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迁之路上要不要不择手段
升迁之路上 要不要不择手段
追求进步是每一名领导干部的共同心愿,成长为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需要以正确的进步观为指导。
然而,现实中有一些干部从个人私利上盘算进步,想问题考虑的不是群众能不能得利,而是能不能为个人升迁增加筹码、积累资本,专拣能够吸引“眼球”的事做,那些难以形成影响、不显山露水的事,群众呼声再高、意愿再强烈也不愿意去做;有的干部急于显示个人才能,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干了不少华而不实、留下后遗症的政绩泡沫;有的干部觉得自己本事大、舞台小,英雄无用武之地,组织上亏待了自己,心里不平衡不是因为自己进步慢了,而是因为别人进步快了;甚至有的干部官迷心窍,为了升迁不择手段,跑官要官、花钱买官甚至造假骗官。于是,在对待进步的心态上,有的干部得了以下三种病:一是“自大症”,二是“红眼病”,三是“浮躁风”,这些不良心态,对干部成长进步具有很大的破坏性,有些干部就是因为心态失衡、行为失控,倒在了成功前的“百米线”上。
要知道,领导干部所追求的一切进步,归根结底都应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群众谋利。不为民造福,级别再高也没有意义。树立为民服务的进步观,既是思想问题,更是行动问题。应把人民利益举过头顶,把一己私利抛在脑后,对人民有利的事就应铆劲大干、倾注满腔心血;甘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不计较一时之得失、不汲汲眼前之名利,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广阔胸襟;敢于直面矛盾、问题,勇于趟险滩、涉深水、啃硬骨头,到困难多、矛盾大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到群众意见大、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打开局面。(凤凰资讯11月11日 湖南省委组织部长:有的官员为升迁不择手段)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人总是追求进步的。党员干部想要求在政治上有所进步、职务上有所升迁,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问题是,职位总是有限的,进步的空间也是有限的,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可能会在职务进步上遇到“天花板”。现在,一些干部在职务进步上心态浮躁,3年不提拔就有失落感,有的为自己设计了30岁正科、40岁正处、50岁正局的人生棋局。一旦“设计”落空,眼见“沉舟侧畔千帆过”,一肚子都是“断肠人在天涯”的落寞。一些干部之所以一门心思想着职务上的进步,主要是把名利看得太重,“官本位”意识太浓,其实质是党性不纯、从政观念不正,是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出了问题。
职务进步有尽头,干好工作无止境。如果只把职务上的进步作为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唯一指标,眼睛盯着位子、暗地算计升迁、一心谋划进步,“大失所望”恐怕就在所难免,其结果只会走进死胡同、钻进牛角尖。一些地方为了GDP增长,不惜污染环境、浪费资源;为了“高大上”,欠下巨额财政债务;一些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违法占地,造成诸多社会矛盾。如果功利的实用主义弥散开去,难免会成为侵蚀正确价值观的毒雾。其实,体现进步有多种形式,工作能力的不断提升、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工作实绩的不断显现,这都是应该追求的“进步”。
党员干部应一心想着如何把工作干好、干得更加出色,比实绩、比贡献,坦然面对个人进退得失,不计较、不攀比。始终把工作进步放在第一位,这样的升迁之路还需要不择手段嘛。
新闻链接:http://news.ifeng.com/a/20141111/42438937_0.shtml
作者:故清文青
地址:四川盐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