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率部来到了洛南
黑暗中,他率部来到了洛南。
他高举工农革命的旗帜,在秦蟒之间、在洛河之滨,燃起了一道亮光——
一
1927年6月,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即原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冯玉祥追随国民党右派领袖蒋介石叛变革命,公开反共,实行“清党”。7月初,冯玉祥将西安中山军事学校和驻陕总司令部的政治保卫部合编(各级领导人大都由共产党员担任),令史可轩(西安中山军事学校校长、共产党员、政治保卫部长)率军东去河南“整训”,阴谋伺机消灭。出发以后,遵照中共陕西省委的指示,部队抗冯拒命不去河南,开赴陕北山区独立发展。7月29日,史可轩被富平县地方军阀田生春杀害后,许权中(共产党员、政治保卫部委员、警卫师旅长、代理师长)回队出任部队总指挥,率部“找主生存”暂归冯子明师,先后驻防临潼关山镇、泾阳县云阳镇及三原、高陵等县。1927年底,在粉碎了冯子明指派的少数人阴谋叛变后,部队南渡渭水向商洛进发,于黑龙口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将部队开往洛南“投奔”商洛的第二集团军第八路总司令李虎臣部,后被编为李部新编第三旅,许权中任旅长。
1928年1月17日,许权中率部进入洛南,驻防寺坡、三要等地。中共陕西省委即发出第三十号通告宣布,将“从前的第一军支改为旅委员会,直辖于省委。”许权中任旅委委员,负责军事工作。嗣后,中共陕西省委派刘志丹、谢子长、唐澍、周益三到达许旅协助工作。
1928年3月,中共中央在给许权中的信中明确指出:“你现在寄生于李虎臣之下, 绝对不是你们的出路”,“你们有了革命的倾向和表现,不仅是李虎臣、并且一切的反动势力都要来包围你们,解决你们,所以你们自现在起时时要特别戒严”、“尤其时时要准备脱离李虎臣 、去帮助发动群众的斗争,做工农群众暴动的副力。”
二
来到洛南,李交办的第一件事便是就地征粮,供给部队。
三要司山地贫脊,农民十分贫穷,加上国民党反动派的苛捐杂税,广大农民的生活就更难维持了。
此时正值灾荒季节,粮食从那里来,如何保证部队的给养,是一个很棘手的事。许权中和唐澍参谋长深入广大农村调查研究。
在三要街西的一间破草房里,他们与一户农民亲切交谈,当看见他们衣衫褴褛,全家人吃着用野菜和玉米面煮成的稀饭时,许权中同情的问:“老乡,你们咋不多吃一点粮食,喝这野菜汤能行吗?”“收的粮食都给财东交了租子,哪还有粮食吃,就这野菜汤也快吃不上了。”许权中、唐澍听了十分难过。回部队后,立即派人从仅有的一点粮食中给这户农民送去了一代麦面。
不久,许权中率领部队深入开展了打土豪、分粮物、除劣绅、建农会、救穷人运动 ,运动中相继建立的农民协会有何村农民协会、杨村农民协会、水磨农民协会、会仙台农民协会、马家坪农民协会等。会仙台农民协会人员最多时达一千多人,马家坪农民协会还建立了自己的武装“锄头队”,编制为连、排、班。受 尽压迫的贫苦农民在许旅和农会的领导下,先后分了鸡头关土豪吕贤余、胡家川“茂盛恒”、上官财东李芳的粮食和财物,同时还没收了吕贤余在龙窝东山中的几十石租子和三百多斤盐,镇压了民愤极大的何豹子、吕能俭、韩老虎、罗云秀、李昌荣等地主恶霸和劣绅。贫苦农民分到了粮食财物,还接受了早期革命的宣传教育。“革命”、“苏维埃”这些名词,第一次在广大群众中传播,革命的主张在这里很快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昔日地主豪绅不可一世,农会一来,他们闻风丧胆。
会仙台农民协会就设在鸡头关吕贤余家。昔日可望而不可及的吕家四合大院成了农会的驻地以后,广大会员扬眉吐气,背着大刀、抗着长矛、举着红旗,日夜守护着贫苦农民自己的政权......
