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彭年去世原因
余彭年去世原因
中国著名慈善家余彭年5月2日凌晨病逝,享年92岁。
共青团湖南省委官微@ 共青湖南 5月2日发文称,当天凌晨,香港知名商人、著名慈善家、湖南人余彭年(又名彭立珊)去世。
文章称,余彭年关心家乡建设,自1981年起向湖南捐资2500多万元,兴建社会慈善福利事业项目20多个。其中有立珊学校、立珊水坝、彭立珊救护中心、五一广场地道工程、火车站的大型彩灯喷泉、立珊专线。
湖南娄底眼科医院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消息确认了上述信息,文章透露余彭年去世时间为5月2日凌晨1时37分。湖南娄底眼科医院为“彭年光明行动”的参与方。
稍后,湖南媒体发布消息称,余彭年的家属将于5月4日正式对外发布讣告,追悼会定于5月7日举行,根据余彭年遗愿,他的骨灰将回乡安葬。
目前,余彭年所患何病去世,尚不清楚。
公开资料显示,余彭年,又名彭立珊,1923年生于湖南省娄底市蓝田镇一商业世家。1958年,他经上海到香港并在港台经商50年,从事地产建筑酒店业,在港台地区工商业圈中颇负盛名。
新快报此前报道称,余彭年早年曾在湖南长沙担任记者,“经常揭黑”,“骂贪官骂得很厉害,他们看到我就怕”。1954年,余彭年被诬告“有海外关系”,并成为“逃亡地主”被判刑3年。刑期届满前两个月,强加给余彭年的罪名被查证不实,“提前”获释。
余彭年出狱后于1958年经由澳门到香港,并正式改彭立珊为余彭年。经过多年艰辛奋斗,余彭年终成富翁。
在港台打拼时,余彭年曾做过勤杂工、建筑工、清洁工、泥水工等等,最艰苦的时候每顿饭只有一个馒头和一杯开水,还曾露宿街头。
余彭年乐善好施,晚年热衷捐赠。
从2004年开始,余彭年连续10年出资为全国贫困地区白内障患者做了30万例手术。
2007年,余彭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14大慈善家”之一,与他同时上榜的中国人是华人首富李嘉诚。
2006年至2010年,余彭年连续五次蝉联胡润中国慈善榜榜首,被誉为中国最慷慨的慈善家。
《中国慈善家》杂志2011年7月22日的一篇报道称,时年88岁的余彭年宣布将其名下剩余32亿元资产,全部放入“余彭年慈善基金会”,至此基金会总值高达82亿元。这些资产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银行存款17亿元;第二部分是余彭年所拥有的香港及深圳物业,估值65亿元。
余彭年当时表示:“这是我最后一次捐赠。这些财产不会再用于投资,不继承、不变卖,只有一个用途就是慈善。
2013年7月,余彭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还有一个心愿,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挣够一百亿,捐够一百亿。”
一年之后的8月14日,余彭年在深圳宣布,将在未来的6到8年拿出20亿元在国内20所高校设立奖学金,并捐赠14亿元为贫困地区开展免费白内障治疗手术。
这是余彭年首次大规模在教育领域捐赠。他表示,在有生之年将自己所积累的财富全部捐献出来,以兑现“裸捐”承诺。
热心慈善的余彭年,也曾遇到过“苦恼”。
余彭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他发现有人挪用他的善款作为他用,这让他大为恼火。
“在湖南,有一次我委托一个医院做复明手术,一次性汇了100多万元给他们,要求他们每做一例手术,就要提供病患齐全的资料,但他们没有提供。”余彭年后来发现,医院虚报手术数目私吞善款。后来余彭年报案,警方介入,医院退还所有订金。
余彭年说,因为看到对方很有诚意地道歉,最后没有追究,继续在当地做慈善。
正是因为遭遇过太多类似事情,余彭年吸取教训,后来捐赠基本都以实物或者项目方式进行。“但也有一个地方把我捐赠的救护车全都变成公车使用,我是实实在在拿钱出来做好事,但我真的觉得要落到实处很难。”
余彭年乐善好施,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幅书法作品,上写:
“世上只有锦上添花,到哪里去找雪中送炭?登天难,求人更难,黄连苦,求人更苦,人到无求品自高,助人行善是快乐之本。”
乐善好施的余彭年,对子孙有点“苛刻”。
2003年,余彭年曾挥笔写下:“儿子强如我,留钱作什么;儿子弱如我,留钱作什么……与其将钱留给儿孙花天酒地,不如自己享受做好事的好。”
余彭年:让40万人重见光明
人物小传
余彭年,又名彭立珊,1923年生于湖南省娄底市蓝田镇一商业世家,年轻时孤身从上海辗转于香港、台湾等地发展,从最底层的勤杂工做起,白手起家,最终凭借房地产生意积累了一定财富。
