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武干事”经历(连载)

2013-10-28 | 日记本:《个人日记》

部里没有家属的“外来户”,无论职务高低,都聚在一起吃食堂。负责做饭的老人姓名已记不得,但印象很深。他个子不高,背有些佝偻,逢人,特别是逢领导,脸上总堆着笑容。他的馒头做得又白又劲道,只是炒肉总是红色,少有人碰。老人是个很讲政治的人,深受领导喜欢。听说原武汉军区司令员王森中将在此工作时,和老人甚为投缘,后来将军到十堰视查,工作之余,专程邀其相见。相处久了,我和胡建军都学会了从餐桌判断领导行踪的功夫——餐桌热气腾腾,大碗小碟满满一桌,不用说,王政委肯定在单位用餐;档次降一级,那表明只有洪副部长或熊科长在;如果只有我俩,餐桌就如同我们的资历,只剩清汤寡水了——这可以理解,毕竟我们入职不久,贡献微薄。

但二00一年大年初一的一件事,一直烙在心头,挥之不去。那年春节,我留在单位值班。因为只有我一人,政委特别嘱咐老人安排好我的伙食。初一直到中午一点多,厨房依然冷冷清清,没有做饭的迹象。无奈,我煮了一碗方便面对付了事。冬日的阳光在窗外明媚而灿烂,厨房却阴阴沉沉,那一刻,凉锅冷灶的感觉在节日喜庆的氛围下显得特别强烈。

吃完面,我坐在值班室门前,兴致索然,百无聊赖,闲看天边云展云舒。老人却带着王科长来叫我吃饭,满是皱纹的脸上挂着灿烂的微笑,像秋日艳阳下怒放的金菊。

叫我这个微不足道的小干事吃饭用得着劳动科长的大驾?先前我只有飘零之感,并不觉愤怒。此刻,没来由地恼火。

“吃个屁!”我莫名地脱口怒吼。

“你个杂种,有娘养没娘教。睁开你的眼睛看看,在这里还敢骂人?”他一下子逮住破绽,佝偻的背也似乎挺直了些——来劲了。

后果可想而知:吵架我一败涂地,上班后还挨了一顿批评。不怪沈科长叹息:“你这娃子,太冲动!有理的事都让你搞得没理了。”

更多相关作文