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生长影评
万物生长影评
《万物生长》:演员韩庚的三段春梦
今天,特别想用演员这个头衔来搭配韩庚。因为看完《万物生长》,你不得不承认,韩庚是一个好演员。就像在微博里看到的一句话点评:韩庚的表演够资格角逐任何一个电影节的最佳男主角。
当然,能够成就今天的韩庚,离不开好的作品,就像《万物生长》留给人的想像空间一样,是青春,是放肆,是相爱,更是一种回味,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特别佩服制片人方励的独道眼光,每次出品都必是精品。而这种独道眼光,我相信是对导演李玉足够的信任。因为对作品的过份尊重,才有了李玉式的纹路,让人看到了更多复杂而单纯的美好。既有青春年少的冲动,又有老成绘色的表演;既有充满激情的肉欲,又有坎坷细腻的柔软;既有矫情造作的成份,又让人觉得这TM就是那么的顺其自然。有时候,在你觉得很平静的时候,立马给你一颗定时炸弹;有时候,在你觉得过份冲动的时候,突然间会又有少许的莫名伤感。也许这就是李玉式的作品,一针见血的直击现实,又反复拉锯式的讲述故事,再升华到想像不到的抽离回归,最终让人找回到那种美好遗失。那种特别贴面的镜头语言,摇晃不定而又极度接地气,灰头土脸而又像是被刻意表达出来的裸妆式表演。整体的背景音乐让人痴迷,而那种极富有现实情感又加夹着很多淡淡忧伤的校园生活特别素面朝天,但疯狂起来美不胜收的外景又着实让人觉得充满文艺气息弥漫开来,沉醉其中。
好的作品,对于演员就会过份挑剔,而挑剔的结果就是让我们看到了今天的演员韩庚。而这种成就,让人回想当年因为学费而放弃了北影的少年,让人明白了推迟太空梦的真正意义所在。当然,也让人看到不知道会不会被选中而放弃很多事情来全身投入到这场悄无声息的训练。我想,演员无非就是有两种,一种是科班出身并不怎么会演戏,一种是未上院校却是天生的演员。韩庚就是天生的演员,他的演技是骨子里散发出来的,将一个并不是所有男演员都可以诠释的角色锤炼的炉火纯青。
看《万物生长》,你会爱上了这个叫秋水的男生!这个男生,占据了整个影片的所有篇章。看似一个男人的青春故事,但更像是一个男人一生的缩影。三个看似没有结果但又有着淡淡悲伤的故事,是男人这辈子必须要经历的三个阶段。所以,秋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男生,他满身“骚气”用力写出来的是“男人”,是一种可以忘记但必须回味的青春,是一种爱与不爱间的那种遗失缺憾,是相爱时的酣畅淋漓和离别时的肝肠寸断。
和前任小满,他用尽力气去忘记,但却在爱恨情长中总忘不掉那全是爱的夏天。这是什么?是青春的一种任性,这种任性是男人总以为过程很丑陋结局很无耻,但往往伤到骨髓的正是这种初恋。显然,从头至尾,秋水都未曾忘记小满,只是,他的愤怒掩饰住了他的怀念,他的强装掠夺走了他的真心。但细细品味你会发现,其实,那个夏天已经深藏在了秋水心中,虽然拿了一个最让人心疼的结局来成就了好男生秋水,但却深深刺痛了他的心,满身是血,永恒祭奠。
和现任白露,他用尽所有的力气去做爱,但却在郁郁葱葱说不清楚的学生时代做出了最无声的告别。这种别恋看似很纠结,其实很平淡。他们的所有表演都是男人现实中的永远的现阶段。除了做爱还是做爱,永远无止境的做下去,平淡无奇的最后自己都不知道哪儿出了错,做着做着就有了陌生感,这种陌生感让人想一想都觉得可怕。但正是因为这种平淡,才让男孩成长为了一个男人。
和将来柳青,他用尽所有的力气去疯狂,但却没能抓住那最疯狂的一夜。柳青是将来时,谁也说不清楚,就像结局一样,看上去很美,但又无法回到现实中。如果说,柳青让秋水成长了起来,那么,秋水在骨子里是不认同柳青的,就像他表达的意思一样,那种鸡一样的活法,他不喜欢。但是,他又在特别沮丧的时候和柳青在月光海浪沙滩上疯狂了一夜,这一夜,刻骨铭心,这一夜,难以忘怀。当所有的美好瞬间丢失的时候,柳青用了一种特别合理的方式离开,诠释了一个男人成长所必须要付出的代价,为自己的付出,为自己的多言,为自己的过激,为自己的冲动动,当然,也为相爱着的相爱。
除了作品,除了导演,个人觉得,韩庚还应该感谢范冰冰,正是因为范冰冰的活好,才让他如鱼得水,魅力四射,“骚气”尽现。
PS:秋水韩庚:我叫秋水,北京某医科大学学生,性别男,爱好女!这是一场春梦,关于三个女人,也是一段最真实的青春。
万物生长影评
真实的男人成长 福尔马林的万物果然很特别很生猛
407《万物生长》 首次媒体首映,很荣幸能参加!说几个直观感想!
