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富起来,离不开三农
2015-11-19 | 日记本:《个人日记》
最近中办、国办印发了《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要求不断推进农村改革,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障碍,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不可讳言,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城乡差距依然很大,最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上,到2014年城乡收入比仍维持在2.92∶1。城乡差距扩大导致社会矛盾增多,社会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人民要求建设更加公平正义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农民增收“添底气”。《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以土地集体所有为基础的农村集体所有制,明晰了集体与家庭产权关系,为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赋予了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尤其是在土地经营权上更加尊重农民的意愿,再也没有“瞎指挥”“强迫命令”的市场。
农业经营制度改革为农业发展“舒筋活血”。充分激发“多种形式”的土地经营模式的活力,有利于高效利用农村大量闲置土地,形成规模效益,同时将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市场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指导作用就会发挥得越充分,农业产业结构将趋于更加理想合理,土地变成了“资本”,“资本下乡”又让农民手中的土地变成了“香饽饽”。
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农村发展“保驾护航”。农村制度改革进一步强调了“手心手背都是肉”,在与城市的关系上,农村不再处于被动“输出”状态,城市有更多的义务支援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农村获得了更多的发展主动权,在此基础上,相信下一个五年内,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群众最关心的领域将取得巨大进步。
农村制度改革说到底就是要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社会平衡发展,让社会主义发展成果为全社会所共享,建立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发展环境,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一支“强心剂”。
文: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