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的紫荊花

2014-10-09 | 日记本:《个人日记》

日志

返回日志列表

[顶] 嫁接的荆香 2014-10-8 17:23 阅读(1)

赞评论(1)转载分享复制地址编辑

已经是第一篇 | 下一篇:色狼

嫁接的荆香

唐朝以后,香港既有海盜,又有海賊;五代前後,香港已是珍珠優良產地,可相媲與廣西的極品合浦, 水產資源豐富;北宋前後“九龍城寨”更是人丁活動漸盛,成為官富鹽場臨海一角;南宋專門在港島設立巡檢;后明朝與香港境內九龍城寨附近建立官富巡檢司,屯兵〔官富寨〕( ”官富場“是明清廣東十三大鹽場之一)。

然而鄭成功臨終前後遷界令頒布實施,使得此地歸零。

遷界令又名遷海令,是清政府應對台灣的反清鄭氏王朝,採取的極端經濟制裁措施,

( 北起北直(河北)、中經山東、江南(江蘇)、浙江,南至福建、廣東省沿海均屬遷海範圍。清廷強令江南、浙江、福建、廣東沿海,內遷30~50裏,一律不准入海。其中廣東地區曾連續內遷3次。清廷各省監督執行,違者施以嚴刑。四省中尤以閩省爲最嚴。沿海的船只房屋什物全部燒毀,城堡全數拆除,越者不論遠近立斬不赦。凡遷界之地,焚毀或廢棄,重新劃界圍攔,不准沿海居民出海。)

康熙元年,廣東,“令濱海民悉徙內地五十裏,以絕接濟台灣之患。于是麾兵折界,期三日盡夷其地,空其人民”。

康熙二年“華大人來巡邊界,再遷其民”。

康熙三年續遷番禺、順德、新會、東莞、香山五縣沿海之民“初立界猶以爲近也,再遠之,又再遠之,凡三遷而界始定。”

有民曰 “令下即日,挈妻負子載道路,處其居室,放火焚燒,片石不留。民死過半,枕藉道塗。即一二能至內地者,俱無儋石之糧,餓殍……”

“稍後,軍騎馳射,火箭焚其廬室,民皇皇鳥獸散,火累月不熄。而水軍之戰艦數千艘亦同時焚,曰:‘無資寇用。不僅燒房子,殺人民,就連樹木青草也不放過“當播遷之後,大起民夫,以將官統之出界,毀屋撤牆,民有壓死者。至是一望荒蕪矣。又下砍樹之令,致多年輪囷豫章、數千株成林果樹、無數合抱松柏蕩然以盡。……三月間,令巡界兵割青,使寸草不留于地上。”

康熙七年正月奉文,”著南北洋百姓砌築界牆,從江口至楓亭。牆闊四尺,高六尺,每戶計築二丈一尺。界口起了望樓一座,慮出入者之無禁也,于是就沿邊扼塞建寨四,墩十數,置兵守之。城外鄉民按戶征銀,照丁往役。……一寨之成,費至三四千金,一墩半之。拷掠鞭捶,死于奔命者不知凡幾矣。’‘寨周闊百六十丈,墩周闊十丈不等”。“五裏一墩,十裏一台,墩置五兵,台置六兵,禁民外出’。

屈大均《廣東新語》,“東起大虎門,西迄防城,地方三千余裏,以爲大界。民有闌出咫尺者執而誅戮。而民之以誤出牆外死者又不知幾何萬矣。自有粵東以來,生靈之禍莫慘于此”。

阮旻錫《海上見聞錄》“上自遼東,下至廣東,皆遷徙,築短牆,立界碑,撥兵戍守,出界者死,百姓失業流離死亡者以以億計“

康熙七年(1668年),當局于畢 架山上設九龍墩台,康熙廿一年(1682年)改爲九龍汛。嘉慶五年(1810年),當局將原守佛堂門的炮台移往九龍汛旁。

自宋明以來,中國沿海地區的航海貿易相當發達,極大地推動了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科技文化進步。而清朝野蠻的遷海令卻使得數百年來的航海成就毀于一旦,沿海地區千裏無雞鳴,航海貿易一落千丈,遲遲都不能恢複。

這一後果直接導致了近代以來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使得中國航海技術遠遠落後于西方,最終讓西方的軍艦橫行于中國海疆。

