
给自己一座城,幻想没去过的巷陌;给自己一段人生,聆听风起云涌的日子。
带上一本书,约个时间巴黎见。
15.12.7
7、12月7日8日9日10日11日 《苏菲的世界》乔斯坦.贾德
短评:
每次出门,我都喜欢把包装的满满的。
经验主义说:如果把包塞满了,旅途就是你的;如果把世界塞满了,世界就是你的。
自然还是会心疼那些留不下的又带不走的。
丢一些。
再丢一些。
后来旅途就长了一些。
慢慢地,又长了一些。
当苏菲在谈论哲学,我在和自己谈论些什么?
我在谈论这个世界,在谈论背包里装的东西。所以我的故事就是背包的故事,我的人生就是旅途的人生。
我是谁?
我是伊卡洛斯,薛西佛斯,普罗米修斯。
我是无法举起酒杯的精灵,你知道的,藏在达尔文笔记上,特立独行的那一支。
冲破边界来到真实人生的那一支。
15.12.11
8、12月11日12日13日《我执》 梁文道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短评:
“所谓人生在世的意义,其实都是假设。”所以我知道,过来人的经验从来就没有可靠过。
奇怪的是,原以为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痛苦,后来发现,苦痛是相似的,快乐更是相似的。只是时代在变,人和风景也在变。然而,当我们在沉默中渐渐失去了话语权,留下的又会是什么呢?
我们得要明白,世间的事情发生再多,也只是别人的事;世间的情绪宣泄再多,也只是别人的情绪。每一天都被重复着的和没有重复着的那些,每一天抗争着的和平庸着的那些,每一天上了新闻和没上新闻的那些,大多都与自己无关。
我们需要承认的事实就是:只有自己的故事才是真正的故事,只属于你一个人的故事。你是你的,不管你喜不喜欢。小偷偷不走,上帝也拿不掉。
所以我说,道长的书是写给大家的。
道长的书是写给自己的。
15.12.13
9、12月13日 《百年谎言:食物和药品如何损害你的健康》 兰德尔.费兹杰拉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短评:
这本书告诉了我们以下几件事情:
1、什么事情都可以为了钱,哪怕是自己吃的东西;
2、我们本该吃的更好,然后那些都被制作成了罐头;
3、法律保护不了你吃的东西;
4、别慌,或许出生的时候你就已经中毒了;
5、没事千万别乱吃药;
6、对合成的食物和药物最好看都不看一眼,我说的是,包括疫苗;
7、好了,现在我相信某些小饭馆的食材是用***做的了;
8、你看,想要得到不同的体质完全不需要出生在氪星;
9、谁说中医就是伪科学呢?
10、你需要经常吃的东西:梅干、葡萄干、蓝莓、黑莓、草莓、无头甘蓝、菠菜、芽甘蓝、苜蓿和椰菜。
11、最后,记住吃土才是最好的选择,那才是大自然的馈赠呐(他竟然真的这么举例了)!
顺便说一句,麦草汁是个好东西。
15.12.13
10、12月13日14日 《生命的重建》 路易斯.海 中国宇航出版社
短评:
不要强迫别人做什么,更不要强迫自己做什么;去学会宽恕别人,也学会宽恕自己。
15.12.14
11、12月14日 《一个人的好天气》 青山七惠 上海译文出版社
短评:
你不是牛顿,所以一颗苹果不会砸醒真理;你不是夏娃,所以一颗苹果不会让你出名。从概率上讲,你我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个,我们遇到的苹果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一颗。即便我们都是某种侥幸概率下的产物,苹果的作用也无非是充饥而已。
电影善于制造人工无法复制的惊喜情节,票房带来的是向往生活中的精彩幻觉。有时我相信自己的英雄剧本会跳过彩排直接上演,可惜时间不停歇,不用太小心,迎面撞上的必然是大概率下的某个小小事件。
我们都知道,即便见识了自己的平凡,也遇不上不起波澜的平淡;就像吃一千颗苹果,也保不了一世平安。所以每个人都藏着属于自己的小盒子,男孩会进放拯救世界的秘密,女孩会收集每时每刻的幸运。我们通过这样活过来:白天偷走别人的情绪,晚上收藏自己的心情,每天学着憧憬,每天再回归平静。盒子还是那个盒子,只是留下的影子一直在变。
我们都在遭遇着什么,然后我们再试图改变。我们大概还会相信,暴雨不总在风暴之前,彩虹还会在有人的地方重新长眼。然后我们都在等着,即便大多数人已经开始假装再也等不到什么了。
我们都是那样成为人,然后再这样成为现在的自己。
直到有人在唱歌,有人对我笑,有人在奔跑,有人在狂跳,有人白日做梦,长夜失眠,破晓之前作诗篇。
直到有一天醒来,我看见平淡的日子里也长出了晴天。我开始重新相信,那种只有在苹果中才会遇上的自在嗅觉。
15.12.14
12、12月15日16日《无知的游历》 陈丹青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短评:
写游记,有人整本搬历史,索然无味;还有的善写经历,挖空脑袋构想出数不清的词汇。
虽然只有三篇,我说还是陈丹青老师的好。
15.12.16
13、12月16日 《木心谈木心:<文学回忆录>补遗》 木心讲述 陈丹青笔录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短评:
木心说:杀手锏从来都是不说的。
我说:要是说出来,还是要学不会的。
艺术是光明磊落的隐私,木心自己说的,天才分两种,一种是熬得住不说的,一种是熬不住的。
我看老爷子属于后者,赖不掉。
一个月前,木心艺术馆终于开门迎客,而最近,世界互联网大会也在乌镇召开。那个被嫌弃的地方倏忽一夜,张灯结彩。
要是老爷子有幸见到,不知心中作何感想;但今人迎面撞见坐进博物馆的木心,想必定会恭恭敬敬,礼让三分。
我们都少了点悟性和人性,于是生命要学着敬畏生命。
15.12.16
14、15、16、17、18、19、20、21、12月16日17日18日19日20日21日22日23日24日 木心作品一辑八种:《哥伦比亚的倒影》、《琼美卡随想录》、《温莎墓园日记》、《即兴判断》、《西班牙三棵树》、《素履之往》、《我纷纷的情欲》、《鱼丽之宴》 木心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短评:
见过一些人,白天职业迥异,一到晚上统统地变身诗人;见过一些诗歌,只有在早晨六七点才有幸读到,等到色彩苏醒,大地灿然,诗句褪色,整篇整篇都会消失殆尽。
太阳真是思想的敌人。白天留给麻木,晚上留给自己和辗转反侧的肉体。
辗转反侧,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
尼采呼啸上帝已死,后来人更是惊呼麦克白的时代已过去。要我说,现在算是麦克黑的时代了。正如《1Q84》之于《1984》,小小人之于老大哥,村上春树之于乔治奥威尔,现代人想着过去人,场景虽然相似,也难免有朝花夕拾之嫌。
诗歌廉价,诗人却是昂贵到到谁都付不起的职业。
《木心谈木心》是《文学回忆录》的补遗,这八本书算是我个人对《木心谈木心》之补遗。
多么奇怪的读书顺序!
就像白领羡慕企业家,企业家崇拜贵族,贵族向往艺术家,艺术家独爱上帝。
上帝要是在的,一定很幸福才对。
木心说了,年轻时书读多了是没用的。实话,木心我是不懂的。要是读了,怕也都是为了庞大的美学经验和若有其事的不知所措。
读吗?读的。总不能指望时间进化成生命的解药。解药藏在时间里。有人吃,有人不吃,有人一辈子也不吃。
还是要吃的。人生哪能抵得过一句陶渊明。
天黑了。
早就该黑了。
15.12.24
22、12月24日25日26日27日28日 《精神分析引论》 弗洛伊德
短评:
村上说,世界是个巨大的隐喻。
精神病和梦境相关,梦境又和自己的本能相关,都是外在的缺失和内在的不愿相结合的产物,其重点在于能量。
所以有的人能量实在是充沛,没个精神病也要装个出来。
可惜的是,这些家伙不知道,自己每时每刻的失误都暴露着仔细经营着的夸张行径。
世界是怎么了?
15.12.28
23、12月28日29日30日31日《在全世界的边缘呼唤爱》 洛艺嘉 江苏文艺出版社
短评:
我们就像树,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独处。
一群人有一群人的好,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好。大多数的时候,算是一个人的好。
有的人追求什么都要有个道理,有的人就算不懂也要编个道理。
“智者说话,是因为他们有话要说;愚者说话,则是因为他们想说。”我说,大多数时候,不要说的好。
整天喊这喊那、要这要那的和整天没事都要说个话的,是一类人。生命的最大荒诞在于认识不到自己,凝结不成生命。所以大多数人,每时每刻都停留在幻想和幻想的破灭之中,刺激,反胃,然后恶心。
太真实的东西,让我们失去做梦的美好。太固执的道理,都来自于最肤浅的肉体凡身。
15.12.31
p.s. 此日志豆瓣、中国散文网、新浪微博、qq空间同步更新;16年伊始,豆瓣\中国散文网启用新账号,个别篇目曾使用旧帐号上传过,现已删除;
p.p.s.此种阅读笔记公开方式从上月一日始,往后每月一更,每季一结;东去春至夏繁秋收,值此为记,好比朝花夕拾;
p.p.p.s.阅读之存粹性,不可为生活中的琐碎事所替代。短评之中只言片语,不可为深刻,不具针对之特性;
p.p.p.p.s.若有不到之处,还请指正;
p.p.p.p.p.s.采用公开阅读方式的目的,在于交流读书心得。如有推荐书目,还请提示一二,必将拜读;
p.p.p.p.p.p.s.祝大家元旦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