三
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兴起来了,地主豪绅却恨得要命,纷纷跑来许旅告状(建农会、打土豪活动,是许旅派干部化装开展的),地方国民党当局亦非常震惊,《 西秦日报》1928年4月12日对这一事件作了报道。
告状的土豪被痛斥后,又跑到李虎臣那里诉苦,说许旅部队“杀人、放火、抢粮食、搞共产...”,引起了李虎臣怀疑,于是以召开高级军事会议为名,下令会见许权中。
旅党委鉴于史可轩被害的教训,不同意许权中到李虎臣那里去。
杨晓初(旅党团委员会书记)自告奋勇地说 :“我替权中应付以下。”
许权中考虑再三“还是我去好。我不去,李会疑上加疑,反而会坏事。”他从各方面分析了李虎臣的特点,相信自己能够应付,“李虎臣是临潼人,重用同乡(许李是同乡),是同乡就好办事。所以还是我去。”“当然,要提高警惕,严防不测。”
为了许权中的安全,旅党委决定从各营抽调精明能干的营连干部和副营长韩钟林带上一批粮食随同前往。
1928年4月的一天,太阳已近西山的时候,商县城内出现了一个长长的运粮马队。这是许权中经过侦察之后才决定进城的。
在李可亭的引见下,许权中见到了李虎臣。见面后,李大发雷霆,在查问三要司情况时提出质疑,说许权中是共产党。许权中当即说"你看我是不是共产党,要是,你就把我处置了!”“我们是工农革命军,搞的是工农革命,怎么是闹公产呢?军队要吃粮,民众没有,不找地主豪绅又找谁呢?”李虎臣也严重缺粮,又见许权中带来很多粮食,便改换口气说:“闹工农革命你闹去,可不敢搞共产。”后经过许权中多方解释,李又认了乡党,再也没有往下追问......。许权中回三要司后,立即处决了告状的土豪劣绅。受到了人民的欢迎。
四
许旅解救了贫苦农民,他们亦积极行动起来支援许旅。来到三要司后,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许旅在积极对部队进行组织整顿、思想教育和军训的同时,还进行了扩军。当时在商县腰市、三要鸡头关公开插旗招兵。三要等地贫苦农民行动起来,积极报名参军,许旅部队很快地由进入洛南时的1290人,发展到2000多人。部队机构也进行了扩编,至五月开赴渭华时,建有五、六两个步兵团,旅部直属的有教导营、手枪连、炸弹队、医务处、修械所等。随着部队人员的增加,党组织亦相应的发展起来,部队中的党支部由原来的5个分支增加到18个,党员人数亦由原来的53名增加到165名,团营均建立了党支部。
陕东特委成立后,从渭南、华县选调了一批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农民运动的积极分子28人由省委常委王松年、薛自爽带队来洛南三要司受训,旅长许权中、参谋长唐澍亲自给他们教授军事技术,叫他们学射击、练投弹。经过月余的学习训练,四月下旬,在许旅营长张汉俊的带领下,携带枪支弹药返回渭华,在后来渭华暴动中起到了积极的骨干作用。
五
在洛南的日子里,许权中十分关心人民的疾苦,重视军民关系。
1928年春节过后,任耕三团进驻灵口街整训,发现灵口街道崎岖不平,每逢雨雪,道路泥泞,行走艰难。任耕三带领全团战士利用整训间隙,修筑灵口街道。
初春,地处洛河岸边的灵口街仍然十分寒冷,战士们冒着严寒从洛河边、陈草峪口、柳峪口、后砭等地抬石头、挖土方、垫路面、砌石埝,使长三百多米的街道加高一米,路面加宽到二点三米。许旅走后当地群众为了纪念许旅,将这条路取名为许旅路。“许旅路”的故事便一直流传至今。
1928年清明节前后,许权中和唐澍来到寺坡水磨渠学校与教师陈太尤等几位老乡叙家常,了解地方民情,征求群众对部队的意见。陈太尤等人看到许权中旅军纪严明,不派粮要款,自己砍柴磨面,还种了十多亩地,与所有的部队不一样,是一支好军队。便向他们说出了驻寺坡一个营的战士去常沟砍柴,经过学校门口的拐弯处时,插斜走麦地,给地上踏了一条路的事。
说话间,恰巧有几位战士抬着柴从麦地走过来了,许权中疾步走上前去,让战士把柴抬着退回去,饶了一个大圈,才回营部去了。
第二天早上,许权中又派人将麦地路上的石子捡去,用刺梢把麦地上路两头挡了起来……
渭华起义失败以后,1928年6月25日,唐澍、刘志丹等率工农革命军一部300余人退至洛南县两岔河休整。后遭李虎臣部丁增华、方少海几个残旅袭击,工农革命军总司令唐澍等40余人牺牲。余部在刘继曾、刘志丹带领下,与退守蓝田许家庙一带的许权中会合。几经周折,重建许旅,八月初经商县、龙驹寨、商南县出商洛向河南进发....
许旅离开洛南以后,接受了早期革命教育的洛南人民积极地和国民党反动派开展斗争,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许权中
许权中,1895年生 , 陕西临潼人.1918年参加陕西靖国军,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12月至1928年 5月 ,许权中先后任 原国民军第二军暂编第三旅旅长和新编第三旅旅长 .1928年 5月 ,许权中率部参加渭华起义.1933年 5 月 ,许权中受中共河北省委派遣担任中共在抗日同盟军中组建的前敌委员会委 员 兼任参某长,副军长等职.西安事变爆发前夕,许权中应杨虎城之邀出任十七路军警备第二旅旅长, 西安事变后,任十七路军独立旅旅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许权中即请缨杀敌, 于 1937年8月率五二九旅 参加华北抗日 ,多次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1939年后,奉党组 织的指示 许权中回陕从事 抗日活动.1943年12 月初,在陕西眉县槐芽洪水沟被胡宗南预先埋伏的特务杀害 .
作者单位:洛南县委党史办 7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