未見成效,先生隱患,邊疆無人,盜賊復起

丟棄祖輩經營的土地房産,離鄉背井,倉促奔逃,野處露棲,“死亡載道者以數十萬計”。

遷海令的實行,使農業、漁業、手工業及海外貿易都遭受很大的摧殘。生計斷絕,流離失所,其間曾不斷發生激烈的反遷鬥爭。遷界令不僅給社會經濟帶來嚴重惡果,且,由于沿海空虛,海盜乘虛肆起,造成沿海社會動蕩。直到台灣最後被清軍攻陷,康熙二十二年才廢除“遷海”令,前後延續23年之久的遷海苛政亦告結束。

海賊張保仔等後被招安,但其餘海盜仍猖獗,之後清政府派綠營正規軍把守香港地區,並於九龍半島造砲台。九龍砲台就是這二十一座中的一處。,砲臺建成於是可作防衛。

後來部分官吏,要求「復界」,

折除界溝,準許民眾移入。

為使民眾遷回,採取惠民策略,陪送耕牛,配給糧種,免徵地稅。

在雍正初年,兩廣總督阿克敏以能否 『勸墾』 為州縣陞官標準, 招徠勞動者更多。除了原藉人士,廣東惠陽,潮州和嘉應地外,江西,湖南,及福建等省的客家人舉家族遷入, 人口激增至二十四萬。

英人慾借香港進行貿易

十八世紀末,英人慾借中國貿易,但英資受到不平等待遇。英人炮轟虎門,佔砲臺,入廣州貿易。

清朝嘉庆五年(1810 年)清政府把炮台迁移到了九龙汛,

十九世紀,(1806-1819)東印度公司測量員霍堡到香港調查,又慾借香港進行貿易。為了利益最大化,大量走私鴉片。

至1828年後,大嶼山附近海域已成為鴉片商船最大集散地。

1834年英駐華商務監督律勞卑致信英外相巴麥尊,稱找到一個適當的港口可作戰爭之用,。兩年後,義律接任駐華商務監督後,宣佈「永久在香港設站」, 司馬昭之心。後來的多次戰爭,香港一步步淪為殖民地,中國一步步滑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同年清廷諭令兩廣總督盧坤驅逐停泊船隻,未見成效。

1837年 8月4日和17日鄧廷楨兩次要求義律遵守禁令。9日18日鄧廷楨再次照會義律,指出船隻數目及停泊地點, 其目的是要痩心根除毒害。

1839年3月10日欽差大臣林則徐禁煙,販毒人員藏匿與香港, 義律欲幫廣州的毒販逃亡,但因水陸皆被封鎖, 林則徐虎門銷煙,9月中國水師與印度兵船在九龍對出海面開戰, 九龍大戰後清加悤防,图片

1840年6月,鴉片戰爭爆發,定海失陷, 清政府的談判代表與英方擬定「穿鼻條約」, 除巨額賠償外, 並同意割讓香港島,中英兩國政府對「穿鼻條約」內容均表不滿, 英軍再度北上, 先後攻佔廈門、定海、寧波等地,最後雙方在8月29日簽訂不平等的「南京條約」,正式割讓香港。图片

茲因大清大皇帝,大英君主,欲以不和之端解釋,止肇釁,爲此議定設立永久和約。

是以大清大皇帝特派欽差便宜行事大臣太子少保鎮守廣東廣州將軍宗室耆英,頭品頂戴花翎前閣督部堂乍浦副都統紅帶子伊裏布;大英伊耳蘭等國君主特派全權公使大臣英國所屬印度等處三等將軍世襲男爵璞鼎查;公同各將所奉之上谕便宜行事及敕賜全權之命互相較閱,俱屬善當,即便議擬各條,陳列于左:

一、嗣後大清大皇帝、大英國君主永存平和,所屬華英人民彼此友睦,各住他國者必受該國保佑身家全安。

二、自今以後,大皇帝恩准英國人民帶同所屬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廣州、福州、廈門、甯波、上海等五處港口,貿易通商無礙;且大英國君主派設領事、管事等官住該五處城邑,專理商賈事宜,與各該地方官公文往來;令英人按照下條開敘之列,清楚交納貨稅、鈔饷等費。

