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鼠尾草如何养护

2015-02-01 | 日记本:《植物》

兰花鼠尾草如何养护

一 生物学特性 蓝花鼠尾草又名一串蓝。原产北美南部。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耐寒性较强,怕炎热、干燥,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腐叶土。

二 繁殖方法 播种,春播,发芽适温22—24℃,播后20—25天发芽。

三 栽培要点 播种后需间苗1-2次,苗高15cm时,定植于10cm盆内并摘心。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保持盆土湿润。花前增施磷、钾肥1次,花后摘除花序,仍能抽枝继续开花。种子成熟不一致,需边熟边采。

四 病虫害防治 常有霜霉博叶斑病和粉虱、蚜虫为 害。病害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虫害用2.5%鱼藤精乳油1200倍液喷杀。

五 产后应用 蓝花鼠尾草蓝紫色的唇形状,非常清新悦目:盆栽适用于花坛、花境和园林景点的布置。也可点缀岩石旁、林缘空隙地,显得幽静。摆放自然建筑物前和小庭院,更觉典雅清幽。

蓝花鼠尾草如何修剪

今年五月底,在旅居杭城某小区的花园水池边,看到好几丛一串串开紫兰色小花的草花,当时不知花名,近闻透着较浓郁的稍带点剌激性的香气,气温稍高时,可看到不少蝴蝶光顾,上下翻飞忙于采蜜,一片生机映然。

经查方知是唇形科鼠尾草属,别名一串兰,蓝丝线。原产北美南部,多年生草本,高度30-60cm,植株呈丛生状,植株被柔毛。茎为四角柱状,且有毛,下部略木质化,呈亚灌木状。叶对生长椭圆形,长3-5cm,灰绿色,叶表有凹凸状织纹,且有折皱,灰白色,具长穗状花序,长约12cm,象老鼠尾巴故名;花小有兰、白、紫三色,花量大,花期夏季,香味刺鼻浓郁,较能吸引各类蛱蝶光顾。

此花生长强健,耐病虫害。喜暖和、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耐寒性强,怕炎热、干燥,宜在疏松、肥沃且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生长。

适用于花坛、花境和园林景点的布置。也可点缀岩石旁、林缘空隙地,显得清幽。摆放自然建筑物前和小庭院,更觉典雅清幽。

蓝花鼠尾草花期

蓝花鼠尾草花期一般是开在夏季,蓝花鼠尾草别名蓝丝线,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株呈丛生状,叶表有一些织纹,而且有折皱,灰白色,香味比较的刺鼻浓郁,花为紫色,比较小,花量非常的大,生长比较强健。

蓝花鼠尾草花期

多年生草本,高度30-60cm,植株呈丛生状,植株被柔毛。茎为四角柱状,且有毛,下部略木质化,呈亚低木状。叶对生长椭圆形,长3-5cm,灰绿色,叶表有凹凸状织纹,且有折皱,灰白色,香味刺鼻浓郁。具长穗状花序,长约12cm,花小紫色,花量大,花期夏季。

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耐寒性强,怕炎热、干燥,宜在疏松、肥沃且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生长。原产于北美南部地区。种子直播,每穴3-5粒,株高5-10cm时须疏苗。间距20-30cm。成株后可再次疏剪,增加距离,生长的较旺盛。春秋夏播,播后不覆土,20-25天发芽,定植后摘心一次,花期5-10月,扦插繁殖,适盆栽,花坛,地被道路绿干花。每克种子约250-300粒,适合春、夏播播种用覆土,20--23℃发芽天数:5—8天。一般1—2月中旬播种,“五月一”应用,7月中旬播种,“十月一”应用。根据需要可随时播种。基质最好用泥炭+珍珠岩,也可用腐叶土。播种育苗种子每克920粒左右,一般选择200或者288穴盘进行播种,介质一般选择进口育苗草炭土或者经过消毒的国产育苗草炭土,其pH值应为5.5至5.8。播种后,需覆盖一层薄薄的蛭石,然后用薄膜覆盖,发芽适温为20℃至23℃,发芽天数为5至8天。

蓝花鼠尾草需要一定的光照,盆栽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干燥,防止病害,要不断的施肥,蓝花鼠尾草非常的喜欢大肥,蓝花鼠尾草适合园林景点的布置。

蓝花鼠尾草夏季移植用不用带营养钵

7月采种,4月播种,或扦插。播种12-15℃时开始发芽,分株于5月进行,定植株行距20-30厘米。第1年的生长速度较慢,第2年6月开花,开花期可长达5-6个月。鼠尾草喜肥,除种植时施足基肥外,还需在开花前(5月)和冬季(12月)分别施用肥料。

追问

有的人说现在如果移栽带着营养钵,不好扎根,等到冬天的时候根部太稀疏,过冬困难,是这样吗?

回答

植株真叶达到2至3片时开始移栽上盆,一般选择12厘米至13厘米的营养钵进行移栽,基质选择疏松通气性好的园土加有机肥和复合肥。

摘心处理植株长出4对真叶时留2对真叶摘心,促发侧枝。

施肥生长期施用稀释1500倍的硫铵,以改变叶色,效果较好。低温下不要施用尿素。为使植株根系健壮和枝叶茂盛,不断施肥非常重要,半月施用一次用含钙镁的复合肥料100ppm。

光照喜阳光充足的环境,炎热的夏季需要进行适当遮阴,幼苗期加强光照防止徒长。

更多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