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英如何养护
杜英如何养护
杜英为杜英科杜英属植物,枝叶茂密,秋冬至早春部分树叶转为绯红色,红绿相间,鲜艳悦目,加之生长迅速,易繁殖、移栽,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多作为行道树、园景树广为栽种。但由于杜英树皮较薄,极易受日灼而致病。
通过经验我们发现杜英发生日灼的部位集中在树干西南方向地上30厘米至130厘米处。日灼部位树皮受伤,木质部程度不同开裂、腐朽,刮大风时不少树木在此部位折断。而苗圃中栽植得较密,足以侧方荫蔽。用草绳包扎树干的,或胸径15厘米以上且树冠足以终日荫蔽主干的杜英,未出现日灼现象。
对此我们提出三项有效防止杜英日灼病的方法:
一是保持适当定干高度,在夏季上午11点到下午3点,树冠能够荫蔽自身主干,防止主干在盛夏季节受到强烈阳光直射;
二是作为园景树栽植密度适当,树冠间能相互侧方荫蔽主干;
三是在树冠无法荫蔽主干时,用草绳包扎主干到最低分枝点,保护主干不受强光直射。
杜英的栽培种植技术
杜英为杜英科。又名山杜英,山橄榄,青果等。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1020米。树皮深褐色,平滑,小枝红褐色。叶薄革质,披针形或矩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缘有浅锯齿,秋冬部分叶变红。总状花序,花白色,花瓣裂为丝状。核果熟时略紫色。
【地理分布】产于我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及资州等地。
【生态习性】喜光,也较耐阴。耐寒,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在排水良好的酸性土中生长良好。根系发达,萌芽力强,较耐修剪,生长速度快。对二氧化硫抗性强。
【绿化用途】宜作行道树及花灌木或雕塑等的背景树。
【苗木繁育】以播种繁殖为主,也可扦插和分株等法繁殖。播种繁殖花期68月,果熟期1612月。
采种:选择15年生以上、光照条件好、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为采种母树。当果皮由青绿色转为暗绿色时表明核果已成熟,应立即采收,否则极易脱落或被鸟兽所食。将果枝采下,检收果实,浸在水中12天。用木棒揉搓外果皮,然后用淸水灌洗干净,取出苗木种子。在室内摊开阴干,切忌曝晒。如苗木种子曝晒,会因失水过多而影响发芽率。阴干后湿沙贮藏。苗木种子千粒重220230克,发芽率61%。
播种:播种地应选疏松、肥沃而湿润的土壤,进行消毒、深翻、施足基肥。
2月下旬至3月中旬播种。条播,行距20厘米、播种沟宽10厘米。每667平方米播种嫒为7.58千克。播后覆士,2厘米,再盖草。
播种苗管理:播后3040天幼苗出土,适时揭去覆盖物。及时拔草。79月为杜英速生期,要松土除草3次,施追肥23 次。生长后期要控制水肥。11月停止生长。当年苗高7080厘米。翌春分栽培育大苗。移植以初秋和晚春进行为好。小苗移植带宿土,大苗移植需带土球。因萌蘖性很强,所以移植时适当修剪部分枝叶,以保证成活。
大苗培育杜英顶端优势明经,主干圆满通直,侧枝细短,冠层厚密,整个树冠呈尖塔形,耐修剪。因此在培育大苗过程中,要保护好顶端优势,控制侧枝的发育,避免竞争枝的发生,并及时修剪过密枝、枯枝、重叠枝、病虫枝等。
绿化苗木移栽第一年如何养护
花木篮基地绿化苗木无论从苗木质量还是采挖、土球,到装车,从各方面都会注意苗木的成活率。但绿化苗木种植后的苗木养护也特别重要,俗语说:“三分栽种、七分管养”。绿化苗木栽植后的第一年是其能否成活的关键时期。下面分享一下从哪里方面入手:
一、支撑
高大的乔木,风大的地方,必须用树木支撑,正三角桩最利于树体稳定,其中两桩连线与常年风向垂直。木桩地上部高度在80~120cm,人土深度约为桩长的1/3,树干与木妆接触处加垫保护层,以防伤皮。
二、浇水
绿化苗木栽好后,应在树穴外缘用土筑成高15~20cm的土埂称“开堰”。围堰要筑实,围底要平,用于浇水时挡水用。若株距很近或连片栽植的树木,可将几棵树或呈条、块栽植的树木联合起来集体围堰,此种方式称“作畦”。作畦时保证畦内地势水平,确保树木吃水均匀。
苗木栽植后必须浇足三次水,第一次要在栽植后24小时内浇透定根水,渗入土层约30cm深,使泥土充分吸收水分与根系紧密结合,以利于根系的恢复和生长。第一次灌水后检查一次,发现树身倒歪及时扶正。第二次浇水应在栽植后2~3天进行,水量仍以压土填缝为主要目的,浇水后检査苗木是否笔直。再相隔约10天左右浇第三次水,并灌足灌透,以后可根据实k情况酌情浇水。
浇透水后应将树堰填平或略髙于周围地面,以防下雨或浇水时积水。同时在地势低洼易积水处,要开排水沟,保证雨天能及时排水。秋季栽植应在树干基部堆成30cm高的土堆,以保持土壤水分,并保护树根,防止风吹摇动,以利成活。
三、地上部保湿:裹干、喷水和遮阴
1、裏干
裹干是用草绳、蒲包、苔藓等材料严密包裹树干和比较粗壮的分枝。经包干处理后,一可避免强光直射和干风吹袭,减少树干、树枝的水分蒸发;二可将包干材料喷
湿,贮存一定量的水分,使枝干经常保持湿润;三可维持枝干温度,减少高温和低温对枝干的伤害,效果较好。