三、因大英商船遠路涉洋,往往有損壞須修補者,自應給予沿海一處,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將香港一島給予大英國君主暨嗣後世襲主位者常遠據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四、因大清欽差大憲等于道光十九年二月間經將大英國領事官及民人等強留粵省,嚇以死罪,索出鴉片以爲贖命,今大皇帝准以洋銀六百萬銀元償補原價。

五、凡大英商民在粵貿易,向例全歸額設行商,亦稱公行者承辦,今大皇帝准以嗣後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該口貿易者,勿論與何商交易,均聽其便;且向例額設行商等內有累欠英商甚多無措清還者,今酌定洋銀三百萬銀元,作爲商欠之數,准明由中國官爲償還。

六、因大清欽命大臣等向大英官民人等不公強辦,致須撥發軍士討求伸理,今酌定水陸軍費洋銀一千二百萬銀元,大皇帝准爲償補,惟自道光二十一年六月十五日以後,英國因贖各城收過銀兩之數,大英全權公使大臣爲君主准可,按數扣除。

七、以上三條酌定銀數共二千一百萬銀元應如何分期交清開列于左:

此時交銀六百萬銀元;

癸卯年六月間交銀三百萬銀元,十二月間交銀三百萬銀元,共銀六百萬銀元;

甲辰年六月間交銀二百五十萬銀元,十二月間交銀二百五十萬銀元,共銀五百萬銀元;

乙巳年六月間交銀二百萬銀元,十二月間交銀二百萬銀元,共銀四百萬銀元;

自壬寅年起至乙巳年止,四年共交銀二千一百萬銀元。

倘有按期未能交足之數,則酌定每年每百元加息五銀元。

八、凡系大英國人,無論本國、屬國軍民等,今在中國所管轄各地方被禁者,大清皇帝准即釋放。

九、凡系中國人,前在英人所據之邑居住者,或與英人有來往者,或有跟隨及俟候英國官人者,均由皇帝俯降禦旨,謄錄天下,恩准全然免罪;且凡系中國人,爲英國事被拿監禁受難者,亦加恩釋放。

十、前第二條內言明開關俾英國商民居住通商之廣州等五處,應納進口、出口貨稅、饷費,均宜秉公議定則例,由部頒發曉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納;今又議定,英國貨物自在某港按例納稅後,即准由中國商人遍運天下,而路所經過稅關不得加重稅例,只可按估價則例若幹,每兩加稅不過分。

十一、議定英國住中國之總管大員,與大清大臣無論京內、京外者,有文書來往,用照會字樣;英國屬員,用申陳字樣;大臣批複用劄行字樣;兩國屬員往來,必當平行照會。若兩國商賈上達官憲,不在議內,仍用禀明字樣爲著。

十二、俟奉大清皇帝允准和約各條施行,並以此時准交之六百萬銀元交清,大英水陸軍士當即退出江甯、京口等處江面,並不再行攔阻中國各省商賈貿易。至鎮海之招寶山,亦將退讓。惟有定海縣之舟山海島、廈門廳之古浪嶼小島,仍歸英兵暫爲駐守;迨及所議洋銀全數交清,而前議各海口均已開辟俾英人通商後,即將駐守二處軍士退出,不複占據。

十三、以上各條均關議和要約,應候大臣等分別奏明大清大皇帝、大英君主各用?親筆批准後,即速行相交,俾兩國分執一冊,以昭信守;惟兩國相離遙遠,不得一旦而到,是以另繕二冊,先由大清欽差便宜行事大臣等、大英欽奉全權公使大臣各爲君上定事,蓋用關防印信,各執一冊爲據,俾即日按照和約開載之條,施行妥辦無礙矣。要至和約者。

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即英國記年之

1842年8月29日由江甯省會行

大英君主汗華船上鈴關防

道光二十六年(1846)正月 清政府弛禁天主教,在清朝兩廣總督耆英於道光二十六年請建九龍城寨的奏章, 提到「不惟屯兵操練,足壯聲威;而迫近夷巢,更可藉資牽制。」同年江苏金德润起义 , 广州民众围攻商馆。

顧、喬二人到達九龍以後,查勘九龍寨砲臺原址,否定在那裡建大城寨另尋得者:[惟白鶴山南麓下,離海邊三里一,片官荒地,平土堅,風水亦利,既無墳田相礙,亦無潮水淹浸,就此建築城寨,核與防海衛民題義相洽]

