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日,读贾平凹《老生》

2015-02-05 | 日记本:《个人日记》

一月底,在陕西传媒网读到张培合恩师与甘肃籍作家巴胧锋合著的评论文章《随心所欲而不逾距》,文章对贾平凹老生的新作《老生》给了很高的评论,说“在文本上的创新,却令人每每称奇”,我怀有一种特殊地心理把《老生》买了回来,看了简介是标准的“贾式风格”,随后一点点入了进去,方觉《老生》不是吹的,贾平凹老师在写作手法、构架、视野、角度都有了很大创新,以一个葬礼上唱丧歌的职业歌者,唱出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和社会风貌,利用《山海经》来实现大跨越、大空间、大历史讲述“断代史”,四幅画卷依次展开,一个村一个村、一个人一个人、一个时代一个时代的写,真实记录了那些个时代的中国,其视野之宽、文笔之精、立意之绝让他驾驭了这部不朽之作!这也是贾平凹老师第一次大段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来展开写作,不仅让人穿插于历史片段之间,又可以学习上古奇书《山海经》,一举两得,让人啧啧称奇!贾平凹在后记中坦言:“能想讲的已差不多都写在了我以往的书里,而不愿想不愿讲的,到我年龄花甲,却怎能不想不讲啊?”“我的《老生》在烟雾里说着曾经的革命而从此告别革命”,作者良苦用心、突破自我,这种宿命感、责任感使“鬼才”迈向巅峰!

更多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