2、喷水
树体地上部分,特别是叶面因蒸腾作用而易失水,必须及时喷水保湿。喷水要求细而均匀,喷及地上各个部位和周围空间,为树体提供湿润的小气候环境。可采用高压水枪喷雾,或将供水管安装在树冠上方,根据树冠大小安装一个或若干个细孔喷头进行喷雾,效果较好,但较费工费料。
3、遮阴
树木栽植初期或高温干燥季节,可搭荫棚遮阴,以降低棚内温度,减少树体的水分蒸发。荫棚上方及四周与树冠保持50cm左右的距离,以保证棚内有一定的空气流动空间,防止树冠日灼危害。遮阴度为70%左右,让树体接受一定的散射光,以保证树体光合作用的进行。以后视树木生长情况和季节变化,逐步去掉遮阴物。
四、复剪
栽植后的修剪主要是对受伤枝条和栽前修剪不够理想的枝条进行复剪。
五、施肥
施肥有利于恢复树势。栽植初期,根系吸肥力低,宜采用根外追肥,一般半个月左右1次。用尿素、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等速效性肥料配制成浓度为0.5%~1%的液肥,选早晚或阴天进行叶面喷洒,遇降雨应重喷1次。根系萌发后,可进行土壤施肥,要求薄肥勤施,慎防伤根。
六、防寒
新植树木的枝梢、根系萌发迟,年生长周期短,积累的养分少,因而组织不充实,易受低温危害,应做好防寒保温工作。一方面,人秋后要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另一方面,在人冬寒潮来临之前,做好树体保温工作,可采取覆土、地面覆盖、设立风障、搭制塑料大棚等方法加以保护。
七、防病治虫
坚持以防为主,根据树种特性和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勤检查,做好防范工作。一旦发生病情,要对症下药,及时防治。
八、调整补缺
树木栽植后,因树木质量、栽植技术、养护措施及各种外界条件的影响,难免不会发生死树缺株的现象,对此应适时进行补植。补植的树木在规格和形态上应与已成活株相协调,以免干扰设计景观效果。对已经死亡的植株,应认真调査研究,如土壤质地、树木习性、种植深浅、地下水位高低、病虫为害、有害气体、人为损伤或其他情况,分析原因,采取改进措施,再进行补植。
注意好这些,苗木养护基本可以到位。碰到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解决。
杜英的栽培养护
是杜英科杜英属常绿乔木。杜英树皮深褐色、平滑,小枝红褐色,树冠紧凑,近圆锥形,枝叶茂密。其叶革质披针形,秋冬至早春部分树叶转为绯红色,红绿相间,鲜艳悦目。在园林绿地中杜英宜丛植、群植或对植,也可植于草坪边缘或用作花木背景。由于它对二氧化硫抗性较强,也适宜作工厂矿区的绿化树种。
杜英是亚热带树种,喜温暖湿润环境,根系发达,树干坚实挺直,抗风力强。它在排水良好的酸性黄壤土中生长十分迅速,病虫危害少,被砍伐后,伐根萌芽更生能力也极强,经过二三年又可成树,因此生态效益十分显著。杜英以播种繁殖为主,它的花期在6-8月,果期10-11月,核果圆锥形暗紫色。一般采种后即播种,也可将种子用湿沙层积至次年春播。幼苗期可于夏季追施薄肥几次,第二年春季将幼苗分栽。小苗移栽时要带宿土,大苗移植时需带土球,并适当疏剪部分枝叶,定植后成活率极高.
杜英为杜英科高大常绿乔木,枝常为红褐色,单叶互生,倒卵状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6-8月开花,翌年10-11月果熟,核果长椭圆形,形似橄榄。该树萌芽力强,病虫害少,形态优美,常年有红叶,为珍贵观赏树种,适于作行道树、庭荫树。杜英落叶层厚,涵养水源效益好,又为蜜源植物和培育香菇的良材。它适应性强,耐干旱,能在中亚热带中低海拔地区广泛种植。采种及处理:10年生以上成熟母树均有种子采集。秋季当核果由青绿转暗绿色时,在树上采摘或地面收集种子。种子采后堆放2-3日,待其充分成熟后,盛筐内置清水中浸泡,搓洗去净外果肉,处理出种核,湿砂贮藏。杜英种子不宜脱水,忌烈日曝晒,可短期堆积,但应防止堆沤发热。一般千粒重420克,发芽率70%。
杜英为杜英科杜英属植物,其枝叶茂密,秋冬至早春部分树叶转为绯红色,红绿相间,鲜艳悦目,加之生长迅速,易繁殖、移栽,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多作为行道树、园景树广为栽种。
由于杜英树皮较薄,极易受日灼致病。为此,笔者对栽在不同生境的杜英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杜英发生日灼的部位集中在树干西南方向地上30厘米至130厘米处。日灼部位树皮受伤,木质部程度不同开裂、腐朽,刮大风时不少树木在此部位折断。而苗圃中栽植得较密,足以侧方荫蔽。用草绳包扎树干的,或胸径15厘米以上且树冠足以终日荫蔽主干的杜英,未出现日灼现象。
预防杜英日灼病的措施主要有3点,一是保持适当定干高度,在夏季上午11点到下午3点,树冠能够荫蔽自身主干,防止主干在盛夏季节受到强烈阳光直射;二是作为园景树栽植密度适当,树冠间能相互侧方荫蔽主干;三是在树冠无法荫蔽主干时,用草绳包扎主干到最低分枝点,保护主干不受强光直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