佈局規劃: [北坐南向,圈圍一百八十丈,高連垛墻一丈八尺,厚一丈四尺,

城門,敵樓各四座,即以其方名。西門坐居兌方,建而不開,以利方向];[城上敵台東,西,南三面配炮三十二位,北面依山,無庸備炮];[在城北添築腰牆一道,圈圍頂週一百七十丈,高八尺,厚三尺,配開長形槍眼,旁設耳門,中建望樓,比杜抄龔,而期周密。];原在此的九龍寨砲臺仍在最前面;[合週二十丈,南面安炮八位,其餘三面均係馬墻。.........將南面加高培厚,官廳,兵房一律修輯,添易三千斤炮二位,足為城寨犄之勢]。

[城內開池,廣深各一丈,另水井二口...街道鋪石板...建武帝廟...建副將, 巡檢衙署各一所...演武亭,大校場 ,軍裝火藥局並兵房十四間, 東南,西南空地預備民居,毋致兵民互雜]

顧,喬: [前項新建城寨,台汛,望樓,神廟,衙署,兵房,演武亭,軍裝火藥局以及快船並改修砲臺一切物料,確訪時價,詳細核明,共需土料價銀二萬六千七百兩]

道光下諭旨:

[據該省官紳陸續捐資,....統俟工竣驗收,再行奏請獎勵。]廣東各地官紳踴躍支持,收入合共為:四十六萬八千六百九十三兩。除去各項支出,可得餘四十三萬二千六百九十三兩。足可多造十二個九龍寨! 耆英承諾:[將捐資各官紳銜名,銀數繕清單,恭呈....皇上逾格恩施,准查照例案給予獎勵,以示鼓勵] 。耆英建議把餘款資助加添和改善廣東各地的防衛設施。

《勘建九龍城砲臺全文牘》

城成於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六四年)十月初,歷時八個月。然文牘記載道光二十六年八月二日批准,。。

搳讓九龍半島南端之時,界線就定在九龍城寨南門之外。一八九八年,割讓九龍半島和附近的離島,都保留下了”九龍城寨“。

(續增條約)

茲以兩國有所不惬,大清大皇帝與大英大君主合意修好,保其嗣後不至失和,爲此大清大皇帝特派和碩恭親王奕訢,大英大君主特派內廷建議功賜佩帶頭等寶星·會議國政世職上堂內世襲額羅金並金喀爾田二郡伯爵額爾金,公同會議,各將本國恭奉欽差全權大臣便宜行事之上谕、敕書等件,互相較閱,均臻妥善。現將商定續增條約開列於左:

第一款 一、前于戊午年(鹹豐八年,1858年)五月在天津所定原約,本爲兩國敦睦之設,後于己未年(鹹豐九年,1859年)五月大英欽差大臣進京換約,行抵大沽炮台,該處守弁阻塞前路,以致有隙,大清大皇帝視此失好甚爲惋惜。

第二款 一、再前于戊午年(鹹豐八年,1858年)九月大清欽差大臣桂良花沙納,大英欽差大臣額爾金,將大英欽差駐華大臣嗣在何處居住一節,在滬會商所定之議,茲特申明作爲罷論。將來大英欽差大員應否在京長住,抑或隨時往來,仍照原約第三款明文,總候本國谕旨遵行。

第三款 一、戊午年(鹹豐八年,1858年)原約後附專條作爲廢紙,所載賠償各項,大清大皇帝允以八百萬兩相易。其應如何分繳,即于十月十九日(12月1日)在于津郡先將銀伍拾萬兩繳楚;以十月二十日,即英國十二月初二日以前,應在于粵省分繳三十三萬三千三百三十三兩內,將查明該日以前粵省大吏經支填築沙面地方英商行基之費若幹,扣除入算;其余銀兩應於通商各關所納總數內分結,扣繳二成,以英月三個月爲一結,即行算清。自當年英十月初一日,即庚申年(鹹豐十年)八月十七日,至英十二月三十一日,即庚申年(鹹豐十年)十一月二十日爲第一結,如此陸續扣繳八百萬總數完結,均當隨結清交大英欽差大臣專派委員監收外,兩國彼此各應先期添派數員稽查數目清單等件,以昭慎重。再今所定取償八百萬兩內,二百萬兩仍爲住粵英商補虧之款,其六百萬兩少裨軍需之費,載此明文,庶免棼糾。

