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知脱网难

2014-06-29 | 日记本:《个人日记》

始知脱网难

——风云•党崇雅 明末清初30年 长篇小说之二十三

杨广虎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弘光、潞王、鲁监国、隆武、邵武、李自成、张献忠相继被大清军剿灭。多尔衮看到局势基本稳定,开始贪图享受,清除政敌、排除异己了。

党崇雅等一些汉臣唯恐“卸磨杀驴”,战战兢兢。

“满洲衣帽满洲头,满面威风满面羞。 满眼干戈满眼泪,满腔悲愤满腔愁。”

蒙古人入主中原,建立元朝;现在满族人定都北京,建立清朝。朝代更替,万物轮回,神州沉浮,生灵涂炭,靠着强大的军队和武力征服老百姓,尸骨遍橫,谁之过?

编完《大清律》,党崇雅觉得如释负重,依法治国才能天下太平,可法在摄政王多尔衮手中视同儿戏。

强权成了公理。

不是文字、不让读书的顺治皇帝怎能治理天下?孝庄太后对儿子疼爱有加,心里很急,碍于多尔衮处处阻拦,但也没余办法,只能委曲求全。

顺治元年(1644),都察院承政公满达海等上书多尔衮:“今皇上聪明天纵、年尚幼冲。若不及时勤学则古今兴废之道无由而知。宜慎选博学明经之端人正士置诸左右朝夕讲论以资启沃。”

多尔衮仅以皇上年纪还小,需要再等二三年,草草应付。

童年,户科给事中郝杰言又上书:“从古帝王、无不懋修君德。首重经筵。今皇上睿资凝命。正宜及时典学。请择端雅儒臣、日译进大学衍义、及尚书典谟数条。更宜遵旧典、遣祀阙里、示天下所宗。”

多尔衮回复,次第举行,再等等。

顺治二年(1645),大学士冯铨、洪承畴等奏言:“上古帝王、奠安天下。必以修德勤学为首务。故金世宗、元世祖、皆博综典籍、勤于文学。至今犹称颂不衰。皇上承太祖太宗之大统。聪明天纵。前代未有。今满书俱已熟习、但帝王修身治人之道。尽备于六经。一日之间、万几待理。必习汉文、晓汉语、始上意得达、而下情易通。伏祈择满汉词臣。朝夕进讲。则圣德日进、而治化益光矣。”

同年,工科给事中许作梅疏言:“辅养圣德学问为先臣,请择国学中满洲子弟通汉语汉书及汉子弟聪慧端方者数人。更番侍读句读明音义辨然后慎简贤良博学之臣为讲读等官。皇上时御经筵群臣尽心开导。于六经诸史中检其有益君身治道者录呈圣览凡历代兴亡。治乱风土物情、人才进退、不越几案而得之。则圣学王道合而为一矣。”

多尔衮次次推脱,顺治皇帝学好满语就行了。

就是满洲人传统的骑马射箭。多尔衮也派心腹四处监视,一次顺治皇帝福临围猎时,巩阿岱、锡翰等人身为扈从,却穿着金黄号衣,前耀武扬威。他们不走大道,引着小皇帝走上崎岖险峻的小路,以致马失前蹄,迫使福临只好下马步行。巩阿岱等人趁机嘲讽说:“年少不习骑射,似此路径遂下马步行耶!”“这样的路还用下马步行!”听到这句话,小小的福临满脸通红,而巩阿岱、锡翰等大笑不已。当福临行猎至一悬崖,马不能行,不得不折回原路,步行下山,巩阿岱又大声呵斥随从人等:“皇上下马步行,尔等俱宜下马!”福临虽然对巩阿岱等极为不满,但慑于多尔衮的威势,满腹辛酸,只得强作笑颜。

孝庄皇后表面上娇生惯养,为躲多尔衮眼目,实际已经挑选上了满族人图海侍读小顺治。

笔帖式出身的图海,顺治二年(1645)改内国史院侍读。“笔帖式”是满语也作“笔帖黑”,意为办理文件、文书的人。悄悄的,他给皇上教起了“四书五经”,儒家经典。

屠城、圈地、投充、逃人、文字狱、禁关,这些让身为刑部尚书的党崇雅时时惭愧。刑部是清代的中央主审机关,执掌全国“法律刑名”事务,却不能依法行事。尽管顺治五年以后,设置了满汉尚书各一名,尽管口口声声称“满汉一家”,但还是满尚书说话算数。六部之外,还有一个完全由满族人组成的议政大臣会议,决策大事。

每时每刻,党崇雅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悬梁者,投井者,投河者,血面者,断肢者,被砍未死手足犹动者,”这些惨痛的画面,凄风惨月,折磨得他想死。这不比饥荒年馑,自然瘟疫之灾害,人祸大于天祸呀!

“扬州十日”谁能忘记?

一直抵抗、坚守的史可法终因弹尽粮绝,被清兵攻破;史可法自刎不果而被俘。

豫王多铎想招抚,召见史可法说:“前以书谒请,而先生不从。今忠义既成,当畀重任,为我收拾江南。”

史可法回答道:“江南人多刁蛮,吾早有与之同死之意,今公代劳杀之,可法无寸功也。”

多铎问道:“君不见洪承畴乎?降则富贵。”

史可法答道:“承畴虽富贵,而名节不保,公称可法已死,吾从此携家归隐,不问人间是非。”

何等的民族气节!

还有嘉定守城的黄淳耀,上吊自裁于西林庵,留下了绝命书:“弘光元年,七月初四日,进士黄淳耀自裁于西城僧舍。呜呼!进不能宣力皇朝,退不能洁身自隐,读书寡益,学道无成,耿耿不昧,此心而已。异日夷氛复靖,中华士庶,在见天日,论其世者,当知予心!”

