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草如何养护
孔雀草如何养护
孔雀草生长习性: 喜阳光,但在半荫处栽植也能开花。它对土壤要求不严。既耐移栽,又生长迅速,栽培管理又很容易。撒落在地上的种子在合适的温、湿度条件中可自生自长,是一种适应性十分强的花卉。在我国南方,它的开花期为3至5月及8至12月。从播种到开花仅需70天,早春育苗在大棚内不加温即可,晚霜后定植庭院、花坛或盆栽。
孔雀草栽培
播种方式: 一年四季均可播种。但由于用花条件的限制,以“五一”、国庆两个节日的用花量最大。又由于孔雀草的播种要求气温高于15℃(或有加温保温条件),因此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播种期一般在8~11月。气候暖和的南方可以一年四季播种,在北方则流行春播。如果是在早春育苗,应注意确保一定的生长温度,尽量避免生长停滞。播种宜采用疏松的人工介质,床播、箱播育苗,有条件的可采用穴盘育苗。经消毒处理,播种后稍稍覆盖,孔雀草的发芽适温22~24℃。
(1)播种后2~5天露白(胚芽显露)。孔雀草种子发芽无需光照,通常在播种后覆盖一层薄薄的介质,这样,既可以遮光,又可以保持育苗初期的湿润。保持介质湿润,但要防止过湿,温度保持在21~24℃。
(2)从胚根显露至子叶完全展开约7天。一旦胚根显露,就要降低温度,并要在介质略干后再浇水以利于更好的发芽和根的生长。并见光施少量肥。
(3)种苗快速生长期,孔雀草的种苗生长要防止湿度过高,所以在两次浇水之间要让介质干透,当然不能使介质过干导致小苗枯萎,介质和环境温度可适当降低至18℃。每隔5~10天时间交替施肥。如果介质温度低于18℃,则避免施用铵态氮肥。此阶段后期,植株根系可以长至3~5厘米,苗高也有3~4厘米,2~3对真叶。
(4)炼苗期,本阶段根系已形成完好。有3对真叶,温度可降低至15~17℃,但最好不要低于15℃。但要避免使用铵态氮肥。与(2)一样,在二次浇水之间要让介质干透,并加强通风,防止徒长。如果育苗失败或存在问题,排除可能的种子质量问题,主要原因有:一是介质的pH值过低,主要症状是老叶上有坏死的斑点、焦边,生长点坏死。二是PH值低于6.0,还会引起某些微量元素如镁、铁、钠和锌的过量。主要的解决办法是:保持介质的Ph值在6.0~6.7之间,可在38千克水加入0.4526千克石灰加以调节;三是早春低温育苗,如温度过高,易发生疫病。开始表现为茎基部水渍状,继而坏死倒伏。因此要注意早春育苗尽可能提高温度,控制湿度,以防病害发生。四是注意苗期营养,如果苗期缺肥、缺水、植株瘦弱,则会形成小老苗。那花园提供内容责任编辑:那花园
栽培步骤:
1、整地作畦,施足基肥。合理整地,作畦和施足基肥,可施入腐熟有机肥,如鸡粪1000公斤/亩于畦里面,覆盖田面土,一般畦高30厘米以上,畦宽100厘米,畦长20米不等,并做到沟渠排水畅顺,雨后能及时排除积水。
2、定植与密植。将小苗定植于已整好的畦上,定植前先开穴,每穴种四根,株行距为30x30厘米,种好后浇定根水,使土壤紧密结合,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生长。
3、中耕、水肥管理。定植后要及时中耕除草,以防止土壤板结及杂草丛生,由于中耕加深,促使根系向深处生长,一般封行前中耕2--3次,封行后一般无杂草,地面水分蒸发减少,不需中耕。前期勤施薄施,以N肥为主,每七天一次。在生长旺盛期,花芽分化形成到现蕾期,可重施追肥,每亩施复合肥50kg,每周喷施叶面肥一次,在花蕾欲放时停止施肥。那花园提供内容
4、光照。孔雀草是短日照植物,在秋后的短日照条件下,孔雀草是不会长高,只能地下分蘖,必须延长光照时间,把地上茎拉高,一般定植后一个月,开始人工加光,一般用100W或60W电灯泡吊在植株上方80cm处,每盏照4平方米,每天增加4小时灯光照明时间,连续40天,离春节60天前结束,补光方法可以在晚上天黑时开始,也可以在离天亮前4小时开始。
孔雀草的家庭养护管理
(1)光照调节:孔雀草为阳性植物,生长,开花均要求阳光充足,光照充足还有利于防止植株徒长。高温季节需要避免直射阳光,正午前后要遮荫降温。