第四款 一、續增條約畫押之日,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爲通商之埠,凡有英民人等至此居住貿易,均照經准各條所開各口章程比例,畫一無別。

第五款 一、戊午年(鹹豐八年,1858年)定約互換以後,大清大皇帝允于即日降谕各省督撫大吏,以凡有華民情甘出口,或在英國所屬各處,或在外洋別地承工,俱准與英民立約爲憑,無論單身或願攜帶家屬一並赴通商各口,下英國船只,毫無禁阻。該省大吏亦宜時與大英欽差大臣查照各口地方情形,會定章程,爲保全前項華工之意。

第六款 一、前據當年二月二十八日(1860年8月20 日)大清兩廣總督勞崇光,將粵東九龍司地方一區,交與大英駐紮粵省暫充英法總局正使功賜三等寶星巴夏禮代國立批永租在案,茲大清大皇簾定即將該地界付與大英大君主並曆後嗣,並歸英屬香港界內,以期該港埠面管轄所及庶保無事。其批作爲廢紙外,其有該地華民自稱業戶,應由彼此兩國各派委員會勘查明,果爲該戶本業,嗣後倘遇勢必令遷別地,大英國無不公當賠補。

第七款 一、戊午年(鹹豐八年,1858年)所定原約,除現定續約或有更張外,其余各節,俟互換之後,無不尅日盡行,毫無出入。今定續約,均應自畫押之日爲始,即行照辦,兩國毋須另行禦筆批准,惟當視與原約無異,一體遵守。

第八款 一、戊午年(鹹豐八年,1858年)原約在京互換之日,大清大皇帝允于即日降谕京外各省督撫大吏,將此原約及續約各條發鈔給閱,並令刊刻懸布通衢,鹹使知悉。

第九款 一、續增條約一經蓋印畫押,戊午年(鹹豐八年,1858年)和約亦已互換,須俟續約第八款內載大清大皇帝允降谕旨奉到,業皆宣布,所有英國舟山屯兵立當出境,京外大軍即應啓程前赴津城,並大沽炮台、登州、北海、廣東省城等處,俟續約第三款所載賠項八百萬兩總數交完,方能回國,抑或早退,總候大英大君主谕旨施行。

以上各條又續增條約,現下大清大英各大臣同在京都禮部衙門蓋印畫押以昭信守。

大清鹹豐十年九月十一日

大英一千八百六十年十月二十四日

——海關中外條約,第1卷,頁430—434。

一八九八年六月九日,光緒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一日,北京。

溯查多年以來,素悉香港一處非展拓界址不足以資保衛,今中、英兩國政府議定大略,按照粘附地圖,展擴英界,作爲新租之地。其所定詳細界線,應俟兩國派員勘明後,再行畫定。以九十九年爲限期。又議定,所有現在九龍城內駐紮之中國官員,仍可在城內各司其事,惟不得與保衛香港之武備有所妨礙。其余新租之地,專歸英國管轄。至九龍向通新安陸路,中國官民照常行走。又議定,仍留附近九龍城原舊碼頭一區,以便中國兵、商各船、渡艇任便往來停泊,且便城內官民任便行走。將來中國建造鐵路至九龍英國管轄之界,臨時商辦。又議定,在所展界內,不可將居民迫令遷移,産業入官,若因修建衙署、築造炮台等,官工需用地段,皆應從公給價。自開辦後,遇有兩國交犯之事,仍照中、英原約、香港章程辦理。查按照粘附地圖所租與英國之地內有大鵬灣、深圳灣水面,惟議定,該兩灣中國兵船,無論在局內、局外,仍可享用。

此約應于畫押後,自中國五月十三日,即西曆七月初一號開辦施行。其批准文據應在英國京城速行互換。爲此,兩國大臣將此專條畫押蓋印,以昭信守。此專條在中國京城繕立漢文四份、英文四份,共八份。

大清國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一等肅毅伯李

經筵講官禮部尚書許

大英國欽差駐紮中華便宜行事大臣窦

光緒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一日

西曆一千八百九十八年六月初九日

本專條于一八九八年八月六日在倫敦交換批准。

鑒于上書兩傾仄之條約施行已成定數矣,臣李**鬥膽啓禀,九龍得失不過朝夕。 唇若不複,齒何藏焉,臣請辭官,即日起,亦不爲愛新覺羅大清帝國之臣民,誓與九龍寨共存亡,同屬一國,不儀異主