根据调查,目前拥有余彭年全部资产的“余彭年慈善基金会”资产总价值已达82亿元。余彭年被称为“中国最慷慨慈善家”“华人裸捐第一人”。他一心致力于内地贫困地区医疗和教育慈善事业。
中国著名慈善家、香港知名企业家、“彭年光明行动”发起人余彭年5月2日凌晨病逝,享年93岁。
光明行动称誉国内外
“恢复光明不要钱,赶快去找余彭年”,很多贫困患者是从这一宣传语中知道了“彭年光明行动”。余彭年早年间曾是白内障患者,因此他既了解失去光明的痛苦,也知晓重获光明的幸福,这也成为他为“光明”而行动的最初动因。
2003年,余彭年在人民大会堂启动了“彭年光明行动”慈善活动。10年来,陆续有来自西藏、辽宁、安徽等18个省、自治区的40万白内障患者免费得到了救治,余彭年因此有了“光明使者”的美誉。“彭年光明行动”还在10多个贫困国家展开,已向越南、缅甸、朝鲜、柬埔寨等国白内障患者伸出援手。
2013年,91岁的余彭年还在为光明行动计划的未来发展谋划着,他表示,无论以后遇到何种困难,“彭年光明行动”都会坚持做下去。为了让活动造福更多的人,新一轮的“彭年光明行动”将借助高校的力量展开。
作为参加“彭年光明行动”的首批大学生,南开大学医学院本硕连读的学生李芳、刘华旭曾赶赴青海,开始进行志愿活动。她们介绍,从事的是一些辅助医生的工作,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日常工作十分繁忙,最多一天需要参与50例手术。
通过高校尤其是国内顶尖名校的人才、技术支持,让更多有朝气的青年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余彭年的初衷很朴素,让公益、慈善的理念在大学中得以弘扬传承。
捐资助学关心教育
除了支持高校参与到“彭年光明行动”外,余彭年对国内高校的支持还在进一步加大。他变卖产业所得款项全部用来专门做善事,率先在国内20余所高校设立了奖助学金。
余彭年曾经说过,教育是强国之路、立国之本,投入教育慈善事业是他多年的愿望之一。2000年,余彭年开办了深圳彭年酒店,营业不到一月,他就将酒店打造成了“中国第一家慈善五星级酒店”。他誓言,要把“彭年酒店的全部盈利都捐出去,挣多少捐多少”,将酒店收益的纯利润全部永久地捐献给社会福利和教育事业。
2013年,在余彭年的大力支持和倡导下,香港余氏慈善基金会计划向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20所大学捐资设立“余彭年助学金”,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内地学生及优秀的外国留学生。
南开大学作为示范性捐赠的高校之一,获赠助学金30万元。“忠孝仁义,品德优良,无不良嗜好,中英文基础好”,这是91岁的余彭年先生对受助学子的要求。
与其他资助不同的是,除了中国学生,对中华文化感兴趣、志在加强中外交流的外国留学生也在受助者的行列。余彭年希望通过这一举措,让更多的外国留学生传播中国文化,为中外国家的睦邻友好乃至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余彭年表示,他的慈善基金会还将与各名校的医学院展开合作,帮助贫困地区培养专职医生。培养医生所需的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均由“余彭年慈善基金会”支付。
这是余彭年首次大规模在教育领域捐赠。他表示,在有生之年将自己所积累的财富全部捐献出来。
弘扬传承公益理念
相比香港富商,余彭年的另一身份更为引人瞩目。余彭年是美国《时代》周刊2007年评出的“全球十四大慈善家”之一。
余彭年在慈善事业上最可贵的是坚持,不仅从50岁坚持到80岁,而且坚持到下一代。
2003年,余彭年曾挥笔写下:“儿子强如我,留钱做什么;儿子弱如我,留钱做什么……与其将钱留给儿孙花天酒地,不如自己享受做好事的好。”
根据余彭年生前立下的遗嘱,他去世后,所有资产,包括房地产、公司及金钱,将委托香港汇丰银行做慈善信托基金,全副身家行善,不留分毫给子孙。
2010年,在轰动世界的“巴比慈善晚宴”中国行中,余彭年现场宣布将所有财产共93亿港币委托香港汇丰银行托管,在他百年后全部用来做慈善事业,成为中国“裸捐”第一人。
余彭年当时表示:“这是我最后一次捐赠。这些财产不会再用于投资,不继承、不变卖,只有一个用途就是慈善。”
据传,余彭年的办公室挂着这样一幅书法作品,从文字中,我们能品窥其一生所求:“世上只有锦上添花,到哪里去找雪中送炭?登天难,求人更难,黄连苦,求人更苦,人到无求品自高,助人行善是快乐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