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粽叶飘香时

2015-06-22 | 日记本:《个人日记》

串串碧绿的香棕,形态各异,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粽叶散发出的青草的芳香,飘洒在空气中,清新的令人陶醉。一座太过熟悉,而使人有些窒息的城市,顿时,生动了起来。各式花色;形态的小香包,也风情万种的撩逗着人的情怀,不由得使人浮想联翩。脑海中时不时的会闪现出过往的端午故事。

记得,小时候每当粽叶飘香时,心情格外的好。那时候,虽然物质没有极大的丰富,城市里的食物都是供给制,从粮食到副食都凭票供应。但是,每年端午节的粽子飘香,可是我们这代人难忘的情怀。

那时,每当时间进入6月,端午节就要快到了。妈妈和奶奶会格外的关注糯米的供应, 每家每户按人头计算能买到几斤糯米和黄米?然后去粮店把米买回来。再去街里买红枣,买白砂糖,有时还有蜂蜜,或果酱。记得,最难买的是粽叶。不知什么原因,街面上寥寥无几的粽叶,很难买到。一旦买回来用水泡后,窄窄的棕叶,大多是烂的。妈妈和奶奶用好几个粽叶帮衬着才能包起一个粽子。奶奶和妈妈总是一边包一边抱怨着。后来奶奶回老家自己在池塘里采摘了好多棕叶晒干了带回来。从此,每年的粽叶就不用发愁了。此后,妈妈总会在每年吃粽子的时候,把粽子叶收起来,洗干净再晾干了,来年再接着用。所以家里的粽叶总是令邻居们羡慕不已。因为,不仅仅是不用再去买了,更重要的是它的姿态那么的好,宽宽的厚厚的,一片叶子就能包一个粽子。粽叶的浓浓香味总也散发不尽。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妈妈和奶奶进入到“临战”的状态,粽叶和米都洗净了放在了盆里。红枣;蜜枣,也静静地在碗里待命。那时,我最爱在一旁看着奶奶和妈妈包粽子。三角的;四角的;红枣的;蜜枣的;豆沙的,一个个粽子在妈妈和奶奶的手里“诞生”了,碧绿的粽子精精神神的在盆子里散发着青草的香味。妈妈和奶奶还会把粽子按馅儿的种类区分好。如:红枣的两个两个系在一起,叫“一担挑”。蜜枣的三个系在一起,叫“串串香”。豆沙的包成四角的。为的是让我们方便挑自己喜欢的口味。依偎在妈妈和奶奶身边看她们包粽子是一种享受,我是怎么看也看不够。

天擦黑了,粽子包好了,放进锅里。煮粽子就是爸爸的任务了。因为爸爸备课和写作都是在夜里。他可以一边工作,一边看护着锅里煮着的粽子。

爸爸会哄着我们赶快睡觉去。爸爸说“快去睡觉,明天早晨早点醒来,一睁眼我就会把粽子放在你们的面前”。

第二天清晨,我和姐姐谁都不会赖被窝,起床的速度是绝无仅有的。端午节的清晨那是一种风情的记忆。粽子在爸爸一夜的守护下已装在盆里,放在桌上。棕香飘散在屋子里的每一角落。看着粽子,闻着棕香,那样的幸福是植入心中的永远不会忘记的情怀。

奶奶也早早起床,拿出了她忙乎了好长时间为我们精心缝制好的小香包。小香包五颜六色的,是用做衣服剩下的边角料缝制的。香包上彩色丝线绣的小荷叶;小青蛙;小鱼;小虾;好看极了,让人爱不释手,小香包是各种几何体,三角的,菱形的,球形的,还有按照我们姐弟的属相缝制的,小马;小猴子;小兔子等。小香包坠着彩线小穗,飘飘渺渺的绚烂着,暗香氤氲。香包里已记不得装进了什么香料,它散发着浓浓的香气。香气是为了驱蚊虫的。除了小香包还有彩色丝线拧编成的五彩绳做的小手链。香包和手链浓浓的乡土风情,把端午节的早晨装扮的五彩缤纷。奶奶和妈妈忙着把小香包和彩色小手链挂在我们的身上,系在我们的手腕上。嘴里还念念叨叨的说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妈妈和奶奶为我们在祈求着平安和幸福。家里的门框子上还会系上一把艾草,据说那是为保佑一家人,在已将来临的夏季毒暑之时,不受五毒;害虫侵扰。

