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过敏性皮炎

2015-07-23 | 日记本:《个人日记》

面部过敏性皮炎,主要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皮肤炎症反应,而发生在面部的皮炎。皮肤过敏的发病原因包括内在因素 , 外在因素两大方面:内在因素就是本身具有过敏体质 , 这在皮肤过敏的发病中起主导作用。及早彻底脱敏是改善皮肤过敏防止复发的关键。外在因素也很多。包括饮食、吸入物、气候、接触过敏物因素等。其中海鲜、蛋白质,辛辣食品、酒、吸入花粉、尘螨、寒冷天气、接触化学物品、肥皂、洗涤剂等是皮肤过敏最常见的诱因。由于如此复杂的原因,使得皮肤过敏因众多的发病原因和诱发因素交织在一起而反复发

症状特点

①同一部位外用高效皮质类固醇激素3周以上,皮肤出现红斑、丘疹、干燥脱屑、萎缩、萎缩纹、毛细血管扩张、紫癜、痤疮、色素沉着异常、酒渣鼻样皮炎、口周皮炎、光过敏、多毛、不易辩认的癣,鱼鳞病样变化等继发症状等。

②应用激素药物后,原发病病情虽可得到迅速改善,一旦停药,1—2日内,用药部位皮肤又会发生显著红斑、丘疹、皲裂、脱屑、小脓疮、瘙痒和触痛等症状。当再用该药,上述症状和体征会很快减退,如再停用,皮炎症状又迅速再次发作,而且逐渐加重,对激素的依赖性较为明显,尤其以面部、外阴部多见。

③ 局部有明显自觉瘙痒或灼热感。

过敏病因

面部过敏性皮炎的发生、发展与各种因素有关。由于个体差异,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的不同时期都有可能出现差异。除饮食方面的因素外,吸入物,如花粉、尘、螨及体表的细菌、真菌感染、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所接触到的各种物质,都有可能成为皮炎的常见外部原因。体内的病灶,如扁桃体炎、胆囊炎、神经精神因素、内分泌及新陈代谢状况的改变,如月经时期、妊娠时期等,都有可能成为引起过敏性皮炎的主要内部原因。要预防皮炎的发生,就必须结合患者自身的基本状况,尽可能地避免种种可疑的致病因素。

过敏性皮炎是机体受抗原性物质,如花粉、粉尘、食物、药物、寄生虫等刺激后,引起的皮肤炎症。当过敏原首次进入人体,过敏体质的免疫系统对该种过敏原产生记忆,当过敏原再次进入体内,过敏体质的免疫系统认出后发生强烈反应,引起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的细胞膜破裂,释放组胺、5-羟色胺、慢反应物质等过敏反应介质,过敏反应介质与皮肤血管粘膜相结合,就导致皮肤红斑、皮疹、瘙痒等不适症状。

治疗方法

面部过敏性皮炎如用传统的控制的方法治疗,如激素类、抗组胺类、消炎类药物治疗,一时见轻,但过一段病情又会加重,这样反反复复发作形成恶性循环。治疗最有效的措施是寻找过敏诱发因子(过敏原),但要在2万种不同的诱发因子中准确地找到致病因子犹如大海里捞针。最新权威实验证实:过敏人群体内自由基数量比非过敏人群高许多。自由基对人体免疫系统侵害是过敏体质形成的基础,还会直接氧化人体的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导致细胞膜破裂释放出组织胺,产生过敏反应,从而引起过敏性皮炎症状。因此,可用金芙敏,从根本上改善过敏体质。

更多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