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马鞭草如何养护

2015-01-31 | 日记本:《植物》

柳叶马鞭草如何养护

近年来,柳叶马鞭草以摇曳的身姿、雅致的花色、清香的花序、繁茂而长久的花期受到园林景观设计师的青睐。其开花檀株可高达1。5cm,花莛虽高却不倒伏,花色柔和尤其适合与其它植物配置,最适合作花境的背景材料,大面积群植景观效果尤为壮观,很多婚纱基地和旅游风景区大量种植。

如何才能成功的种植出大面积壮观的柳叶马鞭草景观呢?多年来,我们对柳叶马鞭草的生长习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栽培实践,现将柳叶马鞭草的栽培管理要点介绍给行内朋友,以便业界对该品种的习性和整个栽培流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柳叶马鞭草为马鞭草科马鞭草属植物,株高60cm~150cm,叶片形状苗期为椭圆形边缘有裂刻,叶片暗绿色丛生于基部:茎直立,细长而坚韧。花茎抽高后的叶片转为细长型如柳叶状,边缘仍有尖裂刻。茎为正方形,全株有纤毛,花期6月—10月;聚伞花序,小筒状花着生于花茎顶部,冠径60cm,花色淡紫色,清香高雅,很容易招蜂引蝶,更受观光客的喜爱。

柳叶马鞭草为长日照喜温花卉,生长适温20°C~30°C,不耐寒,10°C以下生长迟缓,在全日照环境下生长良好,日照不足会生长不良,盛花期可长达3个月。

柳叶马鞭草繁殖可用播种、扦插及切根分株,采用春季播种开花观赏时间最长。柳叶马鞭草种子每克约4000粒,发芽率约85%。种子发芽适温20°C~25°C,播后10天—15天发芽,整个穴盘育苗周期为40天~45天,1月—5月播种为好,从播种到开花需要3个月到4个月(1月—3月低温条件下播种育苗,播种到开花则需要4个~5个月)。育苗通常采用200孔穴盘育苗,便于移栽定植,介质可采用丹麦品氏托普进口草炭土确保苗壮整齐快速。播后45天、真叶达到2对—3对且根系成团时方可移栽。穴盘苗不建议直接下地,因为直接下地初期长速慢,死亡率较高,般先移到9cm~12cm的营养钵生长2个月后再定植效果最佳。

定植时株行距采用大小垄,大垄间距60cm,小垄间距40cm,每平方米定植6株。定植前要确保±壤条件良好,一般需要先做好浇水、除草、施肥、翻耕、耙平等准备工作。定植后浇透水,保证土面下20cm的土层保持湿润状态。柳叶马鞭草不用修剪,自然分枝能力强。定植后一个半月到两个半月开始进入花期,盛花期能够维持两个半到三个月。柳叶马鞭草非常耐旱,养护过程中要间干间湿,不可过湿。柳叶马鞭草在最低温度O°C以上的地区可安全越冬,长江以北地区一般用作一年生栽培。

播种法虽然可以短时间获得较多的植株数量,但是从播种到开花的时间较长,所以扦插繁殖也是很好的方式,一般在春、夏两季以顶芽扦插为佳,扦插极容易发根,扦插后约4周即可成苗。切根法是在开春对母本根系进行切割分株。

柳叶马鞭草在栽培过程中,要注意部分没有观赏价值的宽叶马鞭草问题。正常情况下,柳叶马鞭草是窄叶的,但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柳叶马鞭草种子一般是国内生产的常规种,因为柳叶马鞭草是蜜源植物,所以在育种过程中很容易被昆虫传粉,造成和同属的巴西马鞭草杂交,杂交后种子长成的植株叶片较宽,开花时花序介于聚伞和穗状中间型态,花期短,花色暗,基本没什么观赏价值。杂交的宽叶马鞭草种子有5%左右的比例,该型态的种子育苗期间不能区分宽叶窄叶,只有定植抽出主茎后,从主茎上分枝长出的叶片上才能区分宽叶和窄叶,所以种子繁殖的柳叶马鞭草如果想清除宽叶杂株,必须在定植后1个月左右进行。如种植密度较大时(每平方米在16株左右),因宽叶马鞭草比例不高,所以可以忽略此项清除工作,开花后基本不影响整体景观效果。另外,还可以采用顶芽扦插繁殖剔除宽叶马鞭革,一般在4月—6月选取窄叶马鞭草的母本进行扦插,1周生根,1个月成苗即可定植。

