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2014-07-29 | 日记本:《个人日记》

我所理解的自信力,是不同于鲁迅先生的自信力。鲁迅先生笔下的自信力,是具有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等品质的一类人所拥有的。他将来自于外物的信心归为他信力。站在时代的角度,我认为并非如此,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国,面对中国的强大,国民理应自豪、自信。我们是中华儿女,我们身上留着中华民族的血液,在这个国际化的大舞台上,中国就是我们56个民族组成的一个家。我们生来就是家的一员,家的责任,不能逃,更不该逃,否则,你永远也写不会大写的“人”字。

当然,我并不是批判鲁迅先生这一文说错了。我与鲁迅先生身处的环境、年代都有所不同,自信力与否,当然不能一语而论。前面我已经提到我是站在时代的角度表达我所理解的自信力,在此打扰鲁迅先生他老人家,在于说明世界在变,时代在变,“自信力”也会变,它被时代赋予了新的意义:自信力,是国人的凝聚力、国人引以为傲的力量,是国人的脊梁。身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中国人从来都不应该失掉自信力;身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中国人从来都不应该将事不关己的旗帜高高挂起;身为文明古国龙的传人的我们,从来都不应该相互厮杀。那么,当看到“某某老人寒风中摔倒在地久久无人扶起而死”的字幕出现在中国这个银屏上,听到“新疆恐怖分子暴动又致多少人死人伤”的信息被周边人用来闲聊时,你成了哪一类?你是义愤填膺?迷茫?还是哀怨?或成了无动于衷的一员?或加入人流嬉笑怒骂?或愤书疾笔发奋图强?无论你是怎样,都不应该、也不能失掉中国人固有的自信力。也许看到老人倒地而漠然的你已经不知自信力为何物,人群中与认识的不认识的人谈及新疆暴乱时只是一骂或是一笑了之的你已经失掉自信力,但你还算是中华儿女,你的身上还流着中华民族的血液,凭着这份民族情,你就应该找回这份自信力,这份中华儿女所固有的自信力。你应当骄傲的做值得自己和别人骄傲的事。

面对种种的不堪入目:或人情冷淡,或动荡不安……倘若鲁迅先生还在世的话,他会不会再一次《呐喊》?再一次《彷徨》?我不知道。我不懂,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将自己裹在襁褓里,不再愿袒露自己的温情,当你遇见老人倒地是,你明白,你是中国人,他也是中国人,可是你走了,如此冷淡的,甚至装作闭目不见。我困惑了,你的自信力呢?是不是真的写不好大写的“人”字?我也不懂,新疆“轰隆”一声,鲜血四射。“乒乒乓乓”,人死人伤。我不愿看到,新疆自卫队开始习枪。你打我,我就要打你,看似有理有据,到最后,却是自相残杀、坠入无底深渊。何必呢?

因为你没有自信力吗?所以才想要制造动荡,让那些手无寸铁的人倒在你的身旁,从而填补那一丝可怜的快感。

如果你说,在这个国家里找不到自信力,那么,你凭什么这样说呢?凭借核武器一声炮响?航空母舰横空出世?凭借国民GDP连年暴涨?凭借中华人民共和国跻身世界之林?根本不是。在这个钢筋混泥土组成的世界里,人情开始淡薄。在这个金钱、权欲横流的社会,人心开始患上一种病――心结石。

中国人失掉自信心了吗?对一部分中国人而言,没有。对又一部分人来说,真的没有?还是变质了?他们的自信心还在,只是被物欲熏黑了!熏黑了,血液还是一样的流淌,只是夜深人静时,也许他会问一问自己:在这个大家里,我是问心无愧的活着,还是自私自利的活着?

面对这一切,有的人在骂,最后无力而骂;有的人随波逐流,最后不知在哪座牢狱里老去……而有的人,在逃。逃?逃向哪里?人生不过几十载!连愚公都知道子子孙孙的道理,你呢,你逃了,你的下一代呢?下下一代呢?……逃吧,逃到最后,最终是无路可逃。

更多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