1842年《南京條約》,南岸的香港島被英國殖民,

1847 年將九龍汛擴建成爲了九龍寨,之後將大鵬灣(毗鄰深圳鹽田區)的軍隊大鵬營調到了九龍寨。九龍寨的炮口對准維多利亞灣對面英屬維多利亞城(又稱女皇城或者香港城,位于香港島西北岸,英國人于 1841 年占領香港島之後所建立,爲香港的政府所在地和金融中心,今日稱爲香港的中西區,1857 年香港政府將維多利亞城劃分爲四環,即西環、上環、中環、下環)。

1860年《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地區給英國

1875年九龍寨南門外龍津橋

图片

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條例》香港島北岸的九龍半島和新界都被殖民,唯獨九龍寨城:

城寨依舊是清朝官員辦公的地方,但是意義上相當於大清帝國駐英國香港地區領事館。

1899年英人入侵寨城,清掃城中原著,但卻放棄管轄,以致荒廢,沒有人存息的地方比墓地都要可怕

“身下的九龍,有山八條,天子來我腳下,御賜九龍,綿延香港一同為大陸之龍頭,英軍攜堅船利炮 ,搗我龍門,實乃蛇毒之心,清廷首尾不顧,煮豆燃萁,飲鴆止渴,烹龍鬚以媚外,鞭長莫及者當揮鞭亂舞,怎可倒戈以求喘息,實乃引蛇入洞,引狼入室。龍顏何在,遺恨龍膽失吞無”

——李金亮

“若龍有龍膽,至少有一顆在當年的九龍寨城, 就在那口大井里,”

——濕魂烙魄

1905年九龍寨

1910年

1915年的香港地图,右上方(Chinese Town)为九龙寨城,下方为维多利亚城。可见寨城曾为海边。图片

1915年九龍寨南門外

1941年至1945年,日軍占領香港期間,因在附近修建一處機場并擴建原名龍津河的啓德明渠,拆除這片四米高的城牆。日本投降後,大量移民湧入此地,九龍城寨重獲生機。1947年英港政府曾試圖驅逐城寨內的2000余名非法移民,卻遭到強烈的暴力抵抗,最後連英國駐廣東領事館也被蓄謀放火,毀于一旦。爲了防止暴力事件進一步升級,政府當局不得不同住戶們妥協,息事甯人。時任廣東省政府主席的宋子文與英交涉,拒絕英人在寨城的權利,而廣東省寶安縣縣長王啓俊更親臨城寨巡視,宣示主權。由于香港警察以至香港政府都無權進入,中華民國政府因專于內戰又無心于斯,九龍寨城頓成罪惡溫床的貧民區,更有以“三不管”(即中國政府不管,英國政府不管,香港政府不管)來形容當地複雜的管轄問題。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大批難民從華南地區湧入香港,並聚居于九龍城寨,港英政府最終完全撒手不理,城寨沈淪爲三合會活躍地帶(當時警隊尚未設有負責反黑的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俗稱“O記”)),成爲黃、賭、毒等非法行爲的溫床,最“著名”的色情場所、賭檔、鴉片煙館、海洛英館、狗肉食堂等四處林立。五六十年代,九龍城寨曾一度淪爲毒品交易和色情買賣的集散中心。

1950年代九龍寨城

图片

1959年,城寨發生了一宗命案,中英兩國政府互相推卸處理刑案的責任。此外,由于港英政府當時不承認中國醫生的資格,城寨也成爲無牌牙醫及中醫診所和冒牌貨販賣點的集中地。

1959年,一些澳洲航空公司的飛機

图片

1961年龍津道

在廣東省有很多城市都有龍津依照,,風水師指定。

龍津道是寨城城牆被拆之後,城內居民在原來城基的兩旁建樓,樓與樓的中間就變成一條路作龍津道。它在 1951 年形成,以前最盛行的色情場所、賭場、毒品分銷中心都聚集在這裏,經營的人希望這條路能聚龍通津,所以就叫這裏爲龍津道

