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桐如何养护

2015-02-03 | 日记本:《植物》

海桐如何养护

海桐,又名山矾,四季常绿,分支很多。叶椭圆形,边缘略反卷,革质且富有光泽,会开出管形白色小花,有香味,很适合种植在房屋或街道周围。下面,小编要介绍的就是海桐的功效与作用以及海桐的养殖方法。

海桐的功效与作用

1、海桐的功效:海桐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它的海桐根、叶、皮和种子均可入药,其中海桐皮的药用价值最高。海桐的根能祛风活络、散瘀止痛;叶能解毒、止血;种子能涩肠、固精。海桐的皮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可以祛风湿、通经络、止痢、杀虫止瘴痛。

海桐的功效与作用

海桐的作用:海桐的观赏价值很高,它的叶常青且有光泽,花香气袭人,种子鲜红,晶莹可爱,叶和果都十分具有观赏性。并且对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抗性强,很适合装饰在客厅、庭院、路边绿篱栽植。盆栽可装饰内室或客厅。

海桐的养殖方法

1、土壤:海桐对土壤要求不严,粘土、沙土、偏盐碱性土均能适应。

2、光照:海桐喜光且耐阴,家庭种植时,最好让其每天接受3个小时的日光照射。

3、温度:海桐植株喜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正常的室温即可,冬季进入休眠期。

4、浇水:海桐生长活跃期间宜大量浇水,使盆土彻底湿润,越冬期间只要盆土不干透即可。

5、施肥:海桐生长期间每半个月施标准液肥一次。

6、繁殖:家庭种植海桐以扦插法为主。春末选用半熟枝作插穗,把较低的叶子摘除,插入盆土中,将花盆盖上塑料薄膜,放在光线柔和处,6个星期后可生根。

7、换盆:盆栽时幼苗最好是每年春季换盆一次。

需要注意的是,海桐植株萌芽力强,耐修剪,可以在春季给植株整枝,剪掉过长枝条和瘦弱的老枝。

结语:海桐的功效与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园林造景和药用价值方面。海桐的养殖方法简单,很适合种植在南方的庭院等地。

海桐的栽培技术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3米左右。枝叶密生,树冠成半球形丛生状。叶多数聚生枝顶,呈轮生状,单叶互生,倒卵形,长椭圆形,厚革质,基部楔形,顶端钝尖或内凹,全缘,长5〜12厘米,宽1〜4厘米,有柄。顶生聚伞花序;花白色或黄绿色,芳香。蒴果近球形,初为绿色,成熟后变黄色,成熟后3瓣裂,种子鲜红色,有黏液。花期4〜5月,果熟期9〜10月。

1. 生态习性

海桐为亚热带树种,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喜光,强光对植株没有危害;较耐荫,在半阴处也生长良好。对气候的适应性较强,能耐寒冷,黄河以北地区,多作盆栽,室内防寒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喜肥沃湿润沙质土壤,耐轻微盐碱,黏土及中性土均能适应,贫瘠土壤生长不良;耐水湿,稍耐干旱。萌芽力、分枝力强,耐修剪。生长适温15〜301。

2. 苗木繁殖

采用播种或扦插繁殖。春秋季节均可播种,春季播种前宜沙藏,播种后要保持基质水分,35天左右可出苗;秋播在冬季需要覆盖防寒,第二年春季可出苗。幼苗生长缓慢,要注意水肥管理,夏季要适当进行遮阴,一般2年生可上盆。

扦插繁殖可在春季和秋季进行,选取一年生木质化健壮枝条,剪成长10厘米左右插穗,扞插后浇透水,要在保持基质湿度的同时进行遮阴,7〜10天后可微弱阳光照晒,促进生根,40天左右可生根。生根后注意水肥管理,春季扦插的桢株,秋季可进行移植;

秋季扦插的植株,可在第二年春季进行移植。

3. 栽植

盆栽容器和盆土:海桐萌发力强,生长迅速,扦插繁殖的植株适宜选取直径为30〜40厘米的容器,播种繁殖的植株适宜选取直径为20〜30厘米的容器,大苗适宜选取直径为40~50厘米的容器;容器要求要有良好的透气性。海桐喜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酸性土壤,耐水湿,稍耐干旱。盆土要求疏松、透气性好、保水性好、有机质含量高、保肥。可用园田土 :草炭:沙=3 : 3 : 4的比例进行配制。并可在营养土中加适量有机肥及硫酸亚铁。