(2)温度控制:上盆后温度可降低18℃,经几周后可以降至15℃,开花前后可低至12~14℃,这样的温度对形成良好的株形是最理想的,但在实际生产中可能难以达到此条件。所以,一般来讲,只要在5℃以上就不会被冻害,10~30℃间均可良好生长。
(3)水肥管理:水份管理的关键是采用排水良好的介质,保持介质的湿润虽然重要,但每次浇水前适当的干燥是必要的,当然不能使介质过干导致植株枯萎。对于完全用人工介质栽培的,可7~10天交替施肥一次。在冬季气温较低时,要减少肥的使用量。如果是以普通土壤为介质的,则可以用复合肥在介质装盆前适量混合作基肥。肥力不足时,在追施肥料。
孔雀草品种间极易杂交退化。孔雀草不仅有单瓣、重瓣、不同花色、不同高度的品种,还有同属的万寿菊,它们之间天然杂交也易产生退化。应选用花色好的品种,单独播种、单独栽植,并与其它品种保持百米以上的距离。种子单独采收,单独存放。
草花孔雀草的生态习性及养护要点
花卉名称:孔雀草一、概况学 名:Tagetes patula菊科万寿菊属别 名:小万寿菊、红黄草原 产 地:原产墨西哥。分 布:各地均可栽培。
花 色:舌状花黄色基部或边缘红色,亦有全黄或全红褐色而边缘为黄色。花 期:夏秋季开花,花期6-10月。繁殖方法:播种和扦插繁殖。光 照:喜光栽培难度:较易**二、栽培要点植物特性:一二年生草花,孔雀草茎丛生状。叶羽裂,有浓郁的气味。舌状花黄色基部或边缘红色,亦有全黄或全红褐色而边缘为黄色的,有单瓣、重瓣、半重瓣种。栽培环境:性喜温暖稍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稍耐寒,怕水湿,耐干旱,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繁殖育苗:多在春、秋两季播种,发芽最适温在20-22℃,7-9天即可发芽。因幼苗生长旺盛,注意间苗。真叶发生时移植,30天定植,60天左右开花。也可扦插繁殖,选嫩枝作插长,约10-15天左右即生根。栽培基质:不择栽培基质,适应力强。盆栽可用腐叶土(或堆肥土)2份+泥炭土1份+园土3份+细纱1份混合。地栽以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好。定 植:幼苗5-7片真叶时定植。肥 水:生长期每半月追施肥1次,开花前增施磷、钾肥。整形养护:幼苗生长快,应及时摘心,促进分枝;花后及时摘除残花,修枝,可再次开花。
用途:孔雀草植株矮小,开花密集,色彩鲜艳,适于布置花坛、花境、花槽;也可盆栽和切花。植物诊所:万寿菊常有叶斑病、红蜘蛛等病虫危害。病害可用叶斑病可用等量式波尔多液喷洒;红蜘蛛用50%马拉松乳油2000倍液喷杀。
孔雀草养殖方法
1.生物学特性
孔雀草(Tagetespatula)别名小万寿菊、藤菊、红黄草等,为菊科万寿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墨西哥,世界各地均有分布。瘦果,黑褐色,线形,种子千粒重2一3克。
喜阳光充足,但半阴条件下也能生长开花;喜温暖,但能稍耐低温。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20-21,温度低些也能顺利发芽。秧苗生长适温10-251C,亦能忍耐轻霜。对床土水分要求不严,但忌太湿
2.播种育苗技术
孔雀草种子较大,但孔雀草种子一般出苗率较低,单位面积播种量不宜太少,一般每平方米苗床播种量20一30克。在育苗床上播种,有条件的用育苗盘播种,覆土后盖上地膜,用干种子播,控温20℃左右,3-4天出齐苗,即使温度稍低些出苗也迅速(差1一2天)。有1一2对(片)真叶可开沟移苗,行距7一8厘米,株距6一7厘米。有条件的用直径6一8厘米容器培育成苗。白天温度控制在17--25,育苗后期温度控制应稍低些,有条件的可加大昼夜温差,有利提早开花。定植前5-7天降温炼苗,终霜后定植。早春利用温室或拱栩育苗,育苗天数50天左右。
3.扦插繁殖技术
生长季剪取10厘米左右的嫩枝,去掉下部叶片作插穗,扦插于床土或沙中。遮荫,15天左右生根。夏季扦插生根后一般30天左右即可开花。早春扦插生根后移人容器中或开沟移植,以培育成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