龍津路分別有 6 條街:龍津後街、龍津一巷、龍津二巷、龍津三巷、龍津尾巷、龍津橫巷。。龍津路亦是九龍城寨內,最古老的街道。

1973 年到 1974 年,香港政府派出 3000 多名警察強行進入寨城欲鏟除城寨黑社會,但後來卻遭遇了巨大反彈,寨城不僅沒有被毀掉,反而出現了大量居住著們私自建造的房屋,鋼筋水泥遮天蔽日,街道狹窄不見陽光,衛生條件極其惡劣,成爲了一個充滿黑暗的但是有有著不一樣的奇異魅力的罪惡據點。1980 年代初推算寨城居民有 35000 人,人口密度極其之大。九龍寨城于九十年代拆毀之前有 50000 多居民,城寨面積爲 0.026 平方公裏,人口密度爲每平方公裏 1923077 人,成爲了全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聚集區。

图片

图片

图片

照片名称:384028fa339ead3d921625b499558850

图片

图片

格裏格傑拉德描述1985年他第一次見到這座傳奇“城寨”時的情形。“一天晚上我來到香港的舊機場附近尋找創作靈感,”攝影師回憶到,“當時我正繞過一個拐角,它猛然的矗立在我面前,像一座中世紀的城堡。它顯得如此獨特而生動。”傑拉德此前已經多次聽聞過這片九龍半島上的神秘地域:“人們都說九龍城寨是個賊巢。朋友們曾經屢次警告我,不要靠近這座城寨,否則可能會帶來殺身之禍。”“我當時既震驚又興奮”,他回憶起同九龍城寨第一次接觸時的感受。“那些高達14層的樓房緊緊的靠在一起。根本就沒有像樣的馬路,盡是逼仄的堆滿垃圾的小巷子,又黑又濕。”

八十年代末攝影師格裏格傑拉德多次拜訪九龍城寨,彼時的城寨已經安甯了很多。政府的幾次針對性圍剿行動後,多數犯罪分子早已落荒而逃。雖然寨內衛生條件依然差到難以想象,犯罪率卻明顯低于香港市區。“這裏大部分人只求能繼續工作和安穩的過日子。”傑拉德解釋說。

翁晦明就是這大部分人中的一員。當年,67歲的他爲了能吃頓熱飯而開設武術班子。不僅九龍城寨的人會來拜師學藝,甚至連外面的人也慕名而至。據說翁晦明精通傳統中醫療法,盡管沒有醫師證明,但絲毫不影響他名聲遠揚,上門求醫的人常常是絡繹不絕。

工場主李玉春一家都是九龍城寨的居民。她如今經營著從父母那繼承下來的糖果場。寨子裏租金便宜也不用繳稅,食品安全司的人更不會想要來這種地方檢查。工廠的日産量極大。這些由自來水,白糖和化學添加劑制成的糖果被源源不斷的提供給香港城裏的大零售商們。寨子裏的孩子們也極喜歡這家糖果場。他們常常去場子裏幫忙,只爲了能得到一把花花綠綠的糖果。

“一個寨子裏的藥劑師傅甚至曾經將這裏的生活描述成無政府的和諧社會。”格裏格傑拉德說。

[明報報導]

一張發黃的牛油紙地圖,印證着城寨拆遷前的最後面貌。繪畫地圖的人,不是政府人員,也不是專業土地測量師,他只是一個城寨舊街坊——陳祥存。

1980 年代,陳祥存為了準確繪出城寨大廈街道的位置,用了 4 個月時間到訪城寨內每個單位,其間曾被居民誤當是賊,亦曾受熱情款待,令他哭笑不得;然而要數印象最深刻的,依然是結構複雜至極的龐大建築群。

陳祥存正職是機械工程師,

1984 年 12 月,中英簽訂《中英聯合聲明》以解決香港問題。

1985 年,他與妻子為了省錢,從東頭邨搬到一街之隔的城寨居住,當年 300 多諉挝辉伦饧s 800 元。問到有沒有擔心城內的治安時,他笑說︰「我在童年已常到城寨跟同學玩,當你熟悉一個社^就不會恐懼它。說到龍蛇混雜,旁叩奈黝^村也不相上下,我小時候親眼看過村內擺放多張木枱,上面放有多包白粉!外人看不到的,是城寨內活潑的社^發展,內裏租金便宜,設有五金廠、魚蛋廠、織布廠等等,養活了不少家庭。」