柳叶马鞭草在景观布置中应用很广,由于其片植效果极其壮观,常常被用于疏林下、植物园和别墅区的景观布置。柳叶马鞭草大片种植,可以营造壮观的花海,开花季节犹如一片粉紫色的云霞,令人震撼。其也适合与其它植物配置作花境的背景。

观光园中种植柳叶马鞭草的效果好不好

柳叶马鞭草是很好的做观光花海的品种,花期从5月开始一直能开到10月份。粉紫色的花朵矗立在顶端,非常浪漫,开花整齐远观非常的壮观,目前国内很多的薰衣草及香草观光园及影楼拍摄场地都使用过,拍摄的效果非常不错。

柳叶马鞭草为马鞭草科马鞭草属植物,株高60厘米至1.5米,叶片暗绿色,丛生于基部。花茎抽高后,叶片从椭圆形转为细长型,如柳叶状,边缘有尖裂刻。对于柳叶马鞭草的生长和应用情况,柳叶马鞭草为长日照喜温暖花卉,不耐寒,其花期集中在6月至10月,最低温度在0℃以上的地区可安全越冬,在我国南北方很多地区都可应用,长江以北均做一年生栽培。

凭借花期长、群体效果好、色彩亮丽等优势,柳叶马鞭草得到了诸多婚纱基地和旅游风景区的垂青。不仅如此,在公园、居住区、别墅区,不同规格、造型的柳叶马鞭草花带或点缀开阔的绿地,或美化构筑物,或组成精致节点,以丰富空间,愉悦人们的身心。靳文东表示,柳叶马鞭草片植面积越大,景观效果越好。将其作为地被用于绿化美化坡地,起伏的地形使得“海面”极富动感。

柳叶马鞭草耐旱能力强,因此也是道路绿化的上选材料。将其片植在道路隔离带或道路两侧绿化带内,与四季海棠、矮牵牛、金鸡菊等其他色系花卉进行搭配,相互衬托,形成色彩绚丽、层次鲜明的花境。皮实的特性也省去不少后期养护工作,因而受到各方欢迎。”

柳叶马鞭草除了可营造壮丽的花海,其高挑的身姿、娇艳的花色、较长的花期,也使之成为构建花境的重要材料。一米左右的“身高”让其在花境项目中成为多面手。若与萱草、蓍草、景天、鼠尾草等地被植物搭配,它将撑起紫色的背景;若与更高一些的花灌木组合,如紫薇、木槿等,它又带来更加多彩的前景。“由于花期经历整个夏季,冷艳的紫色可为人们送来清凉感,一扫炎炎夏季的焦躁。柳叶马鞭草花香怡人,用于构建香草园、观光采摘园非常合适。不仅如此,它还能吸引很多蝴蝶、蜜蜂前来采蜜,是极好的蜜源植物。与乔木、灌木等多种类植物材料组合,还能构建更丰富的生态系统,形成完整的生物链。

柳叶马鞭草简介及养殖方法

柳叶马鞭草为马鞭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直立,叶暗绿色,丛生于基部。茎直立,细长而坚韧。花序顶生,花微小,蓝紫色,冠径60厘米,夏秋开放。柳叶马鞭草摇曳的身姿,娇艳的花色,繁茂而长久的观赏期,开花植株可高达1.5米,花莛虽高却不倒伏,花色柔和尤其适合与其他植物配置,最适合作花境的背景材料。

柳叶马鞭草

柳叶马鞭草简介

柳叶马鞭草,多年生草本。株高100~150厘米。聚伞花序,小筒状花着生于花茎顶部,紫红色或淡紫色。叶为柳叶形,十字对生,初期叶为椭圆形边缘略有缺刻,花茎抽高后的叶转为细长型如柳叶状边缘仍有尖缺刻,茎为正方形,全株有纤毛,花期5-9月。

