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按清单履责,群众才能不当“皮球”
2014-11-06 | 日记本:《个人日记》
登录浙江政务服务网,打开阳光政务中的部门责任清单页面,能看到省级各部门公布的4项内容:部门职责、与相关部门的职责边界、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制度以及公共服务事项。近日,浙江43个省级部门的责任清单在网上向社会公布。(11月5日,人民网)
浙江省编委办负责人表示,“如果部门没有按照清单履责,那就可以据此追究它的责任。”通过细化部门职责实现精细化管理,明确管理事项的部门、职责分工、依据,解决部门职责不清、履职不规范,避免“踢皮球”现象的发生。
早前因为政府部门各单位职责未细化,权力未明确导致群众像无头苍蝇般地在各个门前碰壁,面对工作人员难看的脸色、低下的效率和推诿的说辞,群众不由得要感叹“办事难”。伴随着“办事难”的还有“门难进、脸难看”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各级政府也一直在思考解决的办法。结合十八大之后的多项禁令的出台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等多项整改措施,党员干部们经过洗礼之后,工作作风都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然而即便解决了“门难进、脸难看”的问题,群众“办事难”和部门“踢皮球”的现状仿佛还是没有太大的缓解。
要解决“办事难”还须化难为简。在“简政放权”的同时,给出各单位的“责任清单”,让职权部门了解自己的职权范围并规范追责措施,笔者认为这样才能解决“群众办事无门、部门互踢皮球”的问题。毕竟明确其责任清单之后,一方面办事群众虽然说不能“门清”至少也能够有“门路”,不用再被当成“皮球”到处踢;另一方面职权部门之间也不用为将“皮球”提到何处而烦恼。将自己的权利义务认领清楚,再专门对工作人员进行几次专项培训,这样不是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么。当然,对于监督部门来说,根据“清单”来追责,既方便事前的监管督查,又能够快速地处理事后的问题,这样“妈妈再也不用担心发生问题没人负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