1:李玉果然很厉害,从开头就和其他以往你看到的青春片校园片不一样,它显得更真实,节奏明快,引人迅速进入故事里,音乐节奏掌握的很明快,约打群架那段张楚的歌用的太棒!唯一不满意是多少爱为啥不加入画面里!不矫情,不做作,没有打胎,不玛丽苏,不纯爱,不王子和灰姑娘,不霸道总裁爱上我,不童话,他就是真实,男人的真实成长!这才是青春片该有的!
2: 作为看过原著的人,电影和书肯定会略有不同,但好在味道还在,骚情味荷尔蒙味,书中好多搞笑地方也很好的再现啦,李玉果然专业,她把书中凌乱捏不成故事的章节巧妙流畅的连在了一起,而且不拖拉,一切顺其自然的下来!我从开头淫笑到影片过半!
3:无任何植入广告!
4:无彩蛋却让人从一开始就让人热血沸腾,荷尔蒙爆发,一直不知不觉看到了最后片尾主题曲《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响起,还意犹未尽!
5:特技做的很细致,开头的秋水旁白介绍很新颖,配合特效,立刻各个人物性格立刻显现了出来,很棒!
6:客观的说这次韩庚很让人震撼啦,表演大胆有质感,浑然天成了居然!!我想,演员无非就是有两种,一种是科班出身并不怎么会演戏,一种是未上院校却是天生的演员。韩庚就是天生的演员,他的演技是骨子里散发出来的,将一个并不是所有男演员都可以诠释的角色锤炼的炉火纯青!
这么晚了,我躺在床上还在回味,脑子里完全可以重新过一遍电影《万物生长》,因为节奏连贯,你可以从开头在脑子里过到结尾,每一幕都会记住,因为太顺其自然拍的太连贯,很精彩,我现在,还在傻笑秋水和厚朴的骚,哈哈哈。。李玉这次不同她以往的昏晃,这次选择明亮色用的太棒!
万物生长影评
《万物生长》谁的青春不骚情?谁的青春不生猛?