“进不能宣力皇朝,退不能洁身自隐,读书寡益,学道无成,耿耿不昧,此心而已。”党崇雅反反复复,心里默念这句话。

行刑不公,滞狱不判,多尔衮保护满族人的权利,这些让法律成为一纸空文。

说什么满洲服饰,“满洲先民之遗风,自当永远遵守”、“一代冠服自有一代之制”、“衣冠不可轻易”。难道汉族的服饰不是先民的遗风?满汉一家,首崇满洲,“剃发易服”,自相矛盾。

一方面“屠杀立威”,另一方面对投降清朝的官员进行监视和节制,最终导致了金声恒、李成栋、姜瓖的反叛,多尔衮只好亲征,多铎在京城出水痘死后,痛苦万分,大怒不已,大军压进,把姜瓖等人尸骨烧成灰烬,埋入土坑,大同经过屠戮,人民不存。多尔衮多次找借口打击,冤死肃亲王豪格,顺治六年(1649)十二月,多尔衮的元妃博尔济吉特氏死后,竟娶豪格的妻子为己妃。这一年,多尔衮这位“有病无福”之人权力达到了空前,不可一世,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生则有妻妾十人,多妻无子。诛除异己、声色犬马的多尔衮不顾大病在身,元气大伤,机务日繁,疲于裁应,头昏目胀,穷奢极欲,“于八旗选美女入伊府,并于新服喀尔喀部索取有夫之妇”,还逼娶朝鲜公主,又嫌其不美,让朝鲜再选美女。

大权在握的多尔衮“凡一切政事及批票本章,不奉上命,概称诏旨。擅作威福,任意黜陟。凡伊喜悦之人,不应官者滥升,不合伊者滥降,以至僭妄悖理之处,不胜枚举。”他府第高于皇居,还借口京城建都年久,人烟稠密,地污水咸,春、秋、冬三季居住还可以,但一到夏季暑热难堪,要修一所小城,以便避暑。在战乱迭起、民不聊生之下,除每年固定的赋税外,加派赋税二百五十万两。

党崇雅既不敢得罪多尔衮,又不敢支持顺治皇帝,既不能得罪满族大臣,也要与汉族大臣处理好关系,冯铨、洪承畴等不能太近,陈名夏、龚鼎孳等不能太远,更不敢私问天津总督骆养性百姓情况。

真是:生不如死。

“进不能宣力皇朝,退不能洁身自隐,读书寡益,学道无成,耿耿不昧,此心而已。”

顺治七年(1650)十一大月,多尔衮出猎古北口外,堕马受伤,十二月初九日死于喀喇城,年仅三十九岁。怔忡之症、中风、患有咯血症加上日夜劳累,脾气暴躁,变化无常,正值壮年的多尔衮暴亡了。

小皇帝顺治闻之震悼。率王大臣缟服东直门外,迎接多尔衮的灵车,文武百官,痛哭哀悼,党崇雅也跪在其中。顺治皇帝下诏追尊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

他发下《摄政王多尔衮甍逝诏书》称:“昔太宗文皇帝升遐之时,诸王群臣拥戴皇父摄政王。我皇父摄政王坚持推让,扶立朕躬。又平定中原,混一天下,至德丰功。千古无两,不幸……以疾上宾,朕心催痛、率土衔哀,中外丧仪,合依帝礼。”

死后仅两月,顺治八年(1651)二月十五日,苏克萨哈与詹岱讦告“多尔衮薨时,其侍女吴尔库尼将要殉葬,请以多尔衮所制八补黄龙袍、黑貂褂、大东珠置棺内。多尔衮活着时,欲谋篡位。”

以郑亲王济尔哈朗为首,巽亲王满达海、端重亲王博洛、敬谨亲王尼堪及内大臣等合词追论其罪,说他“僭妄不可枚举,臣等从前威畏吞声,今冒死奏明。”

顺治皇帝福临好不容易出口恶气,“命令毁掉阿玛王华丽的陵墓……他们把多尔衮尸体挖出来,用棍子打,又用鞭子抽,最后砍掉脑袋,暴尸示众,他的雄伟壮丽的陵墓化为尘土”。

昙花一现,风雨便来。

顺治八年,等了多年的顺治皇帝福临,14岁开始亲政。

拱卫皇权,一些汉臣得到重用。“以加上皇太后尊号覃恩。晋衍圣公孔兴燮、少保兼太子太保秘书院大学士洪承畴、少师兼太子太师。弘文院大学士陈名夏宫保。尚书党崇雅、王铎、金之俊、刘余祐、俱晋少保兼太子太保。实支正一品俸。”

顺治九年(1652)年,皇帝扫清残敌,兴起大狱,严审拜尹图、巩阿岱、锡翰、席讷布库、冷僧机的罪行。多尔衮的其他心腹也相继被处死或贬革。连范文程也被革职留任。

风云变化,天命难违!千秋功过,自有评说。

七十而致仕。官场变化无常,人生如梦如幻,小心翼翼、谨慎不安,已经66岁的党崇雅准备辞官回家。

“夫岂耽余岁,始知脱网难。身心多自负,天地肯为宽。积恨形敲影,抽思胆裂肝。朝迎风雨侮,慕卧杖针端。待唤皮毛问,争啼骨髓干。我途悲阮籍,谁雪卧袁安。书起忙留画,袍先教典冠。旋巢回顾卵,夺气刷飞翰。枻鼓孤舟渡,津迷万里滩。冥冥游不到,日日抱冰丸。”

“述怀”一首,难以“述怀”。

2014年6月28日夜于终南

来自杨广虎个人博客:blog.sina.com.cn/yangguanghu

更多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