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房价收入比排行榜
2014房价收入比排行榜
2014年5月26日,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全国35个大中城市房价收入比排行榜》。
本文选取全国35个大中城市并作出以下分类: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城市为东部一线城市,天津、石家庄、沈阳、大连、南京、杭州、宁波、福州、厦门、济南、青岛、海口12个城市为东部二线城市,太原、长春、哈尔滨、合肥、南昌、郑州、武汉、长沙8个城市为中部二线城市,呼和浩特、南宁、重庆、成都、贵阳、昆明、西安、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11个城市为西部二线城市。
报告指出: 整体上看,35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有以下三个态势:一是,呈现出东、中、西梯度递减的态势,且相差幅度较大;二是,一线城市明显高于二线城市,深圳、北京、上海、广州分列第一、二、四、六位;三是,经济发达城市高于经济欠发达城市。
与2012年相比,2013年有18个城市房价收入比出现下降,其中福州和呼和浩特降幅较大,主要源于商品住宅销售均价的下跌, 其余17个城市多数是因为人均可支配收入涨幅快于房价涨幅;35个大中城市房价收入比均值为8.5,有13个城市房价收入比高于该均值。
分区域来看, 东部一线城市差距大,深圳高达17.2, 东部二线城市房价收入比近七成下降, 中部二线城市房价收入比六成上升, 西部二线城市房价收入比超六成下降。
剔除可售型保障性住房后,2013年全国35个大中城市房价收入比均值为10.2,其中北京、上海、深圳、福州4个城市遥遥领先,北京高达19.1位居首位。整体上看,房价收入比排名靠前的多为东部城市。
总体而言,2014年相比2013年,全国商品住宅成交均价难以出现明显增长,预计基本平稳,房价涨幅将铁定低于城镇人均收入增幅,因此我们预计,2014年全国房价收入比将总体上出现下降。
房价收入比
所谓房价收入比(Housing Price-to-Income Ratio),是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以北京为例:2009年一套4环以内普通两居室新房80平米,按疯狂涨价后单价2万5千元计算,平均200万左右;若以工作五年的中产阶级家庭为单位买房,假设夫妇月工资为2000元,则家庭月收入达到4000元,年收入为4.8万元。这样房价收入比则为40,比美国的10倍大了30倍,严重偏离合理的房价收入比。一般认为,合理的房价收入比的取值范围为4-6,若计算出的房价收入比高于这一范围,则认为其房价偏高,房地产可能存在泡沫,高出越多,则存在泡沫的可能性越大,泡沫也就越大。
国际上通用的房价收入比的计算方式,是以住宅套价的中值,除以家庭年收入的中值。
家庭年收入则是指全部家庭成员的年度税前收入,通常包括夫妇二人。家庭年收入同样取中值。在发达国家,统计家庭年收入只要看纳税记录就很清楚,但在中国情况要复杂得多........
按照国际惯例,目前比较通行的说法认为,房价收入比在3-6倍之间为合理区间,如考虑住房贷款因素,住房消费占居民收入的比重应低于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