所谓冯唐,骚情大于才情,所谓李玉形式大于内容。
冯唐的骚情加上李玉特有的表现手法,《万物生长》成为了一部内容上骚情,形式上生猛的青春电影。
冯唐的《万物生长》用尖酸刻薄的语言以及裤裆里的思想激荡,来缅怀某种青春的内心肿胀。李玉的《万物生长》则把小说里啰里八嗦下半身思考外化成了一种人类在荷尔蒙分泌最为旺盛时期的,对于肉体与肉体之间激烈碰撞的强烈渴望。
不陈述理由,不解释原因,就像是亘古不变是自然规律,在那样的年纪里,每个人都要经历这样的成长,爱就狠狠的爱、恨就不顾一切的恨,喜欢了就死命的咬上一口就像一头小兽用口水和尿液来划分领地,不爱了就让地球全部毁灭让,大不了让上帝再重来一回。
有那么多的青春片,讲了那么多俗烂的故事,却忘记了青春本来就是一件形式大于内容的事情。李玉的《万物生长》,只展示,不解释,只呈现青春的仪式感,注重的是情绪和感受而非故事或戏剧上的的起承转合。这点和冯唐的小说很像,故事里的人来了又走了,他们来来去去,最后都变成了故事,青春也就这样结束了。
电影里冯唐的金句还在,骚情也还在,只是被李玉抽干了一切故事性元素,全部转化为展示人物情绪起伏的各种片段,激烈的争吵,毫无顾忌的喧哗,肆无忌惮的爱,歇斯底里的恨,往死里灌酒,拼了命的亲吻和抚摸,青春的凶猛在电影里被展示的淋漓尽致。
李玉,还是那个李玉,晃动着的运动镜头,素颜出镜的范冰冰、歇斯底里的女主角,为爱癫狂的女配角,优美的空镜头,大段的配乐,人物的剪影,流动着风景和在风景里的男女主人公、肉体上激烈碰撞、以及激情过后的遗憾和落寞,也就是冯唐口中所谓的“拔出悔”。
“拔出悔”李玉和冯唐的第一个契合点。
本来《万物生长》是很难改编成影视作品的,讨巧的是李玉导演找了一个快速带入情绪的捷径,那就是气味,冯唐的书中有各种关于气味的描写,李玉通过视听语言在电影呈现出了各种味道,通过味道来传递人物的状态和情绪。
气味是李玉和冯唐的第二个契合点。
一开场就是福尔马林爆炸的味道,夏天的汗味儿、男生宿舍的臭味儿、秋水身上的尿骚味、柳青身上的香水味、女生宿舍的屄香味儿、大排档的烧烤味儿、燕京啤酒味儿以及啤酒喝到嗓子眼的胃酸味儿、花前月下的丁香味儿、大体的腐臭味儿 、解剖室里酒精味儿……最后是爱情变质后的酸味儿(这是李玉自己加的)。各种味道在电影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每一种味道的出现都和人物的情绪和状态相关,把味道拍出来,让观众感受到,进而去体会人物所处的情感状态,这是李玉导演的高明之处。
比如秋水带着柳青进入解剖室,满眼都是人体标本,福尔马林的味道立即充斥鼻腔,接着他们喝的是酒精,观众的嘴里也似乎能够品尝当那生猛的味道。酒精混合着福尔马林,两个人似乎都要彻底的洗净自己,在各种人体器官面前坦诚相对,他们激烈的接吻,但医用酒精究无法洗净他们的灵魂,等到终于掏心掏费了才发现他们之间的爱似乎也不那么纯粹。 于是他们只能像是泡过了福尔马林的大体一样,硬着心肠彼此伤害。激情终会退却,人怀念的不过是青春时的内心肿胀。
除了这各种气味串联起的情绪,和冯唐的几个金句,这电影其实更像是李玉的个人作品,当柳青成为了故事的主角,这电影就已经和冯唐的小说渐行渐远了,李玉的故事基本上还是一个女性视角的故事,阳刚之气到了女导演手里难免不变成阴柔唯美。
韩庚奉献出了演员生涯以来最为出色的一次演出,他终于捅破了和黄晓明之间隔着的那层窗户纸,基本上可以并驾齐驱。李玉导演把他调教的非常好,依稀看到了导演当年调教范冰冰的影子,做男版范冰冰也许对韩庚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影片的结尾一般,为了大团圆而大团圆。结尾前面一场戏拍的非常好,秋水和柳青在湖边激情过后,柳青独自离去,秋水一个人吃这柳青点好的早餐。秋水愤愤的狼吞虎咽,一种青春的失落感油然而生,这里作为结尾可能更有味道。
冯唐的小说加上李玉的映像风格,喋喋不休的故事遇到了一个懂得通过简化故事内容而只传递故事情绪的导演,简直是天作之和。
《万物生长》电影比小说更招人喜欢,因为它够简单,够直接。
谁能把冯唐的骚情影像化,非李玉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