栽植方法:扦插繁殖的植株可于落叶后或春季发芽前栽入盆内。移栽时宜多带土球,也可裸根移植,但要及时;播种繁殖的植株应选取2年生壮苗;大苗在挖掘前要防折断枝条,挖掘时一定要带土球,土球的大小可根据主干粗细决定。栽种前,先在容器底部渗水孔垫瓦片,并在容器内填人部分营养土,植人后再填土使根部与土壤密接,土表与盆沿相平,浇透水沉实后,土面距盆沿保留5 厘米左右作为浇水的水口即可。新上盆的植株应先放于半阴处7 天,然后再置于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正常水肥管理。

4. 水肥土管理

海桐喜肥沃湿润沙质土壤,耐水湿,稍耐干旱。春季海桐生长旺盛,萌发新芽并孕育花蕾,要保持土壤湿度,可1〜2天浇水一次;夏季气温高,气候干燥,水分蒸发量大,可每天浇水一次,结合向植株及周围进行喷雾,湿润环境;秋季要减少浇水量,可每2〜3天浇水一次;冬季如果所处温度较低,浇水量应减少。

海桐周年常绿,营养消耗大,除上盆时需要施用基肥,日常管理中也要进行追肥。每年春季要每15〜20天追施全效肥一次;夏季要薄肥勤施;秋季和春季一样,每15〜20天施用全效肥一次; 冬季如果所处温度较低,可不施用肥料。

因海桐周年常绿,营养消耗大,盆栽植株每1〜2年应翻盆换土一次,幼株应每年翻盆换土一次,保持盆土的营养,使植株能够正常生长。换盆时去除部分宿土,将枯根剪除,加入含有机质较多的新培养土。翻盆换土后浇透水,放于半阴处一周后,再置于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正常管理。如盆栽海桐要提前达到悬根露爪的造型目的,可结合翻盆换土工作来进行,深盆浅栽,在正常管理养护时通过浇水不断冲洗掉髙于盆面的土壤,使根系逐渐裸露,逐渐完成。

海桐在黄河以北地区种植,多作盆栽,室内防寒越冬。最低温度以不低于51为宜。

5. 整形修剪

海桐分枝能力、萌芽力强,耐修剪。大棵植株可根据观赏要求,在开春时进行修剪整形,修剪成多种形态,经过修枝整形的椬株,树形优美,价值高。如欲抑制植株生长,枝繁叶茂,应长至相应高度时,剪去枝条顶端。植株出现徒长枝条,使植株长势出现不平衡,可在秋季植株顶稍生长基本完成时,进行短剪,保持株形。

6. 病虫害防治

海桐病虫害主要是叶斑病、蚧壳虫、红蜘蛛。

主要措施: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抗害能力,及时清除枯落枝叶、病叶,注意通气。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0. 5%波尔多液或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750倍液喷雾,轮换进行喷雾防治,每15天左右喷1次;虫害可使用80%敌敌畏1000〜15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2000倍液喷雾喷杀。介壳虫发生较轻时,可人工去除。

冬天如何养护花草

1.温度应根据不同花卉适当调节

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温度较低,一般南方花卉需要移入室内越冬,并根据不同花卉的要求调节适合的温度。

喜高温的花卉,例如米兰、一品红、非洲凤仙、秋海棠类及仙人球类肉质花卉,应尽量将花盆放置在阳光充足、温度较高(20℃至25℃之间)的室内窗台处,最低温度不得低于10℃。

喜中温的花卉,例如茉莉、天竺葵、月季、万年青类,冬季适合温度为18℃至22℃,最低温度不得低于6℃。喜低温的花卉,例如金橘、桂花、兰花类,冬季温度应保持在12℃至15℃之间,最低温度不得低于2℃。水生花卉,例如荷花、睡莲、凤眼莲、萍蓬莲等,霜冻前应及时把水放掉,将花盆移至地窖或楼道过厅,温度保持在5℃为宜,盆土干燥时要适当喷水。

另外,冬春季开花的花卉及性喜光照、温暖的花卉,如蟹爪兰、仙客来、茶花、一品红、米兰、茉莉等,应放在窗台或靠近窗台的阳光充足处。性喜阳光但能耐低温的常绿花木或处于休眠状态的花卉,如桂花、柑橘类,可放在有散射光的冷凉处。一般对光照要求不严格的花卉,如盆栽睡莲、月季,可放在没有光照的阴冷处。

2.施肥要尽量减少或停止

冬季大多数花卉进入休眠期,因而要尽量减少施肥或停止施肥。冬季不休眠的室内花卉,如常绿类花卉虎尾兰、鱼尾葵、棕竹、绿萝,室温在5℃左右时对肥料基本上无要求,故不需追肥,如果气温较低时施肥容易出现根系腐烂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冬季植物根系生长处于缓慢状态,所施肥料不能为根系所吸收,反而会妨碍根的正常吸收,严重时便会烂根。