在野地里会与一些同属花为穗状的马鞭草科植物杂交,所以常有一些花序介于聚伞与穗状的中间型态植株出现。

柳叶马鞭草

柳叶马鞭草养殖方法

环境

柳叶马鞭草性喜温暖气候,生长适温为20~30℃,不耐寒,10℃以下生长较迟缓,在全日照的环境下生长为佳,如果在日照不足的环境下栽培会生长不良,全年皆可开花,花期长,观赏价值高,以春、夏、秋开花较佳,冬天则较差或不开花,对土壤选择不苛,排水良好即可,耐旱能力强,需水量中等。

栽培

柳叶马鞭草繁殖可用播种、扦插及切根分株,采用春季播种开花观赏时间最长。柳叶马鞭草种子每克约4000粒,发芽率约85%。种子发芽适温20℃~25℃,播后10天~15天发芽,整个穴盘育苗周期为40天~45天,1月播种为好,从播种到开花需要3个月到4个月(1月~3月低温条件下播种育苗,播种到开花则需要4个~5个月)。育苗通常采用200孔穴盘育苗,便于移栽定植,介质可采用丹麦品氏托普进口草炭土确保苗壮整齐快速。播后45天、真叶达到2对~3对且根系成团时方可移栽。穴盘苗不建议直接下地,因为直接下地初期长速慢,死亡率较高,一般先移到9cm~12cm的营养钵生长2个月后再定植效果最佳。

柳叶马鞭草

定植时株行距采用大小垄,大垄间距60cm,小垄间距40cm,每平方米定植6株。定植前要确保土壤条件良好,一般需要先做好浇水、除草、施肥、翻耕、耙平等准备工作。定植后浇透水,保证土面下20cm的土层保持湿润状态。柳叶马鞭草不用修剪,自然分枝能力强。定植后一个半月到两个半月开始进入花期,盛花期能够维持两个半到三个月。柳叶马鞭草非常耐旱,养护过程中要间干间湿,不可过湿。柳叶马鞭草在最低温度0℃以上的地区可安全越冬,长江以北地区一般用作一年生栽培。

播种法虽然可以短时间获得较多的植株数量,但是从播种到开花的时间较长,所以扦插繁殖也是很好的方式,一般在春、夏两季以顶芽扦插为佳,扦插极容易发根,扦插后约4周即可成苗。切根法是在开春对母本根系进行切割分株。

柳叶马鞭草

柳叶马鞭草在栽培过程中,要注意部分没有观赏价值的宽叶马鞭草问题。正常情况下,柳叶马鞭草是窄叶的,但市面上常见的柳叶马鞭草种子一般是国内生产的常规种,因为柳叶马鞭草是蜜源植物,所以在育种过程中很容易被昆虫传粉,造成和同属的巴西马鞭草杂交,杂交后种子长成的植株叶片较宽,开花时花序介于聚伞和穗状中间型态,花期短,花色暗,基本没什么观赏价值。杂交的宽叶马鞭草种子有5%左右的比例,该型态的种子育苗期间不能区分宽叶窄叶,只有定植抽出主茎后,从主茎上分枝长出的叶片上才能区分宽叶和窄叶,所以种子繁殖的柳叶马鞭草如果想清除宽叶杂株,必须在定植后1个月左右进行。如种植密度较大时(每平方米在16株左右),因宽叶马鞭草比例不高,所以可以忽略此项清除工作,开花后基本不影响整体景观效果。另外,还可以采用顶芽扦插繁殖剔除宽叶马鞭草,一般在4月~6月选取窄叶马鞭草的母本进行扦插,1周生根,1个月成苗即可定植。

柳叶马鞭草的种植技术

柳叶马鞭草生长习性:

柳叶马鞭草性喜温暖气候,生长适温为20~30℃,不耐寒,10℃以下生长较迟缓,在全日照的环境下生长为佳,如果在日照不足的环境下栽培会生长不良,全年皆可开花,花期长,观赏价值高,以春、夏、秋开花较佳,冬天则较差或不开花,对土壤选择不苛,排水良好即可,耐旱能力强,需水量中等。

繁殖技术:

繁殖可利用播种法、扦插法及切根法繁殖,播种发芽适温为20-25℃左右,春、夏、秋均可,播种后1个月左右发芽,播种法虽然可以短时间获得较多的植株数量,但是从播种到开花的时间较长,所以一般还是多以扦插繁殖为主,扦插以春、夏两季为适期,以顶芽插为佳,扦插极容易发根,扦插后约4周即可成苗。

更多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