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教活动有终点,作风建设没有尽头

2014-10-28 | 日记本:《个人日记》

10月,全国各地相继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会,宣告以整治四风落实党的八项规定的全党性活动告一段落。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因此,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结束不代表党中央惩治四风的决心弱化,我们全体党员、干部必须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拥护“照镜、洗澡、治病”的方针,以更大的激情投入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以更多的热情联系群众践行群众路线。

心中牢记为民服务宗旨,自觉摒弃官僚作风。为官者,上善为本;执政者,以民为本。官僚之风,让为官者脱离群众,不得不说,这是对权力的扭曲。各级组织,只有心里装着群众,把老百姓当成家人,才能在思想上保持和群众的血肉联系。杜绝官僚之风,就要求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融入百姓生活,一心为民,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真切了解群众所需、所想,心怀感恩,服务群众,解决群众诉求和实际困难。

身体力行发扬务实之风,铲除享乐主义土壤。在很多群众眼里,领导很忙,不是忙着解决群众困难,是忙着应酬,忙着检查。这样的看法或许很片面,但却多多少少反应了党员干部中的部分享乐之风、形式主义。要得到群众信任和认可,还需主动出击:常思公仆之本,常怀律己之心,牢固树立务实之风,对于关系到群众利益的事情不回避、不推诿、不空谈,注重实际、层层落实、适时追踪。只要全身心以务实之风投入到群众工作中,享乐主义苗头必然扑灭。

勤学勤思以正清廉之心,赢得为官清廉评价。俗话说,勤俭,就是最大的清廉。舌尖上的浪费曾一度让群众对政府行政开支疑虑重重。身正方能带人,廉洁方能律人,要赢得民心,各级组织应当在行政开支、公务接待上反对奢靡之风,过过“紧”日子,在改善民生、服务群众上多放松政策,让群众感到实惠,看得到变化,才能真正赢得民心,反腐倡廉建设才能取得实效,在“中国梦”篇章的谱写蓝图中才能凝聚更多正能量,为经济建设与和谐发展保驾护航。

更多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