如果室温较高(20℃以上),又是冬季开花花卉,例如瓜叶菊、仙客来、报春花、蒲包花、非洲凤仙、火鹤等,则需每半个月施用一次稀薄有机液肥,亦可少量施用复合化肥。家庭中养盆花,最好施用无异味的“育花肥片”或经过发酵的淘米水,以防肥味污染室内环境。

一些喜酸性土的花卉,例如茶花、杜鹃、含笑、君子兰、四季桂等,应定期施用矾肥水(在泡制的肥水中加入0.1%的硫酸亚铁),可使叶色浓绿、富有光泽,同时能使花朵芳香。另外,有些花卉冬季气温低时也能生长良好,如花包菜、冷水花、海棠等,可以使用氮、磷、钾合理搭配氮肥为主的肥料,但用量应适当控制。

3.切忌直接用自来水浇花

冬季由于气温低,浇花用水要经过器具贮存或晾晒,切忌直接用自来水浇花,以防温差过大,损伤根系。因为入冬气温不断下降,花卉的代谢缓慢,或进入休眠状态,一般盆花都应严格控制肥水。如果盆土不是太干,就不要浇水,尤其是耐阴的花卉,更要避免因浇水过多而引起烂根落叶。一般浇水时间应在中午前后为适。对一些喜阴湿的常绿花卉,如文竹、龟背竹、春羽、竹芋、茶花、万年青类等,应经常用与室温相近的水喷洗叶面,清洁除尘,以利光合作用。

据调查,冬季花卉会出现烂根的情况,而且经常浇水也打蔫。冬季花卉的生活习性和其他季节相比会有所不同,出现上述情况要给花晒太阳。不管是喜阴还是喜阳的花卉,都要适当晒太阳。这样可以防止打蔫的情况。并且冬季气温较低,适当晒太阳对于花卉的自身温度调节有重要作用。

此外,冬季花卉不要勤浇水,勤浇水也可能导致烂根。家中常有的绿萝、步步高、黑金刚、富贵竹等半个月到一个月浇一次水就可以。

海桐的养护管理方法

海桐为亚热带树种,故喜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喜光,在半阴处也生长良好。夏季可放室外,如有条件,可放阴凉处,强光对植物没有危害。喜温暖湿润气候和肥沃润湿土壤耐轻微盐碱,能抗风防潮。生长适温1 5―30℃。冬季放于冷凉而不冻的室内。海桐能忍受结冰的温度,但为使其良好生长,最低夜温应保持在13℃以上。海桐较抗旱。夏季消耗人量水分,应经常浇水;冬季如所处温度较低,则浇水量应相应减少。空气湿度应在50%左右。要求肥沃上壤。生长季节每月施1-2次肥,平时则不需施肥。幼株每年换一次盆,成年植株每2―3年换一次盆。盆上用1/3腐叶土加2/3粘土或壤土混合配制。萌芽力强,耐修剪。可于每年春季修剪成各种形状。

园林用途:在气候温暖的地方,本种是理想的花坛造景树,或造园绿化树种,尤其是适合种植于海滨地区。多做房屋基础种植和绿篱。北方长盆栽观赏,温室过冬。

海桐栽培容易,无需特殊管理。露地移植一般在3月份进行。如秋季种植,应在10月前后。大苗在挖掘前必须用绳索收捆,以防折断枝条,且挖掘时一定要带土球,土球的大小根据主干的粗细而定。小苗可裸根移植,但也要及时。盆栽海桐每年春季换盆一次,换盆时需将枯根剪除,盆土应加入含有机质较多的新培养土。海桐分枝能力强,耐修剪,开春时需修剪整形,以保持优美的树形。如欲抑其生长,繁其枝叶,应于长至相应高度时,剪其顶端。亦有将其修剪成为各种形态者。夏天可放在室外,如有条件可放在花荫凉处。强光对植株没有危害。空气湿度50%左右。合适的生长温度为15~30℃,冬天放在冷凉而不结冰的室内,最低温度为5℃。夏季消耗大量水分,应经常浇水;冬天如果所处温度较低,浇水量相应减少。生长季节每两星期施一次肥,其他时期不用旋肥。海桐虽耐阴,但栽植地不宜过阴,植株不可过密,否则易发生吹绵蚧为害,开花时常有蝇类群集,应注意防治。

海桐盆栽,通过艺术加工能制作成多种形式的盆景。上盆需带宿上,植于深盆,在盆的内沿上部加一圈高5~8cm的硬塑料片,盆底多垫碎瓦片。上盆时根部可相应提高,盆土略低于塑料圈,这样深盆浅栽不影响成活。待长出新根.枝叶生长旺盛时去掉塑料圈,以后通过浇水和雨淋不断冲去高于盆面的泥土,促使粗根逐渐裸露,可达到提前悬根露爪、苍古奇特的造型目的。

更多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