粽子终于剥开了,熟透的糯米白白的晶莹剔透 。粽子四角上的枣,格外的红亮。糯米的香甜气息已被粽叶熏染上大自然的清香,枣的浓甜也混在其中。妈妈再给我们撒上白糖,咬上一口,绵甜清香。吃在嘴里甜在心里,刻在永久的记忆里。

端午节还有一个习俗,那就是煮鸡蛋。端午节的早晨除了粽子还要煮鸡蛋。妈妈给我们每人分几颗煮好的鸡蛋,由我们自己管理。那时,不知为什么我最不爱吃煮鸡蛋,于是我和姐姐就开始进行交换。我用煮鸡蛋换她至少两天的每人一根的小豆冰棍儿,或牛奶冰棍儿。各自都觉着很合适。现在想起来都感觉很有意思。

浓浓的端午节就这样一年年的重复过着,记忆着。直到文革。

文革时,端午在“破四旧”中被破除了。文革视一切中国传统文化为四旧,为糟粕。在那个人整人的恐怖年代,爸爸被冠以“反革命分子”,关进了“牛棚 ”。文革初起时,爸爸已“ 嗅 ”到了空气中充斥着政治运动气味。由于爸爸出生在一个业主家庭,我的爷爷是开中药铺的,土改时的阶级划分,是在 “ 无产阶级 ”之外。而妈妈家的出身更是给爸爸雪上加了霜。爸爸工作后经历过几次运动,尤其是反右运动中险些被打成右派,所以爸爸在工作中一直保持着谨小慎微,低调做人的原则。也练就了他,对政治局面的高度敏感。所以在文革前,他感觉到又要有一场大的运动,知道自己难过这一关。于是,把奶奶早早的送回了老家。当时我在上小学,什么也不懂。但是,感觉到家里出了什么事。每天看到的是,爸爸很不开心的样子,家里的气氛很凝结,爸爸不陪我们玩儿了,每天中午放学回家,听收音机里播放“ 欧阳海之歌"时,爸爸总嫌我们放的声音大。我们感觉到了爸爸的反常。

过了不长时间,文化大革命以排山倒海之势,轰轰烈烈的开始了。记得,大概是一九六六年的六月的一天清晨,睡梦中家门被猛烈地撞击开,门损坏的很厉害。爸爸被一群 “ 革命小将 ”带走了。从此,我们的噩梦般的生活开始了。

那是一个疯狂的时代,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被完全打乱了,工人不做工,农民不种地,学校停课。每个人,都按阶级划分成好人和坏人,如果你家是贫下中农,那就是无产阶级,根红苗正,从祖上开始就都是好人。若你不幸,家里祖上被划分为地主,富农,资本家,小业主,那就是资产阶级。你家几代人从祖上开始就是坏分子。就是被改造的对象。我们家就属于不幸的那一类了。

那时的我,害怕极了,第一次感受了没有尊严地活着的滋味。爸爸被抓后,家里的玻璃,被不上课,只闹革命的小将砸的一块不留。整个门窗,被我们用麻纸糊上。我们都不敢出门,也不用出门,因为学校也被砸了,老师也有很多是属于资产阶级坏分子里面的,被拉上街批斗呢。就在这样的混乱中,端午节来了。那年的端午节,我们是关紧没有玻璃的门窗吞咽着眼泪度过的。没有香棕,没有香包,没有五彩线手链,也没有最爱我们的奶奶的陪伴,有的是眼泪,是恐惧,是自卑,还有对端午节美好的回忆和渴望。我不知别人家是怎么过的那个端午节。但是我知道,那个端午节一定也会有不少人像我一样,留下了刻骨铭心的难以磨灭的灰色记忆。

光阴荏苒,时间如白马过隙。奶奶走了,文革过去了,改革开放来了。妈妈走了,贫穷过去了,富强来了。如今,爸爸也走了,社会的腐败也要过去了,国家的开明盛世要来了。端午,从来就是该来的时候一定来,该走的时候也一定走。端午,依然是中华大地永远不会忘记的情怀!泱泱大中华的子孙们也永远不会忘记祭奠“屈原”大夫的英魂!

今年的端午,我特意按照妈妈的习惯包了各色粽子。当粽子在锅里冒着热气,屋子里棕香弥漫时,我的脑海里不时地闪现着端午节过往的故事。

更多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