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西山
西山,是指宝鸡市的西部山区。境内秦岭北麓、陇山支脉与黄土高原交错,地貌单元呈现川道狭窄,浅、中、深山居多。多少年来,在我的心目中一直没有改变对它的印象:一个贫困、落后、偏僻、交通不便的地方。可是去年春节和今年国庆节前夕,在宝鸡市市民广场上,两次出现的西山名优农特产品展销活动,让市上的人们对西山刮目相看了,看着展销会上核桃、花椒、蜂蜜、木耳、豆类、土鸡蛋、土猪肉……等等品种繁多的农特产品,我的心中也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西山了,我新奇地感到,西山变了,西山人以崭新的面貌走出了大山。
西山到底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呢?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主席张丛笑根据会员要求,决定组织一次西山采风活动。作为协会的一员,我有幸参加了这次采风活动。采风活动受到了西山建设委员会的欢迎与支持并且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2013年10月28日早晨,在西山建委的安排下,建委办公室的主任杨明海做向导,带着采风人员向西山进发。一天时间,安排了坪头、拓石2个镇的6个点。
汽车沿着310国道西行。沿途的苍山峻岭连绵不断,就象西北的汉子那样粗犷、高大、苍茫。此时,我想起了苏东坡的著名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一首人生哲理性很强的诗 。说明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虽然今天我们是走进西山,看似恰恰于此相反,但同样是为了看清西山如今的新貌的。不由心中也诌出几句来:“山货种种进城来,有机健康是本色,要识西山新面貌,进得山来见真切。”
一路上,通过杨主任的介绍,我们了解到,西山的变化是从2005年开始的,2005年,西山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328元。2005年10月宝鸡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西部山区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2006年——2012年七年时间,西山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发扬“不等不靠、苦干实干”的西山精神,2012年西山农民人均纯收入大5867元,是2005年的4.4倍。
半个多小时车程到了坪头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坪头镇街头“西山人民欢迎您”的巨幅横幅,让人感到心中一热。其实,这并不是为我们的到来才专门悬挂的,而是,这里早就开展了旅游业,这是为所有到西山来参观、旅游的人挂的。其次,从街道两边的整齐的农民住房和孩子、大人的衣着以及脸上平和的表情让我们感到了这里已经缩短了城乡的差别。坪头镇干部、大学生小洪带着我们参观了这里的养殖场。小洪是80后年轻人,在参观的间隙中知道他大学毕业后,当过教师、村官,又毅然来到山区的镇上工作。让我们感受到,年轻人在这里大有作为,也感受到有这样的年轻人,农村改变落后面貌是大有希望的。如果说,我们参观的坪头镇和拓石镇的4个鸡场、猪场等养殖场的规模以及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的养殖和管理,让我们信服了西山脱贫的原因的话,那么安平移民新村和南山村移民搬迁两个点更让我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西山变化的真实。
坪头镇的安平移民新村位于镇驻地8公里处。路口装饰性的大门上“安平森林公园”几个大字让我们感受到了这里浓郁的旅游气息。这里山大、林密,空气清新,被称为天然氧吧一点儿也不为过。沿途已经有樱桃沟、猕猴桃、板栗、苹果等果木林。到了村上,只见青山环抱,住房是一律的秦汉徽式民居风格,整齐而漂亮。竟然还有12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广场上花木葱茏而有致,如同人间仙境一般。
安平村的村委会主任竟然是个女性,她50岁上下,热情而朴实地介绍了村上的情况并带着我们参观了农户家。农户家楼上楼下还有宽敞的阳台。家里干净、整洁,客厅里沙发、大彩电和城里没有什么两样儿。
各个农家乐也都打出了各自的招牌,国庆节时已经开始接待游客了。
下午,我们到了南山村新建移民搬迁点,建委的王启副书记忙完别的工作也赶了过来。他和村党支部书记梁军分别介绍了南山村移民搬迁点的情况。原先,南山村的农民都住在南山顶上,而且很分散,条件非常艰苦,生活很不方便。由于这里山大沟深,平地很少,所以,给搬迁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他们硬是在原是一个大坑的地方用修铁路、公路时开山洞挖出的山石填起了一处24亩的平地来,搬迁了60户277人。他们的作为让我想到了“愚公移山”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