進城如闖森林

在城寨居住的 8 年間,陳祥存曾經擔任街坊福利會義工。城寨內的建築物不時因僭建而改變原本面貌,1986 年底,街坊福利會為更新城寨資料,他就充當義工來繪畫地圖。當時城寨居民估計有 4 萬多人,大廈結構錯綜複雜,陳祥存先將城寨的地政署舊地圖分成 6 部分,每天下班後便帶同舊地圖、長尺和筆,逐家逐戶到訪,深入大街穿過窄巷,發現城寨的結構比他認識的複雜得多。

「城寨建築在盆地上,由美東邨高地走入去,已是大廈 3 樓位置。城內建築沒有經規劃設計,有樓高 10 層、有些樓高 8 層,部分更懷疑非法建有電梯。走上天台,有些大廈更設有通道連接,但通往前方的可能又是堀頭路……」陳祥存形容說,走進城寨裏,讓人恍如置身森林之中。

繪製地圖的工作開展不久1987年政府決定遷民。

1987 年 1 月 14 日,中英正式達成清拆九龍寨城協議,並于原址建造公園。九龍城寨本是英屬香港島下唯一一塊中國政府依然享有主權的地方,如今卻成了人們口中的賊巢,北京的高層們自是臉上無光,甚至連英國人也覺得城寨實在是香港的一個汙點。這次政府一開始就清楚想直接把這幫人驅逐出去是不可能的,因此改變了策略。他們首先對33000位住戶逐一做了姓名登記,並在此基礎上開始實施一項龐大的搬遷計劃。「當時有不少居民反對遷拆,不喜歡見到政府人員出現,當我去考察時,試過被人誤以為政府代表,還向我破口大罵,但知道我是街坊福利會成員後即變得友善多了,有些更會邀請我入屋飲湯,聊聊清拆的擔憂。」

最令陳祥存意外的,是地圖完成後,城內曾發生火警,某夜他被消防員拍門叫醒,請他借出地圖尋找救火之路。「火警何時發生我已忘記了,消防員說某大廈單位發生火警,但主要通道封了不能前進,當晚我帶着地圖跟消防員去到附近位置,根據圖上方位覓得合適方向讓消防員前往救火。」陳祥存續說,希望能藉地圖讓年輕一代多認識一分這個消失了的社^的獨特面貌。]

大部分居民都得到了妥善的安排,他們得以住進政府的福利房並相應的得到了一筆補償金。政府同時賠償了工場主,醫生和商人們在搬遷中蒙受的損失。然而這筆錢根本不足以幫助人們開始新的生活。政府的如意算盤打對了,只有少部分人反對清巢計劃,而剩余的百來號釘子戶最終也被警察強行請出了九龍城寨。

1993年四月拆遷的工作正式開始。

1994 年 4 月九龍寨城清拆工程完成,之後改建爲九龍寨城公園。清拆完成之後,在 1997 年香港回歸之前,九龍寨城公園劃入了英屬香港,屬于九龍城區。

1995年12月九龍城寨公園正式落成

九龙寨城拆除前夕,反对之声不断,这里有当时报道所记载下来的普通市民对寨城的看法:

在鲁金的《九龙城寨史话》中,有对于内部结构的描写:

城寨内纵横交错有二、三十条街巷,但主要街道共 8 条。由南至北的大路有:龙津道、龙津路(不是广州的那条龙津路)、东头村道;

由东至西的大街有:龙城路、光明街、老人街、大井街、西城路。这 8 条主要街道各自派生出多条小街小巷,如光明街分支出光明一巷、光明二巷、光明三巷;大井街分支出大井三巷、大井四巷、大井五巷、大井六巷、大井七巷。

除了以上的街巷外,还有一些独立命名的街巷,包括天后庙街、天后庙后街、义学巷、社公街、长安里、长兴里。这些街巷的命名在今天的公园里仍然可以看到一些。但已不是昔日城寨的街巷,形同一张平面图纸的标记。

6 英亩大的地方(不到天安门广场的 20 分之一),居住了约四万人,还有几十条密密麻麻的街巷。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190 万人,堪称世界之最。那里曾经是全世界最挤得地方。

赞评论(1)转载分享复制地址编辑

已经是第一篇 下一篇:色狼

个人日记 | 公开 | 原创:Qzone

签名档 编辑签名档

李金亮

我的热评日志

评论(1)

显示评论签名

Qzone

Qzone

1楼 评论时间: 2014-10-08 17:26:57

发表匿名评论(隐身草)

更多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