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银行是什么?
金砖银行是什么?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又名金砖银行)是在2012年提出的,目的是为了美国金融危机以来,金砖国家为避免在下一轮金融危机中受到货币不稳定的影响,计划构筑的一个共同的金融安全网,可以借助这个资金池兑换一部分外汇用来应急。
2015年7月21日,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开业。
产生背景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金融政策变动导致国际金融市场资金的波动,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币值稳定造成很大影响。中国货币波动较小,但是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国都经历了货币巨幅贬值,导致通货膨胀。而靠IMF救助存在不及时和力度不够的问题,金砖国家为避免在下一轮金融危机中受到货币不稳定的影响,计划构筑一个共同的金融安全网。一旦出现货币不稳定,可以借助这个资金池兑换一部分外汇来应急。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概念在2012年已经提出。当年,英国《金融时报》对这一设想评价称: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将成为1991年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成立以来设立的第一个重要多边贷款机构。
2013年3月,第五次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上决定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成立开发银行将简化金砖国家间的相互结算与贷款业务,从而减少对美元和欧元的依赖。
2014年7月15日至16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在巴西举行。此次峰会有望“敲定”呼吁已久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类似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启动动资金为1000亿美元。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李保东表示,即将在巴西召开的会议是宣布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好时机。
习近平望尽早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
国际在线报道:2014年11月15日,在出席G20布里斯班峰会前夕,习主席同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等金砖国家领导人进行会晤。他指出,金砖国家要继续致力于建设一体化大市场、金融大通道,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人文大交流,建立更紧密经济伙伴关系。要抓紧落实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
中国倡议
应急储备基金是由中国提出的一个倡议,主要是为了解决金砖国家短期金融危机,是一种救助机制,不是盈利机制。应急储备基金的象征性意义更大一些。中国和印度的经济仍具有很强的动力。金砖国家的发展就算减速,也比美国的增长速度高3倍。
投资比例
俄罗斯财长西卢阿诺夫表示,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将落实期待已久的金砖开发银行,并且讨论银行总部是设在上海还是新德里。金砖开发银行的启动资金是500亿美元,资金额由5个金砖国家均摊,将来会逐渐增加到1000亿美元。
巴西外交部负责亚洲事务的官员若泽·利马称,此次金砖国家领导人还考虑成立一个被称为“金砖应急储备安排”的基金,旨在向陷入经济危机的国家提供援助的经济稳定基金。
储备基金为1000亿美元,用于金砖国家应对金融突发事件,其中中国提供410亿美元,俄罗斯、巴西和印度分别提供180亿美元,南非提供其余的50亿美元。
总部确定
2014年7月15日金砖国家发表《福塔莱萨宣言》宣布,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初始资本为1000亿美元,由5个创始成员平均出资,总部设在中国上海。
总部选址世博园
东方网2014年12月2日消息:据《青年报》报道,上海世博园区已启动了开放式5A级景区的建设规划,并准备利用港口资源引入游艇节项目。上海世博发展集团透露:世博园区各片区正按照不同定位有序开发。预计2016年投入运行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总部正在园区内进行具体选址。
金砖银行开业是“补漏”而非“拆台”
7月21日上午,金砖银行正式更名为新开发银行,并在上海举行开业仪式,预计将于2015年底或2016年初正式运营。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成立不是对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的挑战,而是对其进行补充和改进。专家指出,金砖银行的成立有助于缓解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融资瓶颈,并对当今世界现有的多边和区域金融机构形成有益补充。
【满足新兴市场投资需求】
在当前金砖国家经济增速整体放缓、分化态势日趋明显背景下,金砖银行的成立无疑为新兴市场的发展带来一抹亮色。
延续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5国去年7月15日在巴西签署的《福塔莱萨宣言》,金砖银行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初始认缴资本500亿美元,在5个成员间平均分配。同时建立1000亿美元的储备基金,用于金砖国家应对金融突发事件。
作为国际金融区域机构的又一重要成果,金砖银行的成立,是与发展中国家迫切的投资需求分不开的。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新兴市场和低收入国家面临每年1万亿至1.5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缺口,基建乏力所带来的结构性约束成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保持经济稳定持续增长所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
“作为现有全球和区域金融机构的补充,金砖银行将增强国家发展融资的集体力量,更好地推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楼继伟说。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所所长陈凤英则表示,作为世界经济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未来2015至2020年,金砖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保持在40%左右。
【与亚投行建立“热线”联系】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在成立伊始,就强调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之间将会进行的“热线”联系。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亚洲内部的发展差异程度较大,而金砖国家都是新兴市场国家发展比较好的代表,本身有一定的实力,并且都对世界经济能够产生不小的影响力。亚投行的目的更多在于帮助整个亚洲区域摆脱落后和不利的地位,并通过互补合作拓展新的发展空间;而金砖银行除了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外,也旨在通过这几个新兴国家‘领头羊’的合作,带领全球的发展中国家寻求更好的发展道路。”
考虑到成员构成、业务方向的不同以及全球巨大的基础设施融资需求,这两者之间互补合作的关系毋庸置疑,彼此“联手”也能实现更大的发展目标。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学者任琳指出,如果能借基础设施投资等方式,将金砖合作与“一带一路”建设对接,将有助于推动金砖国家及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谋求新经济增长动力,使金砖银行的红利惠及更广泛地区。
“实际上这当然也是一种寻求话语权的举措。比方说以美国为主的G7等发达国家间的经济合作组织对全球经济能产生极大影响力,而通过金砖银行、亚投行等发展中国家多边合作机构的‘互动’,借此提升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也是题中之义。”白明说。
【是填空白不是打擂台】
虽然“重责在身”,但金砖银行的成立仍然引来一些国家的忧虑和质疑。国际舆论甚至有声音认为,此举是金砖国家“抱团”在和世行等国际金融组织“打擂台”。
对此,楼继伟回应称,从历史上亚洲开发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机构的成立看,不仅没有削弱世界银行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对现有的金融体制形成有利补充和促进,更不会挑战现有的国际金融秩序。
屏蔽此推广内容
同时,世行行长金墉及亚行行长中尾武彦在金砖银行宣告成立之后分别发表的声明,也强调了将与金砖银行紧密合作的立场。
白明分析,相比世行很多时候金融援助要附带一些其他政策方面的要求而言,金砖银行或许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更加容易适应一些。未来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投资数目太大,仅仅依靠世界银行的资助规模也很有限。所以金砖银行对于世行来说是一种“填空白”和“补漏洞”的存在。
“金砖银行也好,亚投行也好,还是未来将要成立的上合组织银行也好,这些区域性金融机构首先要做的都是在尊重各国的基础上,不断帮助各国寻求发展机会。同时,它们对资金的使用效率、对机构自身的治理水平都有着很高的要求,这也是中国现在需要努力完善的地方。通过合作,我们可以借鉴已经运行多年、相对成熟的世行现成的治理经验,这也有助于提高我们自身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方面的治理水平。”白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