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教学带给我的启示

2015-10-28 | 日记本:《个人日记》

陕西安康 周永香

2015年10月14日学校安排我们几位语文老师参加培新小学“江苏.星韵——陕西.培新”语文专题交流活动。我最喜欢上培训学习课,尤其是名师课堂是始终让我痴迷的。平时闲暇时间里,我也会花费一些时间在网络上找相关的视频。每每遇到那种震撼人心的课堂总能激起内心层层涟漪,那是我所 爱慕,也是我所追求的!

我们聆听的是许丽娜老师执教的绘本教学《我们要去捉狗熊》。我最初接触绘本教学是从网上看到窦桂梅老师执教的《从绘本“我爸爸”中学写作》。什么是绘本呢?就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儿童生活为主的儿童图书。书中的图与文有同等的重要性,有时候甚至图画的重要性还比文字要高。它是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

许老师的课堂通过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和孩子们一起分享探险故事,通过集体共赏、交互讨论的方式,调动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感悟。以个性化的教学,展现了绘本独特的魅力。

一、 教师语言极富儿童化

很清楚的记得,许老师课堂上的语言亲切自然,极富儿童化。例如她让学生观察图片的时候这样说:小朋友们,请用你手中的放大镜来观察这幅图画。学生顿时觉得很有趣,提起了精神,认真的使用自己的“放大镜”——眼睛。教师这样儿童化的语言一方面缓解了课堂气氛,另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效果倍增。

二、 引导学生读懂图

绘本教学中的图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让学生读懂图是关键。一方面许老师按顺序出图,引导学生有序读图。在出示第一幅图画时,她让学生仔细观察,按顺序分别给图中的人物进行角色定位。另一方面适时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人物的神情揣摩人物内心,丰富图画的语言。此外,许老师注重通过想象来提高学生对图的理解。绘本中的语言有一定的局限,大多采用叙述的方式,很少出现人物间的对话。许老师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场景并为图中人物配上语言,使图画内容更丰富,也让学生逐渐进入文本有所感,有所悟。

三、 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

我觉得这是许老师这节课堂上最出彩的地方。无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仅起到引导作用,因此将课堂交给学生,整个课堂释放精彩,展现亮点的是他们。在研读文本这一环节,许老师采用开放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从“我们”走过了草地,趟过了小河,遇到了泥地,穿过了森林,碰上了风雪,爬进了山洞这六个场景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边读边做动作。也就在此时,课堂精彩纷呈。学生积极参与到朗读环节,边读边演。有一两个同学的神态、动作在老师稍稍点拨中变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仿佛他就是去捉狗熊的人。在读到进入山洞一节时,老师启发学生进入情境,课堂上静谧无声,只听一学生压低声音,从嗓子眼读出声音:一个亮亮湿湿的鼻子!两只毛毛的大耳朵!两只圆圆的大眼睛!是一只狗熊!!!教室似乎成了一个“大山洞”,而我们好像看到了“是一只狗熊!!!”。

四、 激发学生大胆发现,探索规律

这是许老师刻意追求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为了使学生对绘本这类文本有系统的了解,让学生能够感知其中的特点、规律。首先,学生发现了绘本中有反复,第一节的语言在全文出现六次;其次,学生发现文本中有很多拟声词。在朗读拟声词时,老师引导学生读得特别生动。随着字体大小的不同变化,学生朗读的声音高低也不同;再次,在文本呈现的方式上,出现了一面黑白,一面彩色的形式;当老师提及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时,同学们发表各自不同见解。有的学生说电脑上的配图本来就是这样,引得听课老师一阵哄笑,童言无忌,见出了学生的可爱;有的学生则说是时间差造成的,早上太早没出太阳是灰色的,中午阳光洒下来就变成彩色的;还有人说是因为风沙太大就变成灰色,反之则是彩色……从学生有趣的发言中不难看出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很高,学习兴趣盎然,这样的课堂既真实又充实。最后,老师还引导学生解读了标点符号。最后一节中的最后一句话连续使用了三个感叹号,老师通过启发朗读让学生感悟感叹号所传达的感情。

许老师抓住绘本教学的特点,向我们呈现了一节有效率、有生成性的精彩课堂。我们看到的是绽放的花朵,但当初的芽儿浸满奋斗的泪水却无所知晓。许老师精彩的课堂背后必然有她勤苦的付出,苦苦地钻研与思索,那是每一位优秀教师必走的征